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新泉數百年大榕樹 見證新泉變遷發展

2020-12-26 騰訊大閩網

原標題:大榕樹的守望:盛世如你所願

在連城新泉的村頭佇立著一棵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大榕樹。它根深葉茂、冠如雲、巍然聳立,它一路見證著新泉的變遷發展。

新泉大榕樹

在近現代歷史上,新泉是毛澤東建軍思想發祥地之一,不但是古田會議決議案起草地、紅四軍首次政治軍事整訓地,也是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所在地、紅四軍第四縱隊誕生地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完善地。1929年5月21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同志率領紅四軍途經新泉,就是在這棵大榕樹下召開群眾大會,號召工農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的。

1929年5月21日,毛澤東新泉大榕樹下演講。  

如今88年過去了,新泉鎮的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項社會事業有長足發展,鎮村面貌日益改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放眼世界,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成為中國現代的「新四大發明」,全世界掀起學習中文的熱潮……如今這盛世,如你所願。

大榕樹下憶革命先輩

穿越歷史的雲煙,這裡的工農婦女夜校、紅四軍司令部、新泉整訓革命舊址、新泉紀念館、張南生將軍生平事跡陳列室、烈士碑、張氏家祠等,栩栩如生的向我們走來,讓我們牢記歷史,繼承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

12月1日下午,福建省委網信辦組織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新泉行。(來源:華人頭條)

