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嘴硬?澳大利亞媒體「警告」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將兩敗俱傷

2020-12-09 吳學蘭的吳觀大局

早在今年10月份,澳大利亞多家媒體就報導稱,中國叫停澳大利亞煤炭進口。這件事也讓澳大利亞政府官員有所顧忌。而在11月份,澳媒繼續炒作,稱在中國港口有53艘煤炭船滯留,價值高達7億澳元,已經被通關程序卡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或許是看到了中國強硬的態度,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也急忙討好稱:「澳大利亞希望與中國和諧相處,建立積極關係。」

如今,澳煤炭對華進口問題一直也牽動著澳國內煤炭行業的心。可澳大利亞媒體卻認為,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的行為將是兩敗俱傷。

澳大利亞媒體12月9日在報導中稱,雖然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的決定讓澳大利亞價格暴跌,但中國同樣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澳媒表示,中國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後,導致澳優質硬焦煤的價格下跌了22%,對澳大利亞煤炭行業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在之前,澳大利亞詢問中國,為何阻止53艘煤炭船入關,有相關人士透露,是因為澳大利亞的煤炭質量無法達到質量安全檢查和環保項目檢測的要求。可澳媒卻認為,這不過是中國對澳大利亞採取制裁的藉口。

在澳媒看來,中國對澳煤炭進口禁令是中澳貿易衝突中的最大升級,僅僅通過禁止煤炭一項,澳大利亞一年就將損失150億澳元。本來澳大利亞的經濟在今年的疫情中就遭到了重創,再被中國制裁如同雪上加霜。

但澳媒也指出,因為對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限制,中國國內的煤炭價格飛漲。全球價格報告機構阿格斯的澳大利亞通訊員喬·克拉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4月初以來,澳大利亞的煤炭和中國煤炭的價格差異一直在增長。澳大利亞的優質煤炭交易價格在103美元/噸左右,比中國國內煤炭165美元/噸 要便宜的多。而且澳大利亞對自己煤炭極為自信,認為在同等價位上,根本找不到這樣高質量的煤炭。

克拉克認為,雖然中國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煤炭,但是相比澳洲煤炭,中國將要支付更高的價格。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一直是高品質煤炭的主要供應國,為了得到優質鋼材,需要使用品質更高的煤炭。所以,克拉克相信,放棄了澳大利亞市場,中國去加拿大買煤成本更高,價格更貴。

而加拿大公司泰克資源也表示將增加對中國煤炭的銷售,並提出了比澳大利亞更高的價格。

蒙古雖然也一直在向中國提供煤炭,但因為疫情原因,蒙古國的煤炭運送可能會相對滯緩。對中國大量煤炭的需求也是遠水無法解近渴。

克拉克也對此表示奇怪:「既然澳大利亞的煤炭成本更低,何必去買加拿大的煤炭,這裡面都是政治在作祟。」

克拉克也坦言,加拿大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份額,也就意味著一些老顧客可能會來購買澳大利亞的煤炭。如果中澳兩國在煤炭方面大打出手,那兩個國家必然會兩敗俱傷。所以中國應該考慮,是否對澳大利亞的煤炭動手。

雖然澳大利亞媒體說的煞有其事,但實際上,澳大利亞煤炭遭排斥是必然。

早在今年9月22日,中國於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力爭於2030年前將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努力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這一提議讓澳大利亞認為,可能會導致中國對澳化石燃料的進口額大幅減少。

