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少遠嫁的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是民俗規矩造成的嗎

2020-12-19 只有放棄的路不能選擇

農村不比城市,民俗規矩太多了,尤其對出嫁女子回娘家,條條框框一大堆,所以,有時農村遠嫁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也是有許多不得已苦衷。小編分析,農村遠嫁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大體有以下幾種原因:

1、家鄉風俗,出嫁女兒過年不能在家,為避嫌:山東地區受孔孟思想影響,大多數農村就講究這個。比如小編老家膠東農村,臘月二十三(辭灶)前一天,出嫁閨女就不能在娘家住了,要回婆家過年,直到正月初三早上,才能和女婿孩子一起回門。初三拜丈母,就是這麼來的。

有這種民俗規矩的地方,其實遠嫁的女兒很難做,即使自家人不在乎,可農村不是城市,一個村有時就是同宗同姓,是宗親,既然有人信這些,覺得出嫁閨女不應該踩娘家塵草,會踩斷娘家根,你過年還在娘家住,抬頭不見低頭見,多尷尬?萬一同宗叔伯兄弟們家中真有了啥不好的事情,難免會有人扯到你身上。為了避嫌,遠嫁女兒自然不願回娘家過年了。

2、手心手背都是肉,割捨不下婆家一大家子,只能選擇其他時間回娘家:既然決定遠嫁,自然要以家和萬事興為目標去經營家庭與婚姻。結婚了,再不是一個人,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出嫁的女兒,現在不只是父母的女兒,還是公婆的兒媳,丈夫的妻子,兒女的母親,還可能是小姑子的嫂子,以及其他身份。

再說了,遠嫁的地方,自然工作生活也在那裡,萬家團圓的春節,你作為一個有這麼多身份的女性,又怎麼能扔下這一大家子,隻身遠赴娘家過年?又或者,小夫妻一起回娘家過年,撇下公婆冷冷清清?

遠嫁的女子,在選擇遠嫁那一刻,就該清楚,這一生,總要有辜負與虧欠,不是這方,就是那方,無法兼得。尤其那些遠嫁閨女,工作地遠離娘家也遠離婆家,過年更是一個艱難選擇,娘家婆家都虧欠著,就過年才能有個團聚,怎麼選?

3、經濟等其他原因導致,不能回娘家過年:遠嫁的女兒回一趟娘家,可不像住得近的女兒,往往親戚朋友鄉裡鄉親都得走一遭,感恩在自己不在的時候,他們對父母的照顧之類的,雖說禮輕情意重,可你也不能空手吧?算下來,這一圈沒有大幾千也是不行。

另外,遠嫁了,甚至跨省數千裡距離,來迴路費也是筆不小的開支。尤其是春運期間,一票難求,加上天冷路滑,此時遠行真需要勇氣。還有一點可能,就是賺的人民幣捉襟見肘,哪哪都要錢,孩子上幼兒園,輔導班,供房,供車,健康問題等,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鋪天蓋地,這也導致遠嫁女兒想回娘家陪父母過年,卻每每願望無法實現。

4、個人身體原因,無法承受遠程跋涉,不能回娘家過年:小編的一個朋友,她家大姑從湖北遠嫁去新疆,五十多年裡只回過三次娘家。年輕時一個接一個的孩子牽絆,加之回一趟娘家,路上就得走差不多七八天,根本沒那麼多假期,家裡條件也不好,更沒那麼多錢做路費。後來孩子總算是大了,孫輩也大了,也有了條件可以回娘家看看,身體又不好了,這次輪到小輩們反對,不允許她不顧生命危險的回娘家。老母親去世,近八十歲的她只能在新疆家裡,對著湖北老家的方向長跪嚎啕,以這樣的方式送母親最後一程。

綜上所述,農村遠嫁女兒不回家過年,諸多不得已的心酸處,有來自家鄉風俗的原因,也有自身其他方面因素導致,不一而足。小編個人見解,孝順不在形式,而在是否用心。農村遠嫁女兒能兼顧雙方家庭,做出平衡,安排在其他時間回娘家看望父母,或者直接將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生活處的小家裡團圓,也都是不錯的選擇。近幾年,城市興起的獨生子女家庭娘家婆家一起過大年,小編就覺得非常與時俱進,值得提倡。您有同感嗎?

