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食海鰻等珊瑚魚類 小心雪卡病毒中毒

2020-12-11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提醒廣大市民近期儘量勿食用海鰻等珊瑚魚類,蘇眉、東星斑、西星斑、老鼠斑、青斑、杉斑、芝麻斑、老虎斑、龍躉、紅斑、紅曹等為易感染雪卡毒素的魚種。」昨日,一則關於食物中毒的提醒在朋友圈瘋傳。南都記者獲悉,9月24日晚,珠海確有人疑因食用海鰻而中毒,截至昨晚7點,仍有中毒者在醫院IC U病房。

    雪卡病毒中毒

    昨日,南都記者在市人民醫院見到了因疑食用海鰻而中毒的市民,目前,食用海鰻的一家人仍在醫院治療,大部分患者在輸液,2名中毒者仍在IC U病房。

    據中毒者之一黃先生介紹,自己和家人偶爾會去市場購買海鰻食用,24日,黃先生在市場購買了兩斤海鰻,當晚家裡就燜著吃了。「吃完飯幾個小時後,便陸續出現了身體不適。」據了解,當時的主要症狀是上吐下瀉,關節疼痛,身體發麻等。

    南都記者獲悉,經檢查確認,這一家人很可能是屬於雪卡毒素中毒。而毒素的來源,極大可能是當晚食用的海鰻。

    食藥監發出提醒

    25日,食藥監部門發布提醒,呼籲市民儘量避免食用包括野生海鰻等大型珊瑚礁魚類,以免因雪卡毒素而導致中毒。

    食藥監局部門介紹,大型珊瑚礁魚類易聚集雪卡毒素,一旦食用後引起嚴重食物中毒,會出現口腔麻木、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主要為水樣便)以及知覺麻痺或運動麻痺。而沿海地區常出現由於進食野生海魚(珊瑚魚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波及人數較多,全球每年發生的雪卡毒素中毒人數達5萬人之多。

    南都記者獲悉,若出現中毒,一般在進食後2~10小時出現臨床症狀,病程可持續2~3周,可出現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症狀,部分患者有特症性的溫度感覺倒錯表現。一般輕度中毒可出現口腔麻木、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主要為水樣便)以及知覺麻痺或運動麻痺;中毒嚴重者出現血壓下降,肌肉痙攣漸至運動神經麻痺,可因呼吸麻痺而死亡。特徵性溫度感覺倒錯表現為手觸熱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則有熱感或電擊樣感覺。

    食藥監部門表示,市民近期儘量不要購買易聚集雪卡毒素的魚類,各餐飲單位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立即排查風險隱患並暫停銷售,防止食物中毒發生。一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症狀,要立即到附近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就診。

    知多點

    何謂雪卡毒素

    據了解,雪卡毒素是一種脂溶性神經毒素,具有抑制鈣離子作用,毒性非常強,比河豚毒素強10 0倍,是已知的對哺乳動物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毒性較高時食用有毒魚肉2 0 0 g即能致死。雪卡毒素主要分布於魚的頭、內臟、生殖器官,尤以內臟中含量為高,不易被胃酸破壞,高溫加熱或冷凍均不能破壞雪卡毒素的毒性。

