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國海關又將一家澳洲牛肉企業拒之門外。目前,澳大利亞仍有8家肉製品加工廠在等待恢復與中國的貿易。澳媒宣稱這是中國在對澳大利亞示威,試圖利用越來越大的反制規模來脅迫澳大利亞妥協。
據了解,這家註冊號為3416的牛肉供應商是一家名為Meramist(梅拉米斯特)的澳大利亞新鮮和冷凍肉公司,總部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該公司肉類出口收入已經達到1000-2000萬澳元,約合4847-9695萬人民幣。
雖然官方並未說明這次Meramist(梅拉米斯特)公司被禁的具體原因,但根據今年5月和8月被禁的5家澳大利亞牛肉供應商,儘管這些肉商堅稱是由於標籤等小問題,但主要原因還在於檢驗檢疫和肉品質量問題。比如,此前我國就在澳大利亞進口的牛腰脊肉中檢出中澳兩國都禁用的藥物—氯黴素。
在此前澳方稱,優質的澳洲牛肉從不缺買家,他們將以更高的價格把澳牛肉銷往其他國家。然而一個月時間不到,澳洲牛肉行業卻慘遭「打臉」。
據統計,今年前6個月,澳大利亞牛肉、羊肉、龍蝦、煤炭等商品對華出口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澳洲牛肉在華市場份額暴跌15.8%,從去年的19%降至16%。自6家牛肉企業失去對華出口資格以來,澳洲牛肉行業已經遭受數億澳元的損失,不少從業者丟失「飯碗」。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稱,目前中國正拒絕受理澳大利亞羔羊公司(Australian Lamb Company)和澳大利亞JBS公司(JBS Brooklyn)。這兩家維州肉廠都曾因暴發新冠疫情而短暫關閉。
據澳媒統計,截至目前該國已有超過20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71億元)的重要出口商品面臨著無法正常向中國市場供應的情況。
對此,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弗萊登伯格在接受9號臺《今日秀(Today)》欄目採訪時表示:「就我們而言,局勢充滿挑戰,因為中國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關係互惠互利。我們對中國的供給有助於其經濟增長,它們也向我們的出口品提供了主要的市場。我們將繼續努力解決目前無法通過雙邊方式消除的問題。毋庸置疑,我們保留利用多邊論壇的權利。」
另一邊,美國牛肉已獲準進入中國市場,這讓澳大利亞更加「焦急」,期盼與中國快速恢復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