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寒冬」 下杭州餐飲業奮起自救

2020-12-18 同花順財經

老鴨集

跨湖樓大肉包

商報訊(通訊員王聰記者鄭煒實習生孫飛揚)日前舉行的杭州市「戰疫情促發展」工作推進會中,杭州跨湖樓餐飲集團等10家企業被認定為「2019年度杭州市十大品牌餐飲企業」。接過沉甸甸的榮譽,跨湖樓餐飲董事長章金順百感交集:「雖然眼下餐飲業正在經歷『疫情寒冬』,被疫魔奪去上千萬利潤的餐飲企業不在少數,對餐飲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歷練和大考,但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們要擺正態度,正視困難,擁抱挑戰。」

困難重重,崛地而起。眼下,在市商務局等部門的扶持下,一場餐飲業因疫而戰的自救行動正在鋪開——

2月9日,《首批參與供配餐企業名錄》出爐,包括樓外樓、滿江紅大酒店、名人名家餐飲、川味觀餐飲、新白鹿餐飲等企業開展團體集中供餐服務,為復工企業提供餐飲保障;2月12日,第二批配餐服務企業名單公布。截至2月29日,杭州共備案臨時團餐配送企業169家。每日可提供的最大用餐量達22.6萬餘份。

3月1日起,老字號餐飲杭州酒家、知味觀、樓外樓等,大眾餐飲知名品牌外婆家、新白鹿等,部分恢復堂食,美團、餓了麼等第三方平臺的外賣服務也同步進行,線上線下同步讓市民品嘗紅燒肉、老鴨煲等杭幫菜。跨湖樓餐飲集團的6元肉包在平臺上線後,一天要賣出近6000個。外婆家的潛力股「老鴨集」開通外賣全城送服務,一天要賣出200多隻鴨子……

3月2日「補貼商務服務企業」版塊在「親清在線」平臺上線,在杭登記註冊、2019年全年納稅50萬元以下的餐飲企業可在線申報經覆核後獲得補貼。

手工麵包、現做便當、各色小點西湖邊酒店開出便民服務車

近日在大華飯店門口,出現了一列綠皮火車,泛著食物香味的熱氣從開放的車窗裡冒出來。這是大華飯店特別定製的利民服務街景店車,每天早上9點至晚上6點半服務市民和遊客。大華飯店廚師輪流掌柜,4口鍋裡分別煮著豆腐乾、玉米、茶葉蛋和包子,另外還有方便麵、熱狗腸、飲料等出售,隔天下午3點推出一波飯店自製手工麵包,包括法棍、肉鬆包、卡仕達醬包、菠蘿奶酥包等。消費者購物後可通過支付寶掃碼支付。

「我們還推出了兩款現做熱食,肉絲拌川和美味便當,有需要的市民和遊客下單後,酒店廚房立刻一對一製作,15分鐘立等可取。」飯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飯店堂食還未開放,我們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希望通過這樣的服務,為有需要的顧客提供便利。」從大華飯店方面獲悉,此舉是疫情時期的一種服務嘗試,飯店接下來也將挖掘各種潛力,持續優化餐飲服務。

「說實話,便民服務推出半個月來,每天的收入高的也就七八百元,抵不過成本開銷,但是我們更要展現的是一種餐飲人積極復工的態度。」飯店方面坦言。

餐飲大店上線包子外賣日銷五六千隻經理們開著私家車配送

「是的,我們就是通過細緻的服務,展現餐飲人的態度。」杭州跨湖樓餐飲集團董事長章金順也反覆強調「態度」一詞。

「我從1988年搞餐飲以來,還沒遇到過今年這樣的疫情風波。」章金順直言,「雖然陷入困境,但我們要在黨和政府支持下,樹立信心,為怎樣活下去、怎樣好起來而努力。」

跨湖橋餐飲集團旗下8家門店,各店面積都在五六千平方米,員工上千人,跨湖樓也是浙江餐協常務副會長單位和浙菜文化研究會會長單位。董事長章金順透露:「為嚴格落實防控措施,我們勸退大廳和包廂的年夜飯預訂,正月初三起8家店全部休息。根據人員工資、能源消耗、房租等成本計算,每個月的固定成本超過1400萬元,而且年前為了備貨,我們還多儲備了帝王蟹等高檔海鮮,光是食材儲備就花了1000萬元,休業整整一個月,大部分新鮮食材不能用,淨虧600多萬元。」

