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警示!小心中毒!大連人最近注意慎食這類海鮮!

2020-12-13 騰訊網

到了吃海鮮的季節

咱大連人的餐桌上

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樣的海鮮

但是海鮮好吃

食用時也得謹慎

前幾天有人食用海虹中毒

引起不少人關注

戳連結看咋回事

除了海虹

扇貝和蜆子等貝類也是

大連人餐桌上的常見食材

但夏秋季節

是貝毒(麻痺性貝類毒素等)

中毒的高發期

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提醒廣大市民朋友

夏秋季節謹慎食用海虹(貽貝)、扇貝、蜆子等貝類水產品。

貝類本身不含毒素

有時貝類因濾食有毒藻類後,毒素會蓄積在其體內,而致使貝類含有毒素。

而毒素汙染主要發生在沿海地區,與赤潮關係緊密。

那什麼是麻痺性貝類毒素?

這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約佔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

毒素遇熱穩定,易被胃腸道吸收,且難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壞,人一旦食用,很快釋放並呈現毒性作用,引起人體神經肌肉麻痺,輕者出現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痺等症狀,重者可導致呼吸肌麻痺而死亡。

目前尚無特效解毒治療方法和藥物。

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提醒市民

溫馨

提醒

1

要從正規途徑購買貝類,不要購買及食用有毒赤潮海域的貝類。

2

加工新鮮貝類時要去除中腸腺等內臟,貝類毒素主要集中在貝類的中腸腺。

3

食用貝類要適量,不要一次食用大量貝類,最好不食用蒸煮貝類的湯汁。

疑似中毒怎麼辦?

若食用貝類後出現口部及四肢麻痺、刺痛,腸胃不適如嘔吐、腹洩等疑似中毒症狀,首先撥打120,儘快到醫院處理,並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海鮮營養又美味

不過海鮮種類不同吃法也不相同

這些部位不建議食用

1

蝦頭裡面含有有害有毒物質,特別是重金屬殘留物都在蝦頭裡面,因此是不能吃的。

蝦線是蝦的消化道,一般為黑色的較多,在蝦的背部,蝦線裡有髒東西,吃的時候最好先剔除。

2

螃蟹

富含蛋白質、歐米伽-3脂肪酸、硒、鉻、鈣、銅和大量的鋅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防治關節炎、降低高血壓。熱量低,飽和脂肪少,有益心臟健康

注意:高血脂患者只能偶爾食用。

蟹心呈白色的六角形,在螃蟹中間黑色膜衣的下面,也叫六角板,從中醫角度講是極寒之物,最好不吃。

蟹腮在螃蟹殼內像兩排小爪子,是螃蟹的呼吸系統,建議不要食用

蟹胃是在蟹黃裡面,三角形狀,其中還有螃蟹的排洩物,吃蟹黃的時候注意不要吃到蟹胃了

蟹腸在蟹子腹部的三角形內,掰開後可以看到一條黑線,吃的時候要去除

3

扇貝

裙邊藏有很多髒的東西,如果真的要吃的話,最好洗乾淨煮熟了再吃

扇貝肉旁邊那個黑色的部位是內臟,裡面有很多細菌,建議不要吃

4

鮑魚

鮑魚肉旁邊的綠色東西就是內臟,通常裡面具有毒素,容易引起皮炎等過敏反應,不建議食用

5

海螺

富含維生素A和鋅蛋白質含量比羊肉還高。這類海鮮鋅含量較高也有益皮膚和頭髮健康維生素A有助於改善視力

海螺腦是海螺頭部兩個像小球模樣的東西,在螺肉裡面,吃多了容易頭暈噁心

6

生蠔

富含蛋白質、鋅、歐米伽-3脂肪酸及酪氨酸,膽固醇含量低

注意:6隻牡蠣的含鋅量是日需求量的兩倍。如果牡蠣不新鮮,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生蠔不能吃的部位:生蠔的肚子裡有一塊綠色的東西,這是生蠔吃過的食物,不衛生,最好不吃這個部位。

7

海虹 (淡菜、貽貝、殼菜)

