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泰興市,說到黃橋燒餅,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之前還幫一些外地朋友代購過,後來無意中了解到黃橋這個地方不僅有聞名全國的黃橋燒餅,還有一種地方性特色小吃名曰:黃橋肉渣。我一開始想,這肉都成渣了能好吃嗎?抱著嘗試的心態,我買了一包回來吃,誰知嘗了一塊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半天不到一包就吃完了。大家都知道黃橋有兩大特產,首先是黃橋燒餅,第二是黃橋肉渣。黃橋肉渣成為黃橋特產品牌,開始被外界叫好還是2000年以後的事,漸漸成為黃橋人招待客人的招牌菜,黃橋肉渣是以優質新鮮五花肉、前夾心為原料,以脫脂方式精緻加工的優質產品,具有香脆可口、食用方便、真空包裝、保存期長、營養豐富、脂肪量較低等特點,是休閒食品中的佼佼者。
也許,很多人聽到「肉渣」兩字會一臉懵,「肉渣」其實是泰州等地的土話,書面語言稱作「脫脂肉」,豬肉經過脫脂之後,具有鮮香、脂肪少的特性,很適合一些怕長胖的小姐姐們。要知道製作口味極佳的脫脂肉渣不但成本高,工序也繁瑣。肉渣是怎麼來的呢?是用新鮮的五花肉為原料,再加入蔥、姜、鹽、味精等調料加工而成。加工好的肉渣金黃金黃的;聞一聞,一股誘人的香味兒迎面撲來;嘗一嘗,那就更香啦!脆生生地,即使咬到肥肉,也不會覺得油膩膩。每當過節,包裝好的肉渣還可以贈送給親朋好友。記得有一次,我們去蘇州拜訪親戚,奶奶也買了幾盒肉渣呢!
黃橋肉渣,是用精選五花肉小火慢炸,約五斤鮮肉出一斤成品,成品出鍋後,成片狀,撒椒鹽粉,便是那個時代最時髦的小吃,不撒椒鹽的肉渣拿來煮白菜,白菜的甜與肉渣的香脆組合,成為冬日裡尋常人家的桌上美味。黃橋肉渣,應是黃橋人生活富裕的佐證。在清朝的某個時期,養豬業達到一個巔峰,豬肉多得沒去處,便要想著法子消化。如果是物質貧乏的年月,肉都不夠吃的話,你想想,誰會吃飽了沒事,拿五斤鮮肉炸成一斤肉渣呢?當地人喜歡空口吃,當零嘴。外地人吃不慣,一口脆,一口油,雖然有些膩,但優質的油脂炸過後,在口腔裡迸發出令人愉悅的肉香。
開袋即食的脫脂肉渣必須挑選新鮮五花肉或夾層精為原料,加入蔥、姜、黃酒等精心熬製,一般來說6~7斤的五花肉才能熬製出一斤肉渣,攪拌的力道、火候的掌控以及佐料的添加都特別考究,熬製一鍋肉渣需要一個半小時,師傅需要有足夠的臂力不停攪拌,以保證每一塊肉都受熱均勻。熬製成功的肉脫脂後方能稱之為肉渣,入口香酥可口,回味無窮,不油不膩。小夥伴們,泰興黃橋肉渣,香脆可口,你吃過嗎?
延伸 · 推薦
廈門薑母鴨,適合秋冬季進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你吃過嗎?
重慶特色美食「白市驛板鴨」,質感嫩滑,讓人念念不忘!
安徽郜臺板鴨,自然風乾,香味濃鬱,你吃過嗎?
湖南汝城板鴨,肉質細嫩,口感濃鬱,風味獨特,你吃過嗎?
四川彭州九尺板鴨,油亮鮮潤,香嫩可口,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