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之鄉,人文臨縣

2020-10-14 晉旅資訊

上億年的古老紅棗在這裡進化

幾萬年的黃土高原在這裡沉積

四千年黃河日夜在這裡奔騰

幾百年的晉商文明

磧口古鎮矍刻

這裡便是位於晉陝黃河峽谷中部

呂梁山西側的

「中國紅棗之鄉」臨縣



以資源為基 立「生態」大縣


臨縣境內礦產資源、旅遊資源、文化資源豐富。煤炭儲量311.75億噸、煤層氣儲量4000億立方米、紫金山鉀礦為中國三大富鉀礦之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磧口,集黃河風情、晉商文化、革命遺蹟、明清建築於一體,被譽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西灣、李家山、青塘村均是「全國歷史文化名村」。臨縣先後榮獲山西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等稱號。近年來臨縣政府持續推進「生態立縣」和百萬畝經濟林覆蓋的生態發展戰略,森林面積 109萬畝,森林覆蓋率24.5%。


南圪垛村莊綠化


依託生態農業 打造特色品牌


山西是中國優質小雜糧之都,而位於呂梁山脈的原生態臨縣農產品更是其中的王牌代表,憑藉其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與優良的品質逐漸被人們青睞。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的臨縣,產出的紅棗個大核小,有「果中之王」之美稱。先後獲得「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中國紅棗之鄉」、「全國百家經濟林示範縣」等殊榮,是全國最大的縣級紅棗生產基地。

臨縣棗花蜜以其純度高、色澤好名列中國四大名蜜之一「十品老農」榮獲中國蜂產品行業可信品牌、蜜源地建設了無公害養蜂基地、蜂業協會牽頭申報「山西蜜蜂特色小鎮」成功,磧口「臨縣棗花蜜」基地的建立大力推進了「甜蜜王國、美麗鄉村」進程,蜜蠟口紅、棗花蜜面膜、香皂等系列高科技產品相繼研發、投放市場。

引進西紅柿新品種


主導產業已具規模優勢產業不斷壯大


呂梁山上好茶飯,莜麵窩窩山藥蛋。」這句當地人琅琅上口的諺語不僅道出了這裡天然、綠色、無汙染的有機特色,也充分說明了大家對呂梁「小雜糧」的喜愛。

臨縣4萬多畝高粱是呂梁清香汾酒優質原料生產基地;臨縣腎型大豆系列產品蛋白質含量平均可達44.08%,大豆異黃酮含量更是高出全國其它品種的1.5-2倍。由其生產的「臨縣豆腐」成功申報「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縣是全國著名的「核桃之鄉」,38萬畝核桃年產1200萬公斤,且隨著新嫁接優質核桃進入盛果期,產量逐年增加。

臨縣是全國優質馬鈴薯生產基地,20多萬畝全部推行綠色標準種植,瑞海合作社牽頭建設了10 萬畝優質綠色基地,生產企業全部引進無明礬澱粉深加工生產線。

臨縣棗木香菇產業憑藉境內豐富的林木資源、夏季相對冷涼晝夜溫差的地域優勢、大力發展,目前全縣有62個食用菌生產基地,種植香菇1500萬棒,年產鮮菇1.125萬噸。


磧口鎮西頭村露天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


臨縣蔬菜面積5.6萬畝,年產量11.6萬噸,設施蔬菜面積達1萬畝。

中藥材產業正在形成、城莊杭白菊、石白頭牡丹、安家莊黨參、青涼寺連翹中藥材基地已初具規模。

畜牧業中220萬蛋雞、11萬頭生豬、30萬隻紅棗羊、萬頭奶牛基地已成規模,特別是棗林生態散養綠色循環產業正在全縣推開。

富有黃河流域特色的各類手工業在這塊黃土地上遍地開花,臨縣幹饃饃、銅器、柳編、磧口布藝、黃河奇石、臨縣剪紙、雨點釉陶藝等各項產業相繼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升勞務輸出 加快電商建設


臨縣是中國有名的勞務輸出縣,全縣農村勞動力22萬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超過15萬。特別是近幾年全面提升了臨縣護工的素質,打響了呂梁山護工的品牌。