富含硒、鐵、葉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碘和鋅。常吃貽貝有益甲狀腺健康。

注意:1小碗貽貝就能滿足一天的維生素B12需求,及碘需求的一半。不過孕婦儘量別吃

海虹不能吃的部位:海虹裡面有一種纖維物質的絮狀物,呈黑色,這種東西吃進人體胃部不容易消化,因此應該去掉不吃

8

海腸

要注意的是內臟和兩頭的毛刺不能吃需要下鍋爆炒之前去除掉。

信源:半島晨報 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編輯:「新聞大連」婧琦

美編:「新聞大連」孔德成

主編:「新聞大連」張溢中

大家此刻都在看這些

相關焦點

  • 最近慎吃這幾類海鮮!已經有人中毒!
    來一頓海鮮大餐,十分愜意的享受!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愛好吃海鮮的人千萬要注意了!食用貝殼類海產品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注意啦!注意啦!請大家相互轉告!近期謹慎食用貝殼類海鮮產品!浙江省周邊海域已進入赤潮高發期,可能對貝殼類海產品帶來食品安全風險。一旦出現中毒症狀,請儘快就醫!
  • 愛吃海鮮的溫州人注意:這類貝殼可能有溶血毒素
    針對近期我市部分海域發生赤潮現象,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慎食貝殼類海產品,以免發生中毒。不過像蟶子、血蛤等貝類,因生活在灘涂附近,攜帶這種毒素的可能性則較小。關於慎食貝殼類海產品的消費警示根據國家海洋局溫州海洋環境監測中心預報,近段時間以來,我市平陽、蒼南海域連續發生赤潮,赤潮生物優勢種為米氏凱倫藻等有毒藻種,已影響養殖海域。隨著夏季氣溫逐步升高,赤潮發生頻率增加和範圍擴大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大。
  • 國家食藥監提醒慎食赤潮貝類 常見貝類海鮮有哪些
    據報導,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方微信發布消費提示。難怪它會成為很多人的最愛。翡翠螺純粹是海鮮中的舶來品,現在在國內銷售的翡翠螺基本來自加拿大和挪威這種海產大國。翡翠螺在打撈上來之後馬上進行零下30℃的急凍,保持新鮮,發往世界各地。
  • 蒼南人注意!最近慎吃這幾類海鮮,因為……
    可以說是最舒服不過了但是,近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浙江發布」發布消息:近期,浙江及周邊海域已進入赤潮高發期大家要謹慎選購食用貝殼類海產品一旦出現中毒症狀,儘快就醫舟山食安辦發布官方提醒近日,舟山市食安辦發布官方提醒稱,近期我省及周邊海域已進入赤潮高發期,可能對貝殼類海產品帶來食品安全風險
  • 河北唐山發出安全警示:這種貝類海鮮近期少吃!
    4月14日,唐山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謹慎食用海虹的安全警示。                   安全警示中表示:結合近年唐山市市及周邊地區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發生、發展的規律,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4—5月份將達到最高。
  • 注意!多地緊急警示,近期慎食這種海鮮,會引起中毒,嚴重可致命
    青口,是一種外殼呈現黑褐色的雙殼類軟體動物也被稱為「貽貝」,是常見的一種能吃的貝類。 之所以食用青口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青口等一些貝類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質,然後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通過麻痺性貝類毒素的發展規律發現,貽貝動物中麻痺性貝類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將達到最高,這也是每年到了此時「海虹(青口)中毒事件」高發的根本原因。 毒青口的毒性有多大?
  • 當心中毒!溫州部分海域發生赤潮 近期最好別吃貝殼類海鮮
    針對近期我市部分海域發生赤潮現象,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慎食貝殼類海產品,以免發生中毒。這種毒素通過生物鏈會進入貽貝(淡菜)、鮑魚、扇貝等貝殼類海產品體內,人食用後容易產生中毒現象。不過,像蟶子、血蛤等貝類,因生活在灘涂附近,攜帶這種毒素的可能性則較小。
  • 赤潮高峰期來襲,這種貝類海鮮要少吃
    安全警示中表示:結合近年河北唐山市及周邊地區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發生、發展的規律,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4—5月份將達到最高。食用海虹中毒後,患者初期症狀為口唇、手腳麻木,後期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伴有昏迷。四五月份是海虹中毒高發季節!
  • 唐山人近期不要吃這類海鮮,當心中毒!
    4月如期而至的來了隨著天氣逐漸變暖很多餐飲店已經恢復了正常運營街邊的燒烤,海鮮成為了大多數人聚會的首選朋友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喝酒擼串,燒烤海鮮,甚是愜意且慢這些海鮮可不是該吃的好季節吃的不對甚至能致人中毒以常見的貝類海虹為例遷西近年頻頻有新聞曝出:有人在食用海虹之後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瀉等疑似中毒的症狀。
  • 溫州吃貨注意:赤潮出沒,最近最好別碰貝類啦!
