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陳默)訊,多年前,《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發布後,上市公司掀起了員工持股計劃的浪潮。特別是在2015年年中A股行情走牛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的積極性十分高昂。
在一眾員工持股計劃中,寶新能源(000690.SZ)當時推出了一份與眾不同的方案。公司計劃拿出上一年度盈利的10%作為獎勵金,「充值」進入員工持股帳戶用以購買公司股票。公司稱,此舉有利於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自方案發布以來,公司已經連續施行了5年,累計提取的獎勵金近3億元。然而,在這幾年時間裡,寶新能源的盈利出現了較大波動,反而遠不如起初。
給員工發了大筆「獎勵」業績卻下滑
5月14日,寶新能源發布了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該計劃對應2019年會計年度,參與人員包括公司部分董監高及其他正式員工,共計28人。資金來源為:按照公司2018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10%提取的「員工持股計劃獎勵金」,代扣個人所得稅後將剩餘金額劃入員工持股計劃資金帳戶,不通過其它融資方式籌集資金。
資料顯示,寶新能源2018年度淨利潤為4.63億元。上市公司稱,劃到員工持股計劃資金帳戶的資金總額約為2670萬元。以寶新能源5月14日收盤價(6.74元)測算,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涉及的標的股票數量約為396萬股。
每一年披露一份員工持股計劃,是寶新能源的「傳統」。早在2015年5月,公司便發布了《2015年至2024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按照公司規劃,員工持股計劃分為十期,第一期至第十期分別對應2015年至2024年會計年度。
值得注意的是,寶新能源當時稱,其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從公司上一年經審計淨利潤中提取的「員工持股計劃獎勵金」,二是員工其它合法薪酬,三是員工融資或其它自籌資金。
不過,縱觀寶新能源前五期員工持股計劃,資金均來自於公司淨利潤提取的獎勵金。員工們自己沒有掏出一分錢,享受到了滿滿的公司福利。
按照上市公司的盈利估算,其提取的獎勵金達到2.91億元(算上尚未實施的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而員工持股計劃資金帳戶也將累計入帳約1.66億元(算上第五期)。
對於實施這個獨特的員工持股計劃,寶新能源曾表示,有利於建立和完善勞動者與所有者的長效利益共建共享機制,有利於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股東價值最大化,有利於實現價值創造、價值發現與價值分配的和諧統一。
上市公司花了這麼大的價錢,想必在經營上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吧?但事實卻是,其近年來的盈利波動較大,並沒有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在2014年度,寶新能源淨利潤高達10.2億元,但2016年~2018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6.75億元、1.03億元、4.63億元。
董監高最受益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寶新能源前五期員工持股計劃中,董監高們是最大的受益人群。第一期計劃中,寧遠喜、葉耀榮等11名董監高獲配3379.51萬份份額(每1份等於1元),佔總份額的58.92%;第二期計劃中,寧遠喜、葉耀榮等12名董監高獲配2157.99萬份,佔比58.28%;第三期計劃中,寧遠喜、葉耀榮等13名董監高獲配2362.66萬份,佔比61.60%;第四期計劃中,寧遠喜、葉耀榮等10名董監高獲配373.18萬份,佔比58.11%。
根據寶新能源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寧遠喜、葉耀榮等10名董監高將獲配1486.27萬份份額,佔比55.67%。
資料顯示,寧遠喜目前為寶新能源董事長,其去年獲取的薪酬為252萬元,持股1.16億股;葉耀榮為公司董事,薪酬為672.57萬元,持股405萬股。兩人本身已經是身家不菲。
今年1月末,寶新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前三期員工持股計劃均沒有減持股票,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購買的股票則尚處於鎖定期。
記者粗略估算發現,寶新能源第一期、第二期、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目前都有一定幅度的浮虧,唯有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有小額浮盈。累計算來,寶新能源前四期員工持股計劃耗資約1.39億元購買股票,目前持股市值約1.14億元(期間獲得含稅分紅金額約150萬元)。
即便員工持股計劃有小額浮虧,但由於激勵對象沒有自掏腰包,所以並沒有實際的損失。事實上,由於前兩期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即將到期(今年6月),上市公司計劃在到期前出售股票並進行現金清算,激勵對象們很快便能分配到一筆不菲的現金。
有投資者認為,通過員工持股計劃,董監高們光明正大的「瓜分」了上市公司的部分盈利,但員工持股計劃並沒有起到「激勵」的效果。
5月14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寶新能源意欲了解情況,相關人士表示證代等證券部相關人士出差在外,其個人無法解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