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地球上進化了幾十億年,雖然也有一些生物滅絕事情發生,但是生命並沒有完全滅絕,相反卻進化得越來越高級,還進化出了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物,並且截止到目前已經發展出了較為發達的文明,這都是因為地球的生態環境和所在的軌道空間環境很安全。
在太陽系中,所有的星球只有地球上的生命存在並進化了幾十億年時間,其他星球的歷史我們並不特別清楚,而且絕大多數星球根本就不適合生命生存,無所謂說它們安全不安全,但地球確實非常適合生命,生存和發展的。
那麼為什麼地球的生態環境和所在的軌道空間環境這麼安全呢?這和太陽系的構成有很大的關係。首先是因為太陽系是單一恆星系統,因為如果是多少顆恆星系統的話,太陽系就不會這麼穩定的運行,其中的行星就會受到多顆恆星引力的影響,其軌道的變化就比較大,那麼行星就無法一直位於恆星的宜居帶中,這樣就很難進化成高等生物了。
其次,我們必須要感謝木星、土星、火星、月球這些星球對於小行星的清掃作用,現在太陽系中有大量的小行星和彗星等流浪的天體,其中的質量較大者都會對地球上的生物造成毀滅性影響,比如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基本可以確定就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不過也正是由於木星、土星、火星、月球等星體的存在,使得這樣的自然災難次數頻率減少到了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一次,有天文學家認為如果沒有木星的清掃作用,地球被小行星撞擊的機率就會增加一千倍,可以想見,如果地球被小行星和彗星撞擊的機率增加了一千倍,那麼地球生態環境將經常處於被破壞狀態,是很難進化出高等生物的。
針對地球上的生命而言,還必須要感謝太陽系所處的位置,其實銀河系一半以上的恆星都集中在銀心之中,好在太陽系並沒有處於銀心中,不然光那裡的宇宙射線就讓地球上的生物很難存在。
其實地球從誕生以來也並非一直就是很安全的,早期的地球就如一顆巖漿星球,根據月球起源說的撞擊說認為,地球曾經遭受過像火星這樣大小的星球的撞擊,如此規模的撞擊,不可能有任何生命能存活,好的,那只是發生在地球的早期。
從30多億年前地球上出現原始生命以來,雖然也曾經有過次生物大滅絕,但相對而言地球的地球的生態環境和空間環境還是很好的,而且在未來可預見的十多億年時間中,地球的空間環境還都是很安全的,但是大概從15億年之後開始,太陽核聚變的氫燃料用盡開始氦燃料燃燒的時候,太陽的體積會逐漸變大,地球上的生物物種將陷入前途未卜的命運,而在50多億年之後,整個地球都會被膨脹的太陽吞入肚中,所以對地球生命而言,今後還有著十多億年的安全發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