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幫菜博物館展示美食歷史 良渚時已有飯稻羹魚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杭州的吃貨聚集在哪裡?可能性太多了。杭州的大街小巷,遍地都是美食。

  不過要當一個合格的杭幫菜吃貨,以後有一個地方,就成了必去的第一站——本月20日,杭幫菜博物館就要正式開張了。它就在江洋畈公園裡。博物館裡展示了從良渚時期到現代社會各個時代杭州人的日常飲食,活脫脫一部生動的杭幫菜史。

  如果逛餓了還可以到一旁的杭州味道館品嘗正宗的杭州美食,眼睛和嘴巴都不會閒著。

  展廳裡的杭幫菜,只能看不能吃

  聽說博物館的布展即將收尾,昨天本報記者特意前去探營。

  一進大門,就看到東坡肉、西湖醋魚、蔥包檜等一道道經典的杭州風味橫陳眼前,讓人食慾大動。不過再仔細一看,原來這些「美味」只能看不能吃,因為它們都是矽膠做的仿真模型。

  可別小看這些模型。以滿漢全席為例,博物館方面是專門請了杭州味莊的老總來親自下廚,根據歷史資料恢復出這些菜,並且真材實料燒出來的。有了樣板,再請專門製作食物模型的公司將菜冷凍、固定、拍照之後倒模、成型、上色,才製作出這麼逼真的模型。工作人員說,整個展館這樣的菜模就有三百多組。

  建築的主體和部分外裝飾已經做好了,不過一進展廳卻是一堵白牆。展覽設計方杭州正野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徵野說,這裡以後要放一幅19米長、1.9米高的絹畫,暫名《南宋臨安飲食圖》,創作者是原浙江日報社美術編輯傅伯星。

  傅老說他這幅畫上光人物就有八百多人,主要內容就是體現當時的南宋皇城從士卒走夫到皇帝大臣每日飲食的場景,目前這幅畫的畫稿已經完成。

  良渚時期的「飯稻羹魚」,是最早的「杭幫菜」

  一路走一路聽,整個杭幫菜史就像一出出故事,精彩生動。

  徐徵野說,在良渚時期,杭州人已經懂得「飯稻羹魚」。所謂「飯稻羹魚」就是用稻米做飯,用魚做羹,可以說這是最初級的「杭幫菜」了。吳越也是杭幫菜發展的另一個高峰。

  到了南宋,花樣就更多了,都城臨安(杭州)是當時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大都會。史料記載,當時杭州城內外有17處著名的食料交易市場。當時的皇宮裡還專門設了「四司六局」管理膳食,這說明當時「杭幫菜」的製作管理已經相當專業了。

  到了清朝,杭幫菜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據保存下來的乾隆西湖行宮御膳食譜,乾隆在西湖行宮裡吃過紅白鴨子攢絲、炒雞肉片燉豆腐、蜂糕等等。徐徵野說,這些雖然不是地道的杭幫菜,但是也是融合了精緻清淡的江浙口味。

  發展到2008年,杭幫菜大廚們甚至已經走進了聯合國,給各國政要燒起了地道的杭幫菜。

  清朝時杭州的官宴,滿漢全席是首選

  杭幫菜名氣大,嶽飛與定勝糕、蔥包檜兒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蘇東坡為了慰勞疏浚西湖的湖工,專門發明了「東坡肉」更是成了杭幫菜的招牌產品。

  昨天記者正對著滿漢全席的模型流口水,一旁的工作人員跟我說起了一個典故:滿漢全席其實跟杭州也很有關係,甚至可以說一度風靡於杭州的官府宴請中。

  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浙江工商大學教授趙榮光說,杭州在清朝是當時重要的軍區,在滿營路那裡駐紮有滿族將軍,光緒時期,杭州的將軍在接待中央要員和重要的訪客的時候,通常會用滿漢全席招待他們。當然目前博物館展示的36道菜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滿漢全席有108道菜,要分三天吃完。

