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澳大利亞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澳媒:澳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澳牛肉禁令造成數億澳元損失並導致從業者失業 中國對數家屠宰場進口牛肉的禁令,已經給該行業造成數億澳元的損失。目前,澳大利亞仍有8家肉製品加工廠在等待恢復與中國的貿易。去年,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了價值30億澳元的紅肉,是利潤最高的出口農產品之一,但今年這一數字可能下降30%。澳大利亞肉類行業委員會執行長哈金森表示,澳對華牛肉出口大約減少了1/3。中國對澳大利亞牛肉的禁令造成了就業崗位的減少,但這是包括疫情和供應等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今年5月,中國因標籤問題宣布暫停從4家澳大利亞屠宰場進口肉類。8月份,中國宣布禁止昆士蘭州的約翰·迪伊公司向中國出口牛肉,因為從這家屠宰場的肉類中發現了違禁抗生素。最近,因員工感染新冠病毒,維多利亞州兩家屠宰場的對華出口也被叫停。

據澳大利亞肉類行業分析師奎爾蒂估計,過去6個月,全球先後有66家肉品加工廠被中國從進口肉類名單上刪除,其中32家已陸續恢復對中國出口。哈金森表示,其他國家的出口商比澳大利亞出口商更快地恢復了對華出口。但「在澳大利亞,這種情況還沒有發生,而且是全球暫停出口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 (作者凱斯·蘇利文,劉德譯)

