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縣,是白首烏之鄉,最早是天賜鹽場,名稱和臨縣竟張冠李戴

2020-12-21 史間一壺酒

文/史間一壺酒

眾所周知,首烏與人參、靈芝、冬蟲夏草,並稱「四大仙草」。相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吃了首烏而得道成仙的。

小夥伴們知道嗎?哪裡是白首烏的著名產地呢?那就是在江蘇濱海縣。濱海地處黃海之濱,氣候宜人,環境獨特,再加上黃河故道獨特的營養豐富土層、侵蝕性海岸地域,孕育了人間的「仙草」白首烏。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白首烏的95%出產在江蘇省濱海縣。據《濱海縣誌》記載,早在清朝鹹豐年間,境內就有農民種植白首烏,作為禮品饋贈親友,並世代傳承、沿種不息,被稱為中國首烏之鄉。

濱海縣因東瀕黃海而得名。濱海地區最早出現的建制是南宋嘉定七年(1214)著名的鹽場天賜場。由於地瀕黃海,具有得天獨厚的煮鹽之利,當時沿海地區煙火點點,煎灶連連,鹽業十分興旺。

天賜場的建制給濱海留下了一個「天場」的地名,也就是現在的天場鄉。明代中期以後,由於海勢東遷,潮汐不至,亭場紛紛東移,天賜場鹽地大多廢棄。明弘治十三年(1500),天賜場併入廟灣場,屬淮安府山陽縣。

1966年4月,中山河以北、灌河以南早期濱海縣的地區改稱響水縣。如果從縣名來說,「濱海」其實是原來響水縣的名字,響水縣的前身是「濱海」,這也算是江蘇地名「張冠李戴」的一樁趣事。

濱海縣的縣治東坎鎮,初名汪家村,500多年前尚是一片水窪,因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歙縣汪姓族人來此居住而得名。明末崇禎年間,現在的西街仁和鎮已有街市,清朝初年街市順救生河發展,改名為東堆、黃坡,乾隆年間興集,始名東坎。

歷史上,濱海地區土壤的鹽鹼化較重,是江蘇東北部經濟欠發達縣之一。但現在的濱海縣沿海灘涂資源豐富,盛產鰻魚、對蝦、鱸魚、紫菜、海蜇等多種海產品,濱海港也成為一座岸線較深的大型天然良港。

南湖廣場是濱海縣的地標性景點,是濱海人散步休閒的最佳場所。當地還有一座薰衣草莊園,每年五月,滿園的薰衣草競相開放,置身其中就像步入一片花海,非常漂亮。

濱海當地柳製品非常有名。在明朝朱元璋年間,農家女就開始編織針線匾、首篩梳妝籃、閨繡服飾提箱等,無毒無味,潔白如銀,做工精細,紋路清晰,手感光滑,造型美觀,遠銷蘇杭。

