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關於佛山樓市政策放鬆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最終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公告:2019年11月27日下午16時11分,微博帳號「鄧浩志」發布「佛山購房認廣州社保」不實內容,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造成不良影響。我局嚴正聲明,該微博發布的上述內容為虛假信息。(詳情可戳:官方闢謠!佛山住建局:「佛山購房認廣州社保」屬不實內容!)
今日,大家關心的樓市政策確實沒有來!
但一份《佛山市住房發展規劃(2018-2022)文本(徵求意見稿)》(下稱「規劃意見稿」)社會公眾意見的公告新鮮出爐,披露了佛山2018-2022年住房詳細規劃。
規劃意見稿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並堅定「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要求,「防止房價暴漲暴跌」。
該文件總結了佛山城市住房現狀,制定了住房發展規劃目標及年度計劃,並對未來房地產政策調控表態。具體涵蓋——
1、佛山常住人口超765萬,約311萬住出租房
佛山常住人口由2011年的660萬增長到2017年的765.67萬,戶籍人口則是由原來的375萬增加到419.59萬。然而,常住人口分布不均勻,禪城、南海和順德三區的人口密度遠高於三水、高明兩區。
住房建設規模方面,截至2017年底,一手商品住宅交易面積達7068.41萬平方米,交易宗數64.19萬宗。2017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為43.8平方米,達到住建部小康社會人均居住面積標準。
租賃房源方面,從試點工作開始截至2018年底,全市新增租賃住房3.26萬套;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2宗,部分項目已動工建設;國有土地出讓中有21宗地塊新建租賃住房,共計自持和配建租賃住房面積57.91萬平方米。截止2018年底,登記在冊的出租房屋43萬棟(套)、合計出租單元240.5萬個。目前佛山約有311萬人居住在出租屋,充裕的租賃住房供給解決了大量新市民的居住問題。
保障房方面,2013-2018年,佛山動工建設和籌集保障性住房18779套,基本建成29762套,發放租賃補貼2437戶,均超額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
2、未來三年新增商品住房3723萬方,合計超34萬套
未來三年(2020-2022年),佛山將推出3723萬方,合計超過34萬套住房,平均每年計劃推出11萬套。
與商品住房不同的是,在租賃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未來三年將逐年加大供應。市場化租賃住房從2019年的14632套上升到2022年的26013套,漲幅77%。
3、佛山將規劃四個等級八大中心
佛山將按照「市級主中心-市級副中心區-區級中心-重點鎮(街)」四個等級,將市域居住用地分為一個市級主中心,兩個市級副中心,五個區級中心,以及15個重點鎮(街)。
市級主中心:中心城區是市域發展主核,範圍包括禪城區行政轄區、南海區桂城街道和獅山鎮羅村社會管理處原羅村街道行政轄區,順德區樂從鎮行政轄區。
中心城區重點發展佛山新城、千燈湖、祖廟和禪西新城等重點地區,依託「三新一老」做強中心,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將大力發展跨行政區劃的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聚集區所覆蓋的平洲、三山新城、佛山新城、奇槎板塊、陳村、北滘等區域。
2個市級副中心:包括大良-容桂副中心和獅山副中心。
5個區級中心:包括西南組團、高明組團、大瀝組團、西樵組團、北滘-陳村組團,重點建設各組團中心,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帶動周邊鎮(街)發展。
15個重點鎮 (街): 裏水鎮、樂平鎮、蘆苞鎮、大塘鎮、南山鎮、白坭鎮、丹灶鎮、楊和鎮、明城鎮、更合鎮、九江鎮、龍江鎮、勒流街道、杏壇鎮、均安鎮15個鎮(街),是城鄉統籌的重要載體,通過整合城鄉資源,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共同發展。
4、引入公共運輸為導向(TOD)的成片開發和改造模式,穩步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工作
引入公共運輸為導向(TOD)的成片開發和改造模式,重點推進地鐵沿線站點周邊舊村、舊廠及舊城地塊的連片更新;按「零換乘」原則規劃設計和實施改造建設;結合老城區中老齡化人口佔比較高的特點,積極開展老舊社區住宅的適老化改造;完善新建住宅區中中小學和幼兒園等教育設施的配備;開展以綠化廣場、社區綠地、立體綠化為重點的「青山綠地」建設,營造開放式的公共空間。將生態、歷史、文化融入社區。
5、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健全住房供應體系,探索建立長效機制
完善房地產市場監測系統,確立務實目標,建立適合我市情況的政策工具箱,加強與相關城市的政策協調,形成操作性強的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具有佛山特色的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
隨著國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工作目標的提出,「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原則的貫徹,政策環境持續優化,在保持政策延續性的前提下,可對部分時效性較強的政策適時作出調整,為我市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贏得更多政策操作空間。
6、加大監管力度,保持地價、房價和市場預期的穩定
加強對全市房地產市場的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及時發布商品住房交易的權威信息以及風險預警信息。對現有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全面梳理,適時調整,消除社會穩定風險;優化限購、限貸政策,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建立人口流動、房價、地價、租金水平、交易面積等與土地供應、金融稅收和住房保障等政策工具的聯動機制,做好差異化調控政策儲備和風險防範預案,既要防止由於供應不足或需求旺盛導致價格快速上漲,又要防止由於外部環境變化、預期逆轉導致市場斷崖式下挫,切實保障群眾合理的自住和改善需求,保持地價、房價和市場預期的穩定。
7、建立健康的住房消費市場,引導住房梯度消費
加大居民購房和租房的金融、稅收支持力度,鼓勵合理自住購房和租房消費;規範新建住房交易,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發展存量住房交易,實現一二手房市場良性互動;倡導健康合理的住房梯度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