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澳官員:澳洲人應該清醒,中國根本不屑搭理澳大利亞

2020-12-12 英雄軍情

月初澳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在當地媒體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性文章,標題是《大象和老鼠》(The elephant and the mouse),作者首先拋出結論,和中國的爭端澳大利亞只會輸,而需要認清的事實在於澳政客和媒體狂熱針對中國的背後原因,在背後操縱著的大手是什麼。

澳國內掀起批評中國的聲音無法改變中澳爭端下澳大利亞輸掉的事實,因此必須改變衝動和強硬的外交政策,澳大利亞應該重新回歸冷靜,並思考為什麼與中國產生摩擦,之後又該如何做。

一副插畫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並評斷內容的真實性,但更準確的應該是將它只當作卡通漫畫而不是歇斯底裡。叫囂捍衛主權的人聲音依舊巨大,但他們沒有說明將如何捍衛。美國和英國站隊澳大利亞給一些人帶來了信心,但這也恰恰證明了,澳大利亞主權的背後有外部施加的控制。澳大利亞在和中國的衝突中不可避免地處於下風,或許難以接受,但蒙上頭對此視而不見不會解決問題。

霍格認為澳大利亞排擠中國缺乏一個充足的理由,但在對抗升級中,理智正在消失,從支持新冠溯源獨立調查開始,澳大利亞試圖以此來取悅美國政府,此外,澳政府實施了明顯針對中國和中國公司的「國家安全」措施,在中國香港、中國新疆等問題上表現強硬,但對其他國家存在的問題選擇性的視而不見。

澳大利亞針對中國是為什麼?美國的支持更像是喊口號,繼續鼓吹澳大利亞支持美國幹涉中國事務。霍格認為大多數澳政客和記者並不了解澳大利亞以外的世界,而在評判中澳關係問題上,需要「更有資格」的人來做這些工作。

中國不太可能把澳大利亞的批評當回事,在評價和看待其他國家和文化圈的問題時,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其他文化,而不是站在自己的圈子裡對外指手畫腳。