    採寫:南都記者 朱鵬景

相關焦點

  • 一條鮮美海鰻毒倒一家大小?
    近期,廣東省沿海地區發生進食海魚引起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海鮮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備受人們關注。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出提示,提醒廣大市民近期儘量不要購買易聚集雪卡毒素的魚類,同時要求各餐飲單位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立即排查風險隱患並暫停銷售,防止食物中毒發生。
  • 海鮮裡比較少見的海鰻!其實很鮮美,難怪那麼貴!
    說起海鰻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居然也是海鮮,長得那麼鮮豔的顏色,居然也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海鮮!當然了,海鰻可不僅僅是海鮮還是一種藥材呢!而且還有著不錯的藥用價值呢!海鰻這種海鮮作為藥材具有味鹹(估計是在海裡的事!)
  • 深圳1食客疑似中毒 食用老虎斑魚要小心
    根據省衛生廳食品衛生預警公告,連日來鹽田區衛生監督所加強對轄區內經營深海魚海鮮批發檔的檢查,做好深海珊瑚魚雪卡毒素中毒預防工作,現場銷毀了一批珊瑚魚類。這是記者昨天(15日)下午從鹽田區衛生局獲悉的。
  • 權威丨舟山食安辦發布:慎食赤潮區域貝類海鮮
    近日寧波發生赤潮的海域6月26日,舟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慎食赤潮區域貽貝等貝類海鮮的消費提示》。近期,我國南方部分海域發生赤潮,貝類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加大。6月1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發布慎食貝類海鮮的消費提示。6月14日,農業部辦公廳印發《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貝類質量安全監管的緊急通知》(農辦漁〔2017〕39號)。為避免市民發生貝類食物中毒事件,現就有關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如下:麻痺性貝類毒素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
  • 被剪下頭部的海鰻咬傷?聽說過被蛇頭咬傷,海鰻頭咬人什麼原因?
    據報導,廈門一女子被已殺死的海鰻咬傷,從科學角度分析這裡面暗藏了哪些玄機?廈門一位女子在宰殺海鰻時,在頭部和身體中間部位都剪了一刀,大約2/3身體左右!但這位女子在打算繼續處理海鰻時候突然被海鰻咬了一口,而且還傷的很深,傷口血肉模糊,只能前往醫院處理傷口!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基本上動物的頭部與軀幹分離或者神經通道切斷以後,動物短時間內即死亡,不會再咬人!
  • 小眾的熱愛,帶你了解你所不知道的海鰻
    01 海鰻是魚嗎?在選擇海鰻之前,你應該了解到底是什麼是海鰻?從生物學上講海鰻是魚類的一種,雖然它們看起來與其它魚類有很大的不同。海鰻(學名:muraenesox cinereus)是海鰻科、海鰻屬魚類。頭大錐狀。吻尖長。體延長軀幹部近圓筒狀,尾部側扁。它們沒有胸鰭和腹鰭。
  • 小心「組胺中毒」
    小心「組胺中毒」 2018年05月08日 09:55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小心「組胺中毒」 味道鮮美的魚類讓很多人垂涎三尺、讚不絕口,但在食物中毒的諸多案例中,因食用魚類而導致中毒的案例屢見報端,其中,「組胺中毒」者更是為數不少。那麼,什麼魚類會引發組胺中毒?如何才能避免組胺中毒呢?
  • 最大的海鰻當屬百吉海鰻,又很兇猛的攻擊性,魚肉價值高
    百吉海鰻是海鰻科海鰻屬的一種魚類。肛門在體之前半部。口大,延伸超過眼之後緣。鰓裂相當大。舌固定。側線存在。鋤骨齒數列,中列呈犬齒狀。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印度、日本、韓國、中國沿海,帛琉、密克羅尼西亞、索羅門群島等海域。
  • 饑荒海難珊瑚代碼 海難珊瑚在哪/珊瑚怎麼打
    饑荒海難珊瑚在哪?珊瑚怎麼打?今日小編為您帶來了饑荒海難珊瑚代碼。饑荒海難中我們能夠在海面上見到珊瑚礁,開採珊瑚礁就能收集珊瑚了。那麼許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饑荒海難珊瑚代碼是什麼,下面就跟隨安趣網小編一起來看看饑荒海難珊瑚在哪珊瑚怎麼打吧~
