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扶持千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2020-12-26 全景山東

記者從「鄉村文明行動」成果發布會上獲悉,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讓農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山東省文化廳將結合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加大農村文化惠民力度,扶持1000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記者從「鄉村文明行動」成果發布會上獲悉,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讓農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山東省文化廳將結合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加大農村文化惠民力度,扶持1000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山東省文化廳將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傳承活動,從中選出熱心「非遺」傳承、成果顯著的「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通過提供傳習場所,給予傳承人、民間藝人和學藝者獎勵等方式進行重點扶持和資助。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將獲得20000元補助,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將獲得6000元的補助。近年來,山東共扶持「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5000人以上。(完)

相關焦點

  • 山東將扶持千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繼續加大農村文化惠民力度,扶持1000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山東省文化廳將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傳承活動,從中選出熱心「非遺」傳承、成果顯著的「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通過提供傳習場所,給予傳承人、民間藝人和學藝者獎勵等方式進行重點扶持和資助。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將獲得20000元補助,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將獲得6000元的補助。近年來,山東共扶持「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5000人以上。
  • 山東公布文化惠民16件實事 含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原標題:山東公布2016年「文化惠民」16件實事 新華社濟南3月21日專電(魏聖曜、畢璐健) 記者21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山東省財政將投入7億元,深入落實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室建設、「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收徒傳藝」等「文化惠民」16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政哲8月7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昌葫蘆雕刻傳承人李玉成收徒儀式在聊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來自臨清市的王明雨按照傳統方式拜師學藝。為傳承技藝,李玉成開始收徒傳藝。收徒儀式在傳統禮樂聲中拉開帷幕。
  • ...優秀傳統文化後繼有人「虞舜傳說」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寶炎收徒傳藝
    這是4月2日在舜泉大酒店舉行的「虞舜傳說」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寶炎的收徒儀式,而與其他徒弟不同的是,這次吳寶炎新收的兩個弟子除了學習繼承他的紹興評話等曲藝藝術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傳承好省級非遺項目「虞舜傳說」的演講藝術表現形式。
  • 襄陽襄城區紮實開展非遺工作助力文化傳承
    這是襄城區非遺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襄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遵循保護、傳承、發展的規律,紮實推進各項非遺工作穩步開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吳氏糖畫「收徒傳藝」工程扶持本土人才。襄城區通過大力實施「傳承優秀文化,扶持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工程,在全區範圍內啟動了民間文化扶持計劃,對全區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進行扶持。
  • 國家級非遺膠東大鼓傳承人梁金華收徒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7日訊 今天上午10點,陣陣歡笑聲從黃海飯店2樓會議室傳出,這是膠東大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梁金華在青島各界人士的見證下,舉辦收徒儀式。25歲的李卓從這一刻起,正式拜入膠東大鼓梁派大鼓門下,成為梁金華繼張寶方、楊潤、李天宇之後的又一位入室弟子。
  • 傳承人收徒儀式可以有
    原標題:傳承人收徒儀式可以有  拜師古已有之,只是時至今日,這種儀式也逐漸行將就木。對於跪拜之禮,魯迅先生還曾挖苦、嘲笑過,所謂有形的辮子剪掉了,腦後仍掛著無形的辮子。但是,撇開其封建糟粕部分,就非遺領域而言,拜師儀式,似乎於今有必要提倡。
  • 師道永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遺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舉行
    20日下午,師道永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遺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在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非遺項目廣州玉雕技能培訓基地舉行。 拜師學藝,是一項悠久的傳統民俗禮儀,今天由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與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為尹志強大師舉行一個收徒儀式目的是致力於更好推進非遺玉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玉雕文化和工匠精神得以更好的延續,讓玉雕精神生生不息。
