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步道自行車道重點整治範圍公布 包含三山五園、中關村等百餘條...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本報訊 今天上午,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副主任甘鋒、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養護管理科科長楊揚做客北京交通廣播「治堵大家談」節目時透露,本市今年將重點針對三山五園、中關村、奧體周邊、天壇周邊和二環核心區的116條道路開展步道、自行車道的整治或大修工程。

張風攝

本市慢行系統主要存在七大問題

據介紹,步道、自行車道是城市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2017年本市分別完成了三環路、安定路、工體北路等重要幹線及聯絡線的步道、自行車道整治工作。全市3200公裡的步道、自行車道會在「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完善。

經統計,北京市自行車出行比例由1986年的63%下降為2012年的13.8%。因此,市交通委在2013年開始開展至今的步行自行車系統治理工作。

目前,本市城市人行步道系統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機動車佔壓步道停車,造成行人通行安全隱患;二是步道寬度不足及不連續造成行人通行安全及舒適度下降;三是設施佔壓步道,造成通行淨距不足(如報亭、電話亭、配電箱等);四是無障礙通行不完善,通行舒適度不足。

自行車系統存在的問題一是機動車佔道嚴重,在商業區居民區附近,機動車違法侵佔自行車道;二是路權劃分不明確。比如說,在路口非機動車通行路權不明確;三是輔路路側施劃停車位,機動車借道非機動車行駛等等。

人行道路口阻車樁分四種類型

本市非機動車系統的治理,主要會針對機動車非法停車,在有條件的地方進行道路拓寬,或安裝機非護欄,保證非機動車行車寬度等。針對路口非機動車通行路徑不明確,不宜設置機非護欄位置,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在交叉口範圍內,設置彩色非機動車專用通行帶,減少非機動車與機動車衝突,提高路口有序性及通行效率。

針對步道通行寬度不足及不連續情況,會採用佔用外側綠地等公共空間及連續人行步道的方式,改善行人通行環境。針對各類設施佔壓步道,影響行人通行安全及舒適性情況,會採用拆除或挪移的方式,增加步道淨通行寬度,提升步道通行空間。

針對機動車非法停放在人行道上,佔壓人行步道空間,會在人行道路口處增設阻車樁。為了避免阻車樁樣式過多,影響城市的景觀、形象,對阻車樁的形式也進行了規範。目前,本市設置阻車樁有四種類型:石球、石柱、不鏽鋼及鑄鐵。主要根據人行道周邊建築等環境因素確定,針對不同周邊環境風格,選擇不同的阻車樁類型。(石球樁主要用於大型廣場周邊區域,石柱樁主要用於歷史文保區,不鏽鋼樁主要用於行政辦公樓及光鮮亮麗的商業區,鑄鐵樁用於一般路口。)

今年重點治理百餘條道路步行自行車系統

今年,本市將完成900公裡的步行自行車系統治理工程,其中市管城市道路結合專項治理及大修工程完成450公裡,其中專項工程計劃將重點針對三山五園、中關村、奧體周邊和二環核心區,涉及中關村大街、安定門外大街、宣武門外大街等96條道路、381公裡進行治理。大修工程計劃針對頤和園路、圓明園東路、天壇路等20條道路、75公裡進行整治。

今年治理的創新點也有很多,比如為提高騎行者路口等待的舒適性和通行安全,在香山、頤和園和中關村區域20條道路路口範圍內設置「腳踏板」,供騎行者在路口等候紅燈時,不用上下車,提升自行車騎行感受和路口等候排隊有序性。

此外,本市還對現階段步道系統突出問題進行了調查,下一步會細化管理,擬通過區分步道顏色,體現步道範圍內不同使用功能的方式,引導行人過街等待和共享單車停放。

今年會創建30條「精細化示範」道路

另據了解,2018年計劃針對廣場西側路、前門東大街、北辰西路等30條路實施精細化示範路的創建工作,提高步行出行的舒適程度。

同時,計劃針對市管城市道路範圍內二環路、朝陽門內大街、崇文門外大街等559個通行需求較旺盛的公交站臺破損及無障礙不規範問題進行治理。

而因部分城市道路和沿線天橋建設年代不同,導致建成後盲道指引存在錯誤,天橋牛腿過低影響通行安全,2018年也針對此類問題進行了排查,共排查出此類問題31處,計劃通過調整盲道位置,在天橋牛腿塗刷警示塗料的方式,確保行人通行安全。

