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燈泡』是量子設備,它是如何一步步打開量子世界的大門的

2020-12-18 老胡說科學

難以想像的強大量子計算機,牢不可破的量子加密,超精密的量子傳感器,當我們想到量子技術時,我們想到的都是這些『黑科技』。但是,儘管我們正在學習以新的方式利用世界的量子特性,但更深層的事實是,世界一直是量子的。

即使是老式發明的標誌——燈泡——也是一種量子技術。事實上,參觀燈泡的歷史就像參觀科學史一樣,在科學史上,小的謎題可以帶來大的突破,而深奧的小觀察——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照亮整個世界。

老式燈泡:量子世界的黎明

第一個燈泡是白熾的,這是物理學家的說法,它們發光是因為它們達到了一定的溫度。事實上,所有熱的東西都以同樣的方式發光。把一些東西——餘燼、玻璃、粘土、鋼鐵、燈泡裡的小絲,任何東西——加熱到800攝氏度,它就會發出紅光。加熱到1100°C,它會變成黃色。1300°C—白色。

為什麼在相同的溫度下,所有物體都會發出相同的顏色光?物理學家喜歡一個好的現象學問題,在19世紀末,這個問題風靡一時。

當時最好的科學模型說,光的能量應該均勻地『塗抹』在所有頻率上。這似乎是合理的,但結果卻是一個荒謬的預測。在頻譜的高端,如果每個頻率都得到等量的能量,那麼光譜的高端就會有更多的能量——一臺普通的烤麵包機就會產生致盲的紫外線和致命的x射線輻射。事實並非如此,對那些喜歡吐司的人來說,這是好消息,但對19世紀的物理學來說卻是壞消息。這個問題後來被稱為「紫外線災難」。

馬克斯·普朗克。與大多數重塑科學的人不同,普朗克並不是一個新潮的年輕思想家:他40多歲,在柏林大學擁有一個舒適的職位,還擁有普魯士科學院的會員資格。他是熱力學的領軍人物,熱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定義了熱與其他能量形式之間的關係。紫外線災難應該是他的拿手好戲。但是,像其他人一樣,他不能做出一個有效的模型。

和其他所有人一樣,他為此奮鬥了多年。普朗克通過闡明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微妙之處建立了自己的事業,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熵總是在增加。他認為第二定律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絕對正確的,但當時並非所有人都這麼認為。

路德維希玻爾茲曼建立了一個氣體熱模型,將氣體切割成分子,然後利用統計數據考慮它們的平均位置和速度。他甚至寫了一個統計版的第二定律,其中熵平均增加,但可能由於瞬間的波動而暫時減少。他甚至不相信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所以,普朗克一定是絕望地轉向玻爾茲曼的方法來處理紫外線災難。由於玻爾茲曼把氣體切成原子,普朗克把能量切成包,他用玻爾茲曼的統計方法來計算這些包有多小。事實上,它們確實有一個最小的尺寸。

這是——現在也是——紫外線災難的解決方案:能量不會均勻地塗抹在所有頻率上,因為能量不是你可以均勻塗抹的東西。在小尺度上,它是塊狀的,以比特的形式出現,普朗克稱之為「量子」。這是量子力學的開端。

每次你打開一個老式的白熾燈,你就在點亮19世紀和量子時代之間的橋梁。

螢光燈泡:新的光線

螢光燈泡體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量子原理:光譜線。當光線通過玻璃稜鏡時,它被分成我們大多數人所說的彩虹和科學家所說的光譜。19世紀初,一位名叫約瑟夫·馮·弗勞恩霍夫的年輕玻璃製造商在研究這種效應時,發現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將在未來幾個世紀裡塑造科學的進程。

弗勞恩霍夫的發現背後的故事是如此的不可能,幾乎就像一個童話。約瑟夫是一家玻璃製造商最小的兒子,11歲時就成了孤兒。他的監護人把他賣給了一個很有聲望的學徒制,負責切割花瓶和裝飾性的鏡子。但是年輕的約瑟夫討厭它,因為它在科學上沒有什麼意思,他不能繼續他的研究,也不能讀他關於光學的書。如果不是因為這位玻璃大師的房子倒塌了,約瑟夫也在裡面,也許一切就都結束了——一個更有才華的人被貧窮和機遇奪去了生命。

