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提倡每天食鹽少於6克,如何控鹽?其實隱形鹽更可怕

2020-12-24 騰訊網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要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那麼我們不僅就會問為什麼食鹽不能超過6g?6g鹽怎麼來衡量?日常我們做菜時怎麼添加食鹽?

目前隨著健康科普知識的越來越普及,我們很多的老百姓已經意識到食用過多的食鹽會對身體不利。在回答如何衡量6g食鹽之前,我們需要先來看一下到底過多食鹽對我們身體會有哪些危害?只有了解到過多食鹽的危害,我們才能夠真正認識到確實需要減少食鹽攝入量。

其實食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記得小時候聽老爺爺講故事,就說他們在艱苦時期,缺少食鹽,會到來渾身沒進,沒精神,吃不進飯,身上浮腫等等。那時候就覺得食鹽是好東西,應該越多越好。

後期,隨著科普知識增多,尤其是學醫之後,越來越認識到,使用過多食鹽後,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容量增加,體內酸鹼平衡失衡,會使胃酸的生成增多,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增加。

所以說,鈉含量增多,則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常常過多的食鹽會造成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增加,還會帶來骨質疏鬆,破壞胃黏膜增加胃部疾病導致感冒,皮膚老化,甚至還會增加癌症的發病機率。

所以說,所有的中國膳食指南、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指南,都是建議不要過多的食用食鹽,而且把食鹽的數值限制在6g,這個數值既可以保證人體正常的食鹽攝入,也可以有效控制食鹽過多帶來的危害。

但是不得不說,我們國家目前的食鹽平均攝入量,要遠遠大於這個數值。相關調查資料表明,我國目前每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均在8-10克左右,而愛吃鹹菜的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達到了15克以上,遠遠超過需要量的標準。尤其北方人口味重,日均食鹽量在15克左右。

那麼6g鹽到底是多少?日常如何控制好食鹽的攝入?

其實食鹽的控制是一個估算數值,要儘量的按照6g以下來使用,沒有必要說你一定要要個來測量。日常我們多用一平的啤酒蓋作為參考,一天大約一個人可以食用一啤酒蓋的鹽量。而且目前有很多的控鹽勺,可以更為精確的計算食鹽的量。其實這些也是一個參考,並沒有真正實用性操作的意義。

比如,我們每次一家三口人吃飯,一日三餐食用食鹽的量就是在大約3啤酒蓋,每次炒兩個菜,那麼每個菜就是半啤酒蓋的食鹽量。但是事實我們真的去這麼做嗎?每次吃菜我們都能一點不剩的吃完嗎?菜湯也不剩嗎?每次三個人吃菜能夠完全平均分開嗎?這顯然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你去每次炒菜時,用精確的食鹽量,那肯定是不可取的。

炒菜時怎麼來估計食鹽的量?

這就要求有個主要的原則:就是儘量少放食鹽。

比如,我們可以在一個人吃飯時,用三分之一啤酒蓋的食鹽量炒一個乾菜,體會一下菜的口味,以後炒菜時儘量按照這個鹹淡去做菜。

再比如,可以記錄一包500g的食鹽從打開到用完的時間,根據食用天數,使用人數,計算出平均每人每天大約的食鹽數,也可以粗略估計食鹽的用量,如果過多那就需要調整。

食用食鹽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務必注意隱形鹽的攝入。比如吃菜時再來一盤小鹹菜或其他醃製食品。比如喜歡放醬油、味精、豆瓣醬等等。比如喜歡吃加工食品,喜歡零食等等,這些都含有大量的隱形食鹽。如果在吃這些食物時,那就需要更加減少炒菜時加的食鹽。

再者,日常吃飯時儘量少吃菜湯。因為炒菜時大多數的食鹽都進入了菜湯裡面,減少喝湯,就能減少食鹽攝入量。

另外,炒菜時可以適當放醋和糖等,可以提高菜的口感,減少食鹽放量。

另外,需要攝入高鉀食物,來平衡食鹽帶來的危害。尤其是新鮮蔬菜,水果等含有高鉀,日常需要適當多吃。

另外,腎臟病人、肝硬化腹水病人、心力衰竭病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尤其注意不要攝入過多的食鹽,因為可以加重病情或者帶來疾病的併發症。

但是,這麼說,也並不是說鹽越少越好,前文說了,食鹽對於我們有些很重要的作用,人體不可缺少。尤其是夏季出汗多,鹽需要量就大,可以適當增加鹽的攝入。

所以說,日常攝入食鹽不超過6g,是一個約數,它提示的意義在於保證身體最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儘量的控制食鹽的攝入,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食鹽過多帶來的身體危害。日常尤其注意隱形鹽的攝入。

