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澳政府:正尋求中國方面澄清

2020-12-18 邊際實驗室

據多家媒體報導稱,澳大利亞正在就中國阻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報導尋求中國方面的澄清,表示這可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此前,國內媒體報導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周末批准了10家主要發電商進口煤炭,以解決國內煤炭供應短缺的問題,但是澳大利亞被排除在外。

國家發改委和中國煤炭行業煤礦運輸專業委員會尚未對該命令進行宣布,但外交部於周二下午表示,任何出口限制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周二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對上述消息「非常、非常關切」。並表示,「這些行為,如果是真的,可能構成對澳大利亞生產商的歧視性行動。」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則對媒體表示,澳大利亞政府正在等待中國方面的澄清。但他承認,目前還沒有進行雙方直接討論的時間表。

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已對澳大利亞的大麥和葡萄酒徵收了臨時反傾銷稅,並限制了一系列澳大利亞商品的進口,包括原木、龍蝦、糖和棉花。汙染、害蟲和裝運標籤錯誤是實施這些貿易限制措施的原因。

在周二被問及這一問題時,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澳大利亞將自己視為受害者,指責中國,這完全是混淆視聽。「中國不會接受它。澳大利亞將兩國關係政治化,違反市場原則,歧視中國企業。……幹擾中澳關係發展勢頭,正在損害澳大利亞的國際聲譽……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事情。」

中國及亞洲各地的煤炭交易商表示,他們目前沒有接到禁令出臺的通知,也沒有聽說目前對澳大利亞所實施的官方限制措施有任何變化。彭博的數據顯示,有50多艘滿載澳大利亞煤炭的船隻在中國港口外等待卸貨。

普氏能源資訊的大宗商品分析師表示,如果對澳大路亞的煤炭實施限制,俄羅斯和印尼可能是潛在的供應國。與此同時,中國與印尼籤署了一項為期三年、價值14.6億美元的動力煤協議,印度將從明年開始向中國供應更多的動力煤。