故事是這樣的:約瑟夫的獲救得到了巴伐利亞王子馬克西米利安四世的幫助。在馬克西米利安王子的支持下,這個少年離開了學徒生涯,買了新的工具。弗勞恩霍夫成為了一名研究人員,望遠鏡鏡片的生產商,以及光折射方面的專家。

為了幫助他的研究,弗勞恩霍夫發明了一種光柵,它比稜鏡更可靠地分離顏色。他的目標是可靠地產生相同的特定顏色,這樣他就可以研究它在不同種類和形狀的玻璃中彎曲的方式。但在他繪製的陽光顏色圖譜中,他發現了一些全新的東西:一系列深色的線條,橫跨光譜,就像印在彩虹上的條形碼。它們後來被稱為弗勞恩霍夫線。

和大多數玻璃製造商一樣,弗勞恩霍夫很年輕就去世了,死於工藝中的重金屬毒素。但弗勞恩霍夫家族並沒有隨著他而消亡。1860年,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和羅伯特·本森終於揭開了他們的秘密。他們發現,當光通過一種含有鐵的氣體時,這種氣體吸收了特定的藍光和綠光,在光譜中形成了黑色的線條。如果燃燒相同的氣體,就會產生這些特定顏色的線條。每個元素都有一個獨特的條形碼——一組獨特的光譜線。

突然間,光譜線可以用來分辨物體是由什麼構成的。突然,我們可以研究太陽的組成了!但要弄清楚為什麼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光譜條形碼,又花了50年的時間和一場科學革命。

1913年,也就是弗勞恩霍夫繪製出他的線條將近100年後,尼爾斯·玻爾提出了原子的第一個量子模型。在這個過程中,電子從一個能級「躍遷」到另一個能級,以特定波長(或顏色)發射或吸收光。這幾個不同的能級和它們之間的躍遷給每個元素一組獨特的譜線。

條形碼原來是量子的。這讓我們回到螢光燈照明。在螢光燈燈泡裡有一個發出紫外線輻射的光源。在燈泡內部的塗層是螢光粉,它可以吸收那些紫外線,將它們的電子向上推進幾步,達到非常高的能級。當電子回落時,它們會發出一系列不同顏色的光,這些光加在一起恰好看起來是白色的條形碼。

所以當你打開一個螢光燈泡,你就掌握了另一項技術,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一位年輕而細心的研究員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

量子起源和量子分支

1900年,普朗克提出光以量子的形式存在。1905年,愛因斯坦定義了電子如何通過光電效應吸收或發射這些光。1916年,玻爾將這兩種觀點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原子的第一個量子模型。這三項發現合在一起被稱為「舊量子力學」。

隨著物理學的發展,西方世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至1918年。那場戰爭中的一名士兵是來自一個貴族家庭的法國學生。他的名字叫路易·維克多·皮埃爾·雷蒙德·德布羅意,他最終成為第七個德布羅意公爵和王國的王子。但當戰爭爆發時,他加入了法國軍隊,成為了一名無線電操作員,駐紮在艾菲爾鐵塔——那時,他既是一名無線電報發射機,也是一個地標。

對年輕的路易斯來說,遠離戰壕的恐怖是一次幸運的突破,也許對物理學也是如此。他開始深入了解無線電波及其技術問題。他有時間和人脈去閱讀現代物理學,並了解到光既可以是粒子,也可以是波。

德布羅意從戰爭中倖存下來,轉而研究物理學。在一篇開創性的博士論文中,他斷言,就像光可以具有物質的粒子性質一樣,物質——尤其是電子——也可以具有光的波狀性質。

物質如波浪:這是驚人的,但它是真實的。新的量子力學誕生了。在那之後,事情發生得很快。狄拉克和他的波動方程出現了,海森堡和薛丁格及其波動力學公式,然後布洛赫用他對固體的量子理解。布洛赫的理解為我們現在所說的半導體材料奇特的導電和絕緣特性的模型提供了肖特基基礎。

