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房價暴漲調查:普通家庭不吃不喝9年才能買房

2020-12-13 騰訊網

文/搜狐號《公司深讀》史額黎

首爾公寓價格過去一年暴漲了16%,韓國政府終於坐不住了。

為了抑制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韓國政府在9月13日宣布出臺嚴厲的房地產新政。

據KBS報導,持有3套房產及以上的房主,或在首爾、世宗全境以及釜山、京畿道部分區域擁有2套房產及以上的房主,將被徵收最高3.2%的綜合房地產稅。持有一套房產但房價超過18億韓元(約1098萬元人民幣)的房主,也將面臨最高2.7%的綜合房地產稅。

韓國政府表示,徵收綜合房地產稅帶來的約4200億韓元稅收,將會被用於確保工薪階層的居住穩定。此外,韓國政府制定了在首都圈附近建造30萬套住宅的計劃。

新政還規定,持有2套及以上房產的房主在限制區域購買新房時,將無法獲得按揭貸款。與此同時,韓國監管層也在著手檢查地方貸款機構是否為新政做好了準備。

供需失衡,人們投資房產意願強烈,這是多位當地房產從業者總結的首爾房價高漲的原因,新政似乎也是為此制定的。但僅僅提高房地產稅,能夠控制住首爾房價嗎?面對日益高漲的房價,首爾人又將如何應對呢?

首爾平均房價一套350萬人民幣

「首爾一直在漲,最近漲得太厲害了,這個地方3.3平方米1億韓元(約61萬元人民幣)。」首爾房產從業者李鎮禹在位於江南區驛三洞的公司說。

據韓國鑑定院(Korea Appraisal Board)統計,首爾房價在8月的第四周增長了0.45%,這是該數據6年以來的最快增幅。最近兩周,首爾房價漲幅仍然保持在0.45%的高位上。

(過去12周首爾房價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韓國鑑定院)

韓國住房城市保障公司(Korea HUG)的數據顯示,2018年6月,首爾每套房屋的平均售價為5.72億韓元(約351萬元人民幣)。在較發達的江南地區,平均需要6.81億韓元(約417萬元人民幣)才能買到一套房,在江北地區則僅需要4.59億韓元(約281萬元人民幣)。

但李鎮禹稱,上述數據中的房屋包含公寓、單獨住宅、賓拉等。公寓較為高級,一般有幾十層,更受年輕人歡迎,而賓拉只有四五層。他表示,現在首爾每套公寓的平均售價約為7億韓元(約427萬元人民幣)。

據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統計,今年9月首爾市中心的平均公寓價格為每平方米1505萬韓元(約9.17萬元人民幣),首爾郊區的平均公寓價格為每平方米742萬韓元(約4.52萬元人民幣)。

韓國國土交通部和首爾市政府發布的另一份數據顯示,2017年首爾的房價收入比(PIR)為8.8。即一個家庭一分錢不花也要攢9年工資才能在首爾買房。

在房價高企的情況下,除非父母幫助購買,人們在大學畢業或年輕的時候很難擁有首爾的房子。他們只能從租房開始,慢慢地存錢,然後住進傳貰房(Jeonse)。

傳貰是韓國特有的租房體系。不同於每月交房租的方式,在傳貰房的合同期內,租客需要一次性向房東支付一大筆保證金。保證金通常為房屋總價的30%~80%,房東會用保證金進行投資,合同期結束後全額退還。

住進傳貰房一段時間後,人們存夠了錢,可以貸款或者用傳貰房的錢買房。等房子漲價升值,再把小房子賣了買比較大的。「現在首爾有房子的人,大部分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李鎮禹說。

首爾長期存在的高房價,還導致了兩種現象。李鎮禹表示,儘管家家條件不太一樣,但平均來說,韓國人要達到40歲才能在首爾擁有自己的房子。當然,這也有韓國男性都要服役、韓國人結婚時間較晚等原因。

另一個因高房價產生的概念是「福夫人」(Bokbuin)。據李鎮禹介紹,以前韓國家庭裡的大部分太太不工作。她們做完家務後,會和其他夫人一起研究怎麼投資房地產,打聽哪裡有房子開發。

