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瑤灣大家也許會陌生,但如果我說瑤灣是 婺源 的著名景區,那大家應該會露出恍然 大悟 的表情。
這是一片山水秀麗的地方,雖然不在 婺源 的通票中,但也同樣是非常值得駐足遊覽。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到 婺源 ,但這一次有些特殊,這是疫情過後我們故地重遊。
婺源 沒有了往昔的熱鬧繁忙,整個縣城都顯得安靜甚至有些蕭條。
婺源
這便是瑤灣的大門,往日應該是設有關卡收費入內的,如今卻像是一個年久失修的門樓。
我們開車路過時都認為自己走錯了,這裡一點也不像是一個景區,更像是一個普通村寨的山門。
出於好奇,我們還是停下車準備進去一探究竟。
婺源
門樓之後是一片非常開闊的草地,遠處是鬱鬱蔥蔥的山坡,看起來確實有幾分「姿色」,但這樣空曠的環境在此時此地卻顯得有些荒涼。
婺源
跨過這座橋之前荒涼的景色全無,橋的另一頭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似乎穿越到了 江南 睡覺,這讓我們確定了這裡就是瑤灣景區所在,只是如今整個景區空空蕩蕩,空無一人,不知是發生了何事。
心中不解,卻也更加激發了好奇心,想要深入進去探索一下這本來美麗多姿的景區為何成了如今模樣,這種奇怪的經歷也是我們前所未有的,忽然有種探險的感覺,兩個人都是有些緊張。
婺源
婺源
繼續深入兩邊的建築開始多了起來,但毫無例外都是空空如也,這裡似乎靜止了時間,周圍的一切都那麼的安靜,就連風吹過帶起的漣漪也顯得格外詭異,雖然豔 陽高 照,但我們的心底卻不由得升起一絲寒意。
婺源
婺源
兩邊的店鋪看起來都極具古韻,配合周圍的秀美的山水,確實有著 江南 水鄉一樣的柔美和俊俏,可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店鋪都緊閉著大門,偶爾碰到幾個開著的卻是更加滲人。
店鋪裡四處丟棄著各種物件,有曬秋的簸箕,上面還有尚未收取的乾貨,還有各種辦公用品、書籍、雜貨,這些東西都毫無章法的胡亂堆砌在一起,看起來這裡的人似乎走的很急,像是遇到了上面棘手的危險,匆匆忙忙風捲殘雲般的離去了。
婺源
這裡是一處並未關門的店鋪二樓,景色是不是還不錯?想想平日裡這裡一定是人流湧動,頗為熱鬧的,只是如今不知遭了何種變故。
婺源
客棧也是人去樓空,吧檯上灰塵還很薄,看起來這裡廢棄了並不久,這樣精緻有情趣的客棧就荒廢在了這裡,著實令人惋惜。
婺源
經過客棧我們看到了一個賣布鞋的店鋪開著門,於是想要進去看看,怎麼一隻腳剛剛跨過門檻,一個有些蒼老卻不乏勁力的聲音幽幽傳來過來。
「你們從哪裡來的?」
忽然出現的人聲把走在前面的小敏著實嚇了一跳,像是受驚的小貓撲進了我的懷裡。
拍了拍她的後背安慰了一下,稍稍定神我再次走了進去。
門正對面的牆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布鞋,在布鞋柜子的旁邊有張單人床,一個面容有些憔悴的老漢雙手託著床邊正看向我們這裡。
婺源
見到陌生人來有些拘謹,我們開始有一句沒一句的聊了起來,彼此之間的拘謹也逐漸的緩解。
婺源
老師傅姓張,就是 婺源 本地人,是老闆的親戚負責看護園區的。
從老張口裡我們了解到了窯灣變成如今這幅模樣的真正原因。
瑤灣因為是個人老闆承包開設,不在 婺源 的通票內,也就不屬於公家。
受到疫情的影響,這裡從春節開始就徹底關閉了,園區內的商鋪老闆也都逃離了這裡,這才造成了這裡如此狼藉的景象。
而老張在講述這一切的時候幾度哽咽,看得出疫情確實帶給了這裡巨大的創傷,也讓老張悲傷難過。
這裡應該有著他眾多的悲歡離合,歡喜憂愁,有他過往工作中留下的美好回憶。
婺源
當聊起瑤灣曾經熱鬧的時候,老張開始變的興奮了起來,眉飛色舞的給我們說起了他平時工作中遇到的趣事,趣聞。
看的出他熱愛這裡,熱愛在這裡工作,也正因為這樣如今這裡破敗的樣子才讓他如此的傷感,如此的落寞。
分別是老張熱情的給我們介紹起了瑤灣,原來在這條都是鋪面的街道後面才是瑤灣景區的重頭戲,也幸虧我們碰到了老張,這才沒有錯過後面的美麗荷花塘。
婺源
婺源
婺源
婺源
瑤灣因為疫情成了「無人區「,也讓我們兩個意外結識了老張,想必現在的瑤灣也已經逐漸恢復了活力。
疫情肆虐曾帶給我們巨大的痛苦,可 中國 人就是這樣頑強和倔強,越挫越勇,在荊棘中前進,在困難面前從來不慫。
在每一個危難時刻總是有無數的英雄兒女挺身而出,這應該就是中華文明的印記吧。
旅行似乎也是這樣,困難隨時會出現,而我們只有披荊斬棘才能領略那短暫卻深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