參考資料:《濱海縣誌》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

相關焦點

  • 江蘇一縣,是白首烏之鄉,最早是天賜鹽場,名稱和臨縣竟張冠李戴
    文/史間一壺酒眾所周知,首烏與人參、靈芝、冬蟲夏草,並稱「四大仙草」。相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吃了首烏而得道成仙的。小夥伴們知道嗎?哪裡是白首烏的著名產地呢?那就是在江蘇濱海縣。濱海地處黃海之濱,氣候宜人,環境獨特,再加上黃河故道獨特的營養豐富土層、侵蝕性海岸地域,孕育了人間的「仙草」白首烏。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白首烏的95%出產在江蘇省濱海縣。據《濱海縣誌》記載,早在清朝鹹豐年間,境內就有農民種植白首烏,作為禮品饋贈親友,並世代傳承、沿種不息,被稱為中國首烏之鄉。濱海縣因東瀕黃海而得名。
  • 紅棗之鄉,人文臨縣
    黃土高原在這裡沉積四千年黃河日夜在這裡奔騰幾百年的晉商文明在磧口古鎮矍刻這裡便是位於晉陝黃河峽谷中部呂梁山西側的「中國紅棗之鄉臨縣先後榮獲山西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等稱號。近年來臨縣政府持續推進「生態立縣」和百萬畝經濟林覆蓋的生態發展戰略,森林面積 109萬畝,森林覆蓋率24.5%。
  • 湖桑之鄉,海豚之鄉,江蘇海安市
    海安是歷史形成的綜合交通樞紐,在漢代就有「三十六鹽場咽喉,數十州縣要道」之稱。境內寧啟鐵路、新長鐵路穿境而過,建設中的鹽通高速鐵路經過海安。海安市是「中國禽蛋之鄉」、「中國繭絲綢之鄉」、「中國湖桑之鄉」、「中國河豚之鄉」、「中國紫菜之鄉」。2018年,海安成功入圍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8年11月,海安市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 江蘇一強縣,由鹽城管轄,旅遊收入超16億,被譽為「藝術之鄉」
    江蘇一''強''縣,由鹽城管轄,旅遊收入超16億,被譽為「藝術之鄉」中國江蘇是國內的經濟強省,其有著極為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優良的人文文化,每年無數遊客深陷江蘇這一旅遊大省之中。
  • 副縣長「一畝田」當主播,35萬網友搶購臨縣紅棗
    「我承諾臨縣農產品都是健康綠色的,請大家放心買放心吃,今天2斤紅棗9.9元包郵!」3月18日下午15點,山西臨縣副縣長趙成傑和紅棗產業局局長宋利軍亮相一畝田直播間,化身「主播」賣力推介臨縣紅棗。3個小時直播,有6萬大宗採購商在內共35萬網友在線圍觀搶購,銷售額達16萬元。
  • 江蘇泰州一縣霸氣縣市,成功入圍「百強縣榜」,被稱「提琴之鄉」
    江蘇泰州一縣霸氣縣市,成功入圍「百強縣榜」,被稱「提琴之鄉」中國東部地區,一直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前沿者。東部地區大多臨近海港,使得自身有優勢發展海上貿易、引流外商。其中東部發展水平最高的幾個省份,也包括赫赫有名的江蘇省。
  • 江蘇一縣,古稱廟灣,有江淮樂地之稱,特產大糕被乾隆賜名玉帶糕
    文/史間一壺酒在江蘇,有一條射陽河,古名潮河,是由射陽湖湖水衝蝕而成的天然河道,河也由此得名。射陽河源於射陽湖蕩,全長198公裡,流域面積4036平方公裡。彎曲係數大是射陽河的一大特徵。射陽河流經江蘇阜寧縣城阜城鎮時,因河水自西南環曲流至河岸碼頭,水流旋轉而南迴繞向東北流下,作一大折彎入海,宋代在射陽河北岸興建真武廟,故名「廟灣」。在今天的江蘇地圖上,阜寧是蘇北的腹地縣份,但古阜寧卻是海岸線所經之地。臨海的地理條件為這個地區發展鹽業提供了條件。
  • 中國淺水藕之鄉,杜仲之鄉,江蘇響水縣
    響水(Xiangshui),是江蘇省鹽城市所轄縣之一。位於長江三江州北部地區,江蘇省東北部沿海,地處連雲港、淮安、鹽城三市交界處,東瀕黃海,與朝鮮半島、日本九州島隔海相望;北枕灌河,與連雲港相依;西與灌南、漣水兩縣交界,南抵中山河,與濱海縣相鄰。
  • 江蘇一縣成"強縣",旅遊收入超16億,被譽為"藝術之鄉"
    在經濟得到上升之後,人們開始不再滿足於碎銀幾兩,在生活的質量水平上也更加提高,並且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精神享受,旅遊就是其中一中。而江蘇的風景及建築,在我國是出了名的優秀,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人,深深愛上這裡。江蘇省的魅力不僅僅在秀麗的風景上,它還有著濃濃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這才是真正能的魅力所在。
  • 重慶「位置最好」的小鎮,一腳踏四縣,被稱為重慶的民俗文化之鄉
    重慶這幾年的發展非常好,近代它的發展也很好,但是它真正火起來是這幾年,重慶也被網友稱為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在重慶遇到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很正常,路痴的朋友進來,今天是重慶最好的一個鎮,被稱為一腳踏四縣,是重慶的民俗文化之鄉。
  • 白首烏產業對接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合作座談會在京舉辦
    12月2日,新劍商學院組織江蘇濱海縣濱海港鎮、濱海縣科技局、江蘇日月堂白首烏科技集團等單位,到中國農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參觀交流,並就白首烏產業對接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合作事項進行座談。華如興提出,白首烏全產業鏈發展對接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通過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依託的中國農業大學科研力量及研發機構、研髮型企業的資源優勢,對土壤、水質、環境等白首烏生長環境進行全面檢測分析,探索白首烏現代化種植技術,並探索白首烏產品研發的新路徑,推動白首烏產業更好更優發展。
