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
9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媒體問,據報導,3名中國遊客日前在瑞典遭到瑞典警察的粗暴對待,中方如何評價瑞典有關公務人員的執法行為?瑞典方面稱,將指派專門檢察官對案件進行獨立調查,你能否介紹案件調查有關進展?瑞方是否已向中方通報調查情況?
耿爽表示,
9月2日凌晨,包括2名老人在內的3名中國遊客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遭到瑞典警察粗暴對待,當事人向中國駐瑞典使館報告後,使館和中國外交部先後向瑞方提出交涉,要求瑞方徹査事件,及時回應當事人的合理訴求,並儘快向中方通報。
耿爽說,
截至目前,中方尚未收到瑞方關於此事的調查進展情況,瑞典警方仍未回應中國使館有關見面溝通情況的要求,這不符合外交慣例和國際通行做法。
我們再次敦促瑞方重視中方關切,並採取切實措施,保障中國遊客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文化和旅遊部高度關注中國遊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事件對於近期發生的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中國遊客事件,文化和旅遊部高度關注在瑞典中國遊客的安全與合法權益,要求相關駐外旅遊辦事處立即了解情況,配合我駐瑞典大使館敦促瑞方有關部門儘快查清事件真相。
文化和旅遊部提醒在瑞典的中國遊客務必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防範。如遇危險,及時向所在旅行團領隊報告或第一時間向駐瑞典使領館尋求幫助。
9月16日,桂從友大使就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中國遊客事在使館接受瑞典《晚報》記者米奇奇專訪。全文如下:
問:3名中國遊客因沒有預定房間,被酒店員工報警驅離。這件事現在為什麼成了中國政府的一件大事?
答:首先我要糾正你的錯誤。這3名遊客有預定,只不過比預定的提前幾個小時到了酒店。中國有近14億人。我們珍惜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和尊嚴。作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使館,我們的職責和重要任務就是保護中國公民在境外的生命、安全和尊嚴。這也應該是包括瑞典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應盡的職責。3名中國遊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對待的事,竟然發生在一個天天講人權、講公正的國家,我們對此深感不解和震驚。這3名中國公民並沒有觸犯瑞典法律。即使他們違法了,瑞典警方也應依法處理,並通知我們使館。
問:目前,我們從酒店、警方、路人等方面了解到此事的不同版本。中國使館在通過外交渠道就此提出交涉前,是否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答:我們向有關方面詳細了解了方方面面的情況,並第一時間把這些情況向瑞典政府作了通報,第一時間要求同瑞典警方見面。但快2周過去了,瑞典警方對我們提出的見面要求一直沒有回應。我們尤其對此感到不解。
問:中國是否僅僅向涉事遊客了解了相關情況?
答:我剛才說了,除了瑞典警方,我們在第一時間向各涉事有關方都了解了情況。我們的主要關切是,3名中國公民在沒有違反瑞典法律的情況下為何受到瑞典警察如此粗暴對待?
問:遊客不願離開酒店,酒店只能報警讓警察將他們帶走,這樣的事在瑞典經常發生。
答:酒店裡發生了什麼,你可以繼續向酒店了解。我們的公民沒有違反瑞典法律,為什麼被瑞典警察這樣粗暴對待,扔到荒郊野外的墳場?瑞典警方為什麼不通知我們使館,迄今也不回應我們使館的見面要求?如果你要採訪瑞典警方,請你代向瑞典警方提出我的問題。
問:我們報紙的網站昨天發布了路人拍攝的一段視頻,想請您看一下並作評論。(視頻內容為中國遊客在警察面前倒地呼救畫面)
答:這名中國遊客為什麼會這麼做?他的父親有病,帶著藥來的,在被警察粗暴地從酒店強行帶離時已經半昏迷,他的母親癱坐在地上。旁邊的幾名瑞典警察為什麼不伸以援手?深更半夜,中國遊客剛來,人生地不熟,面對這樣的無助,你想像他能做什麼?
問:他訂其他酒店了嗎?當時有沒有試圖找另一家酒店?
答:他和酒店的事,我們也了解了。既然你問到,我想說幾句。遊客在有預定的情況下提前幾個小時到酒店,這種情況也經常有。實際上,他們已經是酒店的客人。如果遊客在白天抵達,酒店一般會允許遊客將行李寄存,先出去旅遊,到了時間再辦理入住。但當時是深夜,這3名中國遊客不遠萬裡來到瑞典,人生地不熟,還能怎麼做呢?