  • 海中的怪物,劇毒的海鰻,如今卻是人們餐盤上的美食之一
    海鰻,馬蹄蟹,海蛇和刺鰩,這些深海動物長相怪異,內藏致命劇毒。儘管如此,可還是有很多人甘冒生命危險,去當一回食客,以期從中獲得滋補。然而滿足口腹之慾,與中毒的危險比起來究竟孰輕孰重呢?可怕的巨鰻能長到3米長,其身體有男子的大腿那麼粗,它兇殘的性情絕對不適合用柔軟和隨遇而安這種形容詞來形容。
  • 海鰻養殖的投餌技術,以及養殖的生態條件和繁殖方式!
    海鰻肉厚、質細、味美、含脂量高,可供鮮食、制鹹幹品或罐。海鰻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虛養血、祛溼、抗癆等功效。下面介紹一下海鰻養殖的投餌技術。四、海鰻肉厚、質細、味美、含脂量高,可供鮮食、制鹹幹品或罐。海鰻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虛養血、祛溼、抗癆等功效。下面介紹一下海鰻養殖之繁殖方式。海鰻苗不能用人工繁殖來培育,這主要是因為海鰻有很特別的生活史,很難在人為環境下來模擬。
  • 為什麼淡水鰻比海鰻好吃?
    作為一個吃貨的你,你知道為什麼淡水鰻比海鰻要好吃嗎?今天為你揭開謎底! 鰻魚除了淡水鰻之外,還有很多種的鰻魚,這些鰻魚都生活在海洋中,所以統稱海鰻。 海鰻沒有像淡水鰻那樣備受追捧,原因很簡單,海鰻沒有淡水鰻好吃。
  • 深圳26人吃魚「中毒」 疾控中心:系魚類引起
    深圳26人吃魚「中毒」 疾控中心:系魚類引起   8月15日,深圳市一職工食堂懷疑因進食不新鮮的鮐魚(池魚)引起食物中毒,中毒人數達26人。據記者了解到,魚類引起組胺中毒是指由於食用含有一定數量組胺的某些魚類而引起的過敏性食物中毒。病人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臉紅、頭暈、頭痛、心跳加快、脈快,部分病人出現胸悶症狀,截至8月16日凌晨2時,所有病人已經無恙出院。  什麼魚類會引起組胺中毒呢?
  • 吃魚後頭暈、噁心 小心「組胺中毒」
    味道鮮美的魚肉讓很多人垂涎三尺,但在食物中毒的諸多案例中,因食用魚類食品而導致中毒的案例屢見報端,其中,「組胺中毒」者更是為數不少。    含組氨酸多的魚,變質時易引發組胺中毒  海產魚類中的青皮紅肉魚,如鮐魚、金槍魚、鰹魚、秋刀魚、鯖魚、沙丁魚體內組氨酸含量較高,如果貯存不當,導致新鮮度下降,那麼細菌會把組氨酸轉化成組胺,當組胺蓄積到一定量時,便可能發生食物中毒。
  • 最危險的食用魚類排行榜
    這種毒素一般產生於珊瑚周圍的微生物赤藻,生活在珊瑚周圍的魚等生物,通過食物鏈傳遞雪卡毒素,主要積聚在魚肉、內臟、尤其是生殖腺中。每年3、4月份生殖季節,石斑魚需要食物多,體態肥美,味道也最鮮美,但體內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我國沿海許多城市陸續發生過雪卡中毒事件。
  • 鮜門海鮮美食評選——海鰻
    海鰻 , 經濟魚類;兇猛肉食性魚類。硬骨魚綱鰻形目、海鰻科、海鰻屬。體呈長圓筒形,尾部側扁。尾長大於頭和軀幹長度之和。
  • 廈門疾控:赤潮來襲,慎食海鮮!福建部分海域相繼發現赤潮
    寧德嵛山至高羅、平潭蘇澳海域赤潮已消亡福州黃岐半島海域赤潮仍在持續據省漁業資源監測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赤潮影響海域除平潭、連江部分養殖網箱發生魚類死亡外廈門疾控專家:最近慎食貝類廈門疾控特別提醒大家:即便毒赤潮已消亡一段時間受汙染的水產品依然會有毒素反應尤其是對雙殼貝類的影響較大
  • 小心中毒!大連人最近注意慎食這類海鮮!
    咱大連人的餐桌上 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樣的海鮮 但是海鮮好吃 食用時也得謹慎 前幾天有人食用海虹中毒扇貝和蜆子等貝類也是 大連人餐桌上的常見食材 但夏秋季節 是貝毒(麻痺性貝類毒素等) 中毒的高發期
  • 這20種有毒花,遇見趕緊跑,小心中毒!
    到了秋天,珊瑚果的果實越發的誘人,有些人會把它誤認成小桔子或者小番茄,如果吃了,可能會頭暈噁心、腹痛腹瀉,總之是很痛苦的,大家一定要小心。琴葉珊瑚琴葉珊瑚又名琴葉櫻、日日櫻、南洋櫻,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綠化植物了,它屬於大戟科麻風樹屬,枝液也是有毒的,不要徒手採摘,更不要誤食。
  • 能夠治癒心情的「花園鰻」,在水族館很受人們歡迎,屬於最萌海鰻
    主要棲息在珊瑚礁沙質海底,屬糯鰻科魚類,是群棲的動物,體型細長,平常白天下半身埋在砂地,只露出上半身在水層中啄食浮遊動物,隨著海流晃動,搖曳身姿,遠遠望去好比花園裡的草在隨風搖擺,所以也稱為「花園鰻」。在國內外一些大型水族館中,你經常能見到一個鋪滿厚厚一層白沙的海水缸,總有些棒狀的生物從沙子裡探出身子,隨著水流左右下上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