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朝詩人張籍曾在《羅道士》寫道:「城裡無人得實年,衣襟常帶臭黃煙。樓中賒酒唯留藥,洞裡爭棋不賭錢。」可見古往今來,賭博歷來是人們深惡痛絕的惡習,許多人因賭博一夜之間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然而進入現代社會後,博彩業逐漸合法化。世界上有四大賭城是國際公認賭博合法地,分別為拉斯維加斯、澳門、摩納哥、大西洋城。其中最為人熟知的還是拉斯維加斯和澳門,拉斯維加斯位於美國內華達州又名欲望之都和罪惡之都。它曾是世界最為著名的娛樂城,吸引了各地富豪前來投資娛樂,成為當地支柱產業。而澳門更是被稱作「東方賭城」。據統計澳門通過博彩業得到的稅收高達998億澳幣。有人問賭場稅收這麼高,倘若大家到澳門賭博,贏到1000萬就收手,那賭場不會血本無歸嗎?
01
有些港臺電影在描繪賭博場面時,通常將賭場人員刻畫為老千,通過作弊,威脅等手段讓賭客不能全身而退。但現實生活與電影鏡頭還是存在差距,只有一些非法小賭場可能存在上述情況。但在澳門這樣的大賭城裡,只要你有本事贏走一千萬,並能按照規定繳納稅費後,便可大搖大擺的離開。可賭場開設至今,又有幾人能贏走一千萬全身而退呢?
1887年,澳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直到1999年才正式回歸。在這四百多年的殖民歷史中,澳門成為一個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以博彩業聞名中外,因此被稱作「東方賭城」。
澳門佔地只有32.8平方公裡,卻分為了涇渭分明的兩個區域。澳門上半島是老城居民區,多為外來務工者聚集處。這裡環境髒亂,空間狹小。而與此地隔橋相望的下半島可謂人間天堂。這裡被多家賭博會所簇擁,門外裝飾金碧輝煌,裡面更是別有洞天。一個賭博會所的裝修動輒上億,其中不僅有賭博設備,還有免費酒水小吃。只要來這裡玩的人都能享受到最豪華的服務。
而且投資成本巨大的博彩業絲毫不擔心會賠錢,他們每年的收入都是投入成本的幾倍。這些收入的貢獻者也多為中國內地遊客,在澳門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客商往返兩地。不管你從家裡帶多少錢去澳門賭博都不會受到限制,這裡是大陸人民消遣時光和金錢的風水寶地。
02
常言道:「久賭必輸」。這是多年來賭場流傳的警句。可即便如此,也還是有人自認與眾不同。賭客們認為賭博是有概率性的,就像投擲硬幣一樣。投擲次數越多,正反面概率越接近50%。那賭博非輸即贏,所以只要下注次數越多,輸贏的結果就越接近50%。最終會形成不輸不贏的局面,怎麼還會有這麼多人輸得血本無歸呢?
其實賭場也恰好利用了人們計算概率的心理。實際上一場賭博遊戲的輸贏要考慮多方面概率,賭金越高,不穩定因素也就越多,也就降低了贏的概率。
不但如此,賭場老闆還會在賭桌上抽水。就拿百家樂來說,賭客在賭博時就相當於與賭場老闆在賭。如果賭客壓莊贏了,那按照概率每贏100元會被抽走5角的稅錢,如果輸了100也會被抽走0.25元的暗水。所以不論輸贏,最大贏家永遠是賭場老闆。
03
既然人們知道了概率推算不靠譜,那為什麼賭博還會讓無數人趨之若鶩呢?這就要歸結於人類的劣根性了,在賭桌上贏了的人還想贏,輸的人想翻盤。假如你手風順一路贏到999萬,那你還想再贏一萬湊個整拿走。但往往這一萬就讓無數人輸掉更多錢。反之如果你輸了1萬,可能你會搭進去更多錢翻盤。所以在賭場最考驗人的,還是能及時抽身的定力。
遊走於賭客和賭場之間的疊碼仔是最了解賭客心理的。他們為賭場尋找賭客資源,長年進出賭場的經驗讓他們練就出一雙「慧眼」——只要在人群中,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嗜賭之人。疊碼仔從不參與賭博,只負責幫顧客兌換籌碼。他們明白錢一旦換成籌碼就會被淡化概念,像一堆被扔來扔去的數字一樣絲毫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只有等到籌碼用完時,大家才會趕忙去數輸掉了多少錢,那就為時已晚了。
結語
《增廣賢文》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世人無不愛財,但忌於貪財。賭博終究不是正途,只有靠雙手掙來的財富才是穩固不變的。
參考資料:
《羅道士》
《增廣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