  而當時官宴上流行的口味,對於杭幫菜的形成也有很大影響。

  老杭州的「門板飯」,也許會恢復

  目前江洋畈公園附近沒有公交站,市民來這裡還不太方便,不過有關部門表示將會研究改善這裡的交通狀況,有可能通過開通公交「南宋環線」的方式解決。

  此外還將編一部杭幫菜志、拍一部杭幫菜傳奇的動畫片,以後這裡可能還會恢復老杭州記憶中的「門板飯」,用門板和板凳架成飯桌,食客可以在上面大快朵頤。

  此外博物館還有36個包廂可以品嘗正宗杭幫菜,包廂裡將展陳老底子的炊具和餐具,而包廂的名字也將可能向市民徵集。

相關焦點

  • 杭幫菜博物館,既能看又能吃,一起體驗下吧
    博物館毗鄰西湖,與錢塘江風景串連成片,周邊空氣清新,人稱天然氧吧。館內十個展區,二十個歷史事件的場景復原,大量的文字圖片史料,古近現代的文物陳列,梳理了上溯至良渚文化,秦南北朝時期等不同歷史階段,杭幫菜傳承和發展的肌理脈絡。
  • 杭幫菜走向世界!杭州榮獲「世界美食名城」稱號
    12月4日,在第53屆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年會上,當著美國、法國、希臘等眾多國家飯店協會會長的面,杭州被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授予「世界美食名城」稱號,這也是全球首個「世界美食名城」。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是個什麼組織?它可是經聯合國認可的、唯一一個飯店與餐飲行業的權威國際組織。可以說,杭州能拿到這項關於吃的全球最高榮譽,實屬不易。
  • 一個不專心講故事的博物館,居然超級會做菜!杭幫菜聽過沒?
    認識一座城市的脈絡看博物館,感受一座城市的底蘊還是看博物館。小編熱愛杭州,因為它不僅有風景、歷史和文化,更有情懷。仿佛一位風姿綽約又有故事要述說的女子。不管你會否到來,小編都很樂意帶你遊遍杭州城大大小小的各色博物館。之前已經寫過兩個了: 分別關於絲綢和官窯陶瓷,這次輪到美食啦。中國杭幫菜博物館,一個會做菜的博物館。請準備好口水。
  • 讓我們看看杭幫菜
    我們一起進去吧杭幫菜博物館享受一起來和杭幫菜的魅力中國杭幫菜博物館位於南宋皇城旁的江洋繁苑生態公園內。南臨錢塘江,北傍蓮花峰,西連虎跑,東至玉皇山,八卦氣田。博物館與西湖相鄰,並與錢塘江風景相連,周圍空氣清新,被稱為天然氧吧。
  • 杭幫菜博物館,一座讓你看到流口水的味道世界!
    ——蘇軾杭幫菜博物館是當前中國最大的地方菜博物館。博物館佔地9畝多,建築面積12470平方米,分為展示陳列館及「錢塘廚房」、「杭州味道」和「東坡閣」四個區域。杭幫菜在魯菜、川菜、閩菜、浙菜、蘇菜、湘菜、粵菜、徽菜全國八大菜系中屬「浙菜」系。杭幫菜博物館在杭州,毗鄰西湖。它坐落在南宋皇城大遺址旁的江洋畈原生態公園。
  • 中國杭幫菜博物館參觀記錄——SQTP第二彈
    杭幫菜博物館內設展品杭幫菜博物館的一大特色便是其菜品展示了。這些展品形象逼真,高度還原,只是參觀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了。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菜品外,我們還了解到許多不一樣的杭幫菜故事。杭幫菜博物館中除了有豐富的各色菜品模型外,還有許多栩栩如生的雕塑、畫像,為我們展示了源遠流長的杭幫菜歷史文化,講述了多姿多彩的杭幫菜故事。
  • 杭幫菜走向世界!杭州榮獲「世界美食名城」稱號
    12月4日,在第53屆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年會上,當著美國、法國、希臘等眾多國家飯店協會會長的面,杭州被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授予「世界美食名城」稱號,這也是全球首個「世界美食名城」。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是個什麼組織?它可是經聯合國認可的、唯一一個飯店與餐飲行業的權威國際組織。可以說,杭州能拿到這項關於吃的全球最高榮譽,實屬不易。
  • 博物館裡耕心田
    | 浙江新聞名專欄 | 博物館是人類偉大且成功的文化創造。每年5月13日至19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全球博物館周」,其中的5月18日則是「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並創立。 在杭城,「博物館周」有諸多活動。
  • 美食杭州,兼容並蓄的文明果實
    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說,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縱覽杭州飲食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杭州美食的發展就是緣於各種文明交融碰撞,緣於對外來文明的兼收並蓄、革故鼎新。
