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大運河——一場雅集背後的「煙火氣」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運河雅集現場。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時間 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王逸飛 錢晨菲)大型仿古畫舫「通運號」上,古琴音律曲韻流觴,一筆丹青聯通古今。24日,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重要活動之一的「京杭風韻」運河雅集活動,在北京通州舉行。

當日,來自北京、浙江、杭州、揚州四地的藝術家紛紛獻藝。

運河雅集現場。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時間 供圖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國家非遺古琴藝術傳承人趙家珍讓古琴音律由指尖「流淌」;中央歌劇院音樂總監、首席指揮、杭州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楊洋與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聲樂金獎獲得者歌手王麗達,用南北樂律表達了京杭不同的文化風韻;書畫家郭寶慶和茹峰揮毫潑墨,描繪運河千年風情;國家一級演員、舞蹈家、編舞、製作人王亞彬以舞蹈《行雲》訴說歷史……

此外,南北文化名家共聚一堂進行了深入對話,北京作協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張威和國家一級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陸春祥也分別就如何宣傳好運河文化、傳承好運河文化、塑造南北文化品牌提出了創新性想法和建議。

一場雅集,是一眾文人墨客的相聚,更是細膩文雅的南方文化與大氣豪放的北方文化之間的交流。而雅集之「雅」背後,南北風韻展示之間,這些源自生活的藝術形式,也讓中國大運河(下稱大運河)的「煙火氣」自然彰顯,直抵人心。

地跨8省市、通達五大水系的大運河全長近3200公裡,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時至今日,有關大運河的故事被世代傳頌,故事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故事仍在繼續。

以文化的視角觀察,作為發展之河、民生之河的大運河,因流淌於「煙火氣」中,孕育、影響了沿岸燦若星河、蘊含著深厚思想精華和民族精神的文化遺產。

如歷史上許多文學作品都和運河有關。《紅樓夢》「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中,林黛玉即是沿著運河北上進京。明代文學家張岱也在文集中記載,自己曾沿運河赴山東兗州遊歷。馮夢龍及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基本上都是描寫運河或與運河有關之事。

大運河也鍛造了南北方不同的品格。在江南,運河沿岸匯聚起茶藝文化、桑蠶絲綢文化、地方戲曲等,積澱下古典園林、藏書樓閣、橋梁古塔。在北方,漕運文化、民間曲藝、飲食文化紮根各地,促進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等與中原文化緊密相承。而伴隨著歷史進程,這條文化之河更成為中華文化交流交融的主「渠道」,串聯起光彩奪目的中華文明鏈。

不僅是運河雅集將文化藝術進行具體呈現,在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期間,不少嘉賓亦對運河文化的作用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運河雅集現場。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時間 供圖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認為,自魏晉南北朝以後,南北差異成為中國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這種差異也是中國文化豐富性和創造性的體現。「正是這條運河把我們如此豐富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生活形態、語言、性格緊緊地連接在一起。」

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單威表示,大運河是一個文化的奇蹟。「它孕育了世世代代,包括我們的歡樂、痛苦、眼淚、和平的生活,它是文明生活的組成部分。」

運河故事延續至今,並不斷被續寫,也體現著文化傳承與弘揚的作用。新的歷史階段,如何讓運河文化保持好甚至更具「煙火氣」?

浙江省作家協會原主席、著名作家麥家表示,「很多人可能會有一種感受,大運河和長城有著差不多的歷史,都是奇蹟,但長城的知名度在國際上或遠大於大運河。這與多年來人們對長城的宣傳,及其本身相對獨立的觀賞性有關。」

他認為,隨著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推進,將助力大運河進一步「活起來」,這也是增加其觀賞性的一個有力舉措。同時,藝術家應當把更多感情投放到大運河裡,走到運河邊,寫出一批和大運河有關的作品。

李敬澤指出,僅僅把運河沿岸的好東西、古老的東西展示出來還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要讓大運河真正成為承載民族文化創造力的一條河。

運河雅集現場。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時間 供圖

共建共享,已是一種共識。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中,活動組委會發布了《共建共享大運河文化倡議》。

倡議書稱,中國大運河縱貫南北,在廣袤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凝聚著中國人民偉大智慧和勇氣,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標識之一。組委會號召全社會通過加強運河保護、傳承運河文化、用好運河財富、推動國際交流、帶動全民參與五個方面來推動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傳承和利用,共建共享新未來。

據悉,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共同主辦。由中國新聞周刊、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月訊雜誌社、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中新凱悅傳媒集團、杭州運河集團等單位參與承辦。(完)

