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2020-12-17 騰訊網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才能絕不在郭嘉之下,他的發明如:木牛流馬,連弩等,到現在都還有人在研究。諸葛亮以精於治國聞名於世,行兵布陣被司馬懿稱為「天下奇才」。在用人方面,諸葛亮也有過人之處。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

而龐統,字士元,道號鳳雛,與諸葛亮齊名,他是一個喜歡雲遊四海的智士。花一個月的時間就把一個縣令一年的公務處理妥當。在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被其誠心打動,決定下山幫助劉備一起興復漢室江山。解除人民疾苦。公元208年,諸葛亮在劉備帳中。

龐統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龐統的一生短暫而精彩,死時年僅35歲,比郭嘉還早逝,這似乎再次證明了「天妒英才」這個成語,讓人唏噓不已。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龐統為劉備取益州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龐統的人生也在此走到了盡頭,在攻打雒城時,龐統不幸中流矢而亡(純粹是意外,並非演義中說的中張任之計,死於落鳳坡,這純粹是演義在貶低龐統)。觀龐統一生,與其他謀士相比,龐統算是寡產,出的計謀並不多,主要原因是龐統的早夭,限制了他的發揮,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比郭嘉更不幸,郭嘉38歲去世之前至少一直是曹操的主力謀士之一,深得曹操信任。

而龐統35歲去世前,仕途一直不順,在東吳得不到重用,後投靠劉備依然得不到重用,好不容易在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下,劉備認識到了龐統的大才,重用龐統,而此時距離龐統的大限已經不遠了。當然龐統沒有讓人失望,從入蜀前第一次受到重用到去世不到5年的時間裡,龐統用自己的表現讓歷史記住了自己,也讓自己躋身與頂級謀士之列。龐統的夭折,是對劉備集團一次沉重的打擊。劉備從此少了一位「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一流謀士,

但是後來呢,事實證明了司馬徽的那句話有些偏頗,因為蜀國的劉備兩個人都得到了,但是卻沒有能安天下,反而是失天下了,這就讓後世很多人都是在研究這個問題。「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NO!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雖然有臥龍打天下,但蜀漢容易被人鑽空子,倘若法正與劉巴任意存在一人,則完全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劉巴是個財政人才,這人一心想投靠曹操,赤壁之戰後,荊州在劉備手裡,劉巴不能北上投奔曹操,結果繞交趾到西川,在劉璋手下做事,劉備佔領西川後,他向劉備謝罪,劉備寬恕了他,就在劉備手下做事。張飛也對他很恭敬,可見此人確實很有能力。劉備佔據西川後,軍用不足,請教劉巴,劉巴說「易而,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官市。」劉備照辦,幾個月就府庫充實了。諸葛亮曾自嘆不如劉巴。

後來也證實臥龍諸葛亮確實牛B,騷擾魏國讓魏國吃盡了苦頭,鳳雛走馬觀花,早早的在落鳳坡收場了,也沒有建立什麼不世之功,所以名聲不大。其實世人不知道在這以後還有一句話:「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可見法正和劉巴二人的重要性啊。法正擅於奇謀,不過早逝,後來是由劉巴頂法正當差事,遺憾的是,在劉備稱帝不久之後,劉巴就逝世了,如果此二人有一個活著,諸葛亮就不會憂慮蜀國後方有事了。