「丈夫在外面打工拿薪水,這個錢有限的。可是一些太太,拿著丈夫賺的錢投資房地產。後來她投資的房地產越來越漲,比丈夫在外面賺的錢還多。這樣的太太叫福夫人。」李鎮禹稱。

「我們韓國人炒房絕對不虧本」

儘管首爾房價一直較高,但這一輪的大漲卻是從2015年開始的。

據韓國鑑定院統計,在2013年、2014年,首爾房價的漲幅分別只有-1.4%和1.1%。進入2015年,首爾房價大漲4.6%。

(近年韓國各地房價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韓國鑑定院)

首爾房產從業者劉聖哲認為,本輪房價上漲源於2014年韓國政府實行的一系列政策。2014年7月,韓國政府將銀行部門的貸款價值比(LTV)和負債收入比(DTI)分別提升至70%和60%。隨後,韓國政府又宣布將房地產購置稅從2~4%下調至1~3%。

2014年8月,韓國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至2.25%。此後經過4次降息,至2016年6月韓國基準利率曾下降到歷史最低的1.25%。

劉聖哲稱,當時韓國經濟欠佳,政府希望通過降低利率和上調按揭貸款比例的方式刺激房地產的銷售,從而帶動建築企業的開工率,增加就業與居民收入。

另一位首爾的房產從業者金公公則認為,首爾房價的上漲,應該追溯到2011年後首爾市的政策變化。他說,以前首爾的城市更新方式是拆遷重建,這個過程中可能有不公平的事情發生,新市長上臺後就全部叫停了。

站在江南區的一棟高樓上,金公公指著漢江以北的低矮建築說,那些是江北的舊城區,有很多50年前的房子。「現在首爾的房子為什麼漲了?需求很多,供應不夠,好房子不多。」他說。

李鎮禹同樣認為,首爾確實面臨房屋供給不足的問題。在韓國土地私有制的背景下,目前首爾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供開發,老房子拆掉才能建新房,土地價格也越來越高。

即便韓國政府9月13日出臺了強力打壓需求的新政,但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多位分析人士仍然認為,只有解決供給問題才能穩住首爾房價。

另一方面,雖然首爾的居民登記人口自2016年5月跌破1000萬大關後,還在不斷減少,但它對於韓國年輕人依舊具有吸引力。「以首爾為主的這邊發展機會多,沒有上過大學的、高中畢業的也自己上京。」李鎮禹說。

首爾房價的長期上漲,還改變了韓國人的投資觀念。多位房產從業者稱,從20世紀60年代起,除了1997年金融危機,首爾的房價都很牢固。「我們韓國人的觀念來說,炒房絕對不虧本,炒股都是虧本的。」金公公說。

可高漲的房價,也讓炒房變得越來越困難。去年比特幣價格暴漲,吸引了很多韓國人進場,金公公和他的同事也在那時參與其中,最後虧了很多。

談到這裡,他的同事用不熟練的中文抱怨道:「沒有錢炒房,選擇了第二個方法,別提了。」

此前曾實施「史上最嚴」房產政策

為了控制住本輪房價上漲,韓國政府在2017年8月2日出臺了被媒體稱為「史上最嚴」的「8·2對策」。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首先指定首爾全境、京畿道果川、世宗市為「房產投機過熱地區」,指定首爾的江南四區及其他11個區和世宗市為「房產投機地區」。

在上述地區,貸款價值比和負債收入比都被下調至40%。在房產投資過熱地區,購買價格達3億韓元(約180萬元人民幣)房產時必須公開資金準備計劃和入住計劃。

針對持有多套房產者,韓國政府規定,已貸款購房者不論在何地購房,貸款價值比和負債收入比都將下調10%。持有兩套及以上房產者在房屋認購調整地區賣房,轉讓稅將提高10%,持有三套及以上房產者的轉讓稅將提高20%。

韓國政府還上調了轉讓稅減免門檻,在首爾、釜山海雲臺等40處房屋認購調整地區,即使僅擁有一套房產,只有居住兩年以上,才能減免轉讓稅。

「8·2對策」剛一出臺,首爾房地產市場就進入了停滯狀態。據金公公回憶,當時沒有成交,從業者只能繼續等待。「我想年中政策下來可以停止一段時間漲幅,兩年左右可以保持房價。」他說。