2018年,還計劃針對宣武門路口北天橋、木樨地北裡西跨河橋等30座天橋開展精細化養護示範橋的建設工作,同時針對南二環以北,三環內(含南二環及三環)等125座天橋開展通行環境治理工作,重點針對影響景觀的鏽蝕類病害,影響通行的破損類病害,尤其是外立面鏽蝕、天橋平臺、踏步破損、無障礙不完善等問題進行治理。

在通道養護管理方面,2018年著重針對人行通道、梯道和坡道扶手確實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治理工作,計劃針對三元橋機場路通道、大觀園通道、光明橋西通道等10座通道進行扶手增設工作。

嘉賓推薦本市秋季最佳「歷史人文」騎行線路

最後,當下秋高氣爽,嘉賓們還在節目中給想要騎車感受北京的歷史和人文的人們,推薦了一條騎行線路:建議可以從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出發,沿著科薈路一直向西,走學清路、荷清路和中關村北大街,從北側繞過清華大學,達到圓明園,接著走頤和園路和香山路,穿過頤和園和北京植物園到達香山公園。這條路線以公園居多,而且地勢較為平坦,道路兩側綠植比較豐富,全程只有20公裡左右,騎行者不僅可以在停靠休息的時候欣賞周邊景色,還可以在騎行過程中,遠看漫山遍野的香山紅葉。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孟環