相關焦點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全得卻敗了?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全得卻敗了?其實後面還有一句大家都清楚三國中有一個非常什麼的老者,那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他教出了許多徒弟,並且都是人中龍鳳,而最出名的三個徒弟就是諸葛亮、龐統、徐庶,而這三人中,諸葛亮與龐統更是被人們稱為臥龍鳳雛。並且世人還說: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可是為何劉備全得卻敗了?其實是因水鏡先生還有一句話沒說完。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沒能一統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者得一可安天下, 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劉備聽了估計會大哭眾所周知,適逢亂世國家就會出現一種「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慘狀,更有甚者人們為了能夠在亂世生存下去就會違背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而「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一句,卻一直被忽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一句,卻一直被忽略!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曾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意思是得到諸葛亮和龐統一個就可以平定天下,成就霸業。其中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而鳳雛就是龐統。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還有一句?劉備得二為什麼還失敗了?
    書中第35回記載: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龍、鳳雛何人也?」水鏡撫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問時,水鏡便轉移了話題,很有神秘感嘛!可令人奇怪的是,司馬徽出門時竟然仰天大笑說:「臥龍雖得其主,未得其時,惜哉!」說完後,飄然而去,劉備嘆曰:「真隱居賢士也。」這是司馬徽在小說中的二次出場,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能掐會算的世外高人形象。於是,他的這兩句經典臺詞火了起來。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者兼得卻還是失敗,其實只因下句話
    事實上,當時的三國有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臥龍、鳳雛就是劉備的左膀右臂,然而二人都是有身份、有才能的人!臥龍大家都可以猜得到,指的就是諸葛亮,歷史上有名的勝仗有很多:第一次大獲全勝的博望坡之戰,隨後的赤壁之戰恐怕是諸葛亮一生的榮耀;而很少有人知道「鳳雛」是誰!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仍失敗?其實後面還提了倆人
    眾所周知,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得到了他兩人的幫助,最終還是沒有成就大業。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劉備太弱?史書曾有記載,劉備此人處處想著百姓,懂得深謀遠慮。所以說,最終失敗並不能說明是他的原因。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蜀漢還是亡,原來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為關鍵
    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劉備很好奇,「伏龍、鳳雛」都是誰?司馬徽則回答:「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對於兩人的談話,《三國演義》直接總結了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不是說兩人可以安天下嗎,可為何蜀漢還是滅亡了?其實,「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那才是關鍵所在,「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句話出在於《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意思是說:子初和孝直這兩個人,如果一個不在了,劉備的蜀漢政權就不能復興了。
  •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漢末一代隱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曾對先主劉備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從此臥龍鳳雛之名家喻戶曉,劉備也盡將二人招到麾下。至此,臥龍鳳雛,劉備盡得之。司馬徽先生曾有言: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如今,二人盡得,豈不天下在握。劉備在得此二人之後,的確是開啟了一段開掛的人生。先是在諸葛亮的協助下拿下荊州,之後又在龐統的輔佐下進軍益州。《隆中對》提出的三大目標: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完成了三分之二。可惜的是,最終荊州丟了,圖取中原也沒實現,蜀漢亡了。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世人往往不知
    此時水鏡先生就指點劉備,「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聽了這話之後很高興,想要具體詢問水鏡先生,臥龍和鳳雛究竟為何人時,沒想到水鏡先生卻故弄玄虛岔開了話題。劉備聽從水鏡先生的指點,轉而開始去隆中草廬三請諸葛亮,後來他還得到了被稱為鳳雛的龐統。劉備曾經一度認為,得到二人之後自己從此便可以安得天下,沒想到蜀漢最終也沒有逃脫滅亡的命運。世人都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皆得,為何最後還落得亡國的命運呢?
  • 劉備得臥龍鳳雛2人卻未定天下,原來結局在下半句早已透露
    官渡之戰後劉備不得不依附劉表,在此期間拜訪討教水鏡先生,幸得水鏡先生極力舉薦臥龍,鳳雛二人,當時就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也」一說,足以見得臥龍與鳳雛二人的才華。後便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以及鳳雛的投靠,可以說,劉備後續能夠與孫權,曹操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此二人的加盟尤其是諸葛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劉備既得二人,為何還是沒能安天下,仍然沒有逃脫蜀漢被滅的結局呢?
  • 遼寧男籃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記得上個賽季的湖人隊,中國的球迷稱呼湖人陣中的格林和波普為「臥龍」「鳳雛」,因為只要二人之中有一個能夠穩定輸出,湖人隊就大概率可以輕鬆的贏下比賽,如果兩人同時失準,那麼就只能靠詹姆斯和戴維斯的超神發揮了。這就是所謂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為何劉備沒有得天下?
    問得好,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請一定要注意這個安字。換句話說,臥龍諸葛亮和送出龐統都是守天下之臣,而非得天下之臣。為什麼這麼說呢?臥龍和鳳雛都是上馬可管軍,下馬可管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全才。而這樣的全才劉備有兩個。按理說劉備一定會得到天下。因為諸葛亮,龐統他們守成的優勢要遠大於創業的優勢,因為創業需要進取,而守成則需要平衡關係。
  • 三國有句話叫:「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下一句卻鮮為人知!
    三國有句話叫:「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下一句卻鮮為人知!《三國演義》的知名度很高,基本上人人都看過,有的人甚至會看上十幾遍,因為它寫的非常好,並且很有文學價值,裡面的人物描述的非常仔細,就像真實存在的一樣。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下一句才是經典,但是卻少有人知
    在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有著這樣一句話:「想要興復漢室,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這時但是水鏡先生對劉備說的話。劉備聽了之後很高興,於是就詢問水鏡先生臥龍、鳳雛這兩個人到底是那兩位?可是正當劉備想要詢問臥龍、鳳雛這兩個人到底是誰的時候,水鏡先生卻故弄玄虛,開始岔開話題。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全得還是敗了?因為後面還有一句
    大家在讀三國的時候,預計會有一句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說這句話的人是司馬徽,司馬徽是著名大名士,所以這句話確實很有說服力。司馬徽說這話的原因是臥龍和鳳凰都是非常聰明的謀士。因為智慧豐富。不用說烏龍,都知道是諸葛亮。劉備當時是三區楚麗。邀請諸葛亮,諸葛亮在分娩後也幫助劉備在樸望坡戰爭中擊敗趙軍。
  • 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驚世之才鳳雛的隕落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龐統才智與諸葛亮齊名,但不幸的是龐統和郭嘉一般都是英年早逝,都有這較為高的才華,卻為天所不容。龐統的才華,計策,謀略智慧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也可以說是當世才華人物的真實縮影,但是卻因為命運多舛而不為人知。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都得卻敗了,原來還有後半句
    當中最讓讀者津津樂道的便是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局勢。期待著誰能最後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而這其中,支持者最多的無疑就是蜀國。巔峰的蜀國武有五虎將、謀有臥龍鳳雛。然後最終結局卻沒有朝人們希望的方向發展,蜀國不但沒有統一天下,反而被滅國了。
  • 你只知道「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卻不知後面一句才道出真理
    三國時期有著眾多的傳奇故事,也是孕育出眾多人才的一個時期,各種謀士、大將層出不窮,三國時期,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過一句話是用來肯定臥龍鳳雛二人的,他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而這其中的臥龍鳳雛代表的就是諸葛亮和龐統,這是對他們二人實力的最大認可,可見此二人確實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謀士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原來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司馬徽之所以天下聞名,其實只因他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宣傳他的兩大弟子的廣告詞,10個字: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