包特:新加坡疫情期間的餐飲業扶持政策和電商化轉型

2020-12-16 騰訊網

熱情 專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文|包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

2020年初開始,世界多國相繼發生的新冠疫情不但給公眾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也對各國經濟的運行,特別是餐飲業為代表的服務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如何緩解餐飲業在疫情期間遇到的客流減少甚至暫停為企業帶來的運營和資金困難,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就成了擺在相關國家和地區政府面前的重要問題。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媒體的報導:今年1月爆發以來,市中心餐飲場所和鄰裡小販大多聲稱生意大跌七八成,於是有的縮短營業時間,有的暫時關閉部分分店。新加坡餐飲業協會估計,約4000個餐飲業者可能無法撐過此次危機。按照新加坡共有約1.2萬家餐廳計算,衝擊的波及面可能在三分之一以上。同時,由於餐飲業提供了約20萬個就業崗位,若餐飲業出現大規模倒閉和裁員,對就業和家庭生活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對此,新加坡政府和工商界主要從兩方面入手改善餐飲業從業者的經營處境,並穩定就業。

首先是降低餐飲業企業在實體店經營上的成本。在疫情期間,餐飲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客流減少的情況下依然需要支付員工工資和店面租金。新加坡政府對此的扶持政策是通過「同舟共濟預算案」直接向因疫情停工的企業提供每名員工最高相當於75%月薪的僱傭補貼,並告誡接受補貼的企業不得解僱員工或放無薪假,避免企業短期資金困難成為員工被解僱和流失的理由。此外,為了緩解企業店面支付租金方面的困難,政府還通過返還最高至100%的房地產稅給商場,並要求商場將此返還在租金裡扣除降低餐飲業的租金成本。

同時,很多商場或購物街業主也以更改租約的方式對餐廳進行支持和讓利,比如將租金的計算方法從固定租金改為在疫情期間按照餐廳收入的最高15%。也有些商場和購物區業主採取直接對固定租金打折的方式,比如在疫情影響最大的幾個月30-50%的租金。總的來說,「同舟共濟」是很多經營者和利益相關者的共識。

第二是鼓勵餐廳通過線上平臺開展外賣業務。具體措施包括本地線上平臺如Grab Food在疫情期間為餐廳線上開店辦理手續開「快速通道」,要求所有手續務必在申請遞交後三個工作日完成。為了消費者安全和信心,線上平臺需要為外賣服務提供必要的清潔消毒工作。同時,在疫情期間,政府還向平臺提供相當於訂單總價5%,或平臺向商戶收取費用20-40%的補貼,並要求平臺將補貼部分讓利給商戶,幫助餐飲業商戶降低運營成本。

以我的個人經歷和觀察來看,這些政策對於新加坡餐飲業的持續經營和轉型的幫助還是很大的。特別是促進電商化的相關舉措,從我對我手機上常用的訂餐應用軟體的觀察來看,它已經使得附近餐廳「上線率」從疫情發生前的不足20%增加到70%以上。而且,新的需求也促生了新的技術和工藝改進。比如在疫情之前,由於風味保持的困難,以麵館為代表的很多餐廳一般是不上線的。但面臨疫情的壓力,平臺和商家積極合作,也研發出適合麵條等特殊菜式外帶的方法。比如在新加坡開業的著名中國餐飲企業舌尖尖蘭州拉麵,就研發了一種湯麵分開的打包方法避免了麵條在湯中浸泡過久帶來的口感下降問題。

同時,外賣業務的增加還產生了新的就業需求。由於飛速暴漲的外賣和快遞需求,新加坡的網購平臺和外賣平臺在疫情之初也經歷了送貨和送餐人員的「用工荒」。為此,平臺思考了很多改進和優化物流配送途徑,提高運力利用率的新辦法。同時,在政府指導下,平臺也將一些送貨任務派發給了因受疫情影響而收入下降的計程車和網約車司機在彌補增加自身運力的同時,也為緩解這些司機的收入下降提供幫助。