相關焦點

  • 周末跟我GO:北京海澱三山五園綠帶步道體驗報告
    早就聽說海澱三山五園綠道的大名。三山五園原來是對北京西郊一帶所有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如今,這一歷史文化景區被一條30公裡長的景區綠帶步道串起,成為京西重點打造的市民休閒、健身、騎行的新場所。據說那蜿蜒的紅色瀝青路不僅依山傍水,還有提供小吃、自行車租賃和休息區的服務站點,這條綠道現在如何了?選擇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周末跟我go」小組的隊員前去體驗了一番。 記者從海澱公園周邊至玉泉公園周邊的綠道,全程大概9公裡,路上經歷可謂「一波三折」:先是略感失望,而後欣然喜悅;再是大失所望,最後暢快萬分。最想提的意見是趕快把服務站點建好。
  • 嶽昇陽:三山五園的文化要素與地域範圍
    三山五園研究中心核心專家、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所嶽昇陽教授,為大家講述三山五園的文化要素與地域範圍。嶽昇陽,博士,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圓明園研究會副會長,三山五園研究中心核心專家,重點從事城市歷史地理研究。
  • 北京頤和園周邊將恢復水稻田園風光 「三山五園」風貌保護進行時
    海澱區按照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分區規劃全面深入研究海澱的空間結構,提出構建「兩橫一縱三軸格局,一帶一核多極體系」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一核」指三山五園重點地區文化綠心與中關村科學城核心區域科技智芯兩心聚一核,複合構成海澱城市核心。
  • 北京步道體驗報告首篇——海澱三山五園篇!這條步道美嗎?寬嗎?有小吃店休息椅停車位嗎?來聽小GO細細描述!
    封面:北京步道體驗報告 (海澱三山五園篇)封面文字/傅洋 責編/馬佳 設計/馮晨清
  • 北京海澱:濃縮的三山五園紀錄片點綴香山路
    它就是香山地區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中藝術創作的壓軸作品《三山五園攬勝圖》。《三山五園攬勝圖》是香山壁畫群中最大的一幅,也是北京市第一幅室外石材鑲嵌壁畫。畫面從東到西包含圓明園的大水法,玉泉山的玉峰塔,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大水法、萬壽山、佛香閣、玉帶橋,香山公園的鐵獅子、勤政殿、西山晴雪碑、葛雲中、見心齋、昭廟、眼鏡湖,以及臥佛寺、碧雲寺等;在畫面右側,是中國革命聖地雙清別墅,壁畫上一輪紅日正跳出群山峻岭之間,光芒普照大地,寓意香山地區在中國革命歷程中的重要貢獻。整幅約300平方米的壁畫,仿佛是一部濃縮的三山五園紀錄片。
  • 助力「三山五園」建設,東西水磨開始騰退
    11月20日,位於「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建設重要節點的東、西水磨地區開始啟動搬遷騰退,騰退同時完善並提升城市功能。這是記者從海澱區海澱鎮獲悉的。工作人員現場張貼騰退公示水磨地區位於圓明園和清華大學周邊,是「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建設的重要節點,以中關村北大街為界分為東水磨和西水磨,其中東水磨位於清華大學西門外,西水磨緊鄰圓明園東牆。長期以來,這裡環境髒亂、擁擠,私搭亂建現象突出,道路狹窄,安全隱患突出,條件亟待改善。
  • 北京三山五園綠道:一路騎行觀古今 看風景無限好
    北京的西郊一帶,自遼金以來就具有江南水鄉的山水自然景觀,歷代王朝在這裡陸續營建行宮別苑,還因此出現了「三山五園」的固定稱謂。所謂「三山五園」,「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五園」是指依三山而建的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頤和園)及其附近的暢春園、圓明園。不過,「三山五園」並非只指這三座山和五個園,而是對北京西郊一帶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如今,這一歷史文化景區被一條綠道連接了起來。
  • 北京三環輔路自行車道60%路段已疏通
    ­  (記者孟環)今天上午,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養護管理科科長張愛軍等相關負責人來到北京交通廣播,暢談本市關於自行車道、步道的建設等話題。今年本市重點進行三環輔路自行車道和步道系統整治,今後市民可舒適暢通的騎著自行車「刷三環」。­  北京過去所有工作都圍繞著保證機動車出行舒適順暢開展,無形中步道和自行車道通行空間被機動車道擠佔。
  • 三山五園,北京的「金名片」
    三山五園,北京的「金名片」  何瑜  三山五園地區具有獨特的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優質人文底蘊和優良生態環境,堪稱北京的「金名片」。三山五園究竟所指何處?這張「金名片」又是何時形成、如何形成的呢?  三山五園說的是哪裡  三山五園的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五園是指暢春園、靜明園、圓明園、靜宜園、清漪園(頤和園)。其中,香山、玉泉山,雖在遼金時已名揚天下,但到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甕山為萬壽山後,才形成「三山」的稱謂。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帝作《鳳凰墩放舟自長河進宮》詩,其中有「四面波光動襟袖,三山煙靄護壺州」之句。
  • 北京「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亮相高雄
    「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3月1日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   此次展覽是北京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後首次將「海澱三山五園文化巡展」完整及細膩地帶到高雄展出,內容共分七大板塊,涉及雕塑、繪畫、攝影、古籍、清代樣式雷燙樣、音樂等藝術形式,展現清代皇家園林十八世紀以來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北郊清代皇家園林的統稱,是中國現存皇家園林的精華。
