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這裡已經不做一汽大眾的牌子了,其他車型您不看看?」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亞運村汽車市場綜合大廳,在多個曾經是一汽大眾的二級經銷商門店發現,這裡再也看不到一汽大眾的樣車了。
從8月1日開始,一汽大眾大規模清退二級經銷商,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在內的37座城市,都將取締非授權二級經銷商。
亞市原來有四五家一汽大眾二級經銷商,現在已經全部撤出,連過去一級經銷商(4S店)在車市設的窗口都已撤走。目前,消費者如果想在亞市買一汽大眾的車型,只能通過僅存的一級經銷商—捷亞泰。
「過去轉一趟亞市,有七八個一汽大眾經銷商網點可以詢價、比較,現在只有一家可以選擇,消費者很可能因此轉向其他品牌的車型,畢竟現在國內汽車消費的品牌忠誠度還很低。」亞市副總經理顏景輝說。
據了解,一汽大眾這次取締二級經銷商的「整肅」運動,不含地處遠郊的門頭溝區和延慶縣。為了斬斷4S店與二級經銷商的關係,一汽大眾還會通過派第三方調研和秘密採購的方式進行審查,如果發現4S店仍提供車輛給二級經銷商,將予以處罰,嚴重的還會取消經銷商的代理資格。
一汽大眾公關部部長拱興波(微博)表示,之所以花大力氣整頓二級經銷商,是因為一些非授權的二級經銷商服務態度差甚至有欺詐行為,影響一汽大眾的品牌形象,不論清退行動是否影響銷量,此項政策都會長期執行下去。
但生存能力極強的二級經銷商並不打算真正退市。「我們多年來積累了很多業務資源,合作的4S店何止一兩家,想買大眾車的消費者,我們可以幫忙聯繫4S店前去看車,再從銷售額中分成。」一位一汽大眾原二級經銷商告訴記者。
現狀:
二級經銷商勢力日漸萎縮
在國內4S店擴張浪潮中,二級經銷商聚集的汽車大賣場地位尷尬,尤其是在一線城市。
記者了解到,即便是全國最有影響力的亞運村車市,目前也已經走向4S店聚集與綜合展廳並重的格局,市場內一級經銷商約佔30%以上,不足60%的二級經銷商還有一半是經營進口車,國產車二級經銷商的勢力已經日漸萎縮。
儘管如此,二級經銷商仍在北京車市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記者從一汽大眾品牌之外的多家4S店獲悉,以往廠家並不鼓勵與二級經銷商合作,但也並未禁止,4S店差不多每年的銷量有10%到30%都批發給二級經銷商,這部分銷量成為一級經銷商完成銷售任務拿到年底廠家返點大紅包的重要支撐。
主要在汽車大賣場紮營的二級經銷商,依託賣場內的龐大客流優勢和自身硬體投入低的成本優勢,在批發價基礎上加價售車,賺取比4S店低的銷售利潤,這是汽車大賣場新車報價普遍比4S店低的原因。但也有一些二級經銷商為了提高利潤,亂報價、搭售裝飾、保險,容易產生消費投訴。
對此,顏景輝表示,其實一汽大眾為維護品牌形象,整頓不規範的二級經銷商即可達到目的,即車市周邊聚集的完全無資質的經銷商,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車蟲」,嚴格禁止4S店的新車流入「車蟲」手中就能達到目的。
消費者:
充分競爭車價才能便宜
準備購車的梁先生對取消二級經銷商深感困惑。「4S店大部分在四環之外,大老遠地跑過去,只能看一個牌子的車,也不能比較,時間上太划不來了。」
不過,購車人最為關心的還是價格問題。「多數家庭都是購買中低端車型,能否便宜幾千元最重要,只有市場充分競爭,車價才能便宜。」梁先生擔心,如果只能到4S店購車,車價肯定會被抬高,因為北京限購後,4S店銷量銳減,只能靠提升單車利潤來維持。
業內人士指出,二級經銷商由於經營成本相對較低,可以多給購車人讓一些利。此外,這些小經銷商服務也相對靈活一些,在汽車配件方面可以嘗試多種搭配選擇。當然,最令購車人滿意的是,二級經銷商們可以從不同的4S店進貨,車型的款式更為豐富一些。不像有的4S店,一旦某款車缺貨,很長時間內也無法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