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員:桑楠/齊啟航 指導老師:吳瑞
創新創意方案:
(一)項目背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 「數字中國」建設,國家郵政局也提出實施郵政業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加快智慧郵政建設。中國郵政傳統函件業務給人以緩慢、陳舊的刻板印象,在如今網際網路及其他新興科技全面普及的時代,利用好郵政固有政策及行業領先優勢的基礎上,賦予中國郵政的函件業務,尤其是有儀式感的明信片產品更多新的活力,為大眾喜聞樂見並廣泛使用,是郵政明信片轉型升級的關鍵。
1.加載AR識別技術:依託雲存儲和大數據,利用計算機視覺識別、視覺展示和AR虛擬交互技術,使郵政傳統明信片具備AR交互功能,用戶通過手機掃描明信片圖案,進入AR交互界面,從而實現看、聽、玩、用等的明信片交互新體驗。 (二)項目方案
2.整合多項實用功能:AR+明信片不僅能夠實現靜態圖案的動態化,還可以利用該技術整合更多互動功能。
(1)多元化信息呈現方式:將產品背後的文化、歷史、民俗、工藝等多重信息通過圖文外鏈、音頻、3D立體、視頻、互動遊戲等方式進行呈現。
(2)照片存儲及展示空間:用戶可將存儲在手機中的照片通過界面中的「上傳」功能上傳至雲存儲,實現照片長期保存和實寄互動分享。例如:用戶在北京故宮遊覽併購買AR明信片,通過AR識別將自己在故宮拍攝的所有照片上傳,在AR界面還可實現實景照片牆顯示和個性化標記。用戶若將該枚明信片郵寄給他人,則實現了照片的另一種共享方式。
(3)旅遊信息導覽平臺:將旅遊景區電子導覽系統與AR智慧平臺相結合,實現一枚明信片就是一個景區導覽圖的功能,將3D地圖、旅行線路推薦、實景導覽、虛擬導遊等內容加載進去。
(4)觸達周邊衍生品購買:實現產品周邊文化衍生品的觸達購買,營造另一種消費場景,通過前期交互功能刺激用戶的購買慾望,從而實現郵政產品的消費轉化。
3.實現用戶分享轉化:通過以上技術和功能的實現,使用戶樂於使用、分享和傳播,從而增加用戶粘性、實現新用戶引流和郵政集郵、電商等其他業務的用戶轉化。
可行性及措施:
(一)項目可行性
1.郵政產品遍布廣泛:郵政明信片每年發行量大,郵政渠道遍布城鄉,具有天然的線下網絡優勢,加之擁有多年積累沉澱的明信片忠實消費群體,使得AR+明信片有良好的市場基礎。
2.技術手段簡單易得:近年來,AR技術被頻繁應用於不同的產品及商業活動中,其創新性的展現形式備受關注與推崇。而其中最具備移動基因的增強現實(簡稱AR)技術以低門檻的應用形式,成為最易被普及的技術。
3.消費場景得天獨厚:中國郵政經過多年業務發展,創造了豐富的營銷模式和場景,如大型展會、首發式、景區主題郵局、線上活動等,為AR+明信片的推廣營造了多元而有效的消費場景。
(二)項目實施措施
1.獲取AR數位技術:通過與技術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利用現有AR開發技術,合作開發具有郵政特色的AR+明信片,由郵政提出技術需求並提供相關內容,技術公司負責實現技術對接、大數據管理和運維。
2.建立後臺支撐體系:在技術合作方前期提供的大數據支撐基礎上,逐步建立郵政自有的數據平臺,或利用已有數據平臺,將AR+明信片大數據進行遷移,最終實現前端、後臺數據的一體化管理。
3.融合多種營銷手段:融合電商、企業定製、個性化定製、景區宣傳等多種營銷手段,逐步豐富AR+明信片的使用功能,同時也利用AR+明信片的引流效果實現其他業務的提升。
經濟效益及社會意義:
(一)經濟效益
1.拓展數字明信片藍海:目前,數位化明信片還處於亟待開發黃金階段,智能信息應用場景正逐漸豐富,傳統明信片載體與新興技術的融合產品現階段還比較少,還有大有可為的開發空間,因此數字明信片藍海帶來的經濟消息不容小覷。
2.實現流量回歸與管理:應用AR+明信片可以得到豐滿的數據,如用戶畫像、偏好、曝光率、產品轉化率、用戶的分享數據以及明信片的寄遞數據等,這些海量數據可以幫助郵政了解用戶以及管理、優化自己的產品和業務,在流量為王的網際網路時代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
3.增強互動式營銷效果:利用AR+明信片的互動傳播以及購買轉化功能,可以增強郵政和用戶的互動式營銷聯繫,通過用戶分享和場景營銷實現其他產品的消費轉化。
(二)項目意義
該項目除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外,還具備一定的社會效益和品牌價值。
1.推動「網際網路+明信片」轉型:AR+明信片技術的使用是推動中國郵政「網際網路+明信片」轉型的有效落腳點。
2.提升郵政品牌形象:藉助AR+明信片的使用和推廣,幫助建立中國郵政百年老字號的企業新形象,通過與智能創新科技的有機融合,使中國郵政升級轉變成一家數據源公司,革新現有郵政明信片帶給消費者的刻板印象。
3.助力郵政文化傳播:通過AR+明信片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郵政文化,利用創新科技、新鮮有趣的互動形式,展開創意互動營銷,以此吸引不同層次的群體關注歷史、人文文化、郵政企業文化、明信片文化和旅遊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