在衝動和不理智破壞中澳關係之後,需要讓冷靜和理智回歸,真正去思考如何做,自欺欺人的指責中國毫無意義。

相關焦點

  • 澳前駐聯合國官員質問「為何針對中國」?
    澳前駐聯合國官員質問「為何針對中國」?  圖為澳總理內閣部前主管約翰·梅納杜(John Menadue)創立的政策博客  海外網12月2日電澳大利亞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正如很多人所指出的那樣,在與中國的任何衝突中,澳大利亞都將不可避免成為失敗者,我們或許不能接受,但是更也不能蒙起頭來對此視而不見。  澳大利亞一直以來毫無必要地排擠中國,從失去理智地嘗試開始,試圖通過調查新冠病毒的起源來取悅美國政府,這些已經眾所周知。
  • 澳前官員:反華小組一派胡言,我們需要中國
    他指責一些澳政客「胡說八道」(loose talk)導致了中澳關係降至低點,「狼獾」這一團體中一些人的發言「不合規矩」。《澳大利亞人報》透露,10月14日,該國自由黨參議員埃裡克·阿伯茨(Eric Abetz)譁眾取寵般地要求三名澳籍華裔「譴責」中國,以自證對澳大利亞的「忠誠」,,而阿伯茨正是「狼獾」的成員之一。
  • 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官員要求必須解釋:憑什麼不買!
    最近,澳大利亞再次傳來壞消息,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政府表示很著急。 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盟友,在中美關係日漸惡化大環境下,很快選好戰隊,對華表現出不尊重。澳大利亞首先對在澳中國企業進行制裁,嚴重損害中企合法權益。其次對在澳學者進行非法搜查,同時派出軍艦與南部海域攪局,給中國帶來造成影響。
  • 就對華關係,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應對中國,澳應該向日本學習
    特別是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後,澳大利亞政府無端指責中國,並要求進行道歉賠償,這讓兩國本就緊張的關係,變得更為嚴重。據觀察者網報導,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在《南華早報》舉辦會議上,公開聲稱政府在應對中國問題上,應該同其搞好外交關係,不能因為一些問題就同中國發生矛盾。
  • 澳洲為何三番五次對華挑釁?澳官員:本國才是世界大國,中國不是
    說到根本上澳大利亞為何三番五次的對華挑釁,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澳大利亞政府想要討好美國,要知道儘管澳大利亞在經濟上對中國依賴性很強,但在國防問題上卻一直視美國為保護傘,所以澳大利亞政府的外交政策更傾向於構築美澳同盟關係,制衡美國所謂的「頭號對手」中國。
  • 中國叫停澳洲棉花進口,澳官員要求中方給出解釋,還擺出強賣架勢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據澳媒消息稱,中國方面已經向海關宣布禁止卸載澳大利亞農產品。中國內部市場對澳洲農副產品並不是必需品,據最近澳洲政客無視事實對中國無端指責,中國將會對中澳關係進行新的評估。據觀察者網報導,多家澳媒稱中國禁止澳洲棉花進入中國市場。澳媒指出中國對澳洲農產品下達一系列禁令,主要是給澳洲政府敲警鐘。中國頒布限制命令?近期,中國與澳大利亞關係逐漸惡化,繼澳大利亞對中國進行無端抹黑後,中國對澳大利亞也有所行動,在經濟上與澳大利亞交易。
  • 澳大利亞議員賊喊捉賊:中國已準備好對澳開戰
    在多種商品的對華出口受阻之後,澳大利亞政府也因此對中國產生了不滿情緒。最近,澳大利亞部分政客甚至有意借中澳矛盾挑起兩國間的軍事衝突。據澳洲媒體7news報導,當地時間12月29日,澳洲自由黨籍參議員,前陸軍少將吉姆莫蘭在接受採訪時稱,他個人非常擔心中澳之間的摩擦會升級,由貿易爭端上升至軍事衝突。
  • 澳前駐聯合國官員「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
    【文/觀察者網 鞠峰】這兩天,一幅展現澳大利亞軍人暴行的CG漫畫,急得澳總理親自下臺對線,也牽動了世界輿論場。在澳媒對中國「口誅筆伐」的時候,澳大利亞前任外交官、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 美英法等「站隊」澳洲,紐西蘭忙改口!澳大利亞官員:可悲的笑話
    12月2日最新消息顯示,在近期的中澳爭執中,紐西蘭總理阿德恩昨日作出「疑似支持澳大利亞」的表態,但不到一天時間,阿德恩就急忙改口稱,將退出中澳爭執,宣稱紐西蘭不選擇任何立場。事實上,不只是紐西蘭,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也紛紛跳出來,發表「站隊澳洲」的言論。但澳大利亞一位清醒的官員託尼·凱文卻撰文稱,澳洲正迅速成為一個可悲的笑話。美國和歐洲國家一邊用甜言蜜語同情澳洲,另一邊卻毫不留情地接手本該屬於澳洲的中國市場。
  • 對華「強硬派」終嘗惡果,澳官員見勢不妙,緊急呼籲:需中國幫忙
