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看到這個名人,那個明星出家了的傳聞。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佛就是,佛陀(釋迦牟尼)相當於是一個偶像,法就是佛法,也叫教條,僧就是僧團,一個僧團,有師父,有法師,相當於一個機構。
至於為什麼要皈依?什麼是皈依?皈依什麼?好像很少人去深思。人人都需要依靠,人人也都在追求依靠。反正人活著總須要有所依靠,除了依靠物質,依靠金錢,依靠人之外,人也在追求心靈上的依靠,然而這些都靠得住嗎?什麼才是我們內心真正的安全感?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依靠?這是人生的大問題。
在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中,一開始就講到皈依,釋迦牟尼佛說:如有智人能善思維,觀察生死險道之中,莫能過於無所依怙。所謂皈依是找到了依靠,在人生的苦海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處。
佛教有三門——皈依是入佛法之門,發心是入大乘之門,灌頂是入密乘之門。就像進國門的時候必須要籤證,拿上護照才能進。在西藏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修行高僧,曾經有一個僧人跟他說,我不求大法,你給我傳一個小小的三寶皈依法就行了。這個高僧就批評他:我的法中,沒有比三寶皈依法更大的法門,你找別人去求小小的皈依法吧。
有人認為皈依,就是要進入一個很嚴格的戒律範圍中,擔心自己畢竟是在家人守不了清規戒律,就怕皈依,不敢皈依。其實皈依不是受戒,皈依就是你成為佛弟子。皈依並不會改變你任何當下的生活習慣。皈依就比如去學校註冊一樣簡單。註冊了你就是在冊生,沒皈依去學佛法等於旁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