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的一個大軍區,三位元帥掛帥,參謀長是韓先楚

2020-12-25 歷史在眼前

新中國成立後,各大軍區發生了幾次變化。這些變化中,哪個大軍區最強大,陣容最華麗?有大軍區,有三個元帥在指揮。這個應該是獨一無二的。著名的戰爭領袖韓先楚是這個大軍區的參謀長。

這是建國初期的中南軍區。

第一,司令和第一副司令都是法警。

(葉劍英元帥)

中南軍區是第四野戰軍南方部隊組建的,司令當然是S.在東北戰場,林始終是東北軍區司令員,進入華北戰場。林一直是前線的指揮官,並繼續南下進入華中地區,林一直是華中軍區的指揮官。

華中軍區負責解放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西等五省。林是湖北黃岡人。他親自提軍解放家鄉,是極其光榮的。1950年,華中軍區改名為中南軍區,林先生當然是司令員。

作為一個又一個這麼多軍區的指揮官,S的貢獻太大了。因此,1955年,他成為繼朱、彭之後的元帥。中南軍區管轄面積太大,所以有四個副司令,第一個也是元帥。

他就是葉劍英。葉劍英是如何成為中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的?葉劍英,廣東人,北平第一任市長。然後,葉劍英南下,負責解放家鄉。先後擔任廣東軍區司令員、華南軍區司令員。

華南軍區主要負責兩廣軍事,隸屬中南軍區領導。1952年,華南軍區撤銷,回到中南軍區,葉劍英任中南軍區第一副司令。葉劍英也是因為S身體不好才擔任指揮官的。1955年,葉劍英成為排名第十的最後一任元帥。

第二,第一政委也是元帥。

(羅元帥)

中南軍區政委是誰?不止一個,比如羅榮桓、鄧子恢、譚政,其中第一任政委當然是德高望重的羅榮桓。羅榮桓是著名的政治元帥。其實他還能指揮軍事行動。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在山東戰場衝鋒陷陣,軍政重任在肩。

進入東北戰場,羅榮桓成為s的搭檔,他是東北野戰軍政委,隨s南下,羅榮桓先後擔任平金前線、華中軍區、中南軍區政委。湖南衡山人羅榮桓率軍解放家鄉,對他來說當然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1955年,羅榮桓成為第七元帥,領先於許。司令員、第一副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會都是元帥。這個陣容在全國各大軍區應該是獨一無二的。更絕的是軍區參謀長。

第三,從未當過參謀長的韓先楚成為中南軍區參謀長。

(韓先楚上將)

他就是旋風司令韓先楚。熟悉韓先楚的人都知道,他是軍隊幹部,不當政委,也很少當參謀長。他只從白山黑水打到海南島。他是怎麼當上中南軍區參謀長的?

朝鮮戰場戰爭結束時,韓先楚也筋疲力盡。他的十二指腸潰瘍非常嚴重。他摔了幾次,不得不回國治療。韓先楚為什麼會得這種病?經過多年的行軍和戰鬥,他的飲食非常不規律,經常不吃東西,肚子疼有時候還得靠著桌子緩解。

久而久之,他的胃就出了問題。雖然回國就醫,但韓先楚仍被任命為中南軍區參謀長。韓先楚是從田裡出來的將軍。彭老闆很關心韓先楚,讓他好好照顧自己的病。

韓先楚短期擔任中南軍區參謀長。到1954年初,他被任命為副總參謀長。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有印象,一代名將韓先楚甚至當了軍區參謀長。

第四,有三個副指揮官,不是將軍就是將軍。

(黃永勝上將)

我前面說了,中南軍區管轄面積太大,三個政治委員,四個副司令。第一副司令葉劍英是元帥,有三個副司令。最低的是將軍。

第二副司令是黃永勝,黃永勝是四野戰軍的老兵。他曾任第八、第六縱隊司令,第十三、第十五兵團司令。中南軍區轄兩廣,黃永勝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作為大軍區成立後,黃永勝成為第一任司令員。

第三副司令是將軍,他是王樹生。王樹生為什麼在中南軍區?因為當時王樹聲是湖北軍區司令員,湖北軍區也是中南軍區管轄,所以王樹聲是第三副司令員。王樹聲是十大將領之一。

第四副司令員也是開國上將。他是陳再道。陳再道是劉鄧軍隊的將軍。他為什麼在中南軍區?因為陳再道當時是河南軍區司令員,河南軍區也是中南軍區管轄。

三個副將,王樹聲,後來都成了將軍。黃永勝為什麼排名第一?首先,黃永勝革命資歷最老。他參加了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其次,只有黃永勝是四野戰軍的大將,中南軍區是四野戰軍組建的。在他們三人中,黃永勝後來成為參謀長,成就最大。

