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看臨滄 | 魯史古鎮——在茶馬古道上撿拾遺忘的歲月

2020-10-03 此時臨滄

在茶馬古道上撿拾遺忘的歲月

魯史古稱「阿魯司」,最早見於《徐霞客遊記》, 樓梯街入口石碑上有1639年徐霞客遊阿魯司的摘錄。彝族是這兒的土著民族,阿魯為彝語,有馬幫經常出入的小城鎮之意,司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1598年成立阿魯司衙,是明順寧府設在江北(永新、魯史、詩禮、新華)片區的軍事行政管理機構,也是古鎮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讀音的接近,民國以後阿魯司被世人簡稱為魯史。魯史古驛道在唐宋時便是南方絲綢之路的一條支線,清朝民國時為茶馬古道。它是集貢道、官道、軍道、商道於一體的交通要道,而魯史茶馬古驛道形成於1302年,距今700多年。

魯史在距離鳳慶縣縣城84公裡的深山裡,其前擁黑惠江,背靠瀾滄江,地勢非常險要,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也是滇西第一要塞古鎮。低谷壩子中古樸的瀾滄江靜靜流淌,宛如一灣碧玉,聰慧的魯史人便是伴著瀾滄江長大的,和瀾滄江的命運緊緊相連。過去,馬幫過谷越江來到魯史歇腳,有三街七巷中的綠樹、粉牆、黛瓦、蹄印、古道、小巷和人家為證。

古鎮坐南朝北,是典型的坡形古街,整體布局為三街七巷一廣場:三街的寓意為「天、地、人」,所以有樓梯街、上平街、下平街;地勢坐南朝北,七巷也就寓意著七星朝北鬥,分別由駱家巷、十字巷、董家巷、黃家巷、曾家巷、楊家巷構成鬥勺,鬥柄為中間的魁閣巷;一廣場即四方街廣場。

從樓梯街入口進入魯史古鎮,可見幾百年的人馬踩踏使得堅硬的石階被時空打磨得光可鑑人,還有騾馬踏出的一個個深坑烙印。臺階中間的青石板被踏穿,歷經幾十次的更換,至今仍殘留著碎塊。當你駐足細聽,仿佛當年響徹古道的馬鈴聲和清脆的馬蹄聲就縈繞耳畔……

街面兩側帶有江浙風格和大理白族南詔特色的民居建築錯落有致,層層遞升,紙糊的燈籠和掀窗木櫃檯雖已鮮見,但一幢幢百年老屋依舊釋放出它的慈祥和溫馨。僅剩斷壁殘垣的川黔會館和一塊大理會館匾額的樓梯街,當年商旅雲集的繁華景象,依然可在這支離破碎的殘留中顯現。街邊簷下棄置著一尊尊形似馬鞍的碾壓石和一臺臺布滿蛛絲灰塵的手搖紡車,是歷史上的魯史紡織印染等手工業繁華的見證。

樓梯街是典型的坡形古街,房屋首尾相連,錯落有致,粉牆黛瓦,各具情調,街道兩邊樓閣吊簷下戶戶都有櫃檯商鋪,錢莊、銀店、酒樓、茶館等一應俱全,可見當年繁華熱鬧。而今逐級而下,苔痕和綠草布滿了一級級石階,再也見不到川流不息的馬幫,只還有昔日的鋪子,光滑的臺階上時而還坐著幾位安閒的老嫗在閒聊,對弈的老翁手持棋子在爭執不下……

樓梯街連接了各種民居建築,以「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的大理南詔風格外,還有江浙建築風格、徽式貓背建築等不拘一格,是滇西片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群之一。下樓梯街的第一家是豆腐西施字大媽的宅院——字家大院,外大門歪斜,是藏風聚氣,聚財聚寶的風水寶地。樓梯街最陡處有魯史乃至滇西最富的大茶商駱英才的豪宅——駱家大院,四合院內走馬轉閣樓,沿街一側樓閣隨地勢逐層升高,氣勢壯觀。樓梯街腳東側是木雕圖案精美,有堪稱目前滇西最大神龕的李家大院。穿過古鎮的商貿集散中心——上平街 , 可見坐在簷下閒聊的老翁,抽著長長的旱菸鍋,津津有味地聊著歷史上哪家商號如何興盛,哪家專賣昆盧大通生白布,哪家專營綢緞,哪家酒館食客最興旺……四方街廣場的魁星閣、文昌宮、古戲樓等建築還在,只是精彩的歷史已落下帷幕,只有大古井還為魯史人所用,取古井水,烤百抖茶,品百味人生。

到了石板路的盡頭,是雲大書院。我一直認為魯史的繁榮,不僅僅是靠商人們走出來的,還靠生生不息的文化和智慧,要不這雲大書院為何要以翹首者的姿態,守望著魯史的過去和未來。站在書院的樓閣中,魯史的風貌盡收眼底,這冷雨夜裡七點鐘按時上亮的燈火提醒我,所有的浮華於不經意間已闔上厚重的門扉。

