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早茶
而關於廣東人飲早茶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清朝鹹豐同治年間。
那時的早茶鋪相當於現在的路邊攤,在佛山還出現了一種叫「一釐館」的食肆,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專門提供茶水和茶點供路人歇腳敘談。
儘管當時的茶鋪條件十分簡陋,但來往的客人依舊絡繹不絕。隨著社會的發展,早茶文化的逐漸流行,路邊攤也演變成現在的茶館或茶樓,而點心種類也越來越豐富。
直到現在,廣東人飲早茶仍然流傳著「嘆一盅兩件」(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之意)的口頭禪,這也是老廣們吃早茶時的習慣搭配。「盅」是指「蓋碗」,即蓋碗泡茶;「一盅」就是一杯茶;「兩件」則是「兩籠」或者「兩份」的意思,泛指早茶裡的點心。一位客人點上一種茶和兩種點心最合適,再捧上一份報紙,這便是老廣人最悠閒的時刻了。
廣東早茶點心
▲
記得有位朋友曾說過:所有的廣東美食,在早茶麵前都黯然失色。的確,早茶在廣東人的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但茶並非主角,真正的重頭戲還在「點心」。
說起廣東早茶點心,當屬「水晶蝦餃」知名度最高,它也是廣東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麥、叉燒包、蛋撻)」之一。別看這小小的水晶蝦餃,卻十分考究點心師傅的功力,外形小巧玲瓏、晶瑩透亮,透明的皮裹著鮮紅的蝦仁,「紅裝素裹」很誘人;它入口柔韌而富有彈性,吃起來爽滑清鮮,把濃濃的嶺南飲食風味詮釋得淋漓盡致。
另外,「叉燒包」也是廣東早茶裡具有代表性的點心之一,因麵皮內包入叉燒肉餡而得此名。「高身雀籠型,大肚收篤,爆口而僅微微露餡」是對叉燒包的標準要求,優質的叉燒包更是要麵皮鬆軟,叉燒餡流質均勻,鹹甜適中,肥瘦適當。
水晶蝦餃 & 叉燒包
當然,喜歡吃甜食的朋友一定不會錯過的便是「奶黃包」了。濃鬱的奶香和蛋黃味,搭配奶黃餡的綿滑,入口細膩綿如雲,讓人回味無窮。
除了水晶蝦餃、叉燒包和奶黃包之外,廣東早茶裡還有「葡式蛋撻、腸粉、流沙包、豉汁鳳爪、糯米雞、幹蒸燒賣、榴槤酥」等上千個經典美味,是不是已經讓你垂涎欲滴了呢?
葡式蛋撻 & 千蒸燒麥
▲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下,也許會覺得享受一道早茶是件很奢侈的事。但是,生活總在繼續,何不放慢腳步,利用閒暇時間,來做一道早茶中的美味,讓自己和家人感受別樣的廣式風味。「幹炒牛河」就是不錯的選擇,醬色的河粉鮮亮誘人,味道令人叫絕。它是廣東早茶裡不可或缺的一味經典,更是可貫穿三餐的主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