然而,據韓國鑑定院統計,2017年首爾房價還是上漲了3.6%。2018年上半年,首爾房價再漲3.1%,甚至帶動了盆唐等周邊小城市的房價。

在金公公看來,韓國政府想控制房價,但方法有問題。今年1月,「重建超額利潤回收制度」 (the reconstruction excess-profit restitution system )恢復實施。該制度規定,當原房屋所有者通過重建的平均獲利超過每人3000萬韓元(約18萬元人民幣)時,政府將徵收50%的利潤負擔金。

金公公認為,這項制度打擊了房主重建舊房的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新房的市場供給。「賺錢的50%,讓我們交,我們不想開發。」

此外,「8·2對策」也包括一些增加供給的措施。韓國政府當時表示,計劃在首都圈確保公共住宅基地以增加住宅供應量,每年為新婚夫妻提供5萬戶租賃住宅。

相比於首爾市內的房屋,幸福住宅開發在偏僻的地方,交通有些不方便。不過,由於其對收入的壓力較小,且購買車輛較為容易,首爾的年輕人樂於來此居住。

另一類是政府和土地公司聯合推出的可貸款的傳貰房。李鎮禹說,這種傳貰房的貸款利率較低,申請人要用自己的收入作為擔保。

如果申請者有固定收入,但低於平均水平,他可以向政府申請此類傳貰房。政府審批通過後與房東籤訂合同,申請者就能夠貸款入住了。

高房價已成重要社會問題

在這些以房產經紀為生的從業者看來,首爾房價太高,年輕人買房困難,已經成為了重要的社會問題。

李鎮禹表示,即使年輕人在三星或現代這種大企業工作,賺錢夠多,但如果他有家庭和孩子的話,買房也不太容易。

「現在年輕人想開了,不想買房子了。從頭開始,父母給一點錢,傳貰或者月租。「李鎮禹說。如果小兩口掙得多,可以付一兩百萬韓元(約6100~12200元人民幣)交月租,或者拿一兩個億韓元(約61~122萬元人民幣)租傳貰房。

李鎮禹出生於1968年,上大學時正值1988年漢城奧運會,那是韓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他記得,那時大學畢業生可以馬上找到工作,房價也便宜,掙幾年錢就可以買到房子,「我們那個時候念大學挺不容易的,很開心得玩」。

但隨著韓國大學入學率的提升,大學生人數大大增加,年輕人找工作時也需要互相競爭。「現在年輕人只想賺錢,找好工作。工作也是要幹好,要不然被裁員。」李鎮禹說。

李鎮禹擔心這種情況會影響韓國的發展。「都希望按低價賣房子,政府多多提供賺錢的機會,但是這樣的很少。」

「這是年輕人的希望。政府是社會的溝通員,政治家是應該多多研究問題。」李鎮禹說。

金公公也為房價問題感到憂慮。「房價一直漲不會跌,年輕人,我也這樣,很失望的。這輩子沒有機會了,努力工作也沒有用的感覺。」

儘管韓國經濟還在增長,但他表示韓國的傳統五大支柱產業(半導體、造船、汽車、家電和石油化工)正面臨著中國的挑戰。「我們就有一個半導體,石油也還可以。汽車中國已經追上了,造船中國已經追上了。」金公公說。

在分析過目前首爾房價上漲的種種利好因素後,金公公認為,從長遠來看,韓國的房價總有一天會跌的。「日本也曾經是全世界第二,房價下來了二十年,韓國肯定有一天有這種事情。」

當然,也有從業者依然保持樂觀。劉聖哲出身於韓國農村,沒念過大學。他服役兩年後,先在首爾最大的電腦學院幹過幾年招生,後來進入房地產經紀行業打拼11年,一開始也遇到了各種困難。

如今,39歲的他已經在韓國房價最貴的區域開了7家門店,擁有好幾臺車,房子也買在首爾的「富人區」——江南區。

因此,面對「年輕人買房困難是否會造成社會不公」的問題時,劉聖哲表示,平民努力的話都能買到房子,他們現在不愁這個問題。

「要買房子你得有目標。往首爾買的話有點困難嘛,那小地方的房子也能買吧。」劉聖哲說。

版權說明

本文版權歸搜狐財經「公司深讀」欄目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後留言,經搜狐財經允許後方可轉載,並在文首註明來源、作者及編輯。一切未經許可的轉載均屬侵權行為,搜狐財經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運營編輯:李愨