逆境之下,跨湖樓也在謀求轉型。「我們有一款肉包,一直深受好評,不營業的時候,有老顧客記掛著肉包。」顧客的惦念提醒了章金順,「餐飲業員工過年都不回家,我們1000個員工都住在宿舍裡,做幾個肉包還是可以的。」得到復工批覆後,跨湖樓準備以外賣為突破口,啟動雲點單,青梅醋小排、越王東坡雞、筍乾老鴨煲等特色菜以及油燜筍、梅乾菜捂肉、紅燒大腸等家常菜都可以在線點。著名的跨湖樓大肉包更是通過網際網路與老客再次見面。「包子20個起訂,菜品等100元起送,無接觸配送到家。」讓跨湖樓餐飲集團想不到的是,「菜品和包子上線後,非常受歡迎。尤其是肉包,單日的下單量曾突破6000隻。」

銷量上去了,那麼誰來配送呢?關鍵時候,跨湖樓的中高管理層挺身而出當起了「外賣員」。「他們開著寶馬奔馳各家各戶送包子,多的時候一個人要送50單,我看了也很感動。」章金順說道,「如果按成本來算,一天賣6000個包子也不能做到收支平衡,但是特殊時期,我們餐飲人更要以積極的姿態來面對。」

從這一次的外賣上線,也讓跨湖樓看到了餐飲的「數字商機」。「我們之前沒做過外賣,一切還在摸索中,作為餐飲大店,我們做外賣還是有優勢的,不僅品牌有影響力,而且後廚管理、消毒衛生方面的機制更健全,線上做得好,也可以為線下引流,兩者可以互補。」如今跨湖樓已經考慮成立專門的外賣團隊,把線上服務做得更細緻更深入。

不僅肉包火了,這波疫情還讓一隻老鴨飛進千家萬戶。這是外婆家旗下新品牌老鴨集,疫情期間,單店外賣日銷量逾200份,常常每天下午三四點便賣完了當天準備好的全部產品。「風暴來臨的時候,並不是站在原地等待一切平息就好,肯定得想個辦法自救。對我來說,這個自救的途徑,就是通過老鴨來實現的。」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如是說。

為了活下去、好起來政府、行業齊努力

一邊是企業推陳出新努力「爬起來」,一邊則是政府和行業協會不遺餘力伸出援手。

針對餐飲企業食材庫存的情況,杭州市商務局多方聯繫牽線,由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組織和篩選,把部分品質食材送入機關後勤中心,助力企業緩解積貨壓力。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共同搭建「餓了麼企業訂餐安心送」集體用餐配送服務平臺,為復工單位提供「無接觸配送」團餐服務,幫助復工單位解決後顧之憂。

餐飲堂食有序開放的同時,市商務局聯合市文明辦、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聯合向市民發出倡議書,倡導市民在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倡議餐飲企業設公筷公勺專區、主動提供並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為餐飲企業恢復正常運營做好積極引導。

市商務局還聯合市財政局、市文廣旅局等部門,共同研究疫情防控期間扶持商貿服務業的實施措施。

「我們耐心等待餐飲業復甦的那一天。」杭州新白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源表示,「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新白鹿從3月1日起逐漸恢復堂食,現在外賣銷量與前期持平,堂食還在努力復原中。我們也在商討採取措施促進消費刺激市場,共迎春天。」

