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2020-12-18 自在佛文化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皈依是有了依靠的意思,皈依三寶就是用三寶做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依靠。相信三寶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在此就不與大家做過多的介紹了,皈依是作為一個佛弟子最基礎的修行條件,你只有誠心誠意皈依三寶,供養三寶,這樣你才會得到佛力的加持,得到漫天神佛的庇佑,才可以在死後能夠迅速的往生極樂,從此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

皈依之前肯定是要發心的,而發心又被分為上中下三種,其中上等的發心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便意味著我們得到了諸佛世尊沿襲至今是傳承。中等的發心是為了得到個人的解脫,也就是死後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等的發心是為了今生得到的如意平安。根據佛教的因果關係來講,你的法心就是因,那麼你自然也會得到果,其果就是根據你的發心而得到的皈依體,發上等心自然得到的就是上等皈依體,以此類推。

皈依體是由三世諸佛和歷代佛教的祖師代代傳承而得到的。全心全意的皈依三寶,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得到佛陀和歷代祖師的傳承,我們用怎樣的心態去接受,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皈依體,就像我們用來取水一樣,你用什麼樣的器皿去去水,得到的水量也是不一樣的。共同接受三寶的慈悲加持。這樣的皈依,才是最為殊勝的皈依。

有的人會問,皈依三寶究竟能不能獲得最根本的解脫,並且獲得許多現世的諸多利益。首先你應該明白,作為佛弟子皈依三寶的人,是作為宇宙中最大的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正式成為了佛陀的弟子。皈依以後,可以不墮惡趣,有經點說;皈依佛以後,可以不墮地獄,皈依法,可以不墮畜生,皈依僧,可以不墮惡鬼。皈依三寶以後,就此就可以在餓鬼道除名,從此天人有份。

皈依三寶以後可以莊嚴自己的人格,皈依三寶以後,信仰可以得到層次提升,就好像人穿上了華麗的服裝,人格就從此莊嚴起來了。皈依三寶以後,可以得到諸天護法的護持,佛陀曾經在入滅之前,指示護法龍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時代,都會保護皈依三寶的弟子。皈依三寶的人,能夠得到天人大眾應有的尊敬。佛教大能曾經這麼解釋過皈依的意思。皈依就是對法,法,僧三寶的認可,接受和依靠,用佛教的修行方法來幫助我們。走出來一條光明正大的前程的菩薩道來,這個叫做皈依。

學誠大法師解釋過皈依的意思為;皈依是依靠的意思,這是毋庸置疑的,依靠三寶,比如我們社會上面的自然災害,把我們的住宿給燒掉了,我們沒有住的地方了這個時候的我們是迷惘的,是心力憔悴的,我們只有去尋求朋友的幫助,或者是周圍關係比較好的人來讓自己有住的地方,讓自己可以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給自己一個安身的場所之所在。

這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在生活層面,物質層面遇到問題和苦難的時候,需要別人給我們幫忙的時候,那是我們內心裏面的問題,煩惱,欲望,在世間感到迷茫的時候,我們也要尋求心靈上的一種慰藉,讓自己能夠在這個塵世中可以獲得清淨。在世間找來找去,只有寺院裡的佛法僧三寶,就是幫我們解決這樣問題的人。讓我們在汙濁惡事中獲得心靈上的解脫,在喧囂的塵世中能夠將心靈平靜下來。

皈依三寶是佛弟子入學的第一課。這堂課教給你的主要是學佛的宗旨,我們就是要學習一個覺悟,一個佛法的精神。法是正確的如法的修行。僧,則是修行路上的榜樣。進一步了解,我們每個生命體內在本有的覺悟,用作者自己總結的話來說,皈依佛,可以讓自己有覺悟而不會顯得迷茫,歸依法,可以讓自己或者正念而不被邪法侵入自身,皈依僧,可以讓自己的心靈純淨無暇,不受到塵世的汙染。

學佛就是過正覺,智慧,清淨的生活,我們把這樣的生活稱之為寶。因為這樣的生活無論是品質還是內涵,還是我們學佛之人最終追求地方果報來講,都是最為圓滿的。若是可以真正的實現這樣的一種生活目標,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所以這才會被稱之為寶。皈依,則是說明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是每個人都可以過得,就好像每個人自身都有一個寶藏。我們需要知道這個寶藏所在的方位,從而通過自身的行動來開啟這個寶藏,那麼每個人都會是生命中的富翁了,因此皈依三寶對於每個生命來說,都是非常殊勝的因緣。

皈依是每個發願往生的人都可以去做的,每個人只要發願,誠心念佛,都是可以有成佛的可能的,佛陀慈悲,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丟下往生極樂之人,選擇皈依三寶,三寶就成為了我們的指南針,可以指導我們在茫茫人生苦海中找到人生的避風港。每個人都知道晚上下班後回家,而對於佛弟子來說,皈依三寶,誠心念佛歌頌三寶的功德,那麼我們就可以仰仗三寶功德的加持,我們就會找到真正的屬於我們自己的家。所以,皈依三寶就是讓我們在這個婆娑世界裡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讓我們在未來可以有家可回。

