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烹飪博採眾長,多姿多彩,別具特色,故海內外早就有「吃在上海」之說。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上海的十大美食小吃,下面這些美味,你吃過幾樣?
南翔小籠包南翔小籠包為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素負盛名。因其形態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以特製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市內也有兩家製作小籠包著名的店家。一家是豫園商城內的南翔饅頭店,另一家是西藏路延安路口古猗園點心店。
四喜烤麩是一道著名的蘇菜。「四喜」是指烤麩、花生仁、木耳和竹筍(黃花菜)。口味偏鹹甜。烤麩一般要切成3釐米見方的方塊,並在油中過一遍。
紅燒肉這可是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中的上海特色菜。通常也像四喜烤麩一樣,會把五花肉切成方塊,並放入冰糖或紅糖。最好吃的紅燒肉是甜而不膩
高橋鬆餅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鬆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專營。
八寶辣醬以八種禽、肉、菜果為主要原料,通過拌、炒烹飪而成。味道香中帶辣,故名「八寶辣醬」。由於菜的原料多樣,因此顏色豐富,潤澤光亮,鮮香微辣,鹹甜適中。
青團青團色澤碧綠光亮,是一種加入草汁的米粉糰子。口感清淡,略帶香味。每到清明,上海人就有吃青團的習俗。
鮮肉鍋貼鍋貼被人戲稱是生煎的兄弟,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包製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芽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上海吃鍋貼的地方很多,如盛記一品、「四海遊龍」鍋貼專賣店等。
響油鱔絲這到菜以新鮮鱔魚作為原料,把當天宰殺的鱔魚切成斷兒後,放入佐料,爆炒。顏色偏深紅,油潤而不膩,新鮮可口。
桂花甜酒釀用糯米加甜酒藥焐發而成的桂花甜酒釀,是上海人很喜歡吃的風味小吃。甜甜的,還有一股奇特的清香,沁人心肺。
擂沙團是設在襄陽南路的「喬家柵點心店」經營的名點之一。約有50多年歷史,把包有鮮肉,豆沙,芝麻等各種餡心的糯米湯糰煮熟後瀝乾,滾上一層特製的赤豆粉,入口香糯,具有濃鬱的赤豆香味,還有爽口和攜帶方便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