問:發生這件事之後,這3名遊客又做了什麼?
答:他們沒有違反瑞典法律卻遭到了警察如此粗暴對待。他們懷著對瑞典的興趣和好奇來瑞典旅遊,但卻遭遇這樣的事情,對瑞典已經沒有任何興趣了。在警察把他們丟棄在墳場旁邊揚長而去後,他們在當地一位好心人的幫助下搭乘輕軌回到了斯德哥爾摩市,放棄了在瑞典旅行的計劃,清晨立即離開了瑞典。
問:他們當時選擇就醫了嗎?
答:中國遊客曾先生的父親,在遭受警察粗暴對待後身上出現淤青。他們被迫取消了在瑞典的旅行計劃,本身已遭受損失。若取消下一站旅行計劃,損失更大。我們都應對這3名遊客的不幸遭遇予以同情。迄今為止,瑞典警察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我們對此感到不解和震驚。
問:我想再問一下,警察有哪些做法不對嗎?
答:我已反覆強調,這3名中國遊客違反了瑞典什麼法律嗎?!如果他們違法了,警察和酒店為什麼沒有在第一時間聯繫我們使館?如果中國使館得知了這個消息,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對3名中國遊客予以協助。三更半夜,警察粗暴地把手無寸鐵的普通遊客強行扔到荒郊野外的墳場,太過分了!
問:3名遊客被酒店驅趕後,還在酒店呆了好幾個小時?根據瑞典法律,酒店是有權驅離他們的。
答:如果他們在酒店呆了好幾個小時,那天就亮了,但整個事件都發生在深更半夜!他們身處萬裡之外的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又是深夜。他們只是早到了幾個小時,實際上已經是酒店的客人,需要酒店協助。
問:酒店方面說,他們定錯了日子。那他們找了其他酒店或者醫院嗎?是否通知了使館?
答:我不理解你的提問。酒店不讓他們入住,難道他們就該去住醫院?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遊客在與酒店和警察的交涉中,都未能聯繫我們使館。更令人遺憾的是,酒店和瑞典警察都沒有及時聯繫我們使館,警察甚至把他們扔到了墳場,至今沒有回應我們的要求,安排與使館人員見面。
問:我們注意到使館在這件事情發生後發布了旅遊警告,是否要警告中國遊客來瑞典比較危險?
答:我要更正一點,我們發布的是安全提醒,不是警告。使館發布過很多安全提醒,我們為什麼這麼做?我願向你通報,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在斯德哥爾摩平均每天都發生2起中國遊客被盜搶護照和錢包的事件,我們的同事經常在半夜和節假日為這些遊客緊急補辦回國證件。我們幾乎找遍了所有的瑞典相關部門,但幾乎所有的這些部門都說不歸他們負責。幾乎每一起案件發生後,受害遊客也都報了警,但到現在,沒有一起報案有回應,更沒有一起破案。
問:您剛才說的這些情況在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會發生。我想問的是,在這件事之後,您是否認為瑞典對中國遊客來說是不安全的?
答:這個問題我建議你首先從瑞典各政黨在這次大選中的競選口號裡去尋找答案。我們注意到,法治、打擊有組織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幾乎是所有瑞典政黨的首要競選口號。
問:這類事件在各國的大城市都會出現。您是否認為在瑞典的城市旅遊比在歐洲別的國家更危險?
答:這種事件在中國不會發生。保護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權益是中國政府應盡的職責。依法保護外國公民在華安全和合法權益也是中國政府的應盡職責。至於瑞典安全風險是否上升,我還是建議你從這次瑞典8個政黨的競選口號裡去尋找答案。
問:大使先生到任快兩年了,根據您的感受,您怎麼看瑞典的安全形勢?
答:首先我想糾正一下,我到瑞典工作剛剛1年多一點。我上大學的時候,了解到的瑞典是一個非常安全、夜不閉戶的國家。我到瑞典工作1年來,感受已經不是這樣了。正如我剛才所講,我們使館平均每天收到兩起中國遊客財物證件被盜搶的報案。你對此怎麼看?
問:中國駐瑞典使館多次發布安全提醒,是不是因為瑞典這樣的情況比歐洲其他大城市更頻繁?
答:我們所有駐外使領館在當地安全形勢不好或惡化的情況下,都要發布這樣的安全提醒或警告。確保每一名中國海外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是中國駐外外交機構應盡的職責。
問:我們注意到中國使館的能見度越來越高,多次發表談話批評瑞典媒體描述中國的方式,這是中國使館新的策略嗎?