相關焦點

  • 農村嫁到城市的女孩,為啥都不願回娘家過年?原因扎心
    畢竟在大部分男人的認知裡,過年老婆和自己回婆家過年是理所應當的,如果過年和媳婦去丈母娘家,自己臉上沒面子,自己爸媽在背後也會被人戳脊梁骨。而女人則認為,就算嫁人了,我還是我爸媽的女兒,過年也不忍心老兩口在家裡孤零零的,尤其對於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這個問題臨近春節的時候爭論得更激烈。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想回娘家過年,尤其對一些農村嫁到城市的女孩來說,很多是不願回娘家過年的。
  • 遠嫁的女兒過年到底回娘家,還是回婆家?
    ,本該是闔家歡樂的日子但是由於女兒出嫁之後,就很難再回娘家過年特別是懷孕之後的媽媽們回娘家可以找尋到自己當女兒的感覺,回婆家只能看著老公家闔家歡樂小A今年28歲,結婚三年了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她和丈夫就一定會大吵一架原因無他,只因她是個遠嫁女,兩人為了回誰家過年而爭執不休小A從武漢遠嫁山東,有的時候她自己也在迷茫「在當地人眼裡我永遠都是個外地人
  • 俗語「出嫁女年三十不看娘家燈」,女兒真的不宜回娘家過年嗎?
    「出嫁女年三十不看娘家燈」這句話放在過去是一種傳統,是「男尊女卑」時代的產物,還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放在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沒那麼在意,不過新出嫁的新娘子第一年除夕還是不會回娘家待著的。在過去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兒出嫁就是外人了,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在新年的除夕和初一是萬萬不可回娘家過的,而且年三十看到娘家的燈火,在老輩人眼裡更是不吉利的象徵,會導致娘家破財的。不是有句老話叫「過一個冬死一個公,過一個年去一石田」,可見在古時候人們還是很信這個的,冬至或者年三十回娘家對雙方家庭都不好。
  • 遠嫁女過年咋就這麼難,守在婆家是空寂,想回娘家卻全是阻力
    然有時像那平靜祥和的海面下積蘊的暗流,這敲鑼打鼓歡慶的圖景中也有遠嫁女積攢著的淡淡憂愁。是誰偏讓她們在這家家共守除夕之夜,年年難續血親之情?或許這阻力來自公婆。現在稱上公婆的人,大多得益於以前的交通不便,遠嫁遠娶者少,怕是不能體會現在遠嫁的兒媳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苦楚。
  • 為什麼有些女孩子出嫁後,不願回娘家?其實她們也很無奈!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可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女兒出嫁後,卻不願意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呢?前些天,單位的一個大姐也跟自己說起了這個話題。每當遇到不開心的時候,她是多麼地想回娘家,可是又怕自己的父母擔心,所以才不敢回家。二.遠嫁,不方便回家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在大城市裡打工,在那裡認識了自己的丈夫。可是對於父母而言,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遠嫁。一方面是怕女兒被婆家欺負,沒辦法給她撐腰。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女兒能夠經常回來看望他們。
  • 為什麼農村過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不可以是初一嗎?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過年意味著團圓,許久不見的親友要見個面,家中老小也都會儘量團聚在一起。除夕夜一家守著年夜飯看春晚其樂融融。從年三十到大年初六,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就由來已久。
  • 過年了,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農村這些奇葩習俗,你那邊有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過年了,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農村這些奇葩習俗,你那邊有嗎?如今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農村在國家的支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 民間風俗:為什麼出嫁女回娘家大多數是正月初二,初一不行嗎?
    三、初一回家影響娘家財運?其次,不少老一輩會認為已婚婦女在娘家過年會讓娘家「受窮」,雖然部分地區可以初一回娘家,但不能在娘家過夜,可以中午吃個飯就回去,理由是一樣的。這種說法不知道從何而來,但不少人對此深信不疑,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不管是姐姐或者妹妹,她們嫁了人初一卻在娘家過的,兄弟和兄弟媳婦嘴上不說,心裡多多少少會有點介意。回娘家無非是想念親人,希望一家團圓,那句古詩怎麼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逢年過節都想著和家裡人團圓,封建時期因為女性地位不高,只能按照「規矩」來,即使這種規矩沒什麼道理。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大年三十不能在娘家過年在很多農村地區都有外嫁女大年三十不回年假過年,初二才回娘家的習俗。嫁得近的還好,隨時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婆家過年,初二再去娘家,但對於一些嫁的比較遠的女人來說,就很麻煩。農村之所以不讓外嫁女回娘家過年,是覺得出嫁的女兒會帶走娘家人的好運氣和福氣,更有甚者說,會把夫家那邊的不好都帶到娘家。一些外嫁女回娘家過年,要是家裡還有哥哥弟弟,都結婚了,那更不允許。一旦娘家有點啥事情發生,也都會怪罪在外嫁女頭上,覺得是她不守規矩,回娘家過年帶來的不好。