來源: 杭州日報

相關焦點

  • 疫情下餐飲業積極自救 復工復產後需注意什麼?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疫情下餐飲業積極自救,復工復產後需注意什麼?面對當前的經營問題,各連鎖餐飲企業採取了不同的自救措施。作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受影響最大的領域,餐飲行業已經逐步開始恢復營業。不過,雖然國內疫情明顯緩解,但海外疫情持續發酵,消費者信心恢復仍需要時間。
  • 芝加哥中國城餐飲業遭遇寒冬 華人發起行動自救
    (《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張大衛 攝)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美國《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導,近期,正當美國芝加哥郊區出現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加上一些負面的宣傳影響,華人社區生意出現下滑,華埠又出現了搶劫槍殺兩名華人的案件,對安全狀況的擔憂雪上加霜,使當地餐飲業受到很大衝擊,損失慘重。幾位平時生意興隆的餐館負責人說,近兩周生意下降了幾乎一半以上,有的甚至減少80%。
  • 逆境之中 餐飲業尋求自救突圍
    中國日報福州3月12日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店關閉、全面禁止堂食,福州市餐飲業一度按下「暫停鍵」。日前,《福州市餐飲企業復工防控工作指引》發布,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可開放堂食服務。這場戰「疫」,正倒逼福州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
  • 逆境之中 福州餐飲業尋求自救突圍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賴志昌 攝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賴志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店關閉、全面禁止堂食,我市餐飲業一度按下「暫停鍵」。日前,《福州市餐飲企業復工防控工作指引》發布,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可開放堂食服務。這場戰「疫」,正倒逼我市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
  • 福州餐飲業尋求轉型自救 全新出發!
    示意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店關閉、全面禁止堂食,我市餐飲業一度按下「暫停鍵」。日前,《福州市餐飲企業復工防控工作指引》發布,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可開放堂食服務。這場戰「疫」,正倒逼我市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
  • 廣東餐飲業的「自救」
    (抗擊新冠肺炎)廣東餐飲業的「自救」  中新社廣州2月23日電 題:廣東餐飲業的「自救」  作者 王堅  作為廣東省餐飲協會復工復業示範企業的廣州老字號陶陶居,從宣布復業到被緊急叫停,再到重新恢復,其廣州各門店經歷了升騰跌宕的三天,最終得到許可後部分復開。
  • 新一輪疫情下的北京餐飲業:海鮮館自救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消息,調至二級響應下必須堅持的措施包括對北京所有農貿市場、餐飲店、食堂等重點場所進行全面防疫檢查、環境消殺和核酸檢測。目前尚處於營業狀態的北京餐飲企業,已對門店經營採取了更為嚴格的疫情防控標準,包括要求其在京全體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對門店進行每天至少早晚兩次的消毒工作,員工實時測量體溫等等。
  • 我市餐飲業積極「自救」減損失
    提供送餐服務 降價出售備貨 我市餐飲業積極「自救」減損失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02-04 字體
  • 四川:調查|疫情漸退,四川餐飲業「中華老字號」如何自救?
    編者按疫情期間,餐飲業受到巨大衝擊。隨著復工復產腳步加快,生活秩序逐漸恢復如常,但對於四川的餐飲業、對於有「美食之都」之稱的成都而言,要恢復到疫前水平,還面臨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是坐等「寒冬」過去,還是靠創新自救?
  • 芝加哥中國城餐飲業遭遇「寒冬」,華人發起「我愛唐人街」行動自救