今天的臨縣憑藉地域優勢與網際網路,快速推進全縣特色農產品的平臺銷售,電商、微商、網紅、直播全面推進!臨縣相繼建立了臨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臨縣電商扶貧創業園、建立了縣鄉村三級「鄉通」電商物流體系。目前全縣23個鄉鎮631個行政村全部打通了電商、物流、信息通道,臨縣正全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使「臨縣山貨」能更好地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呂梁下轄的一座小縣城,人口65萬,被稱「中國紅棗之鄉」
    呂梁是山西省的一座地級市,位於山西省西部,黃河東岸,境內呂梁山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呂梁」之名由此而來。呂梁北部與忻州市相連,西部與陝西榆林市接壤,南部與臨汾市相鄰,東部與太原市毗鄰,地理位置相對來說比較好。
  • 呂梁下轄的一座小縣城,人口65萬,被稱「中國紅棗之鄉」
    臨縣尤其盛產紅棗,紅棗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都是第一,因此臨縣也被評為我國的「紅棗之鄉」。臨縣的紅棗產業是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臨縣境內埋藏著大量的煤炭資源,現已探明的煤炭蘊藏量高達311.75億噸,分布面積為2570平方千米,從長遠看,其開發前景巨大,臨縣的發展前景也被看好。
  • 副縣長「一畝田」當主播,35萬網友搶購臨縣紅棗
    「我承諾臨縣農產品都是健康綠色的,請大家放心買放心吃,今天2斤紅棗9.9元包郵!」3月18日下午15點,山西臨縣副縣長趙成傑和紅棗產業局局長宋利軍亮相一畝田直播間,化身「主播」賣力推介臨縣紅棗。3個小時直播,有6萬大宗採購商在內共35萬網友在線圍觀搶購,銷售額達16萬元。
  • 臨縣:紅棗樹上「飄出」茶香味
    在近日舉行的山西藥茶宣傳推介會上,臨縣的陽府井茗玥棗芽紅茶再次成了整場宣傳推介會的焦點。「我們的棗芽紅茶無汙染、無農殘、無添加,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長期飲用可以改善睡眠質量,提高人體免疫力。」作為棗芽紅茶主要產區的臨縣,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藥茶產業,讓「小茶葉」成為了該縣脫貧致富的大產業。從無到有,棗樹「飄出」茶香味近日,記者走近臨縣曲峪鎮開陽村的棗林裡,放眼望去,鬱鬱蔥蔥,幾十名村民正背著竹筐在採摘棗芽茶。
  • 臨縣舉行企業(合作社、電商)紅棗消費扶貧洽談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臨縣紅棗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拓寬棗農增收渠道,助力脫貧攻堅,11月5日,臨縣舉行企業(合作社、電商)紅棗消費扶貧洽談會。
  • 臨縣十大特色美食
    臨縣,隸屬於山西呂梁市。臨縣紅棗非常有名,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臨縣紅棗其特點是:個大、核小、皮薄、肉厚,質細味甘,富含蛋白質、有機酸。臨縣紅棗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之首,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
  • 山西臨縣:領略黃河風光,品嘗開陽大棗
    本網訊(特約記者 郭建強)金秋十月,紅棗飄香。為推廣開陽村紅棗特色品牌,提升黃河畫廊景區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當地農民脫貧增收,決戰完勝脫貧攻堅,2020年11月17日至11月19日(農曆10月3日至10月5日),山西省臨縣曲峪鎮開陽村隆重舉辦首屆為期三天的旅遊文化節。在此期間,呂梁市晉劇團獻演三天,許多知名晉劇演員閃亮登場,唱響黃河兩岸。
  • 山西臨縣農特產品走進網紅直播間 4小時銷售額破百萬元
    山西呂梁臨縣黃河養蜂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利告訴記者。5月16日晚在山西太原舉行的一場助力脫貧攻堅專場活動中,通過4小時直播,劉利的產品銷售額突破百萬元。扶貧專場直播活動現場。 劉生鋒 攝  此次扶貧專場直播活動由臨縣人民政府與中國糧油學會糧油營養分會主辦、臨縣農學會承辦。
  • 臨縣農信社:呂梁山上唱新歌
    吳效波山西省臨縣位於晉陝黃河峽谷中部、呂梁山西側,面積和人口均居山西省第二位。臨縣是革命老區。1926年建立黨組織,1940年解放並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是全國最早的解放區之一。革命戰爭年代中央後方委員會駐紮臨縣,眾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這裡戰鬥生活過。
  • 「扶貧故事」紅棗的故事
    編者按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自1985年起中國科協扶貧團開始幫扶臨縣,下基層、訪民意、走市場、做調研,因地制宜科學施策,號召在全縣沿黃河一帶大力發展紅棗種植面積。短短十餘年間,臨縣西部達到棗樹全覆蓋,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嚴重問題。自此,紅棗成為臨縣棗區人民的一大支柱產業,棗農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臨縣也曾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獲得了「全國紅棗產業龍頭縣」「全國經濟林產業示範縣」等稱號。
  • 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本月27日在磧口古鎮開幕大型旅遊實景劇《如夢磧口》提前開演
    9月25日下午,由中共臨縣縣委、臨縣人民政府組織主辦的中國·磧口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暨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在磧口古鎮召開  臨縣位於黃河中遊晉西黃土高原,全縣農業資源豐富,尤以盛產優質紅棗聞名,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臨縣紅棗歷史悠久、品質上乘、規模宏大、品牌知名、前景廣闊。
  • NO.53|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景點、美食