相關焦點

  • 東北局要韓先楚回第三師,黃克誠說,第三師不缺幹部
    一個精通戰術,一個富有戰略,他們兩位有什麼交集嗎? 韓先楚為何從抗日前線突然離開? 其實呀,抗日戰爭爆發之初,韓先楚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升遷非常快。最開始他是八路軍688團副團長,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他就升任689團團長了。這個689團是新組建的團。 雖然在平型關戰役中很遺憾當了後備,沒有上場的機會,韓先楚卻帶領689團打了好幾場漂亮仗,受到129師劉伯承師長和朱老總的點讚。
  • 韓先楚獻計解放海南島,卻無奈放跑了薛嶽,粟裕攻臺因此再改戰術
    三野剛解放上海不到一個月,10兵團正在籌措入閩作戰,在這個時候提出攻臺決戰的設想,主席的戰略眼光無疑是超前的。而在另一方面,蔣介石尚未從將一個偌大的大陸幾乎丟失殆盡的教訓中清醒過來,他甚至也制定了一個「偉大」的構想,讓30萬部隊分駐海南、臺灣、舟山三大島,以島嶼對抗大陸,三點成一線,海南遏制兩廣,臺灣俯視福廈,舟山封鎖滬浙,退則互為掎角鼎足依託,進則可奇兵反攻或全線展開。
  • 李雲龍原型之一,「旋風司令」韓先楚,他的子女現狀如何?
    那麼,這個被大家稱為「旋風司令」韓先楚,到底立下哪些戰功?他的後人又過得如何?韓先楚出生於1913年2月,他是湖北省紅安縣(原黃安)人。湖北紅安縣乃我國大名鼎鼎的「將軍第一縣」,共先後湧現出數百位將軍。在1955年授勳的上將中,有多位是紅安人。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本期將以這最後的三位元帥為主人公,帶您回顧沉甸甸的歷史步履中,蘇聯元帥們的那些滄桑故事……  前蘇聯軍銜體系  「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僅史達林一人),其後便是「蘇聯元帥」(包括「蘇聯海軍元帥」),第三級是「軍兵種主帥」,第四級是「軍兵種元帥」。
  • 是韓先楚還是胡奇才?
    以下兩段引用該教授的解說詞——「此次戰役,杜聿明集中了國軍8個師的主力來襲,南滿解放區處於極為不利的態勢之下……」(點評:此段正確)「……在縱隊召開的會議上縱隊領導主張撤,老韓大吼一聲,你們要走就自己走,
  • 這場師級突破戰,劉伯承元帥打滿分,被總參樹為戰鬥典範
    什麼樣的戰鬥,能讓苛刻到極為挑剔的軍神劉伯承元帥打滿分?我們先來看看其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七千五百人和七十門火炮,竟然潛伏到了距離敵方陣地僅有一百五十米至三百米的地段。如此奇招,豈不是膽大包天!是的,這就是這次滿分戰鬥中最精彩的一幕。
  • 新疆軍區18位司令員中,有4個上將9個中將,唯獨他是大校,為什麼
    新疆軍區是1949年12月成立的,當時是屬於二級軍區,新中國建立之初,總共有6個大軍區,屬於一級軍區,分別是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軍區。新疆軍區當時屬於西北軍區的建制,一直到1955年,新疆軍區才升為大軍區,直接受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三位都是開國上將,只有他是開國中將,他是誰
    他們的參謀長是誰呢?閻揆要等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陝西省委委員,八路軍總司令部科長、參謀處處長、軍政處處長,冀魯豫軍區參謀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參謀長、副司令員,西北野戰兵團參謀長,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西北野戰軍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參謀長,參與組織指揮了宜川瓦子街、西府隴東、扶郿、蘭州等戰役。
  • 原瀋陽軍區副參謀長張斌逝世,抗美援朝期間親歷板門店談判
    原瀋陽軍區副參謀長張斌逝世,抗美援朝期間親歷板門店談判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2-11 14:28 來源:
  • 粟裕將軍戰功赫赫,1955年,為何不是元帥,而被授予大將?
    由此可見,1955年的10位元帥,在紅軍建立之初,已經參加了革命,並且處於領導層為主。進入30年代以後,紅軍部隊越打越壯,在各地陸續建立了大片的根據地。當時,10位元帥基本上都處於最高領導層,最低也是軍團長的職位。
  • 袁姓開國中將,他是「唯一」江西人,兩次任北京軍區政委!
    這在開國將帥中,確實是少有的一位,他是政委專業戶,擔任過八路軍教導二旅政委、7縱政委、12縱政委、49軍政委、40軍政委、北京軍區政委、濟南軍區副政委等。在袁姓開國中將中,他是唯一的江西人,其實袁姓總共有11位開國將軍,其中有兩位中將,那麼江西籍的袁姓開國中將來自哪兒呢?他是誰?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他就是袁昇平中將,這個名字似乎大家很熟悉。