總的來說,新加坡政府和工商界對餐飲業扶助舉措的出臺和效果都說明了亞洲文化中「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思想對社會經濟克服困難,走出困難的重要推動,和以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移動產業和相關新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提高經濟穩定性的重大貢獻。國內各地的政府和工商業團體,也許可以根據當地情況,靈活參考一些適合的政策或協調方式,促進當地餐飲業的恢復和進一步增長。同時,政府、工商業組織也可以和國內外賣平臺進一步增強溝通,鼓勵並支持後者以各種方式扶持中小餐飲企業和商戶「上網」,並在疫情期間儘量提供必要的優惠和打折,將目光放長遠,做好即將到來的5G時代的餐飲「物聯網」產業和市場培育,而不是為了短期財務報表的數字犧牲了更為廣闊而重要的未來。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金華推出優惠政策扶持 小餐飲向線上經營轉型
    原標題:我市推出優惠政策扶持 小餐飲向線上經營轉型 2月28日下午,金華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美團點評和餓了麼兩家網絡經營平臺,通過「雲籤約」的方式,聯合推出助力本地生活服務商戶復工復產若干措施,助力本地生活服務小餐飲完成從線下到線上經營轉型,培育新業態。
  •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電商化」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電商化」 2014-11-10 18:04:47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肇慶11月10日電 題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
  •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進一步加強對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引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李楠)9月2日,中國飯店協會與新華網在京聯合發布《2020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會上,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表示,本次《報告》發布,是對2019中國餐飲業的全面記錄,對餐飲業發展的分析和預測,將進一步推進對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引。
  • 電玩暢銷餐飲業轉型 疫情升溫臺灣「宅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下,臺灣民眾外出減少,在零售、餐飲等業都催生出「宅經濟」的新趨勢。綜合中央社、《中國時報》《經濟日報》等媒體報導,據臺灣市場調研機構「東方線上」近日發布的「宅居經濟大衝擊」報告,疫情期間,臺灣消費者工作日在家時間平均增加1.7小時、假日在家時間平均增加2.4小時。僅約33%消費者自認沒有減少外出。媒體報導,在家時間的增加帶動了電視、電玩及廚房家電等用品的銷售。
  • 外勞政策收緊 新加坡餐飲業面臨用工荒
    新華網新加坡2月13日電(記者陳濟朋)新加坡一些餐飲企業最近因政府收緊外勞政策而面臨人手短缺壓力,一些餐館被迫放棄擴張計劃,也有少數餐館因人手緊缺而結束營業。  新加坡同樂餐飲集團旗下的餐館老北京食堂在新加坡南部中峇魯廣場的分店近期結束營業。
  • 福州餐飲業尋求轉型自救 全新出發!
    示意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店關閉、全面禁止堂食,我市餐飲業一度按下「暫停鍵」。日前,《福州市餐飲企業復工防控工作指引》發布,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可開放堂食服務。這場戰「疫」,正倒逼我市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
  •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發布:疫情期間地方扶持政策落實調研報告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於3月7日發布了《新冠疫情期間地方扶持企業政策實施落實情況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共收集了來自35個城市的有效問卷298份,調研涵蓋了主辦、場館、服務多種會展企業。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根據調查報告,結合行業現實困難和訴求,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 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
    疫情發生後,餐企認為無法享受政策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專項資金扶持、培訓費補貼、開通綠色通道以及低成本融資,如表1所示。餐企正在申請政策的政策主要是稅費相關政策,排在前五的分別是:延遲繳納社會保險、減免營業稅、延期繳納稅款以及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如表2所示。
  • 上海市稅務局發布36問,解讀疫情期間稅收扶持政策
    因此,自1月1日起你公司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取得的收入,根據上述規定可以享受免徵增值稅政策。4.問:我公司是一家快捷酒店,由於疫情的原因,1月底以來基本空房,營業額下降得厲害,加上人工等成本壓力很大,請問有沒有稅收扶持政策?
  • 河南多地出臺全域旅遊扶持政策 淇縣篇:出臺優惠政策加大項目建設...