有專家指出,未來中國減少煤炭用量的行為是大勢所趨,中國向轉型為經濟低碳的過程中需要這樣做。在這一時刻利用煤炭教訓澳大利亞也再合適不過。

雖然澳大利亞多名政客都認為,這番話不過是中國說說而已,可在現實面前,他們也不得不考慮如果真的失去了中國市場,澳大利亞的經濟或將受到怎樣的打擊。

相關焦點

  • 中國暫停進口部分澳牛肉,澳總理莫裡森還在「嘴硬」
    原標題:中國暫停進口部分澳牛肉,澳總理莫裡森還在「嘴硬」…【環球網報導記者左甜】中國暫停進口部分澳大利亞牛肉,並即將對該國大麥徵收關稅,澳總理莫裡森卻還在「嘴硬」。《新聞周刊》報導截圖由於之前澳大利亞官方和媒體一直在炒作要成立一個針對中國的「國際新冠疫情調查團」,一些「做賊心虛」的澳大利亞媒體和一貫愛妖魔化中國的西方媒體
  • 龍蝦銷量暴漲,澳大利亞政府底氣十足!澳漁民還在等中國消息
    因為澳大利亞政府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國對其進行了經濟制裁,對澳大利亞出口的龍蝦進行檢驗檢疫,這導致澳洲龍蝦暫停出口,自此該國漁民焦慮不已,為緩解壓力,澳洲民眾開始購買龍蝦,一時間龍蝦銷量暴漲,西方國家也做足了戲,做個姿態讓澳國自嗨一下。澳大利亞政府底氣十足!但澳漁民還在等中國消息。
  • 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消息甚囂塵之際,澳大利亞煤炭行業陷入焦慮之中,並開始敦促莫裡森政府「修復」與中國的關係。12月15日,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煤炭行業發聲懇求莫裡森政府與中國合作,確保相關限制不會實施,並恢復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報導截圖澳媒15日炒作「中國禁令」之際,澳大利亞股市迅速作出反應。
  • 最新,中企將預訂超10億噸煤炭!澳大利亞被徹底「拋棄」?
    據新華社最新消息,12月8日當天舉行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大會上,我國煤炭上下遊企業已經籤署了總量達7.4億噸的煤炭訂單,預計最終將籤訂規模超10億噸中長期煤炭合同。考慮到我國已經對澳大利亞煤炭實行進口限制,可以想像,我國企業接下來很可能徹底放棄自澳大利亞購買煤炭。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 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日前正甚囂塵上,就在這時候,《紐約時報》「提醒」澳大利亞:中國正在迫使澳大利亞面對許多國家已看到的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報導17日稱,煤炭的使用加速了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許多國家現在都已在重新思考它們對這一化石燃料的依賴。
  • 澳大利亞徹底沒救了!為讓中國恢復煤炭進口,澳方媒體開始造謠
    ,中國自禁止澳大利亞煤炭等多種產業合作之後,澳方經濟遭到了重創。澳方媒體也因此狗急跳牆,為了讓中國早日恢復煤炭進口,開始肆意造謠抹黑中國。事實上中方一直願意兩國能夠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友好溝通,然而澳方卻始終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不知悔改,這種舉動只會把兩方合作關係越推越遠。澳方也是徹底沒救了。  澳方媒體造謠中國  在中國禁止澳方多項產業貿易合作之後,不少專業人士以及媒體已經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認為政府的對華處理方式太過於幼稚。
  • 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澳政府:正尋求中國方面澄清
    據多家媒體報導稱,澳大利亞正在就中國阻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報導尋求中國方面的澄清,表示這可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此前,國內媒體報導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周末批准了10家主要發電商進口煤炭,以解決國內煤炭供應短缺的問題,但是澳大利亞被排除在外。
  • 中國升級赴澳旅行警告,澳媒:中國可能禁止赴澳旅行團!
    中國升級赴澳旅行警告,建議中國公民基於種族動機襲擊的危險,切勿前往澳大利亞。中國外交部堅持認為,澳大利亞人對中國人和亞洲人存在歧視,包括口頭侮辱、傷害、財產損失,以及政客與媒體使用「中國病毒」一詞來描述新冠病毒。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日前正甚囂塵上,就在這時候,《紐約時報》「提醒」澳大利亞:中國正在迫使澳大利亞面對許多國家已看到的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報導17日稱,煤炭的使用加速了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許多國家現在都已在重新思考它們對這一化石燃料的依賴。
  • 中方停購澳煤炭後,南方多地電力緊張?澳媒:中國因斷電無法供暖
    在經濟上實施限制措施,對澳大利亞多項產品頒布禁令,警告澳大利亞政府停止對中國實行的錯誤決策。中方頒布禁令今年下半年,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進口商品,實施了相應的限制措施。此前澳大利亞的大麥在中國港口檢測出有害生物,於是將其產品全部退回;澳大利亞的原裝木材同樣存在質量問題,在港口不予通行,澳方企業只能將悉數運回;由於中國加強了對進口食品的檢測工作,進度緩慢,導致澳大利亞的龍蝦堆積在機場。