來源:臨滄融媒體新聞社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麗青

審核:祝小涵

相關焦點

  • 魯史古鎮 在茶馬古道上撿拾遺忘的歲月
    魯史古稱「阿魯司」,最早見於《徐霞客遊記》, 樓梯街入口石碑上有1639 年徐霞客遊阿魯司的摘錄。彝族是這兒的土著民族,阿魯為彝語,有馬幫經常出入的小城鎮之意,司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1598 年成立阿魯司衙,是明順寧府設在江北(永新、魯史、詩禮、新華)片區的軍事行政管理機構,也是古鎮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
  • 魯史古鎮:雲南西部茶馬古道第一鎮
    魯史古鎮,位於雲南省臨滄地區鳳慶縣管轄,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朝(明萬曆二十六年)在此設"阿魯司巡檢",闢為街場,明朝有名的戶部尚書龔彝就是魯史人 。清朝年間,魯史曾設阿魯巡警司,彝語"阿魯"意為"小城鎮",後稱"阿魯司",再後來便轉音"魯史"了。民國2年(1913)設區團,歷史上一直是順寧府(縣)設於瀾滄江北的行政管理機構所在地。
  • 魯史古鎮:一幅茶馬古道水墨畫卷
    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38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因其所處地理位置特殊的緣故,曾一度成為滇西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被譽為「茶馬古道第一鎮」。魯史,原稱阿魯司,魯史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有名的歷史古鎮。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朝(明萬曆二十六年)在此設「阿魯司巡檢」,闢為街場,明朝有名的戶部尚書龔彝就是魯史人 。
  • 雲南西部茶馬古道第一鎮,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魯史古鎮
    魯史古鎮,位於雲南省臨滄地區鳳慶縣管轄,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朝(明萬曆二十六年)在此設"阿魯司巡檢",闢為街場,明朝有名的戶部尚書龔彝就是魯史人 。清朝年間,魯史曾設阿魯巡警司,彝語"阿魯"意為"小城鎮",後稱"阿魯司",再後來便轉音"魯史"了。民國2年(1913)設區團,歷史上一直是順寧府(縣)設於瀾滄江北的行政管理機構所在地。青龍橋建成,交通條件改善,過往魯史馬幫商旅與日俱增,魯史成為順寧通省驛道和茶馬古道上瀾滄江和黑惠江之間的重要驛站 。
  • 中國大西南茶馬古道上的十大古鎮
    雲南·西雙版納·易武古鎮易武古鎮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是雲南美麗的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西北山頂上的一座邊陲小鎮,氣候比較清涼,是普洱茶的發源地,有存活千年以上的普洱茶樹。古鎮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當地生產的普洱茶是皇家貢品,遠銷東南亞各地。
  • 《臨滄使用說明書》來了!快分享給你的朋友
    品 名:臨滄漢語拼音:LinCang別 稱:「中國恆春之都」、「中國紅茶之都」、「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市」和「十大避暑旅遊城市」「十大避寒旅遊城市」、「中國十佳綠色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 未開發的魯史古鎮
    坐標:雲南臨滄 名稱:魯史古鎮 鳳慶縣東北82公裡處,有一座尚未開發的古代茶馬古鎮,名曰魯史鎮。該鎮處在三面環水的茶馬古道要衝上。舊時,從潽洱、臨滄過來的馬邦,到達魯史鎮休整後,向東北經巍山、楚雄進入昆明,向西北經保山進入藏地及印度,由魯史鎮南下則直達緬甸及東南亞地區…………魯史以茶為生,茶馬旱碼頭要衝的古鎮,形成了「三街七巷一廣場」的格局,古建築風格既有北方四合院,也有江浙三合院,亦含大理白族風俗的繪畫、壁畫、詩句、對聯等特點
  • 滇西茶馬古道第一鎮.魯史
    歷史上一直是順寧府設於瀾滄江北的行政管理機構所在地。青龍橋建成,交通條件改善,過往魯史馬幫商旅與日俱增,魯史成為順寧通省驛道和茶馬古道上瀾滄江和黑惠江之間的重要驛站。是古時滇南通往蒙化(今巍山縣)、下關、昆明,北上麗江、西藏,直達印度,南進順寧——今鳳慶、鎮康,再西出緬甸的重要驛站,距今已近400年歷史。徐霞客在1369年來到魯史時,就感嘆於魯史的繁華。
  • 臨滄,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必須給所有人安利上!
    建設,突出臨滄茶文化、佤文化、生態、氣候、宜居、康養等優勢資源,臨滄將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結合茶文化、民族文化、恆春文化、邊境文化,推出佤山風情自駕、邊關秘境自駕、尋茶、滇紅茗茶尋根和鄉村休閒康體特色線路。
  • 鄉村旅遊看臨滄丨鳳慶:打造鄉村旅遊新名片
    駐足細聽,當年響徹古道的馬鈴聲和清脆的馬蹄聲仿佛縈繞耳畔……魯史古鎮居於瀾滄江和黑惠江之間,東南北三面環水,因地理位置險要,是這條古道上的唯一關津要塞。南來北往的行人在此定居,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瀾滄江青龍橋建成,商旅與日俱增,外地商人紛紛入住,成為滇西順寧茶馬古道上的第一大物資集散地。「魯史古鎮是鳳慶江北片區經濟、文化中心及交通樞紐。」