    信陽新縣、焦作修武縣、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等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率先行動,鞏義、欒川、嵩縣、汝州、林州、淇縣、輝縣、博愛、鄢陵、西峽等10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也紛紛因地制宜,圍繞專項扶持資金設立、信貸融資支持、實施稅收減免和緩繳、房租減免、旅行社保證金退還、企業升級改造和人員培訓補貼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文旅企業渡難關。
  • 歐洲疫情爆發,英國政府針對疫情推出最新扶持政策,跨境電商賣家...
    海外疫情爆發,英國政府針對疫情推出最新扶持政策,跨境電商賣家可以如何應對? 小夥伴們應該還對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的「COVID-19群體免疫」演講記憶猶新,大家或許都認為鮑裡斯和大西洋對岸另一位有著金色劉海的大總統一樣不靠譜。
  • 立陶宛首都出臺措施扶持疫情下餐飲業
    新華社維爾紐斯4月27日電(記者郭明芳)為扶持受新冠疫情衝擊的餐飲業並保證隔離管控措施執行,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府日前決定本季度全市所有公共空間可供室外咖啡館和餐廳使用。但由於餐飲業密集的維爾紐斯老城街道狹窄,希望恢復營業的相關商家很難滿足這些要求。維爾紐斯市長雷米吉尤斯·希馬休斯表示,為拯救這些餐館,本季度城市的廣場、庭院和街角都將提供給室外餐館和咖啡館使用。「把桌子支在這裡,做你們的生意,保住就業機會,讓這座城市充滿活力。」
  •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及各省市旅遊行業扶持政策匯總分析 行業復甦...
    而隨著3月初,境外疫情爆發,紛紛停航、「封國」, 國內疫情防控重點從「內部控制」向「外部預防」轉移,再次延長了旅遊業的復甦步伐。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促進旅遊業發展,保國內經濟發展成為重要手段。為此,從國家到地方均紛紛加快了重振旅遊業發展的扶持扶持政策,涉及金融、土地、稅收、財政補助等各個方面。
  • 安徽:餐飲企業受疫情衝擊收入大幅下滑 奮力自救渴盼扶持
    「疫情發生後,我省餐飲業與全國一樣,整體呈斷崖式銳減。」停業的企業,還需支付企業員工的工資、房租、水電費等固定成本,給經營和資金流帶來不小的壓力。鄭德貴說:「據行業測算,2020年春節期間(1月24日~2月24日),我省餐飲消費大約只有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如果按照去年同期180億元計算,實際銳減162億元。
  • 疫情下餐飲業積極自救 復工復產後需注意什麼?
    餐飲板塊截至目前累計影響營業額 3億元,集團餐飲板塊、食品加工和養殖板塊截至目前合計影響利潤 2億元以上,並且現在每天影響利潤800萬元以上進行遞增;疫情如果持續影響一季度預計利潤損失約為5億元。」出臺扶持政策疫情暴發後,我國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也陸續出臺了相關行業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在餐飲業最為關鍵的資金、社保、房租等方面。
  • 又一城市出臺跨境電商資金扶持政策
    《辦法》總共有6章,涵蓋總則、扶持獎勵政策、項目申報和審批、資金撥付和會計處理、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及附則。具體內容如下: 用於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電子商務園區、海外倉等建設,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四)市委、市政府明確需要重點支持的方向和事項。 第三條 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以下原則: (一)公開透明。專項資金使用必須公開透明,遵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
  • 「疫情寒冬」 下杭州餐飲業奮起自救
    接過沉甸甸的榮譽,跨湖樓餐飲董事長章金順百感交集:「雖然眼下餐飲業正在經歷『疫情寒冬』,被疫魔奪去上千萬利潤的餐飲企業不在少數,對餐飲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歷練和大考,但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們要擺正態度,正視困難,擁抱挑戰。」困難重重,崛地而起。
  • 如何看待消費線上化加速?疫情中還有哪些消費新趨勢?
    不過,疫情也使得消費線上化加速,如何看待這一趨勢?疫情結束之後趨勢能否持續?疫情期間還有哪些消費新趨勢?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及崑崙健康資管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新京報:如何看待疫情期間消費線上化加速的趨勢?疫情結束之後趨勢能否持續?
  • 電商巨頭遭反壟斷機構搜查,新加坡郵政退出美國市場
    來源:國家郵政局亞馬遜因疫情影響退出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月10日消息,亞馬遜當地時間周日宣布,「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和對疫情的持續關注」,已決定退出本月晚些時候在巴塞隆納舉辦的2020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
  • 文和友排到3萬號、奈雪售出340萬杯……
    奈雪的茶隨後也發了布國慶中秋小長假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奈雪的茶8天共售出340多萬杯茶飲、160多萬個軟歐包。業內人士預計,雖然今年行業遭受疫情衝擊,但我國餐飲業穩中向好的趨勢不變,到今年年底,餐飲業消費有望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從政策層面看,國家和地方陸續出臺相關措施,加快促進餐飲業及夜間經濟恢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