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佛教「皈依三寶」不是剃頭出家,而是如學生上課一般

2020-12-11 一善行說

很多普通人聽到說,信佛者要皈依三寶,就會聯想到落髮為僧。落髮那叫出家,皈依三寶是不需要剃頭的,皈依三寶後叫居士,出家是僧眾。首先咱們得知道什麼是皈依三寶,簡單說是入佛教的儀式。

下面我們來看看什麼是三寶,通常三寶是指的佛、法、僧三寶。

佛寶:指那些修行已經到圓滿的人,是他們發明或發現法了「法」,雖說我們這方婆娑世界中,成佛的只有釋迦牟尼一人。但三世十方諸佛,都是皈依禮敬的對象。

法寶:本指那些修行成佛的方向方法,相當於學校教材,現如今法寶除了三藏教典,還包括先賢大德的注釋等,這些是我們修行的準則方向。

僧寶:是指那些幫助我們修行的人,相當於老師,諸如菩薩、羅漢和世間僧尼。因為菩薩、羅漢是凡人無法識得的,所以我們世間的僧寶以僧尼眾為中心。

以上三寶都齊全了,才是完整正統的佛教,而這皈依三寶,就相當於咱們日常的在校註冊,舉行開學儀式般。這時的我們作為學校學生,學習是義務,而教我們學習智慧,也就是學校與老師們的責任。因此皈依三寶在佛教中,是一種很嚴謹且慎重的。

有人說,我不去學校註冊,也就是說不皈依三寶,難道就不能自己學習?

當然可以,佛教不會說佛法只得皈依之人才可以學習,佛法世間眾人都可以學習其中的智慧。

只是說皈依後,就需要遵守佛教的戒律來行事,相當於老師與學校的監督。能讓人心理中的一些懈怠等惡習最大化消除,進入一種更加精進勤奮的狀態。通過心理的變化,加上同修師兄弟與老師的教導與鼓勵,能讓人更好,更快進入正軌,讓精進增長成為常態化。

不要覺得自己只是初學者不懂佛法,就不夠資格皈依三寶,不是這樣的。只要自己內心肯定了佛法,就可以皈依三寶。皈依三寶相當於給自己決心的動力。如果你是內心不堅定者,也可以通過皈依,通過佛法僧來讓自己堅定,並把自己獲得於佛法中的智慧,運用於實際生活中,鍛鍊自己,從意志力、習慣、處世等方面來升華自身。

以上,一善行說通過整理聖嚴法師關於皈依的文章後,發現普通可以學習佛教的智慧,屬於自學;皈依三寶相當於更加系統化學習佛教智慧,是在校生。因此,大家可以按自己的本心出發就行了。