  • 出嫁的女人為什麼都不願回娘家?無非有這三點原因
    經常看到這麼一句話,「女兒就是父母的手中寶。」也就是說,很多女人從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可即便如此,那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女人在出嫁之後,都不願意回娘家呢?女人結婚後不願回娘家,其中有一點原因是自己過得很不好,不希望父母見到了自己的樣子之後擔心。因此她們就選擇用不見面的方式逃避父母。其實這類女人自己也在強撐著日子,她們不希望將自己身上的陰霾照到自己最親的娘家人身上去,只能默默忍受這份獨自努力的孤寂。
  • 「過年不用回去,娘家不是你家了」兒媳霸氣回應,「氣哭」婆婆!
    今年是遠嫁的第三年,國慶節時,父母就開始早早地嘮叨今年過年一定要回來,麗珍也很想父母,下定決心,不管如何,今年都要回娘家。過年,是一個合家團聚的日子。對於遠嫁的女人來說,過年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困難時刻,但我們要知道,無論嫁得多遠,父母總是在期待自己回家,家裡的房間和門永遠都會為你留著。
  • 出嫁的女兒,可以在娘家過年嗎?
    嫁出去的女兒,按照傳統習俗,是不能在娘家過年的。因為,在傳統的習慣中,嫁出去的女兒在娘家過年,被人們視作一種禁忌,一種不好的兆頭。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就會多出一個吃飯的人口,自然讓娘家人不樂意。而且,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有時候可能不止一人,其孩子,其丈夫,往往也跟著一塊在娘家過。無形之中,多出好幾個吃飯的。作為父母,也許能夠包容,如果有兄嫂,往往就會很不樂意的。
  • 遠嫁女兒在旅途中把農村不識字的母親弄丟了,母女轉身成了一輩子
    前段時間回鄉下老家,無意間聽到鄰裡幾位老奶奶聊起當年鄰近村莊"一位老奶奶跟隨遠嫁女兒到男方家去看地方時,途中母女不小心走散,至今幾十年了,生死未卜!"的事兒。聽到這些話題,內心不由得感到無比的悲痛,沒有文化真的很可怕!
  • 你會陪遠嫁的妻子回娘家過年嗎?我採訪了5個已婚男人
    以我們家為例,有三個女兒,沒結婚之前還能夠在自己家過個團圓年,因為沒嫁出去自然是在家過年。可是結了婚之後,還真的就沒聚在一起過過年,都是在各自的家過年。有時候過年也會想念家中的父母,想跟他們在一起過年,但是總被母親說「不像話」。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假如你老婆遠嫁異鄉,想回娘家過年,你會陪同嗎?
  • 在農村,為何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大年?
    俗話說一方風水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可以說在農村地區各種各樣的習慣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各種的規矩特別多。以前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 嚴重,因此女兒在農村基本上是沒多少地位的,很多人都有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的一種說法,因此在女兒出嫁之後有些事情就會對她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說出嫁的女兒就不能在娘家過大年過年對於我們國家的人來說是一家非常重要的節日,也是合家團聚的日子,不管在外面做什麼,以前到了過年的時候都會儘量的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在以前農村有著大年和小年的說法
  • 過年回娘家還是婆家,終於有標準答案了,夫妻都看看
    過年回娘家還是婆家,終於有標準答案了,夫妻都看看現在已經是12月份了,距離過年簡直就是屈指可數,對於過年,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很高興的,過年就代表著團聚,代表一大家子人可以互相噓寒問暖,但是提及過年,對於有的家庭來說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特別是遠嫁的女人,覺得過年簡直就是酷刑,對於回誰的家,真的是一種很艱難的選擇。
  • 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你是否也被疫情阻擋了回家的腳步
    2020年正月,疫情持續發酵,在本該帶著老公回娘家的日子,卻被困在了婆家,娘家成了回不去的遠方,而婆家對於一個遠嫁的新婚一年的孕媽媽來說還是沒完全融的進,儘管公公婆婆百般優待也阻擋不了對原生家庭的思念與牽掛。有多少女兒被這場突來的疫情阻擋了回娘家的腳步呢?
  • 我是婆婆,想讓遠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卻被兒媳婦拒絕了
    有人指責她:出嫁了就不能回家了嗎?難道你也不回娘家嗎?姑嫂相互不喜歡太正常了,但嫂子能管得了小姑子去哪過年嗎?當然不可能了。但你們是否想過,為什麼嫂子有權利拒絕小姑子回娘家過年,答案很簡單。因為小姑子要回的地方是嫂子的家。
  • 你會選擇在娘家過年嗎?我採訪了四個已婚女人
    雖然我有點遠嫁,婆家離娘家有二小時的車程,但每年過年之前了我會帶上小孩在娘家玩幾天,等小年後老公放假了就一起回夫家過年。我媽說,我們那出嫁的女兒過年都要回夫家過得,不然夫家會有意見的。聽完這句,有點小傷感和小失落。
  • 為什麼有人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看完好心塞
    對於一些遠嫁的女孩子,回娘家的次數可能會更少,那麼,為什麼不少女孩子在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農村老家了呢?是覺得老家窮嗎?首先,傳統的封建思想(重男輕女)所致,重男輕女是自古以來的封建思想,在農村,這種思想體現的淋漓盡致。很多人覺得女兒嫁出去之後就不再是自家人了,而是男方那邊的了。所以,每當女兒回娘家,也便像招待親戚一樣招待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