相關焦點

  • 黃金周杭州再走運:大運河煙火氣又回來了
    杭州運河拱宸橋 江楊燁 攝中新網杭州5月4日電 題:黃金周杭州再走運:大運河煙火氣又回來了記者 江楊燁杭州位於京杭大運河南端,在杭州,在運河邊走路健身,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走運」。疫情之後的首個黃金周,記者又沿著大運河「走運」時發現,杭州運河煙火氣又回來了。拱宸橋畔 江楊燁 攝拱宸橋是運河杭州段的標誌,橋西歷史街區也是杭州保護世遺的金字招牌。走進橋西直街,方回春堂是一家百年老店。進店之前,仍要測體溫。店裡,不少市民前來購買石斛、西洋參等適合夏天的滋補養生品。
  • 生活啊就是那一碗煙火氣
    煙火氣總是讓人感到親切而真實。《嚮往的生活》已經做了三季,《野生廚房》做到了第二季,很多人一路追隨。如果去掉其中的煙火氣息,這些節目是否還會那麼受追捧呢?陳曉卿認為煙火氣最濃的地方是市井小巷。小巷深處有人家。煙火氣在熱鬧的菜市場裡、在喧囂的大排檔裡、在冒著熱氣的鍋灶邊。《歡樂頌》裡的安迪,原本不食人間煙火,因為愛上魏兄,主動向樊勝美學習做飯做湯。洗手做羹湯才是愛情的最真境界,沾上煙火氣的愛情才更長久。
  • 南京西路街道周惠珍:讓樓宇背後的「煙火氣」更溫馨
    在社會治理創新的大背景下,南京西路街道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福民南西、魅力都心」的願景:「福民南西」就是要為生活和工作在南西的居民群眾謀福祉;「魅力都心」是要在追求高質量的發展中,呈現精緻細膩、「最南西」的社區溫度,開放包容、「最靜安」的空間品質,追求卓越、「最上海」的發展精神。這幾個「最」如何去實現?
  • 「行走大運河」,跟隨全媒體行動,來一場大運河的認知之旅
    比如說河北當地的文化廳和旅遊廳,就出臺了一則與河北各大新聞媒體聯合打造的「行走大運河」全媒體行動,帶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了解中國的文化瑰寶——大運河。除了年歲古老,大運河最值得被人了解的就是它對我國文明的發展價值。自大運河被建成的那一天起,它就為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貢獻了非常巨大的力量。
  • 悠悠浮生裡,舀一勺煙火氣
    還乘機讓她算了一場塔羅牌,結果不出所料抽到了正向的「節制」,聽她的詮釋,內心起了波瀾。我不無慨嘆:「每次到你家小院,都不得不沾惹一身的煙火氣。然而,這也是好的。」剎那間驚住,像是忽然間由另一個人藉助我的嘴說出了隱秘的「心聲」。是啊,這人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最深入人心、最難捨難分的,煙火氣。
  • 食人間煙火,文案也能冒點「煙火氣」
    (不想舉例了,相信你一定看到過)同樣是接地氣的文案,為何有些文案透露著「煙火氣」,有些文案只剩下「土氣」?想要知道答案,還得先拆解看看「煙火氣」究竟是什麼。直白來講,「煙火氣」就是炒菜熱飯時,灶頭上冒起的炊煙;然而深究起來,「煙火氣」裡面其實蘊含著濃烈的情感,這種情感可以是,對閒適的日常生活的嚮往;也可以是,對舊日美好時光的追憶。
  • 「地評線」中安時評:濃濃「煙火氣」最是暖人心
    「唯有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城市,正陸續走出疫情帶來的陰霾,重新回到充滿「煙火氣」的正軌。餐館酒肆裡又現熱乎氣,網紅打卡地再見打卡人,商場超市中不乏購物者,這樣的「煙火氣」既是城市本來的樣子,更在特殊時期傳遞著力量、信心和希望。
  • 這煙火氣,很天津!
    人間煙火氣 最撫慰人心 昔日重現 你在歸來 2020國慶中秋假期 天津人又迎來 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圖景
  • 《新世界》中再演硬漢 孫紅雷:冷麵背後多了些煙火氣
    原標題:孫紅雷:冷麵背後多了些煙火氣   由徐兵擔任導演和編劇,匯集了孫紅雷、張魯一、尹昉等實力演員的電視劇《新世界》將於今日在東方衛視開播。近日,劇組在上海召開了提前看片會,片中濃鬱的京味風情,推進速度很快的情節讓現場媒體大呼過癮。
  • 一場詩意生活雅集,等你來~
    適逢「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之際,花椿詩意於9月27日、28日舉辦《雲起 | 花椿詩意2020東方詩意生活沉浸式雅集》活動。本次雅集誠邀禪樂、禪舞、茶道、香道及中國傳統文化愛好人士齊聚一堂,靜坐品香、品茶,欣賞太極與禪舞表演,品嘗精緻藥膳,傾心聆聽雨法雨禪樂。