  • 澳大利亞570萬噸煤炭滯留中國港口?剛剛,我國作出回應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中國是澳大利亞煤炭的主要買家。由於煤炭成為出口受影響的主要產品,今年以來,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煤炭量大幅下滑。煤炭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產品,約佔出口額的15%,澳大利亞也急於弄清煤炭出口下滑的原因。在該事件還未有新進展時,市場又傳來出消息,澳大利亞約有570萬噸煤炭滯留在中國港口。對此,有財經媒體認為這些船隻已經被「拉黑」。這是怎麼回事呢?
  • 澳大利亞農民損失慘重,澳煤炭訂單被多國切斷,澳經濟或倒退回原形
    事情的最新進展是,俄媒RT12月17日報導,俄羅斯最大的煤炭礦藏開發商Elga周二宣布,它與一家中國船運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以在龐大的市場上推廣俄羅斯煤炭。俄媒稱,該交易將有助於將俄羅斯對中國的煤炭供應從今年的100萬噸增加到2023年的3000萬噸,而開發商有可能將年進口量進一步增加到5000萬噸。
  • 澳大利亞煤炭75%出口訂單或無人接盤,怎麼辦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在2020年以前,澳洲依靠豐富的鐵礦石、煤炭、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維持近29年的經濟增長神話。但據日經中文網1月12日最新報導,隨著中日韓三國接連宣布碳中和目標(二氧化碳排放為零),啟動能源轉型,澳洲第二大賺錢生意——煤炭未來可能將失去前三大金主。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是澳大利亞煤炭行業的第一大金主,佔據其42%的出口份額;而中國、韓國則以18%、15%的份額緊隨其後。也就是說,一旦失去中日韓三大買家,澳洲煤炭行業75%出口訂單將無人接盤。
  • 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輸華正式實施禁令?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問: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外交部可否提供更多細節?報導並援引官員消息稱,中方正放鬆對來自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煤炭的進口限制。這些限制具體指什麼?汪文斌表示,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請向有關主管部門詢問。
  • 澳大利亞經濟或將被美國打回原形,中國買家在澳購房或將被「充公」
    跡象表明,澳大利亞經濟或被打回原形,其中澳洲農民就損失非常慘重,要知道,這對於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經濟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美國媒體CNBC在稍早前最新報導,據澳大利亞葡萄和葡萄酒協會執行長所說,由於澳葡萄酒出口在亞洲主要市場嚴重受挫,將對小型葡萄酒企業產生「毀滅性影響」,「這將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 中國在澳大利亞所有使領館 首次發布同一個警告
    就連澳大利亞本國學者也發出警告稱:被該國政客和媒體煽動的反華情緒愈演愈烈,正在演化成為值得警惕的「道德恐慌」。中國駐澳使領館罕見「群發」安全提醒這兩天,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都被上述圖片中的這段話「刷屏」了:「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不同地方發生數起侮辱、毆打中國留學人員的事件。
  • 880萬噸煤炭滯留中國港口,澳大利亞開始打「悲情牌」?我國回應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煤炭對華出口受阻,無計可施的澳大利亞開始用印度船員打悲情牌?根據外媒此前的報導,等待卸貨的澳大利亞煤炭船數量達到82艘等待卸貨的煤炭數量也攀升至880萬噸。澳媒開始打悲情牌?
  • 中國與印尼籤15億美元煤炭大單 外媒:澳將再受打擊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日前籤訂了一項為期三年的煤炭供應協議,將從印尼進口價值約15億美元的煤炭。對此,彭博社11月27日寫道,中國與另一個主要煤炭供應國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關係可能會因此而進一步弱化。中國駐印尼使館周五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駐印尼大使肖千25日應邀出席中印尼煤炭採購對接會。在雙方領導的見證下,中方煤炭進口企業與印尼煤炭出口企業進行了雲籤約,採購數量2872萬噸,金額14.67億美金。肖千大使在致辭中表示,煤炭是中印尼雙邊貿易中的重要商品。2015年到2019年,中國從印尼進口的煤炭從7300萬噸增至1.38億噸,增長近90%。
  • 澳洲又遭沉痛一擊,煤炭滯留還沒有結果,中國又叫停澳企牛肉進口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雖然總理莫裡森聲稱已經派人與中國方面就澳煤炭船滯留中國港口問題,進行協商解決。但是目前依舊有大量的澳洲煤炭滯留在中國港口沒有任何結果,眾多的澳洲煤炭企業蒙受了巨額的損失。
  • 澳煤炭企業有「肉」吃了,韓國出手相助莫裡森,一次購買200萬噸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加上中澳貿易摩擦不斷,讓澳大利亞商品出口嚴重受阻,諸如煤炭、牛肉和大麥等多種暢銷商品出現了滯銷。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截至目前,依舊有60艘以上的澳大利亞煤炭船在中國港口焦急等待驗貨通關,其中積壓的煤炭價值達數億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