工程師們(以及更多的物理學家)從那裡來到了這裡,他們利用半導體的量子特性製造設備,掀起了持續數十年的創新浪潮。其中一種設備是發光二極體(LED)。

LED燈泡——正如人們可能猜到的那樣,是由LED點亮的——站在一棵技術創新大樹的一個枝頭,所有這些都植根於理論物理學。它的根也會向外延伸並深入——人們可以通過一些著名的名字和不知名的名字,通過燈泡的瞬間和一些奇怪的小觀察來追根溯源。燈泡也不是獨一無二的上個世紀的幾乎每一項技術都植根於基礎研究——沒有明顯或直接效益的研究。當我們打開一盞燈的時候,想想我們指尖上的科學史是很有趣的。

相關焦點

  • 潘建偉:量子世界逐夢人
    放棄海外教職,回國組建實驗室,將我國量子研究帶向世界前列  去年,潘建偉榮獲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的最高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以表彰他在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和貢獻。  從2001年回國組建實驗室,12年來,潘建偉帶領他的團隊,使我國在量子信息研究領域迅速走到世界前列。
  • 量子網際網路究竟是什麼?
    他說,其他構建量子網絡的努力,正在日本、英國、荷蘭和中國進行,更不用說他自己小組在芝加哥的項目了。 美國能源部在1月份宣布,將花費高達6.25億美元資助2至5個量子研究中心,這讓推動了美國量子方面的努力。此舉是美國總統川普於2018年12月21日籤署的美國國家量子計劃的一部分。 但是,這個叫做量子網際網路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呢?
  • 九章「問世」了,你知道什麼是量子計算機嗎?
    量子計算機刷屏全網網友們都為之驕傲欣喜但一打開文章大部分朋友看完都只能留下一地問號:「每個字我都認識但……」「量子計算機為啥這麼快?」所以說,量子計算機是一種計算機,但它不是簡單的「進階版」計算機。 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電腦」差別很大 ——兩者的計算形式不一樣。舉個例子:如果經典計算機是蠟燭 ,量子計算機就是電燈泡 ,二者都是為了發光,但是點亮方式不同、照亮範圍也有區別。即使你不斷改良蠟燭,也做不出來電燈泡。
  • 量子世界,你正置身其中
    帶來這些變化的基礎就是量子力學,那麼量子力學是如何做到的呢? 世界上第一臺全電子計算機ENIAC則採用了17468個這樣的電子管,70000隻電阻,10000隻電容,佔地167平方米,重30噸,耗電160千瓦。
  • 量子點電視真的有毒嗎?量子點電視鎘中毒真相
    打開APP 量子點電視真的有毒嗎?因為使用量子點技術的電視色彩更加豔麗,但因具有放射性金屬鎘,可能對人體有一定傷害,但事實是,正常使用不會釋放該元素,也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以一臺55寸量子點電視為例,其鎘含量相當於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1kg大米中的所有鎘含量。那麼,我們吃完一公斤大米會被毒死嗎?答案是不會。而且,量子點電視中的新材料會被嚴格封裝,不會洩露也不會給人體造成損害。
  • 谷歌宣稱量子霸權已經實現,中國量子計算走在世界前列,比肩美國
    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但是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才能夠知道。
  • 九章「問世」了 你知道什麼是量子計算機嗎?
    量子計算機刷屏全網網友們都為之驕傲欣喜但一打開文章大部分朋友看完都只能留下一地問號:「每個字我都認識但……」「量子計算機為啥這麼快?」 舉個例子��:如果經典計算機是蠟燭,量子計算機就是電燈泡,二者都是為了發光,但是點亮方式不同、照亮範圍也有區別。即使你不斷改良蠟燭,也做不出來電燈泡。
  • 谷歌發布世界第一72位量子計算機晶片 震驚世界!BAT均入局
    在打開盒子前,這隻貓既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打開後,兩種可能性才坍塌到其中一種)。(2的50次方=1125億億次)將秒殺最強超級計算機(目前世界最強的超級計算機是神威·太湖之光,運算速度是每秒9.3億億次)。
  • 歡迎來到量子世界
    記者沈慧攝  繼對撞機、引力波之後,又一個「高冷」物理名詞——量子,近年來逐漸從幕後走向了臺前。在科學家們眼中,這一撲朔迷離的量子究竟是何方神聖?它有哪些神奇絕技,又有何用  在近日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帶來了一場有關量子的精彩介紹。
  • 2020年量子點電視推薦:索尼三星TCL大比拼,沒想到最後贏家是它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TCL最新資訊 > 正文 2020年量子點電視推薦:索尼三星TCL大比拼,沒想到最後贏家是它
  • 什麼是量子網際網路?它有何作用?它能替代現有的網際網路嗎?