答:我們對瑞典一些勢力、媒體和人士描述中國的方式不能接受。他們描述的中國不是客觀、現實、真實的中國。我們的任務就是向瑞典民眾介紹全面、客觀、真實的中國,向中國民眾介紹全面、客觀、真實的瑞典,從而促進雙方的友好交流與合作。瑞典一些勢力、媒體和人士對中國充滿傲慢、偏見、成見和無知。
問:瑞典政府中有不具姓名人士猜測說,中國使館提出遊客這個事情與桂敏海案有關。您對此怎麼看?
答:你用猜測這個詞很準確。瑞典一些勢力、媒體和人士不是基於客觀事實,而是主觀臆斷、猜測甚至製造假命題污衊中國。我們不作類似的猜測。不過既然你提到了桂敏海案,我想強調,桂敏海在中國犯下嚴重罪行,中國主管部門依法辦事。3名中國遊客沒有觸犯瑞典法律卻遭到警方粗暴對待,我們也希望瑞典政府能依法辦事。
問:最後一個問題,您怎麼看瑞中關係?
答:中瑞關係對我們兩國都很重要。我們希望不斷發展中瑞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希望瑞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礎上發展雙邊關係。
桂大使問,你去過中國嗎?
對方答,幾年前去過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中國美麗的自然風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桂大使說,歡迎你和你的同事多去中國。你們任何時候去中國都會感到很安全,不會發生類似這3名中國遊客遭警察粗暴對待的事件。
提前到瑞典旅店是想賴一個晚上?中國遊客回應9月17日,事件當事人曾先生接受了《中國日報》採訪,做出了最新回應。
對於網上的「碰瓷」說、「撒潑」說,曾先生稱,他多次帶父母出國旅遊,了解國外規則,從未遇到過類似的困境,他為自己在當時表現的不理智行為感到慚愧,但也請大眾能理解一個普通公民在舉目無親的國外看到年邁的父母被警察拖拉、虐待時無助的心理感受。
「看到父親被丟在地上發抖、牙關打顫,母親崩潰大哭,我當時所有的悲憤、絕望都奔湧而出,我把書包使勁摔地上,俯臥在地上,喊天喊地,但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曾先生說:「我沒有到千裡之外去碰瓷,這種指控不合邏輯。」他補充說,如果事發後自己能理智一些,及時向中國駐瑞典使館尋求幫助,也許問題就能及時得到解決。
曾先生告訴《中國日報》,事件從9月2日發生至今,他一直很茫然無助,瑞典警察的粗暴對待給他和父母帶來的傷害猶在,網絡輿論壓力更讓他們一家苦不堪言。
他稱,自己本是一個想孝敬父母帶父母出國旅遊的兒子,卻在一夜之間成為在萬裡之遙的瑞典遭遇困境不知所措的遊客,一個在國外受到不公正待遇尋求權益保護的中國公民,一個目前處於輿論漩渦中繼續遭受輿論鞭撻的二次受害者。
事件的起因是曾先生一家人提前了半天抵達旅店。曾先生稱,一行三人當天凌晨抵達,但根據旅店的規定,預訂的房間需當天下午才能入住,即「早到了幾個小時」。
曾先生告訴《中國日報》自己是抵達酒店後才發現訂錯日期了,之前並不知情!