    澳大利亞前國防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在當地時間10月15日發聲,中國是澳大利亞的夥伴,而不是敵人。實際上,中澳關係緊張,完全是因為澳大利亞國內的一些「對華強硬派」政客。此前有媒體爆料稱,澳高層有一個反華小組,很多強硬派都有參加。休斯頓表示,正是因為這些人的「信口開河」,才導致中澳關係走向現在這樣的局面,同時呼籲中澳關係應該斷開現在的緊張局勢,重新啟動兩國關係。
  • 嚴查入境非法外勞 澳大利亞邊境官員更警惕
    信息 嚴查入境非法外勞 澳大利亞邊境官員更警惕 2016-08-09 17:03:3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澳官員被中國集體拒籤?澳大利亞總理各種繞圈子
    【文/觀察者網 徐蕾】想要來中國的澳大利亞官員被拒籤了? 近日,《澳大利亞財經評論報》等媒體報導稱,欲來中國參加澳大利亞年度貿易和商業博覽會的澳政府官員們發現,他們的籤證申請遭到拒絕。 今天(12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接受3AW廣播採訪時,被3次問及此事,他卻含糊其辭、吞吞吐吐。路透社稱,特恩布爾沒有對籤證問題作出確切回應。
  • 中國終於出手了?數噸澳洲龍蝦滯留機場,澳媒:又一個被打擊目標
    美國在各個領域打壓中國,澳大利亞瘋狂追隨美國,不顧自己的國家利益抵制中國產品。雖然在中澳關係上,中方並沒有明確提出反對或抵制,但澳大利亞一些人首先站不住腳了,甚至中方一些正常的操作被放大或曲解。 據環球時報11月2日報導,數萬噸澳大利亞龍蝦被滯留中國停機坪。
  • 澳大利亞媒體「警告」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將兩敗俱傷
    早在今年10月份,澳大利亞多家媒體就報導稱,中國叫停澳大利亞煤炭進口。這件事也讓澳大利亞政府官員有所顧忌。而在11月份,澳媒繼續炒作,稱在中國港口有53艘煤炭船滯留,價值高達7億澳元,已經被通關程序卡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 對華求和後,澳洲立馬變臉:中國南海島礁建設令澳安全環境複雜化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布一幅漫畫,指責澳大利亞士兵殘害阿富汗民眾。惱羞成怒的澳總理莫裡森立馬要求中國刪除,並向澳大利亞道歉。當然這一無理要求被我國拒絕。但隨後莫裡森卻一反常態地向中國遞橄欖枝,稱希望中澳兩國「愉快相處」。
  • 澳男在華涉毒被判死刑!澳外交部出面反對!中國預警打擊澳洲痛...
    果不其然,前幾天6月10日,廣州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澳籍男子Cam Gillespie做出了一審判決,認定其犯毒品走私罪,並判處死刑!不僅如此,還沒收了該男子的所有個人財產。澳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聽到Gillespie先生的判決結果,我們感到十分悲痛難過!澳大利亞反對在任何情況下執行死刑。」
  • 澳大利亞為何頑固反華?澳前外長:就是故意作對,川普上臺後開始
    可是澳大利亞前外交部長日前接受採訪時卻爆料,其實澳方早在莫裡森之前,就已經開始故意和中國作對,時間上來算的話,要追溯到2017年。卡爾在2012年至2013年擔任澳外交部長,他近日表示,澳大利亞對中國發出指責,其實「都是可以辯解的」行為,因為很多歐美國家都曾就上述問題指責過中國,但為什麼唯獨澳大利亞下場這麼慘,遭到中國的全面經貿打壓呢?
  • 恐怖遊輪2600多人未篩查雪梨下船!Bondi海灘被擠爆!36歲澳男確診死亡!前澳洲總理向中國求助:求購口罩防護服!
    前澳洲總理陸克文,向中國發出了求救。澳洲大使被確診感染,雪梨港郵輪確診4人,3800人已下船解散...
  • 澳牧牛奶 - 來自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給中國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為參加本次「澳大利亞周」的澳洲企業家之一,Rory希望能藉此機會向中國市場展示集團產品的質量,把更多澳大利亞的優質產品帶入中國。4月12日,Rory接受了浙江經視的邀請採訪,深度探討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籤訂後,備受中國家長關注的進口牛奶問題。  澳大利亞自由食品集團(Freedom Foods)是一家澳大利亞本土上市公司,專注於生產高端牛奶及高質量的食品和飲料。
  • 澳前駐華大使: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將不會改變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當前,中澳關係緊張,部分外媒炒作中國「打擊」澳大利亞進口商品。以此為前提,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芮捷銳(Geoff Raby)11月2日在《衛報》採訪中表示,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將不會改變,除非澳大利亞人願意接受生活水平的下降。而澳大利亞想要將目光投向中國以外其他市場的想法,純屬「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