相關焦點

  • 佛教: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何好處?
    皈依僧寶,僧寶亦指所有出家比丘、比丘尼,以戒為主,講究道德,由惡轉善、由染轉淨。經常有師兄問:想皈依,但皈依有什麼要求嗎?皈依是不是需要剃頭?皈依之後就不能吃肉了嗎?皈依之後是不是就是出家了?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那麼皈依真的有這麼多要求嗎?其實就一個「自問」,什麼是自問,自問本心,亦稱自觀本心,自心是否想皈依,自己是否有機緣皈依,皈依亦是「佛緣」之一。
  • 佛教裡的「三寶」是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信仰佛教和信仰「鬼神」完全不是一回事。有人說佛學不是宗教,而是一門高深的哲學,或者是一門學問,一門教育。而鬼神之說就完全是屬於迷信之類了。「三寶」是佛教的根本,信仰佛教必須要三寶具足,那麼「三寶」究竟是指的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 這才是佛教「皈依三寶」的真正深義!
    佛、法、僧三寶,構成了佛教的主體和核心,也是一個立願做佛弟子的人皈依的主要對象。這樣看來,佛教的皈依三寶,似乎跟其他宗教信仰比如基督教的信上帝、信耶穌等差不多,都是要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某種外在的力量(他力)中,從而使自己得到拯救或解脫。但其實,這是對佛教有所誤解。
  • 皈依佛教的真實功德你知道嗎?
    有人是旅遊時,去寺廟上香,看到佛像莊嚴而生發信心;有人見出家僧人走過,對僧人衣著生起清淨脫塵感而引發信心;也有人是聽到誦經聲而生起信心,這是不一而同的。不論因哪一種因緣,只要對佛法生起信心,進而自願皈依三寶,那都應該知道:佛是我們皈依的老師,僧是促進我們向於正行的同學助伴,讓我們究竟脫苦的皈依處是法寶。
  • 詳說佛教的「皈依」含義
    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於阿羅漢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羅漢,他們生生世世追隨佛陀,因為阿羅漢證悟後深深的體驗到解脫的自在,他們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們真正的皈依處。我們皈依佛後,應以佛陀為導師,向他學習,如見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禮拜他。
  • 佛教三皈依中如何皈依僧
    許多人在皈依三寶時發生許多疑惑。皈依佛和皈依法倒沒什麼疑惑,這主要的疑惑在僧寶到底是什麼?是否皈依僧寶就是皈依出家人?是否所有的出家人都應當皈依?中間是否有差別?如是七種補特伽羅(眾生之梵文)勝義僧攝。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發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出家結界誦戒),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是名勝義僧』。〔真實僧寶〕代表佛法僧三寶。《大莊嚴法門經》文殊師利言:『菩薩出家者,非以自身剃髮名為出家。何以故?若能發大精進為除一切眾生煩惱,是名菩薩出家。非以自身披著染衣名為出家。
  • 李玉剛臺北寺廟皈依佛門 粉絲否認其剃度出家
    昨日18:04,臺灣著名作詞人方文山在微博中說:「滾滾紅塵,緣淺緣深,有些人出世入空門,有些人選擇放下情仇愛恨……在此祝福好友李玉剛皈依三寶,歡喜圓滿!」有許多「剛絲」(李玉剛粉絲暱稱)也稱,李玉剛只是皈依佛門,即表示自己從此信奉佛教,而不是剃度出家。  熱議:紅塵寂寞,為情所困?
  • 《正信的佛教》(七) 佛教為什麼要信仰三寶?
    其中《正信的佛教》發行近四百萬冊,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武當寺公眾號將分期連載。         佛教為什麼要信仰三寶?       信仰三寶的確是佛教最特殊的內容。其它的神教,或者唯信上帝(如猶太教及回教等),或者信仰聖父聖子聖靈(如基督教),或者加上聖母的崇拜(如天主教)。
  • 佛教:皈依三寶就是回家,菩薩六度就是回去的六條路
    《紅塵說禪》系列第323篇今天咱們來介紹兩個佛教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皈依三寶,菩薩六度,這兩個概念相信不少師兄都聽說過,但真實的含義卻恐怕沒幾位能明白。所謂的皈依,皈其實就是「歸來」,依就是「依靠」,合起來就是回家,然後找到依靠。
  • 佛教:皈依後還能吃肉飲酒嗎?關於「皈依」的誤區,不可不知!
