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花鳥畫《和為貴》是羽墨以荷花九魚為載體,刻畫出的一幅非常美妙的作品,畫面乾淨利索,不拖泥帶水,雅而有度,留白出即為水,感覺出羽墨是用心而為,為畫面布局找到了極為中肯的格調。也奠定了羽墨在花鳥畫科中出彩表現。一幅好畫來之不易,那是需要下大力氣才能完成的。尤其是當今的工筆畫。
羽墨工筆荷花九魚圖《和為貴》作品來源:易從網
規格尺寸:四尺豎幅(130*65cm)
工筆畫走到今天的確不易,有畫史來看,開始並沒有獨立的花鳥畫科,直至五代的徐熙、黃荃、騰昌佑的作品,才使花鳥畫具備了作為獨立畫科的面貌。至宋代,隨著審美題材範圍的擴大,皇家對繪畫的扶持和重視、畫家對自然界體物傳情的深入,工筆花鳥畫才漸入佳境,而形成高峰。出現了大批技藝、形式成熟的工筆花鳥畫。當然,在這個高峰之前,工筆花鳥畫應該有一個作品從初始到成熟的過程,只是因為不得不知的原因,我們見不到那些承前啟後的作品了,但它們卻為宋人工筆花鳥畫的輝煌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作品《和為貴》細節展示:
宋人工筆花鳥畫在白描、淡彩、重彩、沒骨幾個重要技法方面都達到了相當的深度。有些技法程式則已經達到了經典的地步。羽墨正是以宋人工筆畫為學習的榜樣,刻苦鑽研宋人工筆畫,以期達至心靈的契合。就這幅荷花九魚圖《和為貴》便是統一在宋人的筆法與技巧中,因為宋人的確在工筆畫中的作為已達至極致。現存故宮博物院的宋代《百花圖卷》是以白描為主,濃淡墨烘染為輔的巨幅長卷。圖中繪有梅花、山茶、罌粟、牡丹、芙蓉、荷花等五十餘種花卉,花間穿插、點綴禽鳥、草蟲、蛺蝶、小魚等,極富自然情趣。其間在枝杆、花葉正反翻轉的形態及紋理、蜻蜓、鳥類、草蟲的用筆都有微妙而精緻的變化。配以墨色的烘染,生動傳神。譬如荷葉的用線,是重線勾花頭,極精緻的淡細線勾花脈,雞冠花上用點,蜻蜓翅上勾脈線,都一絲不苟而各有變化,故氣局別致。
作品掛家裡效果展示:
羽墨的荷花九魚圖《和為貴》正是在這一原理下,以細膩的筆法來刻畫荷花葉和九魚的。荷花上的葉脈清晰可見,魚兒上的留白是魚鱗的替代,搖擺的尾部逼真逗人,穿插在荷花葉中的身姿也別有風味,荷花葉的山的一抹紅,恰如其分的與紅魚兒相得益彰,惟妙惟肖,這樣的畫面感強烈,正是羽墨對於工筆花鳥畫把握得仔細,在細節處理上顯得成熟穩重,不留一絲的輕佻在其間,才能感覺到《和為貴》真正貴在何處,真正讓人們領略到工筆花鳥畫的美。
羽墨,原名劉鵬,北京人。生於世代書香門第,自幼受家庭影響酷愛工筆畫,並在工筆花鳥畫方面造詣頗高,是一位極具潛力的青年畫家。現為北京書畫協會會員,神州博古書畫會會員,北京工筆畫協會會員,北京青年書畫家學會理事,易從網籤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