    用一句簡單話概括,在最小現實尺度上,物質和能量行為與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但是研究人員的這一實驗壯舉,為未來幾十年內開發功能強大的網際網路新版本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將替代今天使用0或1表示位的網絡,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將利用量子信息的量子位,該量子位可以具有無限數量的值。(量子位是量子計算機的信息單位;就像普通計算機中的位)。
  • 從基礎量子位到當下火熱的量子計算機,一文助你入門量子計算
    Deutsch 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否有一個(單個)通用計算設備可以有效地模擬任何其他物理系統?如果有這樣的設備,您可以使用它來執行任何算法,因為算法必須在某種物理系統上執行。因此,這臺設備將是一臺真正通用的計算機。更重要的是,Deutsch 指出,你不需要像 Turing 那樣依賴非正式的啟發式參數來證明你的算法概念。你可以用物理定律來證明你的設備是通用的。
  • 如何製造終極隨機數生成器?只要兩個量子計算機
    而量子世界特有性質使得可以從中產生可以驗證的純隨機 (pure random) 數。本文將介紹兩個把量子計算機變成隨機數製造工廠的技術。 隨機性與信息熵 隨機性和量子理論就像打雷時下雨一樣,是相伴相生,量子理論必然會帶來隨機性。在量子世界中,系統常常處於組合狀態中——也就是所謂的「疊加」態。但是,當你去測量一個系統時,該系統就會塌縮到其中的某一種狀態。雖然量子理論允許我們去計算測量時出現不同狀態的概率,但從本質上來說,出現什麼結果是具有隨機性的。
  • 一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全面認知量子力學
    固體能帶理論描述了許多不同固體材料中電子的能級,它是半導體產業的基礎,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技術,例如世界上每臺計算機的構建基塊電晶體。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使我們能夠看到光學顯微鏡看不到的東西,因為它們可以看到比可見光小的波長來分辨諸如病毒或原子之類的物體。
  • 量子計算機"九章"有多厲害 量子計算機器離實用還有多遠?
    同時,「九章」相當於谷歌去年發布的53架超導Bit量子計算飛機的原型「懸鈴木」快100億倍。   「九章」上的每篇報導都會提到一個詞「量子優越感」。有了「九章」,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量子優勢」的國家,也奠定了其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的地位。   什麼是「量子優勢」?
  • 量子通信爭霸戰,晶片之後的新戰事
    中國量子通信帶頭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曾將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比喻成「矛與盾」。此前,中國的「矛」並不鋒利,但「盾」已世界領先。而如今,戰事又在升級。美國已改變它在量子通信,也就是「盾」上最初頗為保守的做法。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2、當量子技術大規模商用後,未來會怎樣?你可能不會再為信息安全、數據洩露而犯難,也不會抱怨預測不準確的天氣預報。一沙一世界。你可以從一粒沙中窺見整個世界,你也可以從物理世界的最小能量單位——量子中感受未來全球科技的變遷。量子時代正在走近。
  • 你好,歡迎來到量子世界!
    本報記者 沈 慧攝  繼對撞機、引力波之後,又一個「高冷」物理名詞——量子,近年來逐漸從幕後走向了臺前。在科學家們眼中,這一撲朔迷離的量子究竟是何方神聖?它有哪些神奇絕技,又有何用  在近日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帶來了一場有關量子的精彩介紹。
  • 大幹新基建|六問量子網絡:會否取代網際網路?各國發展如何?
    這個引人注目的概念實現了目前人類對所有量子技術想像的大一統,它是實現「量子云計算」的方式,它是量子信息傳輸和儲存的平臺,它是竊聽必留痕跡的量子密碼的交換渠道,它還能組建一臺世界性原子鐘,重新定義時間同步性。在這個宏大意義上,中國在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上雖然走在世界前沿,但僅僅邁出了「量子網際網路」的第一步。
  • 時間遭遇空前危機:在量子世界,時間沒有意義?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時間這一概念已經印刻在所有人大腦中,似乎就是與生俱來的存在,它記錄著世界的一切。但在普朗克尺度上,時間這個概念卻遭遇了危機。物理學家希望找到一種適用於量子引力領域的時鐘,卻始終未能如願。這是否意味著,在最小尺度上,時間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