相關焦點

  • 澳媒:和中國鬧出貿易矛盾?澳大利亞並非無罪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近期,中澳間一起正常的貿易救濟調查被澳媒拿去不斷炒作。這些澳媒還不斷糾纏我國外交官,將貿易問題「政治化」,聲稱中國和澳大利亞在貿易方面出現了諸多矛盾,中國先是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開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而後又因檢驗檢疫原因暫停了澳大利亞4家牛肉商的出口資格。
  • 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消息甚囂塵之際,澳大利亞煤炭行業陷入焦慮之中,並開始敦促莫裡森政府「修復」與中國的關係。12月15日,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煤炭行業發聲懇求莫裡森政府與中國合作,確保相關限制不會實施,並恢復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報導截圖澳媒15日炒作「中國禁令」之際,澳大利亞股市迅速作出反應。
  • 中澳雙邊貿易額達10480億,澳媒認為中澳貿易不受影響
    為此,澳政府向中國提出覆審請求,但沒有得到中方的應允,隨後在該國的葡萄酒因為同樣的傾銷問題而遭到中國徵收107.1%—212.1%保證金之際,澳政府終於是惱羞成怒,以澳大麥由將中國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在這期間,澳木材因為被發現存在害蟲而被中國叫停進口;與此同時,該國煤炭也因為質量不過關問題被中國實施的更加嚴格的檢測措施攔在了「門」外。
  • 澳媒:中國成最大牛肉進口國 澳出口商因這事急了
    原標題:澳媒:中澳關係緊張急壞澳牛肉出口商澳大利亞「昆士蘭鄉村生活新聞網」3月12日文章,原題:新報告稱,貿易緊張危及澳大利亞在中國牛肉市場的地位 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牛肉進口國。然而,我們的一些最大競爭對手紛紛在這個市場有所斬獲時,澳大利亞幾乎原地不動。這是旺加拉塔(Wangaratta)的肉類代理商、貿易商和顧問西蒙·奎爾蒂的觀點。他說,去年8月,中國正式超過美國,成為國際牛肉貿易的頭號角色。奎爾蒂說:「10年前,肉類貿易商進辦公室時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美國市場今天怎麼樣?』」
  • 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媒潑冷水,澳農叫苦
    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政府16日宣稱要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然而澳媒指出,裁決過程將曠日持久,且可能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稱,WTO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蘭·拉賈表示,訴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解決辦法。中國歷來遵守WTO判決結果,但判決需要很長時間。
  • 澳大利亞傳出重磅消息,成噸龍蝦滯留中國機場,澳媒受強烈刺激
    據環球網報導,繼大麥、葡萄酒和牛肉之後,澳大利亞巖龍蝦可能會成為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在貿易領域的又一焦點商品。 據澳大利亞媒體《雪梨先驅晨報》聲稱,目前澳大利亞成噸的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著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這引起了澳大利亞大批出口商的擔憂,他們擔心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商店和餐廳。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國際觀察|澳媒炒作貿易「政治化」,中方3626頭澳牛進口打臉澳媒
    近期中澳兩國市場關係因為澳洲單方面的挑釁行為已經降至冰點,中國開放市場形勢不會改變,但也不會縱容他國一邊與中國合作賺取好處,一邊在國際社會上到處與中國作對抹黑中國形象。澳洲就是這樣的存在。在澳洲多次挑釁之後,中國對澳大利亞發起反傾銷調查,而在這之後澳洲煤炭、棉花在對華出口的過程中頻頻遇冷。而澳洲媒體像是抓到了把柄一樣,倒打一耙,稱中國將政治與貿易問題揉在一起,中國近期對澳洲在貿易上的行動是對澳大利亞的報復,是在將貿易「政治化」。但之後的消息瞬間就打臉了澳媒。
  • 彌補中國制裁帶來的損失?澳媒:澳大利亞正與臺灣經貿對話
    與大陸發生貿易摩擦,澳大利亞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聲稱,澳大利亞的貿易官員近期與臺灣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雪梨晨鋒報》在12日報導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目前尚不考慮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總理莫裡森領導的政府急需尋找替代市場,為來自大陸的貿易打擊止血;報導宣稱,雖然礙於議題敏感而選擇匿名,不過,臺澳相關人士皆證實雙邊已展開經貿對話的消息,並稱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的框架下進行對話。
  • 中國暫停8家澳大利亞肉企後!澳方盼望中國回心轉意
    12月7日,中國海關又將一家澳洲牛肉企業拒之門外。目前,澳大利亞仍有8家肉製品加工廠在等待恢復與中國的貿易。澳媒宣稱這是中國在對澳大利亞示威,試圖利用越來越大的反制規模來脅迫澳大利亞妥協。在此前澳方稱,優質的澳洲牛肉從不缺買家,他們將以更高的價格把澳牛肉銷往其他國家。然而一個月時間不到,澳洲牛肉行業卻慘遭「打臉」。據統計,今年前6個月,澳大利亞牛肉、羊肉、龍蝦、煤炭等商品對華出口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澳洲牛肉在華市場份額暴跌15.8%,從去年的19%降至16%。
  • 澳首個瀕臨破產的行業出現,澳媒:中國必須賠款
    中國在貿易出口方面,對澳大利亞多個產業出口了限制措施,這讓澳大利亞多個產業遭遇了重大經濟損失。為此澳大利亞國內企業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儘快與中國修復關係,讓雙方貿易恢復正常。 中國早在2020年10月份就以質量問題對澳大利亞多個州原木頒布了限制措施,禁止澳洲出口原木到中國。在中國限制措施之下,澳首個瀕臨破產的行業出現,中國反制效果凸顯。據觀察者網報導,澳大利亞林業產品協會(AFPA)負責人表示,一旦中國繼續對澳洲原木進行制裁,澳大利亞將會有上萬人失業,會給原木產業造成巨大影響。
  • 中澳貿易最新消息!中國暫停第六個澳供應商進口牛肉 全國農民聯盟...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澳貿易與政治緊張關係升溫之際,澳大利亞全國農民聯盟(National Farmers Federation, NFF)證實中國暫停從澳大利亞的第六個供應商進口牛肉,表示兩國發展令人感到痛苦且擔憂。
  • 澳大利亞終於回過神來,最後還是要求助中國
    據澳媒此前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於12月7日晚,就自己當天早些時候在議會上的不當發言,向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致歉。據澳媒報導,12月7日,在議會上工黨議員質問莫裡森:為什麼前總理阿博特和前外長亞歷山大·唐納能夠在今年多次獲得出入境豁免,而滯留海外的澳大利亞民眾卻不能回家?對此,莫裡森回答稱,不明白工黨為什麼要問這個,畢竟陸克文也做了同樣的事。
  • 澳大利亞緊盯中國自由行遊客 澳媒:停留時間比旅遊團長兩倍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澳媒稱,澳大利亞旅遊局制訂了以中國自由行遊客為目標的全新推廣攻勢。澳大利亞Blueswandaily.com網站3月11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西蒙·伯明罕和澳大利亞旅遊局3月7日啟動了一項名為「無法言傳的澳大利亞」(Too Australian for Words)的推廣運動,以吸引來自中國的自由行遊客。報導介紹,此項推廣運動意在促進澳大利亞地區旅遊,支持迅速發展的中國自由行遊客市場。
  • 澳媒刊文質問總理莫裡森:你知道自己正在對中國做什麼嗎
    澳媒12月5日發表文章抨擊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挑起了與中國的混戰,澳大利亞也許是不知不覺中被卷進來的。不過,川普即將離任,而澳大利亞的處境是:緊張觀望,大家都想知道下一個垮掉的將是哪個行業。
  • 中國終於出手了?數噸澳洲龍蝦滯留機場,澳媒:又一個被打擊目標
    澳媒稱,一旦超過48個小時,那麼這些海產品很有可能要被扔掉。澳媒認為,這是中國在有意拖延時間,是繼棉花、牛肉以及煤炭之後,對澳出口產品的「又一次打擊」。澳媒在無端猜測中,澳商給出不同的說法,稱中國此舉是因為提高了進口產品的檢疫標準。
  • 澳媒稱中方將作重要決定,留給澳大利亞的時間只有10天
    疫情發生以來,美國為了推卸自身抗疫不力的責任,頻頻甩鍋中國。與此同時,作為美國在南太平洋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亞也緊跟美國步調衝鋒陷陣,甚至揚言要對中國發起所謂「獨立調查」。不過,對中國惡語相向的澳大利亞,現在卻有點慌了。
  • 對華牛肉出口暴跌34%後,澳洲盼中國「回心轉意」
    今年11月份,澳洲最大的牛肉企業澳大利亞農業公司CEO基倫曾揚言,儘管該公司對華銷量銳減50%,但優質的澳洲牛肉不缺買家,他們將以更高的價格把澳牛肉銷往其他國家。然而一個月時間不到,澳洲牛肉行業卻慘遭「打臉」。
  • 澳媒:數噸澳洲大龍蝦滯留中國機場面臨清關延遲
    (原標題:數噸澳龍蝦滯留中國機場面臨清關延遲?澳媒又炒龍蝦成下個「被打擊目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雪梨先驅晨報》11月1日報導稱,數噸活著的澳大利亞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的停機坪上,面臨清關延遲問題,如果它們被中方拒絕入關或再拖延48個小時以上(超過該時間,昂貴的甲殼類動物將難以生存
  • 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農叫苦連天
    來源:海外網原標題: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媒潑冷水,澳農叫苦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政府16日宣稱要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然而澳媒指出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稱,WTO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蘭·拉賈表示,訴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解決辦法。中國歷來遵守WTO判決結果,但判決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