我是@全科醫聊,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相關焦點

  • 都在提倡每天食鹽少於6克,如何控鹽?其實隱形鹽更可怕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那麼我們不僅就會問為什麼食鹽不能超過6g?6g鹽怎麼來衡量?日常我們做菜時怎麼添加食鹽? 目前隨著健康科普知識的越來越普及,我們很多的老百姓已經意識到食用過多的食鹽會對身體不利。在回答如何衡量6g食鹽之前,我們需要先來看一下到底過多食鹽對我們身體會有哪些危害?
  • 都在提倡每天少於6克鹽,如何控鹽?其實隱形鹽更可怕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那麼我們不僅就會問為什麼食鹽不能超過6g?6g鹽怎麼來衡量?日常我們做菜時怎麼添加食鹽?目前隨著健康科普知識的越來越普及,我們很多的老百姓已經意識到食用過多的食鹽會對身體不利。在回答如何衡量6g食鹽之前,我們需要先來看一下到底過多食鹽對我們身體會有哪些危害?
  • 都在提倡每天少於6克鹽,如何控鹽?其實隱形鹽更可怕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那麼我們不僅就會問為什麼食鹽不能超過6g?6g鹽怎麼來衡量?日常我們做菜時怎麼添加食鹽?目前隨著健康科普知識的越來越普及,我們很多的老百姓已經意識到食用過多的食鹽會對身體不利。在回答如何衡量6g食鹽之前,我們需要先來看一下到底過多食鹽對我們身體會有哪些危害?
  • 每天該吃多少鹽?6克!市場難買控鹽勺,怎麼控?
    每天該吃多少鹽?6克!市場難買控鹽勺,怎麼控?每天用大勺取6克鹽放入限鹽罐,即為一人當天的最大用鹽量,烹飪時只用限鹽罐來撒鹽。如果不習慣用限鹽罐,一日又吃三餐的話,每次每人取一小勺鹽就可以了。
  • 可能是你鹽吃多了!這4種「隱形鹽」要警惕!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總是需要來一點調味料,才更有味道。而食鹽是生活中必備的調味品,在煎、燜、燉、炒、煮等烹飪方式中,都有它的影子。生活中的「隱形鹽」我們說的「鹽」,其實指的是鹽所含的「鈉」。減少攝鹽量,不僅僅是少吃鹹味的食物,還要警惕一些食品中的鈉含量。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教授何鳳俊說,大部分食鹽攝入來自家庭烹飪用鹽,而當前的一個趨勢是加工食品、街頭小吃、餐館和各種快餐連鎖店快速發展,需要注意這些食品中的含鹽量。
  • 為什麼寶寶一歲前不需要吃鹽?這幾種食物雖不鹹,但都含有隱形鹽
    很多寶媽因為寶寶吃不吃鹽的問題,跟家裡人討論過,有的老人堅持讓孩子吃鹽,覺得不吃鹽哪有力氣啊?尤其是夏天,寶寶出這麼多汗,體內流失這麼多鈉,不吃鹽怎麼補得回來?其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早就提到過,一歲的寶寶是不要吃鹽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寶寶還要預防哪些食物中的隱形鹽呢?
  • 主食飲料甜品快餐都是「藏鹽大戶」_中國婦女報<20180820期>第B3版...
    可是,天然食物本身就含有鈉,而生活中一些隱性高鹽食物也會讓我們的日常鹽分攝入量大大超標,比如主食、蔬菜、零食、飲料、甜品、快餐、調料中,「隱形鹽」幾乎無處不在,防不勝防。中國疾控中心根據我國成年人一般日常食物的構成,推算出人們每天所攝入食物本身含有鈉可達到1000毫克,因此每人每天額外攝入的鹽不應超過3克。不妨聽聽營養專家的分析,看看我們身邊都有哪些日常食物是隱形的「藏鹽大戶」。
  • 一個人一天吃多少鹽?別超一啤酒瓶蓋兒!
    可在營養專家看來,這些食物都是高油高鹽的代表。9月18日,在河南一個鄉村啟動的宣傳活動上,專家建議成年人每天食用鹽不要超過5克,也就是一啤酒瓶蓋兒的量。成人每天吃鹽不超5克老人和孩子酌量減少9月18日,在駐馬店市上蔡縣廟王村廣場,2019年河南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暨「915」(註:諧音「就要5克」的減鹽理念)減鹽周活動正式啟動。
  • 不鹹≠含鹽少,無處不在的「隱形鹽」你能發現嗎?
    長期高鹽飲食可增加腦卒中、心臟病、胃癌、骨質疏鬆以及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今年9月15日至21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國家行動辦公室決定開展中國減鹽周宣傳活動,向公眾宣傳「915」(就要5克)的減鹽理念,倡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克。
  • 認清日常食物中的「隱形鹽」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倡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而事實上我國人均鹽攝入量卻遠高於此。除了人們在做飯時容易過量放鹽外,一些食品中的「隱形鹽」更難防範,而且這些「隱形鹽」除了氯化鈉外,還可能有其他鈉鹽,人們很少會把它們算到每日的鹽攝入量中,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過量的鹽。
  • 每天只吃6克鹽?說著容易做著難!醫生教您一招,精準控鹽
