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烏魯木齊之---西北路記憶

2020-09-12 大路難走小道全是狗

#烏魯木齊頭條#今天陪老婆上班,她在西北路十字路口這上班,我一個人閒的無聊,看著熱鬧的西北路十字路口,恍惚間覺得多年的記憶猶如眼前的車流而過,我雖然不是老烏魯木齊人,但是來烏魯木齊也快20年了,四處溜達,看看有哪些激起我回憶的地方

我們一起探討交流一下,你們對於西北路的回憶吧

說起西北路,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個小店,西北路肉夾饃店,以前那個店位於西北路西大橋清真寺對面那一塊,是一個拐角,只是現在過去,那個拐角的店面早已經不復存在了


我印象中是在大概這個位置

第一次吃到他們家肉夾饃的時候是剛來烏魯木齊,在本地一個同事帶著來吃的,說實話我已經記不清楚第一次的情況了,我只知道那一次,我破天荒的一個人吃了三個饃,而後再回公司的時候,一群同事叫他幫忙帶,那一次我印象中應該帶來三十個左右,那時候肉的才4/5塊錢,菜夾饃更便宜,既然已經到這一塊了,我就索性進到這個藥店,詢問了一下看看他們是否知道這家店去哪了?店員熱情的告訴我,其實就搬馬路對面去了,只是位置沒有以前顯眼了,我過了馬路就看見了。


位置和以前比起來,確實差很多。


進去還和老闆確認了一下,就是那家店搬過來的


於是雖然才吃過沒多久,但是對於我的飯量,再吃兩個問題不大。。。進去就先點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牛肉的,只是價格相比以前貴了好多好多,也是,以前我吃他家肉夾饃的時候,普通拌麵也最多十塊錢,現在拌麵最少二十塊錢了


現在的價格也很感人!


還是那個熟悉的幾個電飯鍋。。。


話不多說,吃著!


肉也多,只不過不像以前的質量了。。。


一個肉夾饃不到兩分鐘就吃完了,看著這個位置,想到了旁邊的阿布拉的饢,反正不知道你們怎麼看,我只是覺得現在只剩下名氣了,真的不如我們家小區門口賣的饢,當然了,現在所有的不是饢坑用炭火打的饢,已經失去的靈魂,以前經常買個熱熱的皮牙子饢,幹吃都是那麼香,更別說放進大盤雞、羊肉湯裡了。。。

因為已經下午了,也沒有排隊購買的人了,以前人氣旺的時候,排隊排好久

以前我們領導只要來內地客戶了,必叫我們去買這個饢,所以那時候排隊排的是夠夠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下午的原因,我拍照的時候別說排隊,買的人都沒有。

過了馬路又聽見叫喊聲:昌吉昌吉昌吉,上車走了,烏昌西北路這個點取消我的知道的,循著聲音過去,有幾個人在拉客,回想以前我還經常在這坐車去昌吉跑業務,吃美食呢,現在看以前的位置,早已不見排隊的大巴車和排隊的人群了。


以前排隊的車和人都沒有了,更顯得沒有人氣了,以前路過這,高峰期人擠人。

既然說起了烏昌客運,不得不提一下馬路對面的八鋼線路車了,可惜現在也沒有了,一樣,也少了以前排隊的人群和排隊的車輛。

馬路對面就是以前去八鋼的車站

西北路這個地方,我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都有說不盡的去處和故事,那麼我們一起交流探討一下你記憶中的西北路吧!特別歡迎老烏魯木齊人,我相信,你們對於西北路的認識又和我們半路來烏的不一樣。