此外,曾先生還透露了一個新的細節,那就是自己凌晨抵達的原因,其實也是一個意外,都是意料之外的情況。
根據曾先生介紹,他們原本是9月1號晚上8點到達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結果瑞典鐵路部門毫無預兆取消原定的那班火車,曾先生一家只好趕11點56到達斯德哥爾摩的火車,因而在抵達酒店時已是2號凌晨12:30左右。
曾先生說,「同行一名新加坡女子可以作證我們到達時間。」曾先生表示,如果按照原計劃8點鐘就能抵達的話,就能早些發現酒店預定失誤。
而當抵達酒店發現預定日期出錯後,再想多訂一晚,曾先生被旅店告知當晚已經沒有空房了。
而在事件被報導的最初,有質疑稱曾先生是想「白蹭」酒店大堂,曾先生向媒體介紹,自己提出過兩種有償方案。
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曾先生介紹,他向酒店工作人員解釋稱,正在查找附近的酒店,並向酒店提出多種方案:是否可以呆到天亮、在吧檯購買一些食物以換取多待一會、用2日的預訂來換在大堂呆幾個小時,或者允許待到2日下午登記入住。
曾先生告訴《中國日報》,因為抵達時已經深夜,酒店大堂當時沒有客人,一開始酒店服務人員是同意他們一家呆在大堂等候的。
但考慮父母年邁且等候時間長,曾先生出去試圖尋找附近酒店,但未能找到合適的酒店;回酒店途中遇到一個拖著箱子、神色很憔悴的中國留學生,也因為沒訂到酒店在街上行走,考慮外面天氣很冷(9攝氏度),而且街頭很多鬧事的難民和酒鬼,心理充滿恐懼,想著都是同胞,所以帶她到酒店避寒。
「也許是他們認為我多管閒事,剛回到酒店,他們就趕人,讓我們立刻離開,」曾先生告訴記者。
留學生聞言離開後,曾先生繼續在網上查詢酒店,一個酒店前臺女服務員突然氣衝衝走過來,命令他們一家立即收拾行李離開。
曾先生說,「這種突然的沒有預兆的態度和冷酷的語言令人驚訝。」考慮無路可走,曾先生提出能讓他們一家暫時呆在酒店大堂的解決方案,包括支付費用,但都被酒店服務員拒絕。
不過曾先生告訴記者,在酒店人員提出驅離的要求後,並未與酒店人員吵鬧。「我一直是乞求態度,中間完全沒有和酒店人員吵鬧」,但面對這種無奈的情況,他開始爭辯,請酒店服務員看在兩個老人無處落腳的份上能給予方便,而且承諾他找到酒店就立刻離開,但前臺服務員滿臉怒氣,連說「No,you must go! Now!」(不行,你們必須離開,現在就離開!)。
隨後旅店報了警,警察到了後,他向警察解釋了情況,並強調自己是遊客並非難民。但是,曾先生說,他的解釋全部無效,他被警察指使的保安迅速驅離,曾先生配合著出去了。
然後他看到父親被抬出去,據他母親說,警察在旅店內先將曾先生父親從沙發上拽下來,然後倒著將其拖出去,到旅店門口才換成兩個人抬著。此時,曾先生的母親也從旅店出來,並哭著給躺在地上、已經有些意識不清的曾先生父親餵藥。
「這時我已經崩潰、失去理智了」,曾先生承認,當時他就和網上流傳的視頻中一樣,把背包向地下一扔,然後向前撲倒在地上嚎叫。「我當時沒有辦法思考這種方式是否妥當,我只是想控訴警察的作為,並向路人求助。」也正是在此時,曾先生喊出類似「快來看,瑞典警察殺人了」等話,試圖吸引路人注意。
曾先生說,幾分鐘後,武裝警車趕到,警察先搶走他的手機,然後他和父母被分別架上三輛警車,警察威脅要給他戴上手銬。
「我在車上,和他們爭辯,為何如此兇殘對待我們?我們是遊客,不是難民,也不是恐怖分子,並質問要把我帶去哪裡?他們說森林。」
後來曾先生父母告訴他,他的母親被強制反背雙手,他的父親被扔在中巴警車地板上,頭在座位下方,因為事發時暈過去,後來痛醒,發現警察在擊打他的胸骨區域。
曾先生說,警車行駛一段時間後,警察把他們丟在一個路口,揚長而去。時此刻已經凌晨3點,饑寒交迫,無法尋路,無路可走,遇到過路好心人,幫助買票,才得以返回城區中央火車站。絕望之際,曾先生打電話向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求助。
曾先生告訴記者,瑞典警察處理方式暴力野蠻,置生命安危於不顧;不顧病患的呼救,反而遺棄在荒郊野外,缺乏基本的人道主義。他要求瑞典嚴懲涉事警察,並向其家人道歉;希望瑞典政府依法辦事,切實保障在瑞典中國公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曾先生說,父母生育較晚,年齡較大,所以一旦有空,他都會帶他們出去看看世界。「但這次遭遇對他們的打擊很大,覺得很對不起他們。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來源:人民網、「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微信公號、《中國日報》)
【崑崙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崑崙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推薦友情關注:
共享國家意識形態中心【思想火炬】微信公眾號
共享【e觀滄海】微信公眾號
共享【思想大視野】微信公眾號
共享【紅色文化網(hswh1226)】微信公眾號
共享【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微信公眾號
共享【宏國智庫】微信公眾號
推薦【郭松民的散兵坑】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