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布雷,很多人沒聽過,他被人稱為"領袖文膽"、"總裁智囊",為蔣介石執筆第一篇《告黃埔同學書》開始,他為蔣氏撰文二十餘載,深得老蔣信任。國民政府在抗戰時期發布的鼓舞人心的文章有很多都是出自於他的筆下,被譽為老蔣的第一秘書,可就是這樣一個蔣介石的心腹,死前卻把他的子女託付給了我黨。
陳布雷在1927年寫了《告黃埔同學書》,讓蔣介石非常滿意,所以極力邀請陳布雷輔佐於他,陳布雷從蔣介石的私人秘書做起,先後在民國政府擔任過黨部書記長、宣傳部次長、總統府國策顧問、政治委員會代理秘書長等一系列職務。
按說陳布雷在國民政府的地位應該很穩定,老蔣那麼信任他即便到了臺灣,他的身份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可是他的心裡其實是痛苦不堪的,作為一個文人,陳布雷有著文人的風骨,他為了幫蔣介石執筆,他經常被迫寫下違心的話。
由陳布雷執筆的《西安半月記》,講述的是老蔣在西安事變的經歷,當時老蔣把他的日記交給陳布雷,讓他補充完整事變的經過。陳布雷當時推辭,自己沒去西安,也沒經歷過,不知道當時情況。而老蔣非常強勢的說,按照我說的寫就可以。後來陳布雷在他日記中多次表示「不能用我的筆達我所言,為人捉刀是苦惱的」。
1948年後期,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很多老百姓也因為戰爭不得不四處流浪,陳布雷對於這樣的情況感到非常憂慮。他不想在繼續打仗,表示「我一定勸勸委員長,這個仗不能再打下去」。而他提議跟我軍談判的建議,蔣介石則認為"和談即投降",把陳布雷好一頓訓斥。
11月8日,蔣介石在中央會議上,講到"抗戰要八年,剿匪也要八年",陳布雷覺得這句話有點不妥,不便記錄下來,蔣介石又去痛斥了他一頓。這讓陳布雷深深地認識到,蔣介石的頑固已經無藥可救,覺得他再也做不了什麼,於是在1948年11月,選擇了自盡。
1947年3月初的一天傍晚,陳布雷秘密地來到了周恩來在南京的駐地,他們神交已久,互相欣賞,互相尊重,卻並無深交。當時國共談判已經破裂,氣氛非常緊張,陳布雷的突然拜訪,毫無疑問有著很重要的目的。兩個人的交談持續了兩個多小時,陳布雷臨走的時候,周總理說:「你的事我去辦,你放心。」陳布雷後來告訴他的秘書居亦僑說:「此行我為私,而非為公。」
陳布雷此行是把他的子女都託付給周總理,當時陳布雷的小兒子陳礫、長女陳秀,小女兒陳璉、女婿袁永熙全都加入了我黨,以他當時在國民黨中的地位,他的孩子在我黨可能會受到一些牽連,他希望周總理可以照顧他們一些。此後,陳布雷了無牽掛,在1948年11月13日服食安眠藥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