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街道大鵬灣沿岸風光。
核心提示
南澳街道位於大鵬半島最東部,三面臨海,擁有豐富的山海生態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轄區森林面積達100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高達87%;深圳第二高的七娘山沿海分布著國家地質公園、鹿嘴、東西湧、楊梅坑、柚柑灣、海貝灣、桔釣沙等自然山海景觀和浪騎遊艇會、七星灣遊艇會、大鵬遊艇基地等海上休閒運動基地。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和崇山峻岭間坐落著高嶺、半天雲、鶴藪、西貢、鵝公、東山等數百年歷史的古村落,傳承著疍家文化、龍舟文化、媽祖誕、漁民娶親、舞草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歷史和人文資源,為南澳高端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生態永續動力。更高標準地保護生態,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成為南澳街道的首要任務。
大鵬新區在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優美、環境宜人的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戰略布局和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中,賦予南澳加快打造綠色發展典範區的重任,並為南澳確定了打造濱海風情小鎮的發展目標。
圍繞打造「濱海風情小鎮」的發展目標,南澳街道黨工委以基層黨建為統領,打造基層戰鬥堡壘,樹立先鋒模範標兵,帶領全體黨員幹部攻堅克難,勇往直前,先後實現了深圳首個「零工業街道」目標,完成了一級水源保護區半天雲徵拆和西湧片區提前整備清理任務。目前,正加快推進南澳河等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和南澳墟鎮的規劃建設,為加快推進國際一流、生態優美、環境宜人的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貢獻南澳力量,彰顯南澳擔當。
清退全部工業企業
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生態資源
「要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好生態環境,絕不讓十幾家低端企業的留存成為南澳生態發展的敗筆。」據南澳黨工委負責人介紹,打造零工業街道,是為了讓南澳豐富的山海資源轉變成綠色產業的永續動力,推動轄區更高層次的生態發展、綠色發展、特色發展。《大鵬新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大鵬新區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對大鵬半島地域環境和生態、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詳細梳理,確定了「生態永續」目標和「一體兩翼」整體布局。其中,「一體兩翼」中的「一體」,依託南澳高度集聚的楊梅坑、東西湧、鹿嘴、地質公園、柚柑灣、浪騎遊艇會、七星灣遊艇會、海上運動中心等資源,打造以世界級主題公園、國際化會議度假中心、大眾型戶外運動為特色的頂級核心景區。
圍繞新區的部署和規劃,南澳辦事處於2016年提出力爭在2018年底實現「零工業」生態街道的目標。為此辦事處制定了《淘汰落後技術裝備及相關工業企業工作方案》,成立了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在摸清企業生產的情況下,按照先易後難、分類分批的原則逐步淘汰。
南澳轄區共有15家工業企業,均屬於低端落後企業,被列為清理淘汰對象。「這些工業企業不僅低端落後,而且安全隱患嚴重。」據辦事處安監辦負責人介紹,兩年多來,安監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安全專家804人次,檢查轄區企業268家次,發現事故隱患269處,責令整改269處,立案11宗,其中經濟處罰6宗,警告2宗。其中,一家被責令停產停業的企業在整改過程中,偷偷復工,安監人員採取「白+黑」輪流盯守的方式,持續一個月晝夜緊盯,使這家企業最終放棄僥倖心理,徹底停工。截至2018年10月底,關停取締企業3家,動員搬遷企業10家,幫助2家企業完成轉型升級,提前兩個月實現「零工業街道」目標。
開展「一村四河」徵拆治理
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景觀
南澳街道黨工委按照「源頭預防,標本兼治,河海統籌」的原則,以治海先治河、治水抓源頭的順序,在對轄區25條河流截汙整治的基礎上,於2018年全面開展半天雲村等一級水源保護區徵拆和南澳河、楊梅坑河、大碓湧和新大河綜合整治徵拆工作。
從2018年3月徵拆工作啟動,到當年11月5日全面完成半天雲村148棟房屋及附屬物的籤約、拆除工作,辦事處僅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提前完成了半天雲的徵拆任務,共計拆除建築10319平方米,實現了對一級水源的嚴格保護。徵拆工作啟動以來,南澳黨工委成立了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負總責的徵拆領導小組,下設8個功能組和13個談判組,各組均由辦事處處級幹部牽頭負責,抽調新區和辦事處優秀年輕幹部職工100餘人組成,全面統籌推進徵拆工作。全體工作人員自覺實施「779工作時間」模式,即一周七天早7點至晚9點,並利用節假日走街串巷,上門入戶,耐心細緻講解徵遷政策、補償方案,得到廣大權利人的理解和支持,實現了「零上訪、零投訴、零搶建搶種」的目標。
「此外,我們還完成楓木浪、香車和東湧三座水庫共5050畝土地的徵轉和入庫工作」。據南澳辦事處負責人介紹,其中,東湧水庫完成涉及242戶366棟約5.2萬平方米籤約收尾工作,並向第二批176戶安置家庭分配了358套住房。
「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也在全速推進之中。」南澳辦事處負責人介紹說,按照新區確定的目標,辦事處加快推進南澳河、楊梅坑河、大碓湧和新大河綜合整治工作。據了解,拆除工作完成後,施工單位將在河流堤壩兩側鋪設人行休閒觀景長廊,種植觀賞花草、樹種,配置涼亭座椅、景觀小品和燈光工程。到2020年底,將4條河流建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景觀河,河流水質全部達到Ⅲ類以上標準。
推進西湧沙灘清理整備工作
打造大灣區最靚麗的生態旅遊名片
超強颱風「山竹」給西湧片區造成嚴重毀壞,但也帶來了重大機遇。新區對標國際一流標準,通過災後重建,建設世界級的濱海旅遊帶,打造美麗大鵬的「西湧樣板」。南澳黨工委、辦事處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西湧片區整備清理工作重擔。
據了解,整備清理工作涉及業主62戶、72個經營場所、995棟建築,相關利益群體約1000人,需拆除建築面積逾4.3萬平方米。同時,該區域屬經營旺區,涉及的建築均存在多手轉租、承租的複雜情況,利益結構複雜,協商談判難度巨大。
剛剛圓滿完成半天雲村一級水源徵拆任務的南澳黨工委、辦事處,發揚連續作戰精神,迅速組織成立9個工作小組,班子成員全員上陣,擔任9個工作小組組長,組員由辦事處、社區、居民小組幹部職工組成,制定方案,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體工作人員吃住在辦事處、社區,以「5+2、白加黑、8+N」工作模式投入談判工作。
工作人員登門入戶對業主和經營戶,耐心細緻講解政策,並對群眾反映的訴求進行反饋。同時,重點爭取黨員業主的大力支持,讓黨員業主帶頭先籤、先拆,迅速打開了徵拆局面。在徵拆談判的全過程中,每個黨員都「戴黨徽、亮身份」,時刻保持模範帶頭作用和衝鋒在前的姿態。辦事處聘請的律師團隊,配合9個工作小組共同研判梳理沙灘建(構)築物的相關權屬關係,堅持逐個問題單獨研究,用足用好各項政策,大大推動籤約進度。
談成一個、籤約一個,賠償一個、拆除一個,經過5個多月的日夜攻堅,南澳辦事處圓滿完成了片區整治清理拆除工作,共拆除建築955棟,拆除面積43476平方米。確保西湧部分沙灘「五一」假期對外開放,滿足廣大市民親水度假的需求。目前,市規劃部門正在編制西湧片區長遠規劃,西湧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招標已經掛網公告。未來,西湧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亮麗的生態旅遊名片。
(吳錦泉 彭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