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星際穿越》科學顧問如何回應科學吐槽(圖)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星際穿越》中永恆號即將進入蟲洞的場景。圖片來源:華納兄弟。

  電影《星際穿越》上映後,不僅在觀眾中引發了黑洞蟲洞科普熱,也在科學圈內引發了吐槽熱——果殼網「科學人」就匯總過不少科學家的吐槽(詳見:科學圈怎麼吐槽《星際穿越》?)。這些槽點真是影片在科學設定上出現了bug嗎?

  事實上,在電影正式上映的同時,該片科學顧問兼製片人、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也同步出版了一本新書,名為《〈星際穿越〉的科學》(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在這本書裡,索恩透露了許多電影中沒有明確說明的科學設定,恰好能夠回應人們吐出的不少槽點。問題:「卡岡圖雅」自轉到底有多快?

  旋轉黑洞會導致很複雜的星象場,也會導致黑洞本身和吸積盤左右看起來不對稱。

  如果按照導演諾蘭的要求,米勒行星上的1個小時等於地球上的7年,那麼「卡岡圖雅」的自轉幾乎需要達到黑洞的最大可能自轉(僅比最大可能自轉慢100萬億分之一)。索恩在科學設定中使用的都是這樣的自轉速度。

  然而諾蘭對廣大電影觀眾是很負責任的,為了減少這種不對稱和複雜的背景帶來的困惑,他把卡岡圖雅的自轉降到了最大可能自轉的 60%。

  補充說明:克爾黑洞的自轉受到廣義相對論的限制,如果旋轉再快的話,裸奇點就會出現,這在目前的大多數理論中不被允許。無論運動多快的物質進入到黑洞,都不可能再增加黑洞的自轉。高速旋轉的極端克爾黑洞周圍會看到很多複雜的現象。問題:這些行星的能量來源是什麼?

  這些行星從哪裡得到熱量和光線啊?好像沒有恆星不行吧。熱量肯定不是來自黑洞本身的,因為接下來庫帕(無可避免地)要下到黑洞裡面去,他也沒被烤熟。所以這些行星明明附近沒有熱源,不知怎麼的卻適宜居住。

  —— 菲爾·普萊特(Phil Plait),天文學家,著名天文博客「糟糕天文學」博主

  能量的來源,就是電影中「卡岡圖雅」周圍那些發光的東西,也被稱為吸積盤。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薄的盤,環繞黑洞一周。吸積盤在引力的吸引下圍繞黑洞旋轉,由於靠近黑洞的部分和遠離黑洞的部分轉動速度不一樣,物質之間存在「摩擦」,因而發光發熱,於是引力能量就通過這種輻射的方式被釋放出來。能量釋放的過程,吸積盤內的磁場也起了重要作用。問題:「卡岡圖雅」吸積盤裡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