相關焦點

  • 韓國人高呼很扎心:不吃不喝9年才能在首爾買房
    在首爾買房,應該是許多韓國人的最大心願,要實現有多難?最新調查顯示,光拿工資不吃不喝9年才能買得起。 (原標題:韓國人高呼很扎心:不吃不喝9年才能在首爾買房)
  • 韓國人抱怨不吃不喝9年才能在首爾買房,網友:好幸福!
    韓國有調查顯示,一分錢不花也要攢近9年工資才能在首爾市內購置房產。這讓許多網友戳中痛點,直呼「壓力山大」「很扎心」。韓媒說,9年只是平均值,若想在首爾瑞草區和江南區購房,則分別需要不吃不喝21年和18年。
  • 韓國首爾房價4年漲價近6成 首爾市民12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
    韓國首爾房價4年漲價近6成。今年8月,一份數據顯示,由於韓國房價飆升,首爾市民必須連續12年不花一分錢,把全部收入存起來,才能在該市買房。韓國國民大會研究中心(National Assembly Research Service)的數據稱,首爾的房價收入比(PIR)在2019年達到了12.13。PIR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衡量特定地區住房負擔能力的指標。數據顯示,首爾房價飆升延長了人們存錢買房所需的時間,擴大了家庭收入與房價之間的差距。
  • 比起不吃不喝9年才能在首爾買房,韓國人更擔憂的是這件事
    原標題:比起不吃不喝9年才能在首爾買房,韓國人更擔憂的是這件事   據海外網此前報導,5月初,韓國有調查顯示,一分錢不花也要攢近9年工資才能在首爾市內購置房產。   韓聯社稱,8日,韓國國土交通部和首爾市政府發表「2017年度首爾市住房實態調查」報告,顯示首爾市的房價收入比(PIR)為8.8。這是韓國國土部和首爾市針對1.6萬戶家庭進行的抽樣調查結果。由於計算PIR的受訪者年均收入和房價涉及個人隱私,因此並未公開。   上述消息讓許多網友戳中痛點,直呼「壓力山大」「很扎心」。
  • 房價3年暴漲52%,首爾到底怎麼了?
    隨著首爾房價的暴漲,白承敏的買房夢,徹底破裂。 01 很多韓國民眾擔心房價繼續攀升,著急出手購房,掀起了一撥恐慌性購房潮,拉動了房價迅速上漲。
  • 臺北房價所得比全球第一 15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
    臺北房價所得比高居全球第一,連「行政院長」江宜樺都擔心自己的小孩買不起房,宣示要將房價所得比由15降到10,等同1800萬(新臺幣,下同)的房子瞬間要降600萬,降幅超過30%。但翻開過去房價歷史,連金融海嘯和SARS期間,房價都只有降約12%,讓業者直批江揆的想法根本不切實際。
  • 不吃不喝9年,韓國人才能在首爾買房!
    不吃不喝9年,才能首爾買房?這很扎心?北上廣深,不吃不喝20年才能付首付,還是假定房價一直"暴跌"的情況下。深圳房價已面臨連續19次下跌...4月均價54169元,較3月跌了16元/平!所以照這個下跌速度,算算你啥時候才能買上房呢?我,買房,向天再借五百年吧!
  • 首爾房價未解之謎:越調越漲,3年漲52%
    2018年9月:無房家庭若非出於實際居住目的,不得在限購區域內按揭購買價格超過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35萬元)的房產;首套房房產稅起徵點由9億韓元降至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57萬元)。地少人多,供需矛盾突出(況且首爾還有大量低層獨棟房屋),是推高首爾房價的根源。從觀念上來說,韓國也深受東亞儒家文化影響,擁有屬於自己房產的意願強烈。曾有調查顯示,超9成韓國年輕人認為要有自己的房子。跟中國一樣,韓國普通家庭為了買一套房,掏空「六個錢包」的情況很常見。
  • 香港連續10年蟬聯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 不吃不喝20年才能買得起
    連續10年蟬聯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不吃不喝20年才能買得起  1月20日,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公布的2019年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顯示,香港連續第10年登上房價最難負擔城市榜首,房價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由上年度的歷史高位20.9倍輕微回落至20.8倍。這意味著普通香港家庭需要不吃不喝20.8年才能實現買房夢想。
  • 韓國首爾房價仍偏高 不吃不喝買房平均需花11.7年
    據韓國媒體9月5日報導,今年起韓國的房價雖然有所回落,但與國民的收入水平相比仍然偏高。  由韓國國民銀行5日發布的「年收入對比住房價比率(PIR)報告」顯示,韓國首都首爾的平均房價為4.464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56萬元),是市民平均年收入的11.7倍。