最後插一個額外話題,編輯此文章的時候,發文助手一直在給我提示,哈哈哈,看來頭條還是要與時俱進,更了解我們新疆本地文化啊

對於饢、饢坑,頭條好像理解不了哈。

相關焦點

  • 【海上記憶】被烏魯木齊北路改變的命運
    此後發生的一切,都像應這熱情而來,一路把他從崇明田埂送到了烏魯木齊北路。烏魯木齊北路位於市中心靜安區的烏魯木齊北路,從各個方面來說,都和農場風光是兩個世界。烏魯木齊北路,舊稱地豐路,1911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修築此路。1943年改名迪化路。1946年改名迪化北路。
  • 烏魯木齊老字號餐飲「掌門」 暢談「舌尖上的記憶」
    中新社烏魯木齊4月14日電 題:烏魯木齊老字號餐飲「掌門」 暢談「舌尖上的記憶」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舌尖上的中國》《味道中國》《一城一味》等一批美食紀錄片陸續上映,讓無數「吃貨」大街小巷或傾心美食,或尋找
  • 石家園子、老北園春……老烏魯木齊人的沙區記憶,現在變了樣!
    11月16日,首府有關部門發布公告,將分批次對烏魯木齊建成區自建房實施綜合改造,消息一出,也在短時間之內引爆了朋友圈,無數置業顧問刷屏。不過這也喚起了無數老烏魯木齊人的記憶。在2017年到2020年期間,烏魯木齊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棚戶區改造。
  • 喚醒紅色記憶—烏魯木齊航空十九大紅色航班起航
    原標題:喚醒紅色記憶—烏魯木齊航空十九大紅色航班起航亞心網訊  (通訊員孫玉紅)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勝利閉幕,全國上下掀起了全面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 記憶中的察素齊
    老平安《記憶中的察素齊文/老平安沒了父母的老家只稱得為故鄉,對故鄉的記憶是每個老家人要記的鄉愁(70年代初常去用玉米面換)再往南到南馬路(現在人民路直接往南)路西知青飯店。路東是原來政府機關:工業局、公安局,舊旗醫院和人委禮堂。再往東是化工廠,化肥廠,往北是農機廠,往西是太平大隊沙河槽,清真寺。西面是萬和車馬大店和晉南縣巷,清真寺西北是二校。路北是老北大獄。
  • 石家園子、老北園春……老烏魯木齊人的沙區記憶,現在變了樣!
    11月16日,首府有關部門發布公告,將分批次對烏魯木齊建成區自建房實施綜合改造,消息一出,也在短時間之內引爆了朋友圈,無數置業顧問刷屏。不過這也喚起了無數老烏魯木齊人的記憶。在2017年到2020年期間,烏魯木齊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棚戶區改造。
  • 烏魯木齊的老字號餐廳推薦——那些關於味覺的記憶(二)
    吾吾子羊羔肉又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吧,今天繼續跟著小編樂樂追尋以下幾家老字號的味覺記憶吧! 酥餅小編推薦甜味的,餅子一拉,一層一層的,有淡淡的甜味,就算在店裡肚子已經吃飽了,記得也要打包幾個回家,早餐吃到這樣的酥餅,你一定會覺得很愜意。馬氏點心店歷史:17年地址:新市路188號(南門新華書店東側巷子走到頭)(圖中紅點處)
  • 我的西北記憶:在中衛生活的七天裡
    ,飽滿多汁,有著濃鬱的蕃茄味,為了回到南方以後長期且可持續地吃上西北的西紅柿,於是我花了三塊錢買了一包種子。記憶中色彩斑斕的桌布,舒服好穿的西北老布鞋,堆得老高的老面饅頭,西北的集市讓人仿佛回到遙遠的二十年前乃至更久遠的時候,有著記憶中讓人懷念的生活質感。
  • 夏日裡的紅山公園,是烏魯木齊人的記憶,你來感受過了嗎?
    每個烏魯木齊人的心中,一定都有一個位置是屬於紅山的。傳說,遠古時代從博格達山上的天池裡跑出來一條赤色巨龍,在這裡被王母娘娘追上後攔腰一劍砍斷,後來,在被砍斷的兩段紅色巨龍處,各形成了一座山,西邊的那一座被稱為雅瑪裡克山(又稱妖魔山),東邊的就是紅山,寶劍變成了烏魯木齊河。
  • 這種感覺變成了回憶,你還記得那些充滿記憶和消失的地標嗎
    昨晚在之前,在大十字之後,我們看到天橋這裡被完全拆除了,路真的很寬敞,視野也開闊了很多,然而被拆除的房屋也有烏魯木齊人民的美好回憶,隨著大十字天橋的拆除,天橋的美好記憶也被摧毀,永遠留在記憶中。深夜,我繼續走到人民電影院,發現麗都被酒店代替了紅茶坊。
  • 記憶中的後峽英雄橋