  「卡岡圖雅」的吸積盤是它撕掉一顆紅巨星之後捕獲的。如果一顆恆星不小心太過靠近黑洞,它就有可能被潮汐力徹底撕碎。一顆幾乎徑直衝向「卡岡圖雅」的紅巨星一旦開始受到「卡岡圖雅」的影響,24 小時之後就已經把持不住,被撕碎了。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致「科學燒腦」 黑洞模擬最佳(圖)
    《星際穿越》致「科學燒腦」 黑洞模擬最佳(圖) 2014-11-19 10:33:57與此同時,169分鐘的片長也絲毫未影響《星際穿越》的超高上座率,部分影廳一度出現一票難求的態勢,有網友甚至忍不住「吐槽」:「六點去買《星際穿越》的票,結果八點的都售完了。」   近日,但凡打開微博、微信等一切網絡平臺都不難發現《星際穿越》的身影,如火如荼的熱映場面空前火爆,更有觀眾表示朋友圈早已被《星際穿越》的各類影評、資訊「無死角承包」,不得不儘早觀看以免被劇透。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科幻佳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近日重新上映。電影精彩自不必多說,電影裡諸多有趣、硬核的科學細節也值得反覆推敲,細細品味。一起來看看電影裡一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吧。
  •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2)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2) 2014-12-03 13:35 作者:苗千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49期
  • "星際穿越"獲理科男點讚 遭文科女吐槽:腦洞炸掉看不懂
    於是,其他科幻片存在的物理硬傷在《星際穿越》比較難尋。   成都某大學數學系的陳老師是科幻迷,他是上周六和幾位好友邀約去看《星際穿越》的,看完後對本報記者說:「這部電影一看就是在向當年那部《2001太空漫遊》致敬,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邏輯算很嚴謹,黑洞的視覺效果經過精密的運算後呈現出來很震撼。」
  • 星際穿越「一小時等於七年」的橋段有何科學依據?該如何理解
    《星際穿越》作為一部硬科幻作品深受廣大科幻迷的喜愛,下邊這位「老頭」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很熟悉,他就是基普·S·索恩,在2017年因「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獎,同時他還是霍金一生的同事和摯友。
  • 科學圈怎麼吐槽《星際穿越》(圖)
    Ent  諾蘭新作《星際穿越》給出了有史以來最為真實的黑洞模擬,創作這個模擬的人是著名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雖然黑洞本身的模擬有索恩坐鎮,電影其他部分的科學就無懈可擊了嗎?顯然,科學圈子並不這麼認為。
  • 《星際穿越》:明白這三個科學理論,就明白劇情為什麼這麼安排
    我們不要以個體自居,而要以物種為思考前提,我們必須面對星際旅行的現實——《星際穿越》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大平原,遭遇了極端乾旱,農民將原生草原耕犁,但是耕種失敗之後,裸漏的表層土,造成了沙塵暴持續了數日,40多萬人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諾貝爾物理學獎索恩擔任顧問,《星際穿越》重映再現蟲洞與黑洞震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8月2日,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將正式重映。7月31日,片方曝光了「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及海報。諾蘭聯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首次以科學的方式在銀幕呈現宇宙蟲洞與黑洞奇觀,造就了影片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視效。「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講述了《星際穿越》中令人嘆為觀止的蟲洞及黑洞奇觀,從構思到最終展現的整個過程。
  • 《星際穿越》登陸內地銀幕"燒腦"電影誰最強悍?
    情節「高大上」《星際穿越》:蟲洞、黑洞傻傻分不清楚燒腦指數:五顆星複雜的敘事、燒腦的劇情、高深的科學知識,諾蘭一向是以耗死觀眾腦細胞為樂的導演。這一次諾蘭又回到了他最愛的太空系列,與弟弟喬納森·諾蘭聯手,寫出了《星際穿越》這部結構宏大的科幻片。為了讓影片在科學根據上站穩腳跟,諾蘭特別邀請了兩位超級大牌的科學顧問參與創作,一位是知名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另一位則是霍金。兩位大牌的加入讓諾蘭得以用影像呈現世界上最前沿深奧的理論,諾蘭在《盜夢空間》裡把夢境分出了六個層級,到了《星際穿越》則把時空拓展到了五個維度。
  • 《星際穿越》重映票房超6500萬,5個細節嚴謹到讓人「難以理解」
    細節一:嚴謹的科學血統《星際穿越》的劇情構思有著嚴謹的科學血統,它的故事基礎來源於史蒂芬·霍金的老朋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他是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研究領域的傳奇人物,同時也是黑洞和廣義相對論研究方面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
