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街道以山海生態為底色打造濱海風情小鎮

2021-01-09 SZNEWS

南澳街道大鵬灣沿岸風光。

核心提示

南澳街道位於大鵬半島最東部,三面臨海,擁有豐富的山海生態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轄區森林面積達100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高達87%;深圳第二高的七娘山沿海分布著國家地質公園、鹿嘴、東西湧、楊梅坑、柚柑灣、海貝灣、桔釣沙等自然山海景觀和浪騎遊艇會、七星灣遊艇會、大鵬遊艇基地等海上休閒運動基地。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和崇山峻岭間坐落著高嶺、半天雲、鶴藪、西貢、鵝公、東山等數百年歷史的古村落,傳承著疍家文化、龍舟文化、媽祖誕、漁民娶親、舞草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歷史和人文資源,為南澳高端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生態永續動力。更高標準地保護生態,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成為南澳街道的首要任務。

大鵬新區在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優美、環境宜人的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戰略布局和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中,賦予南澳加快打造綠色發展典範區的重任,並為南澳確定了打造濱海風情小鎮的發展目標。

圍繞打造「濱海風情小鎮」的發展目標,南澳街道黨工委以基層黨建為統領,打造基層戰鬥堡壘,樹立先鋒模範標兵,帶領全體黨員幹部攻堅克難,勇往直前,先後實現了深圳首個「零工業街道」目標,完成了一級水源保護區半天雲徵拆和西湧片區提前整備清理任務。目前,正加快推進南澳河等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和南澳墟鎮的規劃建設,為加快推進國際一流、生態優美、環境宜人的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貢獻南澳力量,彰顯南澳擔當。

清退全部工業企業

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生態資源

「要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好生態環境,絕不讓十幾家低端企業的留存成為南澳生態發展的敗筆。」據南澳黨工委負責人介紹,打造零工業街道,是為了讓南澳豐富的山海資源轉變成綠色產業的永續動力,推動轄區更高層次的生態發展、綠色發展、特色發展。《大鵬新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大鵬新區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對大鵬半島地域環境和生態、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詳細梳理,確定了「生態永續」目標和「一體兩翼」整體布局。其中,「一體兩翼」中的「一體」,依託南澳高度集聚的楊梅坑、東西湧、鹿嘴、地質公園、柚柑灣、浪騎遊艇會、七星灣遊艇會、海上運動中心等資源,打造以世界級主題公園、國際化會議度假中心、大眾型戶外運動為特色的頂級核心景區。

圍繞新區的部署和規劃,南澳辦事處於2016年提出力爭在2018年底實現「零工業」生態街道的目標。為此辦事處制定了《淘汰落後技術裝備及相關工業企業工作方案》,成立了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在摸清企業生產的情況下,按照先易後難、分類分批的原則逐步淘汰。

南澳轄區共有15家工業企業,均屬於低端落後企業,被列為清理淘汰對象。「這些工業企業不僅低端落後,而且安全隱患嚴重。」據辦事處安監辦負責人介紹,兩年多來,安監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安全專家804人次,檢查轄區企業268家次,發現事故隱患269處,責令整改269處,立案11宗,其中經濟處罰6宗,警告2宗。其中,一家被責令停產停業的企業在整改過程中,偷偷復工,安監人員採取「白+黑」輪流盯守的方式,持續一個月晝夜緊盯,使這家企業最終放棄僥倖心理,徹底停工。截至2018年10月底,關停取締企業3家,動員搬遷企業10家,幫助2家企業完成轉型升級,提前兩個月實現「零工業街道」目標。

開展「一村四河」徵拆治理

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景觀

南澳街道黨工委按照「源頭預防,標本兼治,河海統籌」的原則,以治海先治河、治水抓源頭的順序,在對轄區25條河流截汙整治的基礎上,於2018年全面開展半天雲村等一級水源保護區徵拆和南澳河、楊梅坑河、大碓湧和新大河綜合整治徵拆工作。

從2018年3月徵拆工作啟動,到當年11月5日全面完成半天雲村148棟房屋及附屬物的籤約、拆除工作,辦事處僅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提前完成了半天雲的徵拆任務,共計拆除建築10319平方米,實現了對一級水源的嚴格保護。徵拆工作啟動以來,南澳黨工委成立了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負總責的徵拆領導小組,下設8個功能組和13個談判組,各組均由辦事處處級幹部牽頭負責,抽調新區和辦事處優秀年輕幹部職工100餘人組成,全面統籌推進徵拆工作。全體工作人員自覺實施「779工作時間」模式,即一周七天早7點至晚9點,並利用節假日走街串巷,上門入戶,耐心細緻講解徵遷政策、補償方案,得到廣大權利人的理解和支持,實現了「零上訪、零投訴、零搶建搶種」的目標。