    這段路,是在高聳入雲,刀劈斧砍般的半山腰上修建的,是從陡峭崖壁的山石中,一點一點開鑿出來的。它在峰迴路轉的群山中穿行,似一條巨蟒盤旋其中,與奇峰峻岭相安成景。 道路的邊緣便是深不可測的谷底,令人一眼望去不寒而慄,奔騰的烏魯木齊河在谷底流淌、穿行,偶爾還能看到谷底深處跌落下去的汽車殘骸。
  • 還原80年代烏魯木齊美食街,都是記憶裡的老味道!
    成了記憶裡的一部分,時間軸裡的一針!烏魯木齊新晉80年代懷舊主題食街即將登場,帶你一起穿越 本次探秘坐標   📍黃河路七一醬園5樓 火熱招商中!【場景互動式文化建設理念】烏市首家沉浸式情景表演形式,讓消費者與演員一起,在表演空間中移動,仿佛置身於此,體驗真實的年代感官!在街區內隨處可見的情景式售賣搭配著充滿兒時記憶的吆喝聲、超強帶入感的復古拍照打卡點,讓你的味覺、嗅覺、視覺、聽覺同時得到碰撞。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新驚喜,為烏市商業體帶來新的消費感官!
  • 攻略|《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之照片中的記憶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Switch裡的遊戲神作,強推遊戲之一,任小堂給大家持續做一個攻略梳理,今天是ウツシエの記憶(照片中的記憶)。1、2、3せの我們在開啟西卡石板的照相、圖鑑功能後,會獲得12張關於過去與塞爾達記憶的照片。
  • 烏魯木齊的老地名,你聽過嗎?
    地名不僅僅是個名稱,每個時代的街路名稱都鮮活地顯現出那個時代的政治、文化、民俗和生活方式,清代,迪化(現烏魯木齊)的街路不超過10條,而現在有3000多條,名稱也越來越豐富。本文和大家分享烏市這些地名承載的歷史故事。
  • 全疆唯一專業記憶培訓機構啟聿教育(何磊記憶訓練營)再獲世界記憶...
    世界記憶運動理事會(WMSC)主席、英國OBE勳章獲得者雷蒙德•基恩爵士,世界記憶運動理事會道德監督委員長、連續八屆世界腦力錦標賽總冠軍多米尼克•奧布萊恩先生,共青團中央、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市體育局相關領導,世界記憶運動理事會亞太區兼中國區主席張陸武先生,世界記憶運動理事會中國區委員會秘書長兼第26屆世界腦力錦標賽組委會執行主席郭傳威先生,世界記憶運動理事會中國區裁判長黃麗元女士,各省市分賽區代表、
  • 在河灘路,體驗烏魯木齊快速流動的時光
    在河灘路,體驗烏魯木齊快速流動的時光在烏魯木齊,在這條道路體驗時光和流水這個早晨,烏魯木齊的天氣很好,在車輛快速流動的河灘路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不遠處的那一座山峰,也就是高聳的博格達雪峰,這時候,
  • 在包頭,除了5路公交車記憶,還有一趟公交車也充滿了記憶
    在包頭,有一種「5路公交車」的記憶,主要源於這趟公交車途經了包頭市區主要的街區、休閒景點、大型商場等主要建築,經常會出現在大家視野中,這趟公交車經過幾代的更新升級為純電動汽車。那麼,除了「5路公交車」的記憶,還有一趟公交的記憶,你知道是哪趟嗎?這趟公交車—7路公交車是從包頭市區去往石拐區(舊區)的。其實,最早的時候有一趟火車每天從包頭東站開往石拐火車站的,後來這趟列車就逐漸停止運行了,7路公交車也就成為去往石拐舊區必選的公共運輸工具。
  • 致記憶中的博村
    我無法翻出博村的內涵所有的過往都在詩行裡交錯每一片雪,和它的輪廓都飄進我的構思恬靜的小村,延續著樸素的傳承有很多忙碌和汗水就隱藏在詩中,我打開胸懷將所有的苦難和美好一通接納在第九行,我必須讓它模擬白雪的樣子在眼下的潔白和透亮中和鄉親們的憨厚質樸一起
  • 壽寧路,小龍蝦專屬記憶
    壽寧路,小龍蝦專屬記憶 2020-08-25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紅山記憶=
    > 【難忘那一刻】 看著一張張定格在底片上的難忘瞬間,記憶中的往事是否會在您的腦海裡閃回 烏魯木齊群眾綠化紅山黃定琪說:「紅山是烏魯木齊幹部群眾綠化的第一座荒山,前期綠化栽種的主要是榆樹。為了讓紅山更漂亮,我們引進了樟子松、雲杉等四季常青的樹種,對公園進行美化建設。」 自1956年起,烏魯木齊市動員各族市民開始綠化紅山,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努力,紅山已變成紅亭綠樹、青塔赤巖,別有風姿的紅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