  • 電影《星際穿越》中是如何依靠蟲洞在星球間穿行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電影《星際穿越》是一部史詩級的科幻驚悚片,講述了包括由於氣候變化而逃離地球,以及蟲洞和時間膨脹等方面。影片中有許多有趣的概念,這些概念帶有不同程度的科學準確度。因此,繼續閱讀本文,我們一起找出庫珀(電影《星際穿越》男主角Cooper譯名)精彩旅程中理論上可能實現的東西。
  • 重看《星際穿越》,依舊是不可超越的神作!
    而這一切成功的元素,都曾在《星際穿越》中體現。時隔6年,當《星際穿越》再次在大銀幕與觀眾見面時,仍然能讀出那份仰望星空的浪漫與詩意。同時,經歷了6年的世事變遷與風霜,觀眾們再看此片,也會多一層理解與反思。來自科學的極致浪漫當2014年《星際穿越》公映時,幾乎全世界的影迷都被電影中光怪陸離的宇宙震撼。
  • 體驗星際穿越!星球奇境特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由美國太空與火箭中心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官方遊客中心開發的宇宙特展《星球奇境》登陸廣東科學中心,將於12月17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還配套豐富的科技課、DIY等教育活動,讓孩子們領略太空科學的魅力。
  • 雙面影評人08:《星際穿越》
    從表面上看,《星際穿越》結合了人類最壯闊的太空冒險,與最強烈的情感動力,難怪不少諾粉會看到飆淚。 去年的《地心引力》中的太空也很美,不過,那是近地空間的美;確切的說,是從太空中看地球的感覺。就表現宇宙的幅度與廣度而言,《星際穿越》比它企圖媲美的標杆《2001太空漫遊》走得更遠。但它又不像很多太空歌劇作品一般,將太空表現得如舞臺布景般花團錦簇。
  • 《星際穿越》:小時代的太空英雄?
    我們能從《星際穿越》裡找到不少諾蘭前作的影子,譬如安妮海瑟薇、麥可凱恩這些臺前熟臉,又譬如漢斯季默、喬納森諾蘭這些幕後大腕,甚至看到片中土星空間站裡摺疊空間的展現,是不是也跟《盜夢空間》如出一轍?不過這不是壞事,作者型導演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正是這些元素凝成了鮮明的諾蘭印記。
  • 硬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看不懂?你如果看了這篇,就都懂了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是一部硬科幻電影,硬科幻和軟科幻及玄幻電影有很大區別,硬科幻電影涉及到科學理論,是真正的科幻電影。也因為此,為了讓這部電影能夠深入淺出,讓我們普通觀眾都能夠看懂這些高深的科學理論,電影專門聘請了科學家基普.索恩擔任科學顧問,解決電影中涉及到的科學問題。
  • 《星際穿越》:庫珀帶塔斯離開,尋找布蘭德,那之後呢
    但是,如果你想從他的電影中挑選一部拍下去,我最喜歡是2014年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群太空人和物理學家想要把人類從一個垂死的地球上拯救出來,以便讓地球上的人類繁衍生息。導演諾蘭的回歸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並沒有取悅所有人,但他宏大的規模讓《星際穿越》體驗到了這種感覺。
  • 《星際穿越》在大銀幕首現蟲洞與黑洞震撼畫面
    電影《星際穿越》劇照由好萊塢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今日曝光了「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及海報。諾蘭聯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首次以最科學的方式在銀幕呈現宇宙蟲洞與黑洞奇觀,造就了影片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視效。記者獲悉,此次發布的「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講述了《星際穿越》中令人嘆為觀止的蟲洞及黑洞奇觀,從構思到最終展現的整個過程。
  • 首都科學講堂第651期《科幻電影中的科學》
    首都科學講堂在疫情防控期間將靈活運用各類載體形成宣傳陣地,利用網絡手段為公眾帶來更多豐富主題的線上活動,進一步發揮科普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科幻電影中的科學  如何通過科幻電影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如何從日常生活入手,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創造力?
  • 現實中的太空人們如何評價《星際穿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一個真正的太空人如何想《星際穿越》?(加勒特雷斯曼)我們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行人利用下午的休假去看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星際穿越》。我們很喜歡。當然,我們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出去玩。所以,就算我們看《鴛鴦綁匪》這種爛片也是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