「此外,我們還完成楓木浪、香車和東湧三座水庫共5050畝土地的徵轉和入庫工作」。據南澳辦事處負責人介紹,其中,東湧水庫完成涉及242戶366棟約5.2萬平方米籤約收尾工作,並向第二批176戶安置家庭分配了358套住房。

「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也在全速推進之中。」南澳辦事處負責人介紹說,按照新區確定的目標,辦事處加快推進南澳河、楊梅坑河、大碓湧和新大河綜合整治工作。據了解,拆除工作完成後,施工單位將在河流堤壩兩側鋪設人行休閒觀景長廊,種植觀賞花草、樹種,配置涼亭座椅、景觀小品和燈光工程。到2020年底,將4條河流建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景觀河,河流水質全部達到Ⅲ類以上標準。

推進西湧沙灘清理整備工作

打造大灣區最靚麗的生態旅遊名片

超強颱風「山竹」給西湧片區造成嚴重毀壞,但也帶來了重大機遇。新區對標國際一流標準,通過災後重建,建設世界級的濱海旅遊帶,打造美麗大鵬的「西湧樣板」。南澳黨工委、辦事處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西湧片區整備清理工作重擔。

據了解,整備清理工作涉及業主62戶、72個經營場所、995棟建築,相關利益群體約1000人,需拆除建築面積逾4.3萬平方米。同時,該區域屬經營旺區,涉及的建築均存在多手轉租、承租的複雜情況,利益結構複雜,協商談判難度巨大。

剛剛圓滿完成半天雲村一級水源徵拆任務的南澳黨工委、辦事處,發揚連續作戰精神,迅速組織成立9個工作小組,班子成員全員上陣,擔任9個工作小組組長,組員由辦事處、社區、居民小組幹部職工組成,制定方案,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體工作人員吃住在辦事處、社區,以「5+2、白加黑、8+N」工作模式投入談判工作。

工作人員登門入戶對業主和經營戶,耐心細緻講解政策,並對群眾反映的訴求進行反饋。同時,重點爭取黨員業主的大力支持,讓黨員業主帶頭先籤、先拆,迅速打開了徵拆局面。在徵拆談判的全過程中,每個黨員都「戴黨徽、亮身份」,時刻保持模範帶頭作用和衝鋒在前的姿態。辦事處聘請的律師團隊,配合9個工作小組共同研判梳理沙灘建(構)築物的相關權屬關係,堅持逐個問題單獨研究,用足用好各項政策,大大推動籤約進度。

談成一個、籤約一個,賠償一個、拆除一個,經過5個多月的日夜攻堅,南澳辦事處圓滿完成了片區整治清理拆除工作,共拆除建築955棟,拆除面積43476平方米。確保西湧部分沙灘「五一」假期對外開放,滿足廣大市民親水度假的需求。目前,市規劃部門正在編制西湧片區長遠規劃,西湧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招標已經掛網公告。未來,西湧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亮麗的生態旅遊名片。

(吳錦泉 彭刋)

