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雲監工有多認真你們知道麼?
1600萬人在線看火神山醫療基地建設現場……你以為這是要拿下年度直播冠軍的節奏?
不!到凌晨00:40,看直播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崛起的人數都分別甚至飆升至2200多萬……所以大家真的不睡覺做「監工」了!
網友:無聊又睡不著看直播造醫院《火神山之建》和《雷神山之建》,究竟春節檔票房最高記錄花落誰家呢?因肺炎疫情不得不足不出戶的大家,「無聊程度」有多嚴重?有網友「認真」地數起了畫面上的建築工人人數……
火神山的「監工們」給每輛施工車都起了名字,「小藍」、「小黃、「大紅」,甚至還有「送灰宗」和」焊武帝」……每一輛工程車都有了粉絲!甚至連照明燈都擁有了姓名——「大亮」。
今天,你是哪家醫院的「網絡監工」?
最新:黃岡版小湯山正式啟用
1月28日晚,黃岡版「小湯山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啟用。晚上10時31分,黃岡市中心醫院開始轉運發熱患者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治療。
武漢「小湯山」6天建成中國基建狂魔如何創造奇蹟?
6天能做什麼?能讀完一本百萬字小說,能去一個城市旅遊,能追完一部80集電視劇,但是你敢相信,6天之內還能蓋一個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醫院!
近日,武漢肺炎疫情不斷擴散,醫療物資嚴重短缺,病床更是一床難求,為阻止肺炎疫情蔓延。
武漢政府決定,參照17年前,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模式,建造一座專門收治新型肺炎的醫院,計劃在2月3日投入使用,6天內建成。
計劃是,第一天完成平整地形,第二天鋪築水穩,第四天新建板房,第六天一座全新的醫院將拔地而起。這聽起來像是個天方夜譚,卻低估了素有「基建狂魔「之稱的中國速度,在中國人手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1月23日下午,武漢政府緊急召開專題會議,決定在蔡甸知音湖武漢職工療養院建立一座專門醫院,命名為「火神山醫院」。
為了在短時間內高效作業,武漢市承建局成立了建設指揮部,由中信建築設計院負責醫院的設計,中建三局、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4家單位共同建設,各單位立下軍令狀,堅決完成任務,採用活動板房形式,建設速度快又實用。
疫情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提前一分鐘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鐘遏制疫情蔓延,時間就是生命!
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須用在刀刃上,1月23日下午5點,召開應急醫院施工籌備會即刻籌備各項施工資源。
1月23日晚10點,35臺反鏟、10臺推土機、8臺壓路機從全市各處趕來,通宵進行場平、回填等施工。
1月24日凌晨1點,中信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設計師們,在武漢封城的當天夜晚,連夜趕回公司加班,在24日凌晨設計出圖紙。
大半夜,設計師們不眠不休,戴著厚厚的口罩在會議室緊盯著大屏幕,不斷修改設計,大腦瘋狂運轉,確保設計方案不出一絲誤差,將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硬生生攻克。
圖紙確定無誤後,立即傳到建築部門手裡,1月24日上午8點,上百臺挖掘機從四面八方集結完畢,一聲令下立即機器轟鳴,場面震撼,讓人又熱血又激動,心緒久久難平。
一位在施工現場看到這一切的市民邊拍邊感嘆:「一晚上上百臺挖掘機到現場了。「
短短十幾個小時,不斷創造著奇蹟。累計平整全部場地5萬平方米,相當於7個足球場大小,內轉土方15萬立方米,足以填滿57個遊泳池,整個施工期間,項目部按照兩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施工。
高峰期將有1500名建設者和280臺套施工機械設備同時奮戰。此外,還有2000工人隨時等候調派,公路上,長達兩公裡工程車隊逆向而行,目的地,武漢「小湯山」。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明白,與時間賽跑,就是與病魔賽跑。很多工人在24號除夕夜接到施工通知時,春晚剛開始,年夜飯剛端上桌,片刻猶豫便立即返回,當天下著雨,工人們戴著厚厚的口罩,踩著泥濘的地面,像個戰士一樣義無反顧扎進施工現場。
當其他人在家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的時候,這些工人們在下著雨的武漢,晝夜不停的趕工,他們的年夜飯只是一份簡單的盒飯,沒有桌椅,那就站在一邊,蹲在角落捧著碗著吃。
還有更多的工人為了趕工,從前一天晚上進場到第二天都沒顧上喝一滴水、吃一頓飯,在寒風中冒雨堅守十幾個小時。但是從沒有一個人抱怨,全都無怨無悔,還有更多的網友主動報名無償出力,有一個工人說:「98年抗洪搶險我們還小沒趕上,今天趕上這個事情了,也要盡一份力量把它幹好,只要需要我們不停地幹都可以!「
一個個平凡的人做著不平凡的事,這世間哪有什麼白衣天使,鎧甲勇士,只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救人救國,工作服就是他們的戰袍,就是英雄的鎧甲。我們的目標是,舉全國之力,不惜一切代價,不講任何條件,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財力、物力,保證醫院建設順利進行。
而這樣的閃電速度,這樣堅如磐石的決心,這樣高效神速的團隊,讓人不得不想起17年前的北京小湯山。2003年4月,非典型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北京市政府,以空前速度建設小湯山醫院,同樣是2.5萬平方米,同樣可容納1000張病床,從開建到投入使用僅8天時間,創下世界醫院修建速度紀錄。建成投入使用後,小湯山醫療點在兩個月內成功收治全世界十分之一、全國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治癒率超過98.8%,全部1383名醫護人員無一感染,而在這之前,一線醫護人員感染率在20%以上,被世衛專家稱為「醫療史上的奇蹟」,這也是當時中國抗擊非典成功的重大一戰。
據當時參建的工人回憶,7000人參與施工,全體建設人員不分晝夜,工程機械24小時轟鳴,來不及吃東西,就泡麵饅頭將就一口,沒有地方睡覺,就軍大衣一裹隨便找個草地一躺,那艱苦卓絕的歷史讓人終身難忘。
而在武漢決定建立急救醫院之前,曾在北京小湯山成功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隊員們,主動請纓,奔赴戰場!他們籤下名字,按下紅手印,「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同濟醫院抗擊新型肺炎的第二批志願報名,瞬間就滿員了。
申請書上「不記報酬,無論生死。」短短八個字,道盡了醫生對信仰的堅守和捍衛,讓人哭紅了眼。
封一座城,護一個國,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愛。如今17年後,我們再現奇蹟,除了火神山醫院之外,武漢將計劃在半個月內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新增床位1300張。比17年前任務更艱巨,時間更緊迫,但是我們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因為在災難面前,記得,你背後不僅僅只有自己的背影,你背後是我們,是整個祖國!
來源:藝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