    無論是心臟病還是高血壓,醫生都會向患者建議「低鹽飲食」。究竟什麼是低鹽飲食?醫生會說「每天最多吃6克鹽」。但是,這6克鹽,說著容易做著難!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準確的稱量出食鹽的含量嗎?一、「控鹽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在幾乎所有的科普文章裡都會推薦「控鹽勺」。所謂控鹽勺,就是一把專門設計用於控制食鹽攝入量的勺子。上面標註著用鹽的刻度。一般一平勺為食用鹽2克。這樣可以精確測量每次的用量,避免超過6克鹽的攝入量。
  • 都說要少吃鹽,但有時吃得並不鹹,鹽怎麼會超標?你多半也在其中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建議,成人每天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大約相當於2358毫克鈉,如果想要預防高血壓,那鈉最好不要超過2000毫克。然而,據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的數據顯示,我國每人每天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10.5克,65%的成年居民食鹽攝入超過了6克的每日推薦量。換句話說就是:全國一半以上的人,鹽都吃得太多了,你可能也是其中之一。可能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吃得並不鹹,鹽怎麼會超標?
  • 兩片切片麵包= 1克鹽
    實測6種常見面包含鹽量 記者 朱丹陽 攝 本報訊 麵包,你肯定吃過,但這種聽起來很健康,吃起來淡淡的或甜甜的食品,可能是「藏鹽大戶」。近日,我們對麵包裡的「隱形鹽」進行了小型調查。像我們買的南瓜吐司,標註鈉含量為29毫克/100克,折算食鹽的含量是0.029×2.54=0.074克,但實際檢測的含鹽量是1.05克。兩者相差近14倍。 放鹽是為了讓麵包吃起來更筋道口感更好 麵包裡一定要放鹽嗎? 57歲的周建新是一名西式面點高級技師,做了30多年麵包了,在杭州西點圈裡小有名氣。他說,麵包裡是一定要放鹽的。
  • 少吃鹽能讓人遠離病床!6克鹽有多少?一看就懂
    食鹽是生活中必然會用到的一種調味品,煎烤烹炸皆離不開它。但是,食鹽一旦吃多了就會給身體帶來麻煩,食鹽攝入越多,必然會增加機體患高血壓、缺鈣、胃癌等疾病的風險;食鹽給現代人增加了不少的麻煩,所以「控鹽」一定是所有人要學會的一件事情。
  • 高血壓患者如何限鹽
    鈉是人體內的重要宏量元素,主要食物來源是食鹽及醃漬及添加了食鹽的加工食品。但鈉鹽攝入過多是我國高血壓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且我國老年高血壓多為鹽敏感性高血壓。那麼,鈉鹽的攝入是如何影響血壓呢?高血壓患者又該如何限鹽呢?一起來了解吧!
  • 都說要少吃鹽,可你知道怎麼吃嗎?這幾個控鹽技巧學起來
    食鹽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但是,長期的高鹽膳食攝入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胃癌等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風險,而全國營養調查顯示,我國日人均烹調鹽攝入量10.5克,幾乎是推薦量5克的一倍。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到合理膳食、智慧控鹽呢?
  • 鹽是高血壓「天敵」,醫生總勸低鹽飲食,到底怎麼做?有6個技巧
    其中,高鹽飲食就是影響血壓穩定性的一大因素,攝入過量的鹽,可導致血壓升高,對病情控制極為不利!那麼,高血壓患者每天應攝入多少鹽才合理呢?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6年就對此提出過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攝入的鹽不應超過5克,即大約一個啤酒蓋的量。
  • 「食用鹽」有毒?吃進身體損傷肝臟?吃鹽一定要知道這些
    首先,任何食物吃多了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其次,在研究毒性的話題上,任何「拋開劑量談毒性」的行為都屬於不靠譜事件。亞鐵氰化鉀想要對人體產生毒性,一個體重為70公斤的成年人至少要一次性攝入「幾十千克」的食鹽。對於正常人來說,這根本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更何況一直以來都建議大家「限鹽」,食鹽量越來越少,更何談「中毒」二字。
  • 為一包鹽我和老婆大吵!2元、5元和10元的鹽,到底有啥不同?
    另外雖說這種鹽礦物質含量豐富,但鈉含量卻比普通食鹽高出不少(近40%),現在提倡飲食減鈉,這個含鈉量反而還高,你心裡該有點底了~海鹽、湖鹽、井鹽有什麼區別?食鹽則一般從地下鹽礦開採出來,再加工成更細小的晶體。2. 湖鹽,又稱池鹽,是從鹽湖中直接採出的鹽和以鹽湖滷水為原料在鹽田中曬制而成的鹽。
  • 我們到底該吃什麼鹽 如何挑選食鹽?
    國外食鹽更雜亂國內的食鹽種類相比國外還不算多。在鄰國日本,食鹽主要有藻鹽、海鹽、巖鹽、湖鹽、昆布鹽、碳酸鹽等。由於四面環海,藻鹽產量豐富,它含有天然碘,十分受消費者喜愛。日本人通常會根據不同菜餚選用不同的鹽,而藻鹽屬於「萬能鹽」,幾乎所有料理都能用到。在購物網站上,含有多種礦物質的巖鹽銷量最好,一般為進口貨,被視為高檔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