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億年的古老紅棗在這裡進化
幾萬年的黃土高原在這裡沉積
四千年黃河日夜在這裡奔騰
幾百年的晉商文明
在磧口古鎮矍刻
這裡便是位於晉陝黃河峽谷中部
呂梁山西側的
「中國紅棗之鄉」臨縣
以資源為基 立「生態」大縣
臨縣境內礦產資源、旅遊資源、文化資源豐富。煤炭儲量311.75億噸、煤層氣儲量4000億立方米、紫金山鉀礦為中國三大富鉀礦之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磧口,集黃河風情、晉商文化、革命遺蹟、明清建築於一體,被譽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西灣、李家山、青塘村均是「全國歷史文化名村」。臨縣先後榮獲山西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等稱號。近年來臨縣政府持續推進「生態立縣」和百萬畝經濟林覆蓋的生態發展戰略,森林面積 109萬畝,森林覆蓋率24.5%。
南圪垛村莊綠化
依託生態農業 打造特色品牌
山西是中國優質小雜糧之都,而位於呂梁山脈的原生態臨縣農產品更是其中的王牌代表,憑藉其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與優良的品質逐漸被人們青睞。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的臨縣,產出的紅棗個大核小,有「果中之王」之美稱。先後獲得「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中國紅棗之鄉」、「全國百家經濟林示範縣」等殊榮,是全國最大的縣級紅棗生產基地。
臨縣棗花蜜以其純度高、色澤好名列中國四大名蜜之一,「十品老農」榮獲中國蜂產品行業可信品牌、蜜源地建設了無公害養蜂基地、蜂業協會牽頭申報「山西蜜蜂特色小鎮」成功,磧口「臨縣棗花蜜」基地的建立大力推進了「甜蜜王國、美麗鄉村」進程,蜜蠟口紅、棗花蜜面膜、香皂等系列高科技產品相繼研發、投放市場。
引進西紅柿新品種
主導產業已具規模優勢產業不斷壯大
「呂梁山上好茶飯,莜麵窩窩山藥蛋。」這句當地人琅琅上口的諺語不僅道出了這裡天然、綠色、無汙染的有機特色,也充分說明了大家對呂梁「小雜糧」的喜愛。
臨縣4萬多畝高粱是呂梁清香汾酒優質原料生產基地;臨縣腎型大豆系列產品蛋白質含量平均可達44.08%,大豆異黃酮含量更是高出全國其它品種的1.5-2倍。由其生產的「臨縣豆腐」成功申報「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縣是全國著名的「核桃之鄉」,38萬畝核桃年產1200萬公斤,且隨著新嫁接優質核桃進入盛果期,產量逐年增加。
臨縣是全國優質馬鈴薯生產基地,20多萬畝全部推行綠色標準種植,瑞海合作社牽頭建設了10 萬畝優質綠色基地,生產企業全部引進無明礬澱粉深加工生產線。
臨縣棗木香菇產業憑藉境內豐富的林木資源、夏季相對冷涼晝夜溫差的地域優勢、大力發展,目前全縣有62個食用菌生產基地,種植香菇1500萬棒,年產鮮菇1.125萬噸。
磧口鎮西頭村露天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
臨縣蔬菜面積5.6萬畝,年產量11.6萬噸,設施蔬菜面積達1萬畝。
中藥材產業正在形成、城莊杭白菊、石白頭牡丹、安家莊黨參、青涼寺連翹中藥材基地已初具規模。
畜牧業中220萬蛋雞、11萬頭生豬、30萬隻紅棗羊、萬頭奶牛基地已成規模,特別是棗林生態散養綠色循環產業正在全縣推開。
富有黃河流域特色的各類手工業在這塊黃土地上遍地開花,臨縣幹饃饃、銅器、柳編、磧口布藝、黃河奇石、臨縣剪紙、雨點釉陶藝等各項產業相繼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升勞務輸出 加快電商建設
臨縣是中國有名的勞務輸出縣,全縣農村勞動力22萬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超過15萬。特別是近幾年全面提升了臨縣護工的素質,打響了呂梁山護工的品牌。
今天的臨縣憑藉地域優勢與網際網路,快速推進全縣特色農產品的平臺銷售,電商、微商、網紅、直播全面推進!臨縣相繼建立了臨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臨縣電商扶貧創業園、建立了縣鄉村三級「鄉通」電商物流體系。目前全縣23個鄉鎮631個行政村全部打通了電商、物流、信息通道,臨縣正全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使「臨縣山貨」能更好地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