  • 在這個秋天,娃哈哈幼兒園和杭幫菜博物館有個約會
    為了讓幼兒開拓視野,體驗與同伴結伴去郊遊的快樂和小班《甜蜜蜜》主題課程、中班《吃得香,長得棒》主題課程以及大班《大中國》主題課程有效結合,娃哈哈幼兒園以「吃」為切入點,進行一系列相關的課程活動,所以娃哈哈幼兒園於2019年10月在中國杭幫菜博物館開展「愛在金秋,快樂童行」秋遊活動。  「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伴著清脆的童聲,小班的小朋友們整齊地排好隊出發了。
  • 杭幫菜博物館,一座讓你看到流口水的味道世界!
    ——蘇軾杭幫菜博物館是當前中國最大的地方菜博物館。博物館佔地9畝多,建築面積12470平方米,分為展示陳列館及「錢塘廚房」、「杭州味道」和「東坡閣」四個區域。杭幫菜在魯菜、川菜、閩菜、浙菜、蘇菜、湘菜、粵菜、徽菜全國八大菜系中屬「浙菜」系。杭幫菜博物館在杭州,毗鄰西湖。它坐落在南宋皇城大遺址旁的江洋畈原生態公園。
  • 第二十屆中國(杭州)美食節、首屆中國(杭州)國際美食博覽會落幕
    對杭幫菜最好的傳承是創新 再現千載歷史展望新「味」來  2019年7月13日,杭州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成為我國第55處世界遺產。良渚遺址成為世界公認的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良渚文化也實證了杭州是中華五千年飲食文明史的發源地之一。  「祖先的餐桌記憶在良渚,在杭州」。
  • 冬梅盈雪 封藏寄康 「知味雅集」杭幫菜美食文化交流活動在杭舉行
    記者 夏琳 孫樂怡12月18日,第四期「知味雅集」——「冬梅盈雪 封藏寄康」杭幫菜美食文化交流活動在方回春堂河坊街館舉行
  • 這7家美食博物館看起來就好吃!
    當然,世界上不止有噁心的美食博物館,還有好吃、好看、好玩的。這7家美食博物館請收好,不僅涵蓋了最經典的地方美食,還有夠地道的美食體驗,讓廚師們一口吃下歷史和文化,然後源源不斷產生靈感。德國咖喱香腸博物館在德國,沒有什麼事是一根咖喱香腸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根。
  • 杭幫菜,文人菜
    他囑咐家人烹製了香酥肥美的紅燒肉,把肉塊切成方形小塊,授以「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秘訣,加足紹酒煮爛,由此便有了「東坡肉」的發明。蘇軾可稱為中國古代的大美食家。他一輩子為宦生涯起伏跌宕,飽嘗榮辱苦難。可是,隨他歷仕於江浙、中州、南粵,也就飽嘗了南北各地餚饌。
  • 杭幫菜的文化可了不得
    在杭州街頭隨便找一個本地人,他多半會給你推薦這些名菜。杭幫菜是杭州文化的一個精緻典雅的名片,對於將要聚首杭州的海內外賓朋來說,不去菜館裡品嘗一下地道的杭州味道,也是一種遺憾。小編請了幾位杭州市民來為大家推薦幾道能代表杭州美食文化的名菜。劉琨一家向各位推薦了三道菜: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和筍乾老鴨煲。
  • 一隻被杭幫菜博物館收錄的叫花雞
    杭州酒家的前身是1921年開張的「高長興菜館」,不聲不響間也已經快百年歷史了。菜館裡的燻魚和叫花雞,也跟著這家杭州的老店一起,度過了百年歲月。傳統杭幫菜館遇上「愛折騰」的他劉國銘說,「我從小就愛折騰,琢磨一些小物件啊之類的。」在他的辦公室裡,有用老式柴油灶改造的檯燈,有純手工製作的全竹儲物架。
  • 「10家最值得一去的杭幫菜餐館」揭曉
    亞洲美食節最重要的評選項目之一「亞洲美食節——10家最值得一去的杭幫菜餐館」正式揭曉。最終,獲得2019「亞洲美食節——10家最值得一去的杭幫菜餐館」餐飲店家是(排名不分先後):樓外樓、中國杭幫菜博物館、知味觀、山外山、西湖國賓館·紫薇廳、伊家鮮、外婆家、弄堂裡、新白鹿、葉馬。
  • 杭州這座博物館,每天預約600人,「三證」齊全才能進
    算算距離上次來杭州應該有一年的時間了,漫步過西湖,品嘗過杭幫菜。其實杭州值得遊玩的地方很多,除了一些大眾的景點外,餘杭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南端地方,更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
  • 良渚文化展亮相市博物館
    為什麼良渚古城遺址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什麼說良渚文化進入文明社會?12月7日,江南晨曦——良渚文化展在市博物館二樓拉開帷幕。神秘的圖騰、精美的玉器,由161件/組展品組成的展覽,帶領人們走進五千年前良渚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