  • 一條「御道」串起三山五園 北京構建複合型文化區域
    按照規劃,一條「御道」將串起三山五園,成為北京為數不多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疊加的複合型文化區域。曾是一幅瑰麗的山水畫卷已經80多歲高齡的海澱區文史專家張寶章曾經出書《三山五園新探》,較為全面地對三山五園進行了研究。張寶章介紹,京郊海澱西山一帶,歷史上就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清代京西園林的修建達到了歷史高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山五園。
  • 「三山五園」健康綠道十一後迎客 串聯香山圓明園多個景點
    新京報訊 (記者饒沛)「十一」後,近40公裡的「三山五園」健康綠道將建成開放。該綠道將串聯香山、圓明園等「三山五園」,市民在其間可散步、跑步和騎行。   3公裡至5公裡設驛站   據介紹,「三山五園」健康綠道全長38.86公裡,串聯萬壽山、香山、玉泉山、清漪園(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和圓明園等「三山五園」,途經八大處、北塢公園、玉東公園、丹青圃公園、海澱公園、北京植物園、昆玉河等。市民可在綠道內健走、騎行,在休憩中心喝茶、聊天,並可在沿途的遊客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 濃縮的三山五園紀錄片點綴香山路300平方米壁畫驚豔亮相
    它就是香山地區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中藝術創作的壓軸作品《三山五園攬勝圖》。《三山五園攬勝圖》是香山壁畫群中最大的一幅,也是北京市第一幅室外石材鑲嵌壁畫。畫面從東到西包含圓明園的大水法,玉泉山的玉峰塔,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大水法、萬壽山、佛香閣、玉帶橋,香山公園的鐵獅子、勤政殿、西山晴雪碑、葛雲中、見心齋、昭廟、眼鏡湖,以及臥佛寺、碧雲寺等;在畫面右側,是中國革命聖地雙清別墅,壁畫上一輪紅日正跳出群山峻岭之間,光芒普照大地,寓意香山地區在中國革命歷程中的重要貢獻。整幅約300平方米的壁畫,仿佛是一部濃縮的三山五園紀錄片。
  • 「時空溯園」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開幕式及英文版著作發布會在北京...
    2020年12月12日上午,「三山五園研究成果系列展」之「時空溯園——北林三山五園學生團隊研究成果展」開展儀式暨三山五園英文著作Touring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Landscape, art and life of Chinese imperial
  • 北京首條自行車高速路明年開建 連通天通苑至中關村
    昨日上午,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做客北京交通廣播「治堵大家談」節目,介紹了北京慢行系統(包含自行車道和步道)改造治理情況。經過幾年改造,試點區域非機動車交通量、自行車速度均有所提高,機動車、非機動車侵佔率都有所降低。
  • 頤和園在「三山五園」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下)
    編者按:本文從1、以「三山五園」為背景的頤和園周邊環境調研;2、頤和園在「三山五園」中的價值和定位;3、頤和園在「三山五園」中的發展路徑思索;4、結語,四個方面論述頤和園在「三山五園」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期推送為本文下篇。三、頤和園在「三山五園」中的發展路徑思索1.
  • 頤和園在「三山五園」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上)
    「三山五園」 地處北京西北郊,指清代康雍乾年間陸續修建完成的成片皇家園林集群,主要包括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暢春園、圓明園。「三山五園」區域總面積約68.5平方公裡,與北京舊城面積基本相當。「三山五園」區域現存文物點100多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
  • 年底最該看的展覽在這裡,帶你穿越清朝跟皇帝一起逛「三山五園」
    北京西北郊,有人們熟悉的香山、頤和園、圓明園等景點,它們飽經歷史滄桑,又在今天煥發出新的生機。但人們或許不知道,這些景點形成了清代皇家宮苑集群區域,它還有一個統稱——三山五園。而能代表整個北京的,除了以北京老城傳統中軸線區域為核心的老城之外,就要數這「三山五園」了。
  • 長82米、高3.6米,巨型壁畫《三山五園攬勝圖》現身海澱!
    西郊線植物園站的南側一幅新製成的長82米、平均高度3.6米色彩豔麗的石材鑲嵌壁畫正熠熠生輝地點綴著香山路這幅名叫《三山五園攬勝圖》>的壁畫是香山壁畫群中最大的一幅它不僅成為了香山地區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中藝術創作的壓軸作品也是北京市第一幅室外石材鑲嵌壁畫《三山五園攬勝圖
  • 北京「三山五園」保護與利用:如何融為一體和有效銜接成關鍵
    日前,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的批覆精神,在北京市政府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建議下,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宣布成立「三山五園研究中心」,以落實北京市「四個中心」定位和新總規對「三山五園」區域的總體要求為目標,旨在通過專家領銜和多學科協作,大力推廣新型科技手段在研究工作中的結合、應用,並整合推進「三山五園」基礎性研究,為「三山五園」保護與利用提供專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