相關焦點

  • 南澳打造濱海風情特色小鎮 深圳有了首個「無工業」街道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南澳打造濱海風情特色小鎮 深圳有了首個「無工業」街道&nbsp&nbsp&nbsp&nbsp深圳商報2018年11月24日訊 記者昨日從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獲悉,隨著西湧社區高雅酒店用品有限公司停產搬離,該辦事處提前兩個月實現目標
  • 生態南澳將打造濱海風情+森林小鎮 擦亮生態旅遊品牌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nbsp&nbsp&nbsp&nbsp生態南澳將打造濱海風情+森林小鎮&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
  • 南澳墟鎮將打造濱海漁港風情特色小鎮~
    新區是深圳的「生態基石」、文化之根也是旅遊旺區南澳墟鎮片區是新區最具特色的濱海片區之一▽這裡始建於600多年前、明朝洪武年間的「海上互市」,是深圳唯一的客家漁港風情小鎮,新區2項省級非遺● 大鵬新區對南澳墟鎮綜合整治高度重視,先後完成了《南澳墟鎮改造規劃研究》《南澳墟鎮建築風貌規劃研究》等,並通過市級相關部門審批,持續推進南澳墟鎮綜合整治,打造濱海特色風情小鎮。
  • 大鵬新區牽手兩大文旅集團 打造濱海漁港風情特色小鎮
    「漁港風情特色小鎮」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一步。此次協議籤訂,合作雙方將通過對南澳、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漁港文化、疍家文化、嶺南文化、移民文化、客家文化的深入挖掘與梳理,依託南澳墟鎮山、海、河、街格局,遵從深圳市政府印發的關於南澳墟鎮的各類政策性文件及新區戰略規劃,積極將國際遊艇特色產業融入南澳墟鎮產業布局,將墟鎮打造成集漁村風貌展示、漁民生活體驗、移民文化記憶、深圳「老街」活化、漁港休閒娛樂、海上時尚運動、生態健康養生等於一體的濱海漁港風情特色小鎮
  • 打造濱海漁港風情特色小鎮,南澳墟鎮將有大變化
    南澳墟鎮,這個自明洪武年間因「海上互市」起源,逐步發展成客家漁民聚集的濱海漁港小鎮,被看成是深圳歷史發展的縮影,在幾百年的風雨洗滌中,依然閃耀著光芒。日前,大鵬新區與偉光匯通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及中國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發揮多方優勢,共同塑造充滿歷史文化韻味及別具一格的濱海特色風貌的南澳墟鎮,將其打造成為打造濱海漁港風情特色小鎮,推進大鵬文化旅遊在產業發展、人文、生態等整體水平的提升。
  • 「城市琢玉行動」打磨城市細節 南澳加快建設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
    隨著西湧片區「超一流生態型濱海旅遊度假區」定位出爐,加上新大社區世界級主題樂園項目和南澳旅遊專用口岸碼頭規劃建設加速推進,南澳作為大鵬新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核心區的定位日益清晰。天賦自然資源使南澳成為大鵬新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重要載體。8月7日,位於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的西湧濱海旅遊度假區開業,這也宣告西湧沙灘在颱風「山竹」洗禮後,鳳凰涅槃,展翅邁向「超一流生態型濱海旅遊度假區」。
  • 南澳,做「兩山理論」的忠實踐行者
    日前,一群孩子走進西貢古村落,探訪這片山海之間最年長的古樹,這棵570歲的西貢古樟是國家一級保護的古樹,被尊稱為「大鵬半島樹王」。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面積約46平方公裡,擁有獨特火山遺蹟和海岸地貌景觀;05 22公裡林蔭綠道縱橫其中,4座大型水庫星羅棋布,25條河流繞山入海,生態底色絢麗,2019年獲評「廣東省森林小鎮」。
  • 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區核心區 深圳南澳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原標題:加快打造世界級生態濱海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南澳率先實現垃圾分類設施和督導兩個全覆蓋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4日訊 南澳黨工委、辦事處圍繞「打造世界級生態濱海旅遊度假區核心區
  • 南澳街道 將深圳「後花園」發展成「會客廳」
    近年來,南澳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核心區。2020年,南澳黨工委、辦事處高標準規劃建設,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和秀麗的山海風光,緊抓「雙區」建設的發展機遇,高質量保護發展,高水平管理服務,吹響建設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核心區號角,走出超常規路徑,努力實現南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奮力將深圳市「後花園」發展成「會客廳」。
  • 深圳大鵬新區:山海築夢 打造灣區生態後花園