相關焦點

  •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
    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 佛教: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何好處?
    皈依意指「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稱之為佛教徒。」皈依亦可寫成「歸依」,其皈與「歸」的意義讀音相同。皈依三寶,親近三寶,是每一個學佛之人所行持的首要條件。皈依乃是皈依三寶,並不是「皈依一寶、皈依二寶。」三寶分為「佛寶、法寶、僧寶。」其皈依三寶,是讓信徒以三寶為榜樣。佛有大悲大智大願大力,佛是覺悟的意思。
  •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
  • 如何認識皈依?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皈依三寶是成為佛弟子之門。皈依,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和認識。首先,參加由法師所主持的皈依儀式,儀式之後很多寺院還會發給一個皈依證。這是形式上的皈依。之後,還必須完成觀念上的皈依,情感上的皈依,建立歸屬感,使自己的生命有所依託,提高個體的安全感和生存的幸福指數。至此,宗教意義上的皈依就算完成了。然而,作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要將成就佛道作為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
  • 佛家中的「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佛家有「皈依三寶」的說法,三寶指的是:佛、法、僧,這三個。皈依的「皈」是歸向的意思,「依」是依靠的意思。傳統對「皈依三寶」的解釋是一種制度,說的是通過一定的儀式和程序辦理皈依,從而確定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人生目標,通過這個過程就算正式成為佛門的弟子了,也是標誌著學佛的開始。這有點學生入學要進行註冊登記,獲得學號和學籍的意思。有一種說法主張皈依要做到「三寶具足」,就是說一個條件都不能少,也就是佛教徒常說的「三皈依」。
  • 你了解皈依的意思嘛,佛家為什麼要講究皈依
    你了解皈依的意思嘛,佛家為什麼要講究皈依文·佛家無上文化皈依,字面意義上來講就是皈投,依順的意思。而皈依三寶呢,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學佛的基礎。佛寶泛指一切諸佛,法寶是諸佛為了教導眾生而講出來的佛法。僧寶就是帶你學佛的師父和清淨的僧團。皈依的發心不同,皈依也就不同。上等的發心是為了利益於一切眾生而皈依,中等的發心是為了個人的解脫而皈依。下等的發心是為了眼前的如意平安而皈依的。
  • 皈依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禁忌和意義呢?
    懺悔結束後大家圍繞「福田」來探討一下「何為福田?為什麼要種福田?「。歡迎大家的參加,感恩!阿彌陀佛!皈依三寶,僅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沒有任何之忌諱,皈依三寶猶如上學讀書前必須先註冊,亦如當選總統後,就職前必先就職宣示;同樣的理由,要做個正信佛門弟子,必須先受三皈依的儀式,在儀式方面,其意義是沒什麼兩樣。統攝一般人不敢皈依三寶的立場,通常有五點,這五點使得社會人士產生莫大的錯覺與誤會,致使他們遲遲不敢皈依三寶,何等為五?    一、以為皈依三寶就是要開始吃素了。
  • 佛教「三皈依」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佛法僧」?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時一刻不能離開。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皈依老師,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這「三皈」就像我們在臺灣,那個時候從臺北到高雄坐火車,這「三皈」是什麼?就是火車票,你有這張票才能上車;而且時時保留著,路上要查票,不能丟掉,到達站後這票要交回去。
  • 皈依三寶指是什麼?兩足尊、離欲尊、眾中尊是什麼意思!
    《每周一課》以佛學經論為主導,講解佛學相關的知識要點;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佛教中的皈依是指什麼?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佛學知識!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在說念佛,接著就會問有沒有「皈依」,那麼佛教中的皈依是什麼意思呢?皈依講的是皈依自性中的三寶:佛教中的佛、法、僧,佛就是覺;法就是正;僧就是淨。自我本心皈依才是真正的覺悟者,邪見迷障不再生起,少欲知足,能不執著於財富和美色,這叫做兩足尊。
  • 佛教三皈依中如何皈依僧
    許多人在皈依三寶時發生許多疑惑。皈依佛和皈依法倒沒什麼疑惑,這主要的疑惑在僧寶到底是什麼?是否皈依僧寶就是皈依出家人?是否所有的出家人都應當皈依?中間是否有差別?〔絕非僧寶〕《維摩詰所說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也』〔是為僧寶〕  再回到佛講到第二種僧《地藏十輪經》:云何名世俗僧?謂剃鬚發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別解脫戒。是名世俗僧〔真實僧寶〕解說 此經文佛所稱「世俗僧」。