    溫州網訊 針對近期我市部分海域發生赤潮現象,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慎食貝殼類海產品,以免發生中毒。  不過像蟶子、血蛤等貝類,因生活在灘涂附近,攜帶這種毒素的可能性則較小。
  • 寧波人注意 近期食用貝殼類海鮮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
    世界盃時間已到,夏日的晚上,看場球賽,喝點小酒,來一頓海鮮大餐,十分愜意的享受!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愛好吃海鮮的人千萬要注意了!食用貝殼類海產品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  舟山岱山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發布重要消費警示!
  • 權威丨舟山食安辦發布:慎食赤潮區域貝類海鮮
    近日寧波發生赤潮的海域6月26日,舟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慎食赤潮區域貽貝等貝類海鮮的消費提示》。近期,我國南方部分海域發生赤潮,貝類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加大。6月1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發布慎食貝類海鮮的消費提示。6月14日,農業部辦公廳印發《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貝類質量安全監管的緊急通知》(農辦漁〔2017〕39號)。為避免市民發生貝類食物中毒事件,現就有關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如下:麻痺性貝類毒素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
  • 福建多地相繼發現赤潮 廈門疾控專家:最近慎食貝類
    福建多地相繼發現赤潮疾控專家:最近慎食貝類因赤潮導致的貝類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市疾控專家提醒市民,赤潮發生時,沿海水質毒性強,應謹慎食用海鮮,尤其是貝類,以免發生中毒事件。市疾控專家介紹,赤潮是水中的一些細菌、原生動物和浮遊植物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從而引起水體變色現象,海水猶如赤色,所以取名赤潮。
  • 自製藥酒小心變「毒酒」!老人喝後竟中毒,用這東西泡酒要注意!
    自製藥酒小心變「毒酒」!老人喝後竟中毒,用這東西泡酒要注意!據報導,當時四位老人來到米粉店內吃粉,同時帶上自家釀製的藥酒,沒過多久四位老人全部中毒,經官方核實,其中一名老人當場死亡。店家表示,米粉並無異樣,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 廈門疾控:赤潮來襲,慎食海鮮!福建部分海域相繼發現赤潮
    廈門疾控專家:最近慎食貝類廈門疾控特別提醒大家:即便毒赤潮已消亡一段時間受汙染的水產品依然會有毒素反應尤其是對雙殼貝類的影響較大>因此,市民最近應儘量少購買貝類食品並儘量避免購買、食用來自赤潮地區的海鮮食品特別是死魚即使要買
  • 慎食海鰻等珊瑚魚類 小心雪卡病毒中毒
    南都記者獲悉,9月24日晚,珠海確有人疑因食用海鰻而中毒,截至昨晚7點,仍有中毒者在醫院IC U病房。    雪卡病毒中毒    昨日,南都記者在市人民醫院見到了因疑食用海鰻而中毒的市民,目前,食用海鰻的一家人仍在醫院治療,大部分患者在輸液,2名中毒者仍在IC U病房。
  • 官方提醒:這種海鮮近期千萬不要買!嚴重可致命…-海鮮,致命 ——快...
    對於這個季節來說,餐桌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種美味的海鮮。但是吃海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可亂吃,有些存在安全問題的海鮮,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發生風險。前幾天,浙江舟山嵊泗縣市場監管局發出消費警示:食用貝毒素超標的貝類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提醒廣大群眾近期不要採集、購買養殖貽貝和野生貝類「毛娘」等海產品。
  • 政府通告近期吃貝類海鮮要小心,要這樣來處理貝類,大可放心食用
    近一個月,多地發布緊急消費警示,告誡大家,食用貝毒素超標的貝類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提醒廣大群眾近期不要採集、購買養殖貽貝和野生貝類「毛娘」等海產品,內容提及「已經發生多起食用海虹引發中毒事件」。此事一出引起眾多人的關注,為什麼貝類會毒素超標?該如何安全處理這類產品呢?一起來看。
  • 大連長海縣,夏日來旅遊,必食地理標誌極品海鮮「大連蝦夷扇貝」
    本期主題:夏日,很多人出遊喜歡去海島觀海,還能吃新鮮海鮮,你有了解過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嗎?那裡有著北緯39度的極品海鮮呢,一起去看看吧!長海縣的由來長海縣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是大連市下轄唯一的縣,地處遼東半島東側,黃海北部。
  • @重慶人 這種海鮮近期不要買!嚴重可致命……
    此事一出引起眾多人的關注為什麼貝類會毒素超標?該如何避免買到這類產品呢?一起來看為什麼貝類會毒素超標?日常烹調並不能殺滅毒素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麻痺性貝毒比較特別,它們具有極耐高溫的特點,家庭普通加熱方式對它們根本造不成威脅,更不能降解毒素。也就是說,如果吃了完全烹熟的貽貝,也會有食物中毒的風險。毒貽貝中所含的麻痺性毒素,毒性很強,和織紋螺中毒、河豚魚毒素致毒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