    南澳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範例。2018年,大鵬新區成功將南澳打造成為深圳市首個無工業小鎮。據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安監辦全均平介紹,南澳辦事處擁有豐富的山海生態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轄區森林覆蓋率高達87%,西湧沙灘長近5公裡,是大鵬半島最長、沙質最好的沙灘,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每年吸引遊客300多萬人次,並於2017年正式入選首批「廣東省森林小鎮」名單。
  • 吹響爭創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核心區衝鋒號角
    昨日,南澳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馬林主持召開2020年南澳街道黨工委工作視頻會,會議設置1個主會場和12個分會場,總結2019年工作,部署今年和未來一段時期工作,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群眾搶抓機遇、擔當實幹、銳意創新,吹響爭創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核心區的衝鋒號角。
  • 大鵬新區牽手知名文旅集團為南澳墟鎮打造出謀劃策
    新區是深圳的「生態基石」、文化之根,也是旅遊旺區。南澳墟鎮片區是新區最具特色的濱海片區之一,這裡始建於600多年前、明朝洪武年間的「海上互市」,是深圳唯一的客家漁港風情小鎮,新區2項省級非遺「南澳漁民娶親習俗」與「南澳舞草龍」均發源於此。 大鵬新區對南澳墟鎮綜合整治高度重視,先後完成了《南澳墟鎮改造規劃研究》《南澳墟鎮建築風貌規劃研究》等,並通過市級相關部門審批,持續推進南澳墟鎮綜合整治,打造濱海特色風情小鎮。
  • 「微更新」活化南澳客家漁港風情小鎮
    晶報訊(記者 陳碧霞 通訊員 方濤)記者昨日從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獲悉,未來南澳墟鎮或將通過濱海活化等8個方面的「微更新」綜合整治規劃,整體提升其客家漁港風情旅遊小鎮的形象品質,擴大其吸引力和影響力,促進轄區旅遊發展。
  • 「山海風情手繪小鎮」首批藝術創作基地授牌
    【連網】11月7日,我市「山海風情手繪小鎮」首批藝術創作基地授牌儀式在海上雲臺山楓樹灣景區舉行,儀式上為宿城街道留雲嶺村、高公島街道黃窩村、柳河村、高公島社區、連島街道西連島村以及連雲港老街6家「山海風情手繪小鎮」藝術創作基地現場授牌。
  • 南澳墟鎮更新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打造漁港風情特色小鎮
    原標題:南澳墟鎮更新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漁港風情特色小鎮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2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連城 通訊員 楊建超)24日,大鵬新區南澳墟鎮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新區籤訂
  • 山海南澳應借海洋產業破浪前行
    7月31日,「生態文明——市、區人大代表南澳行」在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舉行。作為深圳首個沒有工業的街道,南澳產業發展備受市、區人大代表關注,是打造「華南知名漁港小鎮」還是爭取「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落戶,「後無工業時代」南澳如何發展引發代表們熱議,新區相關部門也在座談會上透露了南澳未來產業布局規劃。「無工業」後,首先需要面對的是廠房空置、集體收入減少的問題。據南澳集體資產管理辦統計,轄區共有廠房建築面積逾36萬平方米。
  • 深圳東部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區
    深圳擁有近260公裡長的海岸線資源,東部地區有近160公裡生態海岸線。「東部山海生態度假區將重點營造聽海、樂海的濱海度假勝地及慢、靜、雅的濱海生活」,今年10月,深圳市規土委公布的《深圳市海岸帶綜合利用與保護規劃》提到。結合災後重建工作,東部濱海旅遊景區如何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 日照嵐山頭街道抓住棚改「牛鼻子」打造濱海旅遊特色小鎮
    原標題:23秒丨日照嵐山頭街道抓住棚改「牛鼻子」打造濱海旅遊特色小鎮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日照市嵐山區嵐山頭街道臨港靠海,發展優勢突出。2020年,街道按照全區重點工作攻堅部署要求,聚焦「黃海明珠、鋼鐵新城」目標定位,加快棚戶區改造,推進港產城海融合發展,聚力打造濱海特色旅遊小鎮。
  • 「原創」「琢玉」成良器,南澳全力打造打造全域旅遊「花園街道」
    南澳正全力打造全域旅遊「花園街道」,著力建設東西兩線景觀帶,建立「花景大道——花漾街區——社區花園——花園路口」多維美化項目庫,全力實施「城市琢玉行動」,對最貼近居民和遊客的城市管理環節改造提升,快速提升城市宜居度,打造高品質的人居及旅遊環境。生態廊道南澳是深圳面積最大、森林覆蓋率最高的街道,坐擁珠三角最美山海資源,是良好的生態宜居城區,被稱為深圳重要「綠肺」和「後花園」。
  • 南澳成深圳首個無工業街道 墟鎮片區將打造為「南海明珠」
    大鵬新區打造深圳「生態特區」,南澳已成為全市首個沒有工業的街道。深圳商報記者 李博 攝  原標題:「大發展」與「大保護」並行不悖南澳成深圳首個無工業街道作為深圳「生態特區」,大鵬新區堅持淘汰高耗能、汙染企業,強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和全域旅遊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