  • 「皈依佛,兩足尊」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三皈依的儀式中說:「皈依佛,兩足尊……」那麼這個兩足尊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稱佛為「兩足尊」,這個兩是代表兩個、兩種的意思,是說的福和慧。足是滿足、圓滿。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要糾結忍辱是讓我們所積的福德不流失的決定因素,修「忍辱波羅蜜」就好像給我們自己的福德加了一道「門」,鎖住了自己的福報。忍辱更是得到智慧的保障。
  • 佛法小知識38:皈依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皈依是佛教用語,又作歸依,從字面上理解是歸順依附的意思,在佛教中,皈依的意思是全心全意地信仰佛教。佛教中還有個名詞叫做「皈依三寶」,稍有佛學常識的朋友都知道皈依三寶指的是皈依佛寶、法寶、僧寶,之所以加上寶是以示佛法珍貴、尊貴的意思,佛寶即是成了佛的人或眾生,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大家都知道的成佛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釋迦牟尼佛,而在其他世界卻有無量無數佛,他們都是佛寶;法寶即是佛法的智慧,也是佛法修行的方法,僧寶從廣義的角度來說,無量無數世界所有信仰佛法、修行佛法的眾生都可以叫做僧寶
  • 佛教:我們修淨土的行者,皈依佛寶到底皈依的是哪位佛菩薩?
    所以說,有這樣的比丘為無上寶,就能把九十六種外道,給他降伏了,有名字比丘就可以。為什麼,他就可以受世間供養,為世間福田,能示給大家因果、輪迴、佛法。如果有人能夠護持成就這樣的名字比丘,這個人修行的速度會很快。所以跟大家講講,這就叫我們說「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到現在的三寶。
  • 佛教:如何皈依?皈依又有哪些好處?
    我們都知道想要成為一名正式的佛弟子,最重要的就是進行皈依了!皈依就好像是入學通知一樣,我們皈依了,也就算是正式的」入學「了,皈依證也就好像是我們的」學生證「一樣!可是你知道如何去皈依嗎?皈依又有哪些好處嗎?
  • 皈依造句和解釋_皈依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皈依參考例句:1、他皈依佛門後即退隱深山,過著簡樸的生活。2、信賴的可以背叛,背叛的重新皈依。3、他自皈依佛門後,便杜門謝客,潛心修佛。4、他不願歸附朱元璋,在泉州靈源山皈依三寶,出家為僧。5、我在漫天風雪的回憶裡披荊斬棘、你卻在哪一個的字典裡演繹皈依。6、並能時常殷重精勤,修習皈依、守持戒律等業行,以此積集善業。
  • 上海玉佛寺舉行第十九屆皈依法會 覺醒法師授皈依
    玉佛禪寺方丈覺醒法師登堂說法,為信眾授皈依。(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法會結束後,全體皈依居士和皈依師一起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鳳凰網華人佛教上海訊:2013年9月21日,「上海玉佛禪寺第十九屆皈依法會」在覺群樓舉行。
  • 分享《釋迦哲理是什麼》第六部分:為什麼要皈依佛陀
    分享《釋迦哲理是什麼》一書。原著者:K.SRI DHAMMANANDA郭兆明博士推薦以下為《釋迦哲理是什麼》一書的內容,如有涉及權益請告之,本人會及時修改。六、為什麼要皈依佛陀佛弟子歸依佛陀,並不是懼怕他,而是為了在鼓舞和信心中獲得自我、淨化。佛弟子皈依佛陀,並不是因為佛陀是上帝或上帝的兒子,佛陀然來沒有說他有神性。
  • 詳說佛教的「皈依」含義
    我們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來說,唯有佛、法、僧三寶才能做我們眾生的依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二、三皈依:(一)、皈依佛:我們皈依佛,向他學習與修學,以他為模範、為導師,這就是所謂的依靠了。依靠佛陀並不是依賴佛陀,不能象小孩子依賴母親那樣,我們皈依佛是以他為導師,親近佛。我們要有生生世世見到佛的願心,希望能夠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於阿羅漢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羅漢,他們生生世世追隨佛陀,因為阿羅漢證悟後深深的體驗到解脫的自在,他們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們真正的皈依處。我們皈依佛後,應以佛陀為導師,向他學習,如見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禮拜他。
  • 李玉剛澄清「皈依佛門」:十多年前就已皈依
    之前我不想回應這件事情,想著讓它慢慢消失就好了,我素來不願去回應什麼問題,以後也不想去講。但我的單位中國歌劇舞劇院也很著急,知道我不是出家以後,發了一份聲明。我才決定發微博說一下。我想說,我自己無論怎麼樣都好,我的人生態度都是積極的,這是我的心裡話!」 李玉剛坦言道:「其實我十多年前就已經皈依了。
  • 皈依後要吃素?皈依的四點誤區
    現在有許多人因為覺得佛門是勸人向善的,所以願意皈依三寶。但由於對佛法的不了解,所以知見上也有一些誤區。比如說:第一點誤區:認為皈依以後就必須吃素。但是要告訴大家,吃素並不是皈依的要求,乃至受了五戒都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五戒的不殺生,只是說你不要親自去造殺業,跟吃素是無關的。只有受了菩薩戒的弟子,才在戒條上明文規定說要吃素。第二點誤區:以為皈依三寶以後就是要出家。真正的出家是要捨棄世間一切的家庭人際關係,把自己的生命依託在弘揚佛法和修行解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