  • 他是冀中軍區參謀長,1948年毛主席親自指示:要處決;犯了何罪?
    1948年6月,內戰全面爆發的第二個年頭,此時遼瀋戰役爆發在即,時任華北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的正在調兵遣將配合遼瀋戰役的發起。然而在此戰局繁忙,用人的關鍵時刻;聶榮臻卻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親自下令將時任冀中軍區參謀長的黃壽發處決了,這是為何?黃壽發犯了什麼罪呢?
  • 虎膽悍將韓先楚,力排眾議,成為解放海南的大功臣
    韓先楚上將便是這樣的將領,面對戰場稍縱即逝的戰機,往往敢下命令,敢率先動手。1946年冬天,國民黨重新整裝待發,調集8個師10萬多人準備跟解放軍進行作戰。當時國民黨兵分三路,號稱國軍精銳的第25師直接向安東進軍,想要跟我軍展開決戰。韓先楚擔任我軍4縱副司令,在經過分析敵我實力後,準備跟國軍在老爺嶺打殲滅戰。
  • 元帥中最著名的四位統帥分別都有誰?你認為誰可以排第一!
    元帥是軍銜中職位之高的,但是並不是所以元帥都是屬於統帥型的。就比我我國十大元帥,分幾個類型,參謀型的:葉劍英,聶榮臻,猛將型的彭德懷,賀龍,政工型的羅榮桓。帥才型的徐向前,林彪、劉伯承。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十大元帥中最著名的四位統帥,看看都有誰?(順序不分先後)第一位:徐向前徐向前,山西五臺縣人。
  • 中國開國十大元帥評定標準:彭德懷元帥勇猛剛烈
    1945年任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書記、晉冀魯豫軍區政委。抗日戰爭勝利後,同劉伯承奉命指揮晉冀魯豫部隊反擊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進攻。1947年6月,同劉伯承率晉冀魯豫軍區主力12萬大軍強渡黃河,實施戰略反攻。1948年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書記、中原軍區政委。同年11月,任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同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一起指揮中原和華東兩大野戰軍,對徐淮地區的國民黨軍主力發起戰略決戰。
  • 1955年懷仁堂10大元帥授銜,為何出席的只有7位?
    由於毛澤東堅決不授大元帥軍銜,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就成了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銜。其實那個大元帥服已經為他做好了,最後也一直沒有穿上,也永遠的放在了博物館中。  關於元帥和大將,其實最開始選出來的結果是13位元帥和14為大將。但是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都稱自己現在不在部隊工作,在地方工作主動提出放棄元帥軍銜。
  • 我認為是韓先楚、黃永勝等這5人!
    我認為,是韓先楚、黃永勝、許世友、葉飛、劉震這5人。第一,韓先楚,有勇有謀,善於創造戰機,戰力過人。上將中,作戰之首的就是韓先楚。平生沒有敗仗,凡是按他的方案作戰,都取得重大勝利。他培養的旋風部隊更是大名鼎鼎。
  • 中野猛將王近山不僅能打仗,還會帶兵,帳下還出了三位頂級戰將
    中原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由劉伯承元帥領導的一支部隊,該野戰軍政委是鄧公,故此又稱之為劉鄧大軍。要知道,王近山將軍帳下有三位將領,被譽為是王近山將軍手中的三劍客。而這三位將領都是擔任第六縱隊旅長或者是參謀長等職務。同時,這三位將領也是開國將領中著名的戰將。
  • 兩位開國大將:一個被特批享受元帥待遇,一個主動申請上將待遇。
    1042位將軍在本次授銜儀式中獲得了開國將領的榮譽。其中大將軍銜有10位,55位是上將軍銜。可想而知,獲得大將軍銜要多麼的出色。按道理說,十位大將應該待遇一致,可是偏偏有兩位大將待遇不一樣,他們就是張雲逸將軍和許光達將軍,他們戎馬一生,張雲逸將軍被特批享受元帥待遇,許光達將軍卻主動申請降銜自願享受上將待遇,這又是為什麼呢?
  • 他是山西唯一的白姓開國將軍,來自臨汾,曾任空軍副參謀長!
    白姓,是中國姓氏之一,在全國約有人口416萬,在各姓中排第68位,白起,眉縣人,秦國時大將,善用兵,一生南徵北戰,百戰百勝,為秦統一中國立下大功,受封「武安君」,世稱「常勝將軍」,又稱「戰神」。他是臨汾三位開國將軍之一,曾任空軍副參謀長!他和薛克忠將軍(曾任陝西軍區副參謀長)都是洪洞人,洪洞雖然人口少,但是有一個全國有名的景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5A),相比薛克忠,白雲要小三歲,不過他們參加革命的時間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