俄羅斯、印尼和澳大利亞是中國動力煤的最大出口國,而蒙古、俄羅斯和澳大利亞主導著煉焦煤的出口。

隨著中國決定限制澳大利亞煤炭進口並且收緊國內煤炭生產以降低碳排放,導致煤炭價格出現猛漲。

國家能源局於周一表示,11月份用電量同比增長9.4%。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媒體「警告」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將兩敗俱傷
    早在今年10月份,澳大利亞多家媒體就報導稱,中國叫停澳大利亞煤炭進口。這件事也讓澳大利亞政府官員有所顧忌。而在11月份,澳媒繼續炒作,稱在中國港口有53艘煤炭船滯留,價值高達7億澳元,已經被通關程序卡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 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消息甚囂塵之際,澳大利亞煤炭行業陷入焦慮之中,並開始敦促莫裡森政府「修復」與中國的關係。12月15日,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煤炭行業發聲懇求莫裡森政府與中國合作,確保相關限制不會實施,並恢復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報導截圖澳媒15日炒作「中國禁令」之際,澳大利亞股市迅速作出反應。
  • 中國已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 2020煤炭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
    中國已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 2020煤炭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 2020年10月13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 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日前正甚囂塵上,就在這時候,《紐約時報》「提醒」澳大利亞:中國正在迫使澳大利亞面對許多國家已看到的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報導17日稱,煤炭的使用加速了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許多國家現在都已在重新思考它們對這一化石燃料的依賴。
  • 澳大利亞徹底沒救了!為讓中國恢復煤炭進口,澳方媒體開始造謠
    ,中國自禁止澳大利亞煤炭等多種產業合作之後,澳方經濟遭到了重創。澳方媒體也因此狗急跳牆,為了讓中國早日恢復煤炭進口,開始肆意造謠抹黑中國。事實上中方一直願意兩國能夠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友好溝通,然而澳方卻始終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不知悔改,這種舉動只會把兩方合作關係越推越遠。澳方也是徹底沒救了。  澳方媒體造謠中國  在中國禁止澳方多項產業貿易合作之後,不少專業人士以及媒體已經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認為政府的對華處理方式太過於幼稚。
  • 中國禁止第六家澳大利亞牛肉商的進口
    中國海關並沒有提供禁令的原因,但是根據海關的數據,這家被禁止向中國進口肉類產品的加工企業歷來存在合規問題,包括標籤錯誤和裝運錯誤。今年6月,一批由Meramist加工的冷凍無骨牛肉在上海港被攔截,原因是貨物證書不匹配。10月底,由Meramist加工的另一批肉製品因貼錯標籤在南京港口被攔截。
  • 澳終於付出代價,現在又想起求中國了!澳前司令:莫裡森要負責
    繼「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之後,有關「澳棉花成為對華貿易緊張最新犧牲品」的傳聞甚囂塵上,引起了澳大利亞的深深焦慮。據路透社、CNBC等多家外媒報導,中國政府出於對棉農的保護,對棉花進口實施配額制度。2020年中國棉花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89.4萬噸,這些棉花需繳納約1%的進口關稅。
  • 龍蝦銷量暴漲,澳大利亞政府底氣十足!澳漁民還在等中國消息
    因為澳大利亞政府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國對其進行了經濟制裁,對澳大利亞出口的龍蝦進行檢驗檢疫,這導致澳洲龍蝦暫停出口,自此該國漁民焦慮不已,為緩解壓力,澳洲民眾開始購買龍蝦,一時間龍蝦銷量暴漲,西方國家也做足了戲,做個姿態讓澳國自嗨一下。澳大利亞政府底氣十足!但澳漁民還在等中國消息。
  • 中國開始從全球進口煤炭,澳大利亞告上WTO:為什麼不買澳煤炭?
    但是在中澳衝突的背後,中國為何單獨針對澳大利亞,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由於中國方面的制裁,澳大利亞已經在準備向世貿組織提交對於大麥關稅的訴訟案。但是在提交之前,又有一種商品橫插一腳進來,極有可能與澳大利亞大麥一同出現在世貿組織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的仲裁庭上。
  • 澳大利亞570萬噸煤炭滯留中國港口?剛剛,我國作出回應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中國是澳大利亞煤炭的主要買家。由於煤炭成為出口受影響的主要產品,今年以來,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煤炭量大幅下滑。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方面曾表示,無法證實此類報導的真實性,正在尋求中方的回應,並已針對此事展開調查。澳大利亞還分析,中國有自己的煤炭產業,這可能是圍繞國內煤炭生產配額的一種安排,以支持地方發展和就業。另據美媒指出,這有可能與中國減少環境汙染,經濟轉向清潔能源消費的目標有關。
  • 澳洲又遭沉痛一擊,煤炭滯留還沒有結果,中國又叫停澳企牛肉進口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雖然總理莫裡森聲稱已經派人與中國方面就澳煤炭船滯留中國港口問題,進行協商解決。但是目前依舊有大量的澳洲煤炭滯留在中國港口沒有任何結果,眾多的澳洲煤炭企業蒙受了巨額的損失。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日前正甚囂塵上,就在這時候,《紐約時報》「提醒」澳大利亞:中國正在迫使澳大利亞面對許多國家已看到的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報導17日稱,煤炭的使用加速了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許多國家現在都已在重新思考它們對這一化石燃料的依賴。
  • 因頻頻違規,中國禁止第六家澳大利亞牛肉商的進口
    中國海關總署周一表示,不再接受澳大利亞肉類加工企業昆士蘭Meramist屠宰場出口的牛肉。中國海關並沒有提供禁令的原因,但是根據海關的數據,這家被禁止向中國進口肉類產品的加工企業歷來存在合規問題,包括標籤錯誤和裝運錯誤。
  • 中國暫停第六個澳供應商進口牛肉 全國農民聯盟...
    中國當局尚未表明為何採取這項最新決定,但此前五家澳大利亞牛肉供應商的禁止規定中列明,是依據包括標籤和健康證明存在問題而執行。最新被中國列入禁止進口名單的澳大利亞牛肉供應商為Meramist Pty Ltd,中國海關總署在其網站上發布通知表示,中國自12月7日起停止接收來自該供應商的牛肉出口申請和登記,但沒有給出具體禁止原因。
  • 俠客島:南方限電是因中國打擊澳進口煤炭?別逗了
    但島叔也看到一種觀點,認為南方「電荒」是因為中國近段時間禁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導致國內電煤供應不足。言語間頗有點「中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意思。島叔查閱了資料,今年1-11月,中國原煤產量34.8億噸,煤炭進口量2.6億噸;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7000餘萬噸,佔中國用煤總量的約1.9%。
  • 這時候,加拿大有人想搶澳大利亞在華煤炭生意
    與此同時,據路透社報導,自10月以來,中國開始增加從蒙古和俄羅斯進口煤炭。「正因如此,如果你是一家非澳大利亞煤炭生產商,並且能夠從其他客戶的合同承諾中釋放出份額,那麼你可以通過向中國出售(煤炭)以獲得相當好的業績。」
  • 中國與印尼籤15億美元煤炭大單 外媒:澳將再受打擊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日前籤訂了一項為期三年的煤炭供應協議,將從印尼進口價值約15億美元的煤炭。對此,彭博社11月27日寫道,中國與另一個主要煤炭供應國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關係可能會因此而進一步弱化。中國駐印尼使館周五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駐印尼大使肖千25日應邀出席中印尼煤炭採購對接會。在雙方領導的見證下,中方煤炭進口企業與印尼煤炭出口企業進行了雲籤約,採購數量2872萬噸,金額14.67億美金。肖千大使在致辭中表示,煤炭是中印尼雙邊貿易中的重要商品。2015年到2019年,中國從印尼進口的煤炭從7300萬噸增至1.38億噸,增長近90%。
  • 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輸華正式實施禁令?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問: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外交部可否提供更多細節?報導並援引官員消息稱,中方正放鬆對來自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煤炭的進口限制。這些限制具體指什麼?汪文斌表示,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請向有關主管部門詢問。
  • 中國叫停澳洲棉花進口,澳官員要求中方給出解釋,還擺出強賣架勢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據澳媒消息稱,中國方面已經向海關宣布禁止卸載澳大利亞農產品。中國內部市場對澳洲農副產品並不是必需品,據最近澳洲政客無視事實對中國無端指責,中國將會對中澳關係進行新的評估。澳洲政客的雙標理念據調查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對澳洲棉花進口總額高達11億元澳元,2020年新冠病毒侵襲全球,導致澳洲棉花滯銷,近70萬包棉花堆積在澳洲國內。如今疫情在澳洲持續傳播,而中國經濟已經逐漸復甦,大量工廠迅速復工復產,澳洲急需將棉花出口到中國市場,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澳洲政客似乎太過天真,一方面抹黑中國,另一方面又想在中國獲取利益。
  • 澳大利亞對華煤炭出口受阻之際,加拿大企業想填補中國市場空白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近期,澳媒屢屢炒作澳大利亞煤炭船「在中國港口滯留」問題,加之一段時間以來中澳關係持續緊張,澳國內一些業者擔心這恐將嚴重打擊本地的資源行業。與此同時,據路透社報導,自10月以來,中國開始增加從蒙古和俄羅斯進口煤炭。「正因如此,如果你是一家非澳大利亞煤炭生產商,並且能夠從其他客戶的合同承諾中釋放出份額,那麼你可以通過向中國出售(煤炭)以獲得相當好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