  • 四川一縣「蓬蓽生輝」,天賜7300萬噸煤炭資源,或迎「發展之春」
    這裡是現代城市與原始生態區的過渡帶,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雅安市就是四川省境內乃至全國非常著名的旅遊城市,素有「雨城」的稱號。在2019年,雅安市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23億元,在西部城市中佔有一席之地。在雅安市下轄有6個縣級城市,現在就讓我們來說說其一。蘆山縣,地處雅安市東北方位,在四川的幾次大災難裡這裡無一倖免,是全省的重災縣。
  • 白首烏產業對接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合作座談會在京舉辦
    12月2日,新劍商學院組織江蘇濱海縣濱海港鎮、濱海縣科技局、江蘇日月堂白首烏科技集團等單位,到中國農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參觀交流,並就白首烏產業對接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合作事項進行座談。華如興提出,白首烏全產業鏈發展對接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通過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依託的中國農業大學科研力量及研發機構、研髮型企業的資源優勢,對土壤、水質、環境等白首烏生長環境進行全面檢測分析,探索白首烏現代化種植技術,並探索白首烏產品研發的新路徑,推動白首烏產業更好更優發展。
  • 科普小課堂—白首烏!
    山東、江蘇有栽培。春初或秋季採挖塊根,洗淨泥土,除去殘莖和鬚根,曬乾,或趁鮮切片曬乾。鮮品隨採隨用。根長圓柱形、長紡錘形或結節狀圓柱形,稍彎曲,長7~15釐米,直徑1~4釐米。表面淺棕色,有明顯的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栓皮脫落處土黃色或淺黃棕色,具網狀紋理。質堅硬,斷面類白色,粉性,具鮮黃色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甘後苦。
  • 四川一縣「蓬蓽生輝」,天賜7300萬噸煤炭資源,或迎「發展之春」
    這裡是現代城市與原始生態區的過渡帶,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雅安市就是四川省境內乃至全國非常著名的旅遊城市,素有「雨城」的稱號。在2019年,雅安市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23億元,在西部城市中佔有一席之地。在雅安市下轄有6個縣級城市,現在就讓我們來說說其一。蘆山縣,地處雅安市東北方位,在四川的幾次大災難裡這裡無一倖免,是全省的重災縣。
  • NO.53|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景點、美食
    臨縣地圖臨縣,位於黃河中遊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西側,隸屬於山西呂梁市,東屏呂梁山連接方山,西臨黃河與陝西佳縣、吳堡縣隔河相望,北靠興縣,南接離石,地理坐標為北緯37°35′52″一38道光年間重修正殿和東西耳殿。廟宇規模壯闊,昭然入目。在這裡每年都會有很多遊客和村民前來拜祭,希望自己和家人能有一個好的未來!
  • 江蘇的一個「低調」縣市,GDP高達1122億,被譽「中國眼鏡之鄉」
    我想每個人都很清楚國民經濟對個人影響力的重要性,只有國民經濟發展了,人的就業機會和目標才會最大化,近幾十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像經濟列車一樣平穩快速,同時也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跨越,此外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相應地給人們帶來了好處,即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今天我要說的是江蘇的一個「低調」縣市
  • 臨縣十大特色美食
    臨縣,隸屬於山西呂梁市。臨縣紅棗非常有名,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臨縣紅棗其特點是:個大、核小、皮薄、肉厚,質細味甘,富含蛋白質、有機酸。臨縣紅棗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之首,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
  • 此物「服之面如桃花」,人稱白首烏,若長在你家房後,請珍惜
    此物「服之面如桃花」,人稱白首烏,若長在您家房後,請珍惜。相信很多小夥伴對農村都有了解,咱農村山清水秀,對很多離開家鄉到城市生活的人來說,雖說農村沒有城市繁華,可心中對家鄉卻始終割捨不下,每當想到故鄉村落裡的嫋嫋炊煙,村邊的小溪,山裡的一草一木,心情也就變得美好起來。
  • 臨縣農信社:呂梁山上唱新歌
    吳效波山西省臨縣位於晉陝黃河峽谷中部、呂梁山西側,面積和人口均居山西省第二位。臨縣是革命老區。1926年建立黨組織,1940年解放並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是全國最早的解放區之一。革命戰爭年代中央後方委員會駐紮臨縣,眾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這裡戰鬥生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