    對佛法稍微有點了解的人,必然聽到過「皈依」這個名相。所謂皈依,就是「皈」投「依」靠,而三皈依則是依靠佛門中的佛、法、僧三寶,憑藉三寶的威德加持,熄滅貪嗔痴,遠離一切怖懼,出離茫茫苦海。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無始以來,眾生在阿賴耶識囤積了太多「負面」的東西,諸如殺生、偷盜、惡口等等,佛門中稱其為「不善業」。皈依的意義也在於依止三寶,「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不過,許多善信有心皈依三寶,心中卻有疑惑,譬如認為皈依後正常的生活會受影響,以致於未能如願。所以,本文就分享三則最為常見的,關於皈依的誤區。
  • 李玉剛在臺寺廟出家?皈依和剃度是兩碼事!
    方文山證實李玉剛已皈依佛門   搜狐娛樂訊 近日,歌手李玉剛被遊客拍到在臺北市某寺廟皈依佛門。  與此同時,11月30日晚上,臺灣著名作詞人方文山在微博中祝福他「皈依三寶」:「滾滾紅塵,緣淺緣深,有些人出世入空門,有些人選擇放下情仇愛恨....。。在此祝福好友李玉剛皈依三寶,歡喜圓滿!」  截止至發稿,搜狐娛樂仍在向李玉剛本人求證。  【娛樂知乎】皈依和剃度是一碼事兒嗎?
  • 師父去家裡給信眾做皈依,請問這樣如法如理嗎?
    弟子問:阿彌陀佛,師父吉祥,弟子求教師父,當只有一個師父時,能否給信徒做皈依?師父去居士家裡給信眾做皈依,如法、如理嗎?法師答:皈依的不是師父,而是三寶,師父只是證明人,在特殊的情況下,一個師父所代表的也是三寶具足,沒有說皈依就一定要僧團來實施。當然這裡涉及到善惡、邪正等方方面面的是非,作為在家眾來說,有揀擇正法和邪法、明師和邪師的權利,但是對於現出家相的僧人,不可以去評論、甚至誹謗,如果那是邪師,遠離即可,勿需牽扯。
  • 明憨大和尚:認識三寶皈依三寶
    佛教的教法非常廣泛,我們知道,佛教的經典是浩如煙海的,像雲霧圍繞看不到邊際的大海一樣,所以叫浩如煙海。那麼這麼多的佛教經典,我們怎麼樣來學習呢?由於我們工作的忙碌,不可能有時間把所有的經典都閱讀一遍,即便有,也是很少的人。那麼作為我們大多數的人來講,我們了解佛法的大意,就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了解。第一就是我們皈依的佛。
  •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
  •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
    時常看到這個名人,那個明星出家了的傳聞。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 皈依三寶與剃度出家有什麼不同?
    編者按:對佛教常識了解不到位,就很容易產生誤解。如今年下半年,就有兩位名人,李陽與李玉剛,他們由於不同機緣,選擇皈依佛門,很多網友就以為是剃度出家。其實皈依三寶與剃度出家不可以混為一談,這是兩個概念。按照俗語區別,皈依三寶可以稱為皈依佛門,剃度出家則可稱為遁入佛門(遁入空門)。
  • 學佛要皈依,皈依三寶的利益有多大,充滿不可思議!
    很多人覺得「皈依」是一種儀式感非常強,且充滿迷信的東西。還是佛教發展「線下」,給他人「洗腦」的主要依據。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如大德所言「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由此可見,皈依的功德利益有多大,可以說在人生路上,所得總利益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大。
  • 佛家中的「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佛家有「皈依三寶」的說法,三寶指的是:佛、法、僧,這三個。皈依的「皈」是歸向的意思,「依」是依靠的意思。傳統對「皈依三寶」的解釋是一種制度,說的是通過一定的儀式和程序辦理皈依,從而確定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人生目標,通過這個過程就算正式成為佛門的弟子了,也是標誌著學佛的開始。這有點學生入學要進行註冊登記,獲得學號和學籍的意思。有一種說法主張皈依要做到「三寶具足」,就是說一個條件都不能少,也就是佛教徒常說的「三皈依」。
  • 這些明星大腕都是佛教徒,皈依三寶的功德竟然那麼大!
    皈依佛門的弟子不是一定要出家的,有在家與出家之分。你信佛了,不代表你看破紅塵了。那麼對於明星們為何歸依我佛,那麼只有請你走進佛門,才能讀懂其中的奧秘。02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遠遠超過人生中所得利益的總和。
  • 瘋狂英語李陽皈依佛門 少林寺稱皈依不是出家
    釋永信賜李陽法名延依、賜智勇法名延同。  李陽在與釋永信交談時表示,為了少林寺能更好地與世界通用語言接軌,自己願為少林慈幼院僧眾進行英語培訓,使之能在傳承發展少林文化中起到良好推動作用。皈依當天,李陽向鄭州慈善總會捐贈了10000冊英語圖書,用於中原的教育事業。  業內人士認為,李陽皈依佛門,將有助於少林文化在全球的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