  • 10名非遺傳承人首次亮相校園 手工絕活接地氣
    5月7日,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鑫陽春會館,組織了10名濟寧地區的非遺傳承人來到濟寧職業技術學院,他們不僅帶來了精美的手工藝作品,還現場展示了看家手藝,這也是非遺手工藝項目傳承人首次帶著神秘的手工絕活到校園「接地氣」。 傳承人現場尋找「有緣人」  作為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的主幹道,崇德大道是學生上課、吃飯和回宿舍休息的必經之路。
  • 傳承國家級非遺項目無錫扶持力度有所未有
    最近,位於惠山古鎮中國泥人博物館旁的無錫留青竹刻工作室,多了四名年輕人的身影。他們是非遺傳承人親自挑選、無錫市文化發展集團正式招聘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傳藝對象,集團統一為其籤訂勞動合同,繳納五險一金。傳承人帶徒傳藝,又能帶隊勇走市場實現自我造血,是非遺傳承的最佳狀態。
  • 市川劇院名家 收徒傳藝工程啟動
    (原標題:市川劇院名家 收徒傳藝工程啟動) 重慶晚報訊 近日,川劇名家名戲傳承劇目錄像工作在川劇藝術中心大劇場進行
  • 慶賀相聲名家常寶豐獲得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暨收徒儀式舉行
    8月22日由市曲協市曲藝團召開慶賀常寶豐獲得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聲」代表性傳承人暨收徒儀式  相聲非遺傳承人常寶豐出身相聲世家,其父常連安先生屬相聲「壽字輩」藝人,於1937年創辦北京「啟明茶社」,1938
  •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打造"非遺青年"隊伍弘揚傳統文化
    大世界傳藝中心始終致力於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接觸到非遺,通過「非遺進校園」將非遺內容引入課堂,吸引學生們進入非遺的斑斕世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有生力量。  記者了解到,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自成立以來,組織開展「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校園」常態化活動,將優秀的非遺項目送進黃浦區10個街道及15所學校,迄今共開展傳習課程超過1600場,受益人數超過3萬2千人次。尤其是「非遺進校園」活動,課程針對學生群體特點,兼具知識與藝術性、趣味與互動性,受到學生、老師的歡迎。
  • 市級非遺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傳承人收徒傳藝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景陽收徒儀式在吉林市舉行 李景陽,永吉縣西陽鎮大崗子村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 國家級非遺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舉
    ■曾志浩和林麗梅夫妻共同拜師學藝 郗建新/攝八位玉雕行業的手工藝人,在宣讀拜師帖後,向尹志強大師敬茶,通過拜師,更好地推進非遺玉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8月20日,師道永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遺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在廣州市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非遺項目廣州玉雕技能培訓基地舉行。當天拜師學藝的八位徒弟都是多年從事玉雕行業的資深手工藝人,他們當中,不少人有過各種玉雕大賽的歷練,也獲得過不少獎項。拜師學藝,是一項悠久的傳統民俗禮儀。
  • 寒亭區新增6名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9年7月19日,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了第五批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56人),寒亭區濰縣磚雕、富郭莊芥末雞、鋦藝、小兒推拿、濰坊風箏等項目的神芳橋、孫振吉、王慶忠、徐濤、韓臻、徐洋等6名代表性傳承人入選
  • 10名非遺傳承人首次亮相校園 手工絕活接地氣
    5月7日,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鑫陽春會館,組織了10名濟寧地區的非遺傳承人來到濟寧職業技術學院,他們不僅帶來了精美的手工藝作品,還現場展示了看家手藝,這也是非遺手工藝項目傳承人首次帶著神秘的手工絕活到校園「接地氣」。 傳承人現場尋找「有緣人」  作為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的主幹道,崇德大道是學生上課、吃飯和回宿舍休息的必經之路。
  • 匠心堅守 非遺傳承 丨 「傳統修腳術」代表性傳承人彭有兵先生首次公開收徒
    早在9月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河南傳統技藝大師彭有兵先生要收徒的消息甫一公布,就在行業內外引起強烈反響!肩負政府和修腳行業非遺技藝傳承的雙重重任,彭有兵先生秉承幫助他人,造福社會的理念,響應國家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號召,面向全社會公開收徒,親自傳授非遺傳承技藝,弘揚「傳統修腳術」!通過「傳統修腳術」為更多的人帶來足部健康!
  • 湖南增補16位非遺傳承人 李谷一成花鼓戲傳承人
    記者11日從湖南省文化廳獲悉,經過推薦、評審和公示,我省增補16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其中,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增補為花鼓戲的省級傳承人。  李谷一學花鼓戲出身。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她在湖南省花鼓戲劇院工作14年,表演的花鼓戲《補鍋》成為經典。1984年,她在央視春晚上演唱了《劉海砍樵》,讓湖南花鼓戲唱響大江南北。
  • 師道水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遭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舉行
    20日下午,師道水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遭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在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非遺項目廣州玉雕技能培訓基地舉行。 拜師學藝,是一項悠久的傳統民俗禮儀,今天由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與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為尹志強大師舉行一個收徒儀式目的是致力於更好推進非遺玉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玉雕文化和工匠精神得以更好的延續,讓玉雕精神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