  • 臺灣房價所得比9.22倍 臺北買房要15年不吃不喝
    臺灣房價所得比9.22倍 臺北買房要15年不吃不喝 2018年02月01日 10: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2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營建署」於今(31)日發布2017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結果顯示,臺灣貸款負擔率為37.84%,比上季減少1.06個百分點;臺灣房價所得比(房價收入比
  • 首爾房價未解之謎:越調控越漲,3年漲52%
    自從文在寅上臺後,就把「居者有其屋」作為重要施政目標,3年多內出臺了25項政策調控樓市。然而首爾房價仍一路狂飆,公寓價格三年來暴漲了52%。韓國樓市,陷入了「越調控越漲」的怪圈。2018年9月:無房家庭若非出於實際居住目的,不得在限購區域內按揭購買價格超過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35萬元)的房產;首套房房產稅起徵點由9億韓元降至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57萬元)。
  • 暴漲52%的首爾房價給中樓市敲響警鐘
    同時,首爾的房價2020年6月份統計比2017年5月份上漲了52%,首爾公寓房子的平均價格大概為530多萬人民幣,呈現量價齊漲的態勢。房價飛漲的結果是在韓國掀起了一波恐慌性購房潮。這種情況和中國的樓市極其相似,預期決定市場、決定房價,而不是成本,也不是什麼剛需的供求關係。
  • 臺北房價創8年來新高:市民不吃不喝11年才能買房
    何處是我家  據島內媒體報導,最新調查顯示,臺北市去年下半年房價所得比為8.89倍,今年上半年卻猛增至10.87倍,為8年來新高。房價所得比為10.87倍,意味著臺北市民平均須10.87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房子。
  • 香港買房有多難?連續10年蟬聯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不吃不喝20年...
    1月20日,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公布的2019年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顯示,香港連續第10年登上房價最難負擔城市榜首,房價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由上年度的歷史高位20.9倍輕微回落至20.8倍。這意味著普通香港家庭需要不吃不喝20.8年才能實現買房夢想。
  • 臺灣買房難度達「史上最高」,在臺北買房需不吃不喝15年
    臺灣買房難度達「史上最高」,在臺北買房需不吃不喝15年 章利新、查文曄/新華網 2017-04-18 15:27
  • 臺北市房價高於各縣市 買房須不吃不喝11.9年
    臺北市房價所得比最高,達11.9倍。圖/臺灣「今日新聞網」華夏經緯網8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房地產中介業者根據各縣市家庭可支配所得,去計算購買30坪住宅的平均成交總價,計算房價所得比,最高的首推臺北市的
  • 韓國房價暴漲52%,文在寅清理青瓦臺,有一套以上房產一律趕走
    房價暴漲52%據韓聯社援引一份社會組織發布的報告,今年5月份,韓國首爾公寓售價從2017年5月的8.4億韓元,躍升至12.9億韓元,平均上漲4.5億韓元(約37.5萬美元),漲幅高達52%,為近30年來最高。▲這份報告分析了34個公寓樓,共計約8萬套公寓的價格波動。
  • 不吃不喝12年,只買一套房,韓國房價到底有多貴?
    不吃不喝12年,只能買一套房,韓國的房價到底有多貴?在這個國家的首都首爾,以及江南區域,也是房價最高的地方,對於普通民眾來說,買房太難了,依靠基本的收入,買一套房子,不吃不喝需要12年之久,那麼韓國的房價到底有多貴?
  • 臺北房價創歷史新高 全家不吃不喝近11年才能買房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根據臺當局「內政部營建署」昨天(7日)公布調查數據顯示,臺灣購屋痛苦指數達7.69倍,創歷史新高,房價居高不下的臺北巿,更飆升至10.87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也就是全家得不吃不喝近11年才買得起臺北巿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