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周一表示,不再接受澳大利亞肉類加工企業昆士蘭Meramist屠宰場出口的牛肉。中國海關並沒有提供禁令的原因,但是根據海關的數據,這家被禁止向中國進口肉類產品的加工企業歷來存在合規問題,包括標籤錯誤和裝運錯誤。今年6月,一批由Meramist加工的冷凍無骨牛肉在上海港被攔截,原因是貨物證書不匹配。10月底,由Meramist加工的另一批肉製品因貼錯標籤在南京港口被攔截。
此前近8個月,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在Meramist屠宰場被禁之前,已經有其他五家澳大利亞屠宰場被禁止向中國進口牛肉產品。今年5月,中國暫停了Kilcoy牧業、JBS Beef City、JBS Dinmore和Northern Cooperative Meat Company的進口,原因是冷凍牛肉的標籤和寄售證書不一致。
據中國監管部門表示,昆士蘭州屠宰場John Dee在8月份也被禁止向中國運輸牛肉,原因是其產品中氯黴素超標。
根據澳大利亞肉類與畜牧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超過30萬噸牛肉,價值26.7億澳元。
牛肉並不是唯一一個受到中國貿易制裁的澳大利亞產品。中國政府已對大麥和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暫停了來自澳大利亞的煤炭和棉花進口,並推遲了龍蝦和水果等產品的通關。
澳大利亞政府曾表示,將在世界貿易組織就中國對大麥徵收的反傾銷稅提出申訴。
澳大利亞農業和資源經濟與科學局周一則發出警告,稱儘管產量可觀,但在2020至2021財年,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出口可能較上年同期下降7%,至447億澳元。
當被問及農業出口前景時,澳大利亞農業部長David Littleproud周一表示,如果中澳兩國能夠重啟對話,政府將尋求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他表示,「我將是第一個願意接電話、甚至在需要時親自(與中國高層)見面的人,以確保我們可以繼續開展對中國和澳大利亞都有利的貿易。」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周一表示,已通過增加抽樣來加強對「食用農產品」的檢查。未來還將會有更嚴厲的懲罰,以阻止劣質食品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