    出席2月23日「我愛唐人街「行動的部分與會者在行動標誌前合影(圖片來自華輿 張大衛攝)正當美國芝加哥郊區出現了感染「冠狀病毒」的病例,加上一些負面的宣傳影響,華人社區生意出現下滑的時候,不久前,華埠又出現了搶劫槍殺兩名華人的案件,對安全狀況的擔憂更如雪上加霜,使當地餐飲業受到很大衝擊
  • 疫情下香港餐飲業出招自救:推外賣套餐 免費送餐服務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餐飲業出招自救:推外賣套餐 免費送餐服務中新社香港7月29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疫情嚴峻仍未緩和,29日零時起,全港食肆全日停止堂食。自疫情暴發以來,已有餐廳陸續貼出歡迎自取、外賣等標語,但據記者連日觀察,午餐時間多數餐廳內仍坐滿食客,門外排隊等待入座的人龍也如常。早前,自晚上6時至翌日早晨5時食肆禁止堂食的措施實施以來,為彌補「晚市」損失,食肆已推出各式折扣優惠,然而新措施的實施令食肆不得不完全轉向發展外賣生意。
  • 香港餐飲業炎夏遇「寒冬」
    香港餐飲業炎夏遇「寒冬」新華社  作者:  2019-08-23 「這段時間我們餐廳的生意比『非典』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差,比『寒冬
  • 【一線調查】疫情衝擊下,餐飲業復甦之路怎麼走
    今年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餐飲業受到了巨大衝擊。為應對疫情,餐飲企業紛紛開啟自救模式,主動創新經營方式、加大半成品研發、開闢線上銷售渠道……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餐飲業開始逐漸復甦,清明假期、「五一」假期、端午節更是迎來了消費小高峰。如今,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餐飲業正在重啟復甦。
  • 線上直播、優惠價格……疫情下清遠餐飲業探索營銷新模式【清遠抗...
    春節前後本是餐飲業最為火爆的旺季,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本該熱鬧的餐館變得沉寂。疫情之下,清遠餐飲業現狀如何?他們將何去何從?通過走訪了解到,我市餐飲業一直在努力尋求自救、轉型、突圍。2月20日下午,城市花園一家餐飲店外,一名店員正在玩著手機。
  • 探訪疫情下的貴陽餐飲業:提供多形式訂餐
    【解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關鍵時期,在嚴把疫情防控關的前提下,中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隨著復工潮後需求逐漸回暖,多地相繼發出鼓勵餐飲業「網絡復工」的消息,不少餐飲企業也開始有了新的經營模式。記者走訪發現,疫情期間,貴陽市亦有不少餐企通過線上平臺提供「多形式」訂餐。
  • 行業寒冬,香港酒店、旅行社竟然另闢蹊逕自救
    其中最慘重的是餐飲業,失業率為7.5%,緊接著便是與消費、旅遊相關的行業(包括零售、住宿等),急升至6.1%。進入3月後,疫情在全球擴散,隨著歐美多國宣布「封城」、港府禁止外國人由機場入境,港人不出去,也無遊客進來,旅行社、酒店更是苦不堪言。
  • 盼「春」來①|昆明餐飲業尋路自救 外賣更要保質保量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毫無徵兆地襲來,讓餐飲行業直接進入了寒冬甚至冷凍期,關門停業、人員待崗閒置、成本循環……昆明餐飲業迫切需要自救尋路,在這個特殊時期,如何不坐以待斃,讓店面運轉起來?外賣,就成了許多餐飲企業度過難關的唯一選擇。「我們也要活著!」
  • 後疫情時代爆餐飲危機,看「魚你YoSoLo」如何破局自救!
    2020年註定是載入餐飲業史冊的一年。因為一場疫情,讓全球餐飲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在疫情這場極端壓力測試下,餐飲業一度處境艱難。在全國餐飲業營收斷崖式下跌的背後,是無數餐飲品牌的掙扎、倒下、消失、重啟、洗牌。餐飲危機!
  • 安徽:餐飲企業受疫情衝擊收入大幅下滑 奮力自救渴盼扶持
    預訂的年夜飯取消了,近九成門店停業,近九成企業客流下滑嚴重……新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餐飲行業重頭一擊,安徽餐飲業正經歷史無前例的發展困境。面對大潮來襲,一些餐飲企業奮力逆行自救,發力外賣業態,等待春暖花開……疫情衝擊,餐飲「黃金周」呈斷崖式銳減2月24日,記者看到,昔日熱鬧非凡的合肥市蜀山區小吃一條街皖河支路,人流稀少,一排排緊挨著的餐飲店仍關著門,只有一家老鄉雞的門店開放外賣,但是禁止堂食。
  • 直擊疫情下「雪上加霜」的香港餐飲業
    2019年修例風波已使香港的餐飲業受到很大打擊,疫情的發生讓餐飲行業雪上加霜。 「這次的疫情對我們香港餐飲業打擊非常大,灣仔每天都有飯店倒閉,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員工的生計問題,我這裡有二十幾個員工,真讓我擔心。」位於香港灣仔的杭州酒家老闆吳瑞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