  • 雲南最不服氣的城市-臨滄
    雲南城市GDP排行榜 說完扎心的事,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臨滄的旅遊資源,看有哪些值得去打卡!忙海湖景區 第三個、魯史古鎮 魯史古鎮是雲南西部茶馬古道第一鎮,是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2002年魯史古鎮被評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 鄉村旅遊看臨滄 | 古墨村——深山裡的世外桃源
    我的故鄉是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魯史,而此行,我們並沒有在古鎮多逗留,而是驅車趕往了深山裡的世外桃源古墨村。從鳳慶縣城到古墨村,須經過魯史古鎮,100多公裡山路在膽戰心驚夾雜極度興奮下完成,從開始的小心謹慎到後來的狂放自如,真正體驗了「雲 S」山路的樂趣(臨滄車牌排位為雲 S,當地人解析為:臨滄彎道奇多,交通部門授予S車牌字頭,以資證明其彎道之樂趣性)。
  • 雲南這座深藏山中的古鎮,坐落在茶馬古道之上,低調但又不失魅力
    魯史鎮就是這樣一座低調但又不失魅力的古鎮。其坐落在雲南臨滄市鳳慶縣的一座深山中,也是遠近聞名的「茶葉之鄉」。鎮中的金雞村還有百株遺留下來的古茶樹群。至今古鎮中還保存著一條青石古道,寬度三米多,也將古鎮由東往西分成了兩部分。
  • 雲南的神秘古鎮,以「茶葉之鄉」聞名,是「茶馬古道第一鎮」
    它就是魯史古鎮,不僅是歷史上有名的古鎮,還是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究竟有什麼魅力。魯史古鎮原稱阿魯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名的歷史古鎮。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境內,介於瀾滄江、之中間,歷史上素有"夾江"之稱。因為地理位置特殊的緣故,曾一度成為滇西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被譽為"茶馬古道第一鎮"。
  • 茶馬古道興衰史:一條從鳳慶出發,走向四方的路
    古道、索橋、竹筏、騾馬,這些曾經代表著鳳慶印象的事物,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當然,如若說道茶馬古道的消亡,其實當60多年前,鳳慶縣城修通了公路,製作成沱茶的臨滄大葉種茶以及新崛起的滇紅茶裝上汽車偏離古道走出臨滄時,茶馬古道就已經註定了輝煌不再的宿命。
  • 雲南的神秘古鎮,以「茶葉之鄉」聞名,是「茶馬古道第一鎮」
    它就是魯史古鎮,不僅是歷史上有名的古鎮,還是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究竟有什麼魅力。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境內,介於瀾滄江、黑惠江之中間,歷史上素有&34;之稱。因為地理位置特殊的緣故,曾一度成為滇西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被譽為&34;。成為臨滄市鳳慶縣古滇西茶馬古道要道之一,也是滇西保存較為完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
  • 雲南有座神秘古鎮,以茶葉聞名,被譽為「茶馬古道第一鎮」
    在雲南這片土地上既具備風土人情但又不失神秘氛圍的那就要說是古鎮了,當地的古鎮和它們所有的事物一樣均是當地各種景點之中濃墨重彩的一個景觀類型。但是如果說在雲南這麼多古鎮之中最具神秘氣息,以茶葉種植而聞名全國,同時因為茶馬古道而興起,被稱為「茶馬古道第一鎮」的就是這座魯史古鎮。魯史古鎮地處臨滄市的鳳慶縣內部,因為該地的兩邊分別有一條江的坐落,所以在古代人們稱它為「夾江」。
  • 雲南的26個古鎮,你去過幾個了?|石羊古鎮|雲南|茶馬古道|楚雄|麗江...
    圖片來源:那茶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是茶馬古道上最著名的城鎮之一四面青山環繞站在古城東大街上舉頭即見玉龍雪山09麗江·束河古鎮束河,納西語稱"紹塢"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徐霞客曾這樣形容束河古鎮「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
  • 雲南有座神秘古鎮,以茶葉聞名,被譽為「茶馬古道第一鎮」
    在雲南這片土地上既具備風土人情但又不失神秘氛圍的那就要說是古鎮了但是如果說在雲南這麼多古鎮之中最具神秘氣息,以茶葉種植而聞名全國,同時因為茶馬古道而興起,被稱為「茶馬古道第一鎮」的就是這座魯史古鎮。魯史古鎮地處臨滄市的鳳慶縣內部,因為該地的兩邊分別有一條江的坐落
  • 雲南小眾旅遊目的地,茶馬古道第一鎮,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
    在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縣城東北部有一個魯史古鎮,地處瀾滄江、黑惠江之中間,是鳳慶的北大門,是鳳慶通往巍山、下關、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驛站。因其所處地理位置特殊的緣故,曾一度成為滇西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被譽為"茶馬古道第一鎮",還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