相關焦點

  • 新泉:建設大榕樹公園 弘揚紅色文化
    點擊播放 GIF 0.0M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新泉:建設大榕樹公園 弘揚紅色文化>記者:張鈴 陳宗煒8月27日,在新泉鎮北村,大榕樹公園正在加快建設,工人們忙著砌石頭,填土。大榕樹枝葉無限延伸,盡情舒展,1929年,毛澤東、朱德等紅四軍領導人在大榕樹下召開群眾大會,號召勞苦大眾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新泉蘇維埃紅色政權。【退休教師 張開濤:這個大榕樹已經有將近千年的歷史了,長得枝繁葉茂,它年齡大,可以說是我們新泉的革命歷史的一個見證。
  • 新泉美食傳美名,鷺島新泉發光揚
    目前,全鎮美食協會共有會員單位兩百多家,規模越做越大,已拓展到龍巖、漳州、福州、廈門、廣東、上海等地。直接、間接從事美食行業人數達5000餘人,年產值達近億元。新泉美食正成為新泉的龍頭致富產業。歷史鑄造了新泉美食,時代激勵著新泉美食發展。
  • 連城法院新泉法庭強化文化建設促公信
    1月22日,在連城縣法院新泉人民法庭,法官通過邀請雙方親屬召開家庭會議的形式幫助當事人鈍化矛盾、修復情感,受到當事人的好評。這是該院在法庭建立家事審判調解專區以來調解案件的一個縮影。­  2018年,連城法院新泉法庭通過加強法庭文化建設,使文化能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教育、薰陶、引導、激勵等作用,大幅提升幹警的思想境界、職業操守、人文素養。
  • 連城新泉:獲評「福建客家廚師名鎮」
    原標題:連城新泉:獲評「福建客家廚師名鎮」本報訊 (通訊員 黃水林 周潔) 近日,連城縣新泉鎮舉行儀式,由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對其進行「福建客家廚師名鎮」授牌。新泉美食是客家美食的代表,也是該鎮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新泉鎮於2004年被福建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認定為「福建美食之鄉」,於2006年被中國飯店協會認定為「中國客家美食名鎮」,新泉美食一條街於2015年被認定為「福建省美食街」。
  • 溪魚燜豆腐,九門頭,白鴨湯,新泉食府地道連城客家菜
    溪魚燜豆腐,九門頭,白鴨湯,新泉食府地道連城客家菜BY小企9999沒通動車之前,閩南往北走319或205國道,很多老司機會特意安排在連城縣新泉鎮吃飯。您可別小看新泉這小鎮,它的飲食在連城甚至整個閩西南都有很高知名度。特別是豆腐,豆腐在連城要不冠「新泉」二字還不好賣呢,妥妥的地域品牌標誌產品。細分客家菜,總體上家常鹹鮮,但是細分起來也有不同的風格。連城地區的客家菜,幾乎不用辣椒花椒,走的是清淡婉約的路線,擅長用姜用酒,烹飪風格自稱一派,老少鹹宜。
  • 新泉橋韻 張桂生 楊彬芳
    新泉位於連城南部,四周群山環繞,溪河縱橫交錯。晶瑩清澈的朋口溪自北向南、廟前溪從東到西穿鎮而過與從西往東南的洋梅溪交匯於集鎮。這裡東通龍巖、南聯上杭、西往長汀、北接朋口,是連城南部水陸交通要道。據不完全統計,鎮內式樣各異的大小橋梁近百座,成了新泉的一道道靚麗的特色景觀。 新泉「橋鄉」,得名於上世紀連城芷溪籍攝影家楊蘇民先生在《福建畫報》上發表《新泉橋鄉》一文。
  • 新泉美食的昨天與今天
    請看新泉本土作者的精準描述:新泉地理位置獨特,朋口溪、廟前溪、洋梅溪在集鎮匯合成一條大河得名「大溪」,連城文學界稱之為「連南河」,地圖上標稱「舊縣河」。它從新泉一路往南,流經舊縣、上杭,在上杭縣城北與汀江匯合後,經永定和廣東大埔、潮州,在汕頭南流入海。
  • 古韻湖裡 | 殿前百年古榕樹,見證炮火洗禮,伴隨城區騰飛……
    「讀取」它們的百年見證高 崎 古 榕高崎古榕大部分是明朝所植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高崎寨周邊一帶殘存在高崎寨遺址城牆上的榕樹據說,當年鄭成功的軍隊在高崎寨城仔下西海岸邊墓垵頂下古驛道旁的古榕墓垵頂部隊營區的古榕樹與高崎小學校區比鄰一批又一批學子在古榕樹下開班會、讀書、遊戲古榕承載著他們對母校的回憶墓垵頂古驛道旁部隊營區內的古榕高崎古榕有的已歷經數百年
  • [福建衛視新聞]紅火民俗慶豐年 連城新泉:特色民俗「犁春牛」迎新春
    [福建衛視新聞]紅火民俗慶豐年 連城新泉:特色民俗「犁春牛」迎新春 紅火民俗慶豐年,連城新泉:特色民俗「犁春牛」迎新春。
  • 龍巖連城打造特色文化旅遊 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近年來,該縣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以推進旅遊供給側改革為契機,實施客家博物館、培田遊客服務中心、賴源溶洞等項目建設,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縣域四大板塊之一進行培育壯大,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助推全域旅遊發展。據旅遊部門統計數字,今年上半年,全縣累計接待遊客46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6%和30.2%。
  • 來連城暢遊冠豸山生態美境,品嘗客家天顏老酒
    作者:地瓜來到連城你才會知道「價值連城」真是名副其實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萬物生長,常年最高氣溫31.8℃,最低溫度6.8℃,無霜期300天以上,全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2230毫米。
  • 第四站:連城冠豸山綠色生態旅遊區
    她就是連城。△三分鐘了解這座魅力小城龍巖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產業發展布局。全市旅遊將圍繞「紅色、生態、客家」三大文化主題,突出「一縣一特色」,重點打造「七景區」,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
  • 濟南大觀影院見證濟南百年變遷
    從今天起,我們細數這座城市電影院的變遷歷程講述一代人和一座城的故事......大觀電影院經歷戰火、紛爭、變遷、發展,大浪淘沙後,依然留存至今。四樓是擁有300個活動軟座椅的第二放映廳,併兼放雷射大屏幕錄像。
  • 新泉整訓背後隱藏著這樣一段家風故事
    1928年冬,曾爺爺與在長汀第七中學念書時入黨的其餘幾名同志回到新泉,建立了中共新泉支部。1929年5月21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入閩途經新泉。毛澤東在大榕樹下召開群眾大會,號召工農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曾爺爺深受感召。1929年5月、6月、12月,紅軍三次在新泉休整,滿腔熱血的曾爺爺積極發動群眾,參加紅軍隊伍。
  • 來福建連城,體驗絕美丹霞地貌和獨特客家文化品天顏老酒
    作者:地瓜來到連城你才會知道「價值連城」真是名副其實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萬物生長,常年最高氣溫31.8℃,最低溫度6.8℃,無霜期300天以上,全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2230毫米。年可三熟,特別是廟前、芷溪二大盆地是主要產糧區。
  • 連城新泉獲評福建客家廚師名鎮
    新泉美食是客家美食的代表,也是該鎮富民強鎮,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新泉鎮於2004年被福建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認定為「福建美食之鄉」,於2006年被中國飯店協會認定為「中國客家美食名鎮」, 新泉美食一條街於2015年被認定為「
  • 新泉整訓:我軍建設史上的光輝一頁
    12月3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從福建長汀到達福建連城新泉。針對紅軍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毛澤東、朱德、陳毅在新泉領導紅四軍進行了為期十天的正規的軍政整訓。紅四軍全軍4個縱隊4000多人都參加了集訓,規模空前。按照前委分工,毛澤東、陳毅負責政治整頓,朱德負責軍事訓練。 朱德具有深厚的軍事素養和豐富的軍事鬥爭經驗。
  • 中國特色美食——龍巖——連城
    元至正六年(1346)改名連城。隸屬汀州、汀州路、汀州府、汀漳道。1929-1934年先後在新泉、蓮峰建立縣蘇維埃政府,曾一度改名明光縣。1938年,福建省抗敵後援會遷移到連城。1949年11月6日解放,隸屬龍巖專區(地區)、龍巖市。
  • 廈門王牌客家菜【鷺島新泉】周年慶重磅福利
    鷺島新泉專注於健康養生客家菜,我們使命是天下客家是一家,把客家菜做成一個品牌,然後傳承客家人勤勞、熱情的精神文化。一起來推動客家菜成為中國第九大菜系!堅持「立足鄉下原材料為根本,推動山區經濟發展,讓山裡人生活過得更好。▼文末有福利喲!▲福建電視臺《舌尖之福》走進鷺島新泉連城新泉是著名的客家美食名鎮, 它是目前全國唯一獲得「中國客家美食名鎮」稱號的鄉鎮。
  • 探訪東莞金鰲洲塔,百年滄桑,古韻依舊,見證著東莞歷史變遷
    東莞這一座古塔,古韻依舊,見證著東莞歷史變遷。(東莞古建)金鰲洲塔,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東莞古建)金鰲洲塔簡介: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天啟四年(1624)竣工,歷時27載建成。清康熙,乾隆年間及1989年重修,是一座八角九層仿樓閣式磚室塔。高50.96米。2004年,「金鰲塔影」被評為東莞文物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