    這裡交通方便,東連晉綏邊區和晉察冀邊區,西與陝甘寧邊區隔黃河相望,是一處十分理想的屯兵之地和中轉站。很具有黃土高坡的特色! 1947年4月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後委機關在這裡駐紮。舊址於2009年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在當地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們來參觀者這裡,很有教育意義!
  • 阿里發布貧困縣農產品電商銷售50強排行榜 臨縣排第八
    新建成佔地100畝的臨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掛牌成立了臨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具有培訓、創業孵化、快遞智能分揀、貨物倉儲、物流配送、創客路演、產品展銷、農產品快檢、綜合辦公等功能。承攬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工程,園區整合全縣20餘家物流快遞企業,負責縣城與各鄉村物流快遞的雙向收發和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四條物流線貫穿全縣,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瓶頸,完善了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業務覆蓋全縣600個行政村,其中建成的143個貧困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點,讓居住在最偏僻山旮旯的農民群眾足不出村就能通過電子商務銷售當地特色產品、購買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直接或間接帶動5萬貧困戶受益
  • 沿黃美術作品展在臨縣三交鎮孫家溝村開展
    8月12日,由山西畫院、山西省美術家協會、中共呂梁市委宣傳部、中共臨縣縣委、臨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情系鄉土 賦彩呂梁——沿黃美術作品(臨縣孫家溝)展」,在臨縣三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孫家溝「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隆重開展。
  • 「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臨縣段進入收尾工作
    「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臨縣段「城景通、景景通」工程,是全省樹立的示範樣板工程。李雙會指出,去年以來,臨縣按照省委、省政府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決策部署,落實省市關於「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示範段創建有關要求,堅持高站位統籌、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打造、高水平建設,全力創建「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臨縣段「城景通、景景通」示範樣板,推進全縣交通、旅遊、人文深度融合,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互促發展。
  • 山西寶珠山食品有限公司入駐臨縣電子商務產業園舉行揭牌儀式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縣縣委書記張建國為山西寶珠山食品有限公司盛大開業揭牌,縣領導賀計平、趙成傑、楊海波等出席揭牌儀式。據了解,山西寶珠山食品有限公司於2017年在臨縣組團成立,2019年6月入駐了臨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多年來,寶珠山通過研發創新、架構調整、誠信合作,逐步成長集紅棗、核桃小雜糧種植、加工、電商營銷為一體的綜合企業。
  • 第五屆中國·磧口「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開幕
    9月28日,中國・磧口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暨第三屆「農民豐收節」開幕。本次活動在山西呂梁臨縣磧口古鎮舉辦,打造「紅棗+」「旅遊+」的特色旅遊線路。呂梁市人大副主任、臨縣縣委書記張建國介紹,依託紅棗、古鎮、古村落等資源,臨縣逐步形成了磧口古鎮、沿黃生態旅遊和湫水河紅色旅遊等文旅產業帶。
  • 新疆若羌縣副縣長為「中國紅棗之鄉」帶貨
    新疆若羌縣副縣長黃濤走進直播間為「中國紅棗之鄉」若羌縣代言,通過網絡直播帶貨,向廣大網友推介若羌縣特色農產品。「若羌縣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光熱資源充足,全年日照時數4000小時以上,日均日照時數長達15個小時,晝夜溫差懸殊,無霜期長達210天,無汙染鹼性沙化土壤、充沛的光熱資源和富含礦物質的阿爾金山冰山雪水,使每一顆若羌紅棗都成為自然精華的結晶,被譽為『天然的維生素丸』。」直播間內,黃濤熱情洋溢地向全國網友介紹若羌紅棗。
  • 黃河岸邊重響「商旅駝鈴」 山西磧口古鎮借「紅棗+文旅」富農
    李小剛 攝中新網呂梁9月26日電 (範麗芳)國慶到來之際,黃河岸邊的小鎮山西呂梁臨縣磧口古鎮逐漸熱鬧起來,實景劇《如夢磧口》中的商旅駝鈴,喚回人們對晉商的記憶。9月26日,記者從中國·磧口第五屆紅棗旅遊文化節新聞發布會獲悉,當地將於近期推出系列活動,冀以節促旅,以旅帶商,以商富民。
  • 沿黃美術作品展在山西臨縣三交鎮孫家溝村開展
    8月12日,由山西畫院、山西省美術家協會、中共呂梁市委宣傳部、中共臨縣縣委、臨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情系鄉土 賦彩呂梁——沿黃美術作品(臨縣孫家溝)展」,在臨縣三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孫家溝村開展據了解,在展覽期間,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山西畫院將組織百餘位知名畫家奔赴黃河沿岸,進行寫生採風活動,並將臨縣孫家溝村作為此次寫生活動的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