  • 冬日大連漾起縷縷煙火氣
    冬日時辰裡,天清凜,雲高遠,雪瀰漫,還有它的煙火氣…… 此刻的大連,依然是煙火氣很旺的城市。偶遇一場場日不落的晚霞。夕陽被揉碎,橘朵色層層疊疊,天邊藍灰色的面紗被撕開,露出曖昧的粉色。車開上一片高地就能看到海,大朵的雲在眼前伸展,更遠處的岬角躺在靛青的海水裡,水光蕩漾,晚風清冷。有漁船駛過,慢得就像沒動,好像已經聽見馬達聲。
  • BBC紀錄片直擊武漢:瀰漫煙火氣,已恢復繁華
    BBC紀錄片直擊武漢:瀰漫煙火氣,已恢復繁華 2020-12-13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東縣喚醒城市「煙火氣」
    如東縣喚醒城市「煙火氣」 來源:如東縣 發布時間:2020-12-07 字體:[ 大 中 小 ]
  • 泛濫的茶會,不雅的雅集
    茶會熱得益於「茶文化」熱,其呈現形式多來自古人雅集,然而如今茶界的大多數名叫「雅集」的,其實只得一個「集」字而已,因人多嘛!縱觀古代騷客的雅集,無外乎風雅二字,而」風「的形式主要是詩,集之所以雅在詩之匯集。這一行為的最終結果則是時間、空間、人物、事件的混合發酵,因空間而聚,因人而名,因詩而傳,最後定格為一幅意象之畫,令人久久為之傾倒。
  • 文博路上這碗羊肉湯,藏著老許昌的濃濃煙火氣……
    興致既至,騎上我心愛的追風小摩託再探全福哥羊肉湯館晚上6點多鐘天擦黑,到店一看嚯~一樓已經坐滿了老店,老人,老顧客還是原來的老地方還是老饕喜歡的人間煙火氣誰知道廚子已經炒了七八桌菜了計劃是落空了,心有不甘問過廚子才知道想喝頭湯的老主顧5點多就來了湯白味鮮,沒有羶腥,聞之只有肉香廚子在鍋中翻滾幾勺就已讓我食指大動老店招攬顧客的手段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 這還是你要的「煙火氣」嗎?東港對室外經營提出限制性要求!
    這還是你要的「煙火氣」嗎?東港對室外經營提出限制性要求!這是清醒的。進入六月,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擺攤浪潮」席捲各地,東港的大街小巷、夜市商圈也是人潮湧動,「夜市經濟」逐步升溫,煙火氣息也愈發濃炙。▲東關大院夜市「走,晚上咱也擺地攤去。」「賣什麼不重要,必須趕個熱鬧。」
  • 街市新店|回歸的煙火氣,市井最撫人心
    一個城市能吸引人就在於有煙火氣息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弱熟悉的煙火氣漸漸的甦醒愛上小鎮是愛她的煙火氣巷子深處的小店謝馥春國妝與新國潮的邂逅從傳承到使命,國妝老品牌謝馥春與新國潮,展開了一場愈久彌新的對話。這個傳來酒香的地方,就是藏在老街巷子裡的臘八酒坊!走進酒坊,齊齊到到碼好的酒罈旁邊還懸掛著一面醒目的招幌,頗有些舊時酒家的風貌。
  • 吉居雅集:東陽傳統建築特色人家
    《文化大觀園》也應邀,參加了這樣一個民間的文化聚會,感受一場傳統的雅集活動。此時,江南秋色正濃,湘蘭吉居的主客們在這個古色古香的院落裡,沉浸在久違了的傳統文化清歡之中。 您作為一個80多歲的一個老畫家,也參加過很多的雅集和筆會,但是在一個私家的園林裡頭,是不是今天這一次在這一個橫店的湘蘭吉居的這次雅集活動,顯得格外有點不一樣? 李寶林-著名畫家:江南呀,確實是比較清秀。特別是我,研究北方山水為主,所以我接觸的山水景物大部分是博大蒼茫的東西。
  • 《西泠印社》從不缺名望,缺的是「煙火氣」!
    一場藝術視覺盛宴襲來,讓世人有機會再次領略到了百年西泠的獨特魅力。「創、學、研、藏」:五大展覽齊亮相。「」百年西泠·金石傳薪」——11月15日,《西泠藝叢》2020年度編輯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也許專業的金石展示和研討會對「圈外人」來說顯得過於「高檔」。
  • 赴一場雅集之約 百餘件精湛藏品亮相湖南大麓珍寶古玩城
    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藏家、藝術家、文化名人以及商戶代表齊聚一堂,賞玩古董,交流文物收藏心得,上演了一場文化與藝術的盛會。雅集自古有之,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聚會的一種方式,歷史上有著不少著名的雅集,影響深遠,也為人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文化與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