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剛經》|說說如來三十二相

2021-01-20 經典悅讀

繼續讀第十三品 《金剛經·如法受持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佛陀這樣問須菩提,已經很多次了。在這裡,佛陀還是繼續問:「可以通過如來的三十二相,見到如來嗎?」

三十二相通常是指佛陀所具有的莊嚴德相,就跟我們常說的面相風水一樣,人的面相體格,往往也顯示了該人的富貴窮通。佛陀的三十二相是由長劫修習善行而感得的。對面相風水感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詢具體內容,根據三十二相體格特徵的描述,思考一下大概是一些什麼樣的善行,才能感得這樣的相好莊嚴?這樣可以進一步地感受、領悟佛陀的因地修行。比如說:為何會有「足下安平如奩底」?為何會有」足下千輻輪相「?

除了身形相貌的三十二相外,《瑜伽師地論》中還有一種三十二相:"復有三十二相。謂自心相,外相,所依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減相,方便相,引發相。"

有什麼心行,就有什麼樣的形貌。如果仔細去思考,其實是可以發現這兩種三十二相其實是有關聯的,並沒有什麼很大的不同。

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因為如來說的三十二相,沒有分別、執著,是隨順眾生稱名為三十二相而已。」

世人看到一個人開寶馬來,啊,這個人土豪啊!殊不知這個寶馬原來是為撐門面,而臨時租的。學佛人看到光色舒妙的三十二相,啊,佛陀來了,殊不知轉輪聖王也具足三十二相。無論世間法還是佛法,越著相就越容易為相所騙,做出錯誤的判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裡佛陀再次提到受持《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的功德利益。世人希求長壽,最愛惜自己的身命,但是,即使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數的身命來布施。也不如受持經中的四句偈,並演說給別人聽。

佛陀在這裡沒有提到一定要是大法師或者明心見性的菩薩才可以宣說《金剛經》,而是說的善男子、善女人。何為善男子、善女人呢?只有願意尋求覺悟的人,方可稱為「善」。

這段話很顯然,佛陀是鼓勵善男子、善女人為他人演說《金剛經》,並且說,哪怕是只講四句偈也好啊!因為講給別人聽,實際上就是講給自己聽。很多時候,講著講著,自己以前不明白的地方就忽然明白了;又或者,你還沒講明白,同修聽眾中已經有人明白了;又或者,你忽然發現,以前覺得自己很明白的地方,其實並沒有真懂,還需繼續提升。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是「聞思修」中的「思」。

佛陀前面還說過:「隨說是經」, 意思是宣講也不一定要什麼很正規的地方。早上起來,伸個懶腰,念上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樣提醒自己,就是對自己宣講。遇到他人不愉快,簡單一句「就當是做了一場惡夢,過去了就好了」這樣用大白話安慰安慰,就是對他人宣講四句偈。學佛人就這樣平平常常的在世間宣講本經,宣揚金剛般若智慧,這就是在積功累德。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佛祖的三十二相都只是幻相
    佛祖所說的卻與眾生所想的不一樣,認為三十二種相都只是幻相,都是假的,並不是佛祖所說的真如實相。佛祖在《金剛經》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中為眾生開示了以微塵世界除淨眾生依報之妄想後,繼續為大眾演說以三十二相掃蕩眾生正報的執著,以使眾生因此而覺知到即使是如來的三十二應化身,眾生亦不應該住、著,以為這就是佛祖所說的涅槃寂滅之相。
  • 《金剛經》:三十二相都是假,執著之人難到究竟圓滿之地
    因為內外雖然有別,但卻都是取相執著,並不是徹底究竟圓滿的真如法身,法身非相,又怎麼能用幻化的三十二相來看待呢?如果三十二相就是佛祖的真相,那麼轉輪聖王同樣具足三十二相,難道轉輪聖王也是佛祖的究竟真如之相嗎?
  • 三十二相也是名相,只有把它去除,才能見到如來的實相
    通過上一章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如果不把在金剛經裡學到的法相、名相全部都去除,不僅會對金剛經產生很多誤解,甚至會產生很大的誤解。三十二相既是法相,也是名相,如果不把它去除,就見不到如來的實相,見不到如實而來又如實而去的萬法的實相。
  • 《金剛經》為什麼叫《金剛經》?
    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
  • 佛學:金剛經的即見如來,就是我們平凡的道心
    這一章節我們繼續來理解《金剛經》第五品「如理實見分」, 如理實見分的意思是講如何依照這佛法真理去見我們的真心實相。 「如理實見分」經文概述 佛陀問「解空第一」的入室大弟子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看,世間一切眾生,可不可以通過這如來累世修來的三十二莊嚴相,和這八十種隨莊嚴相的好
  • 《金剛經》中的「諸相非相」作何解?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 讀《金剛經》|如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
    梁朝的昭明太子為便於研讀,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故而在讀誦時是不需要讀誦分品的副標題的。在經典學習方式上,常有一種只讀誦不解經,把讀誦和解經對立起來的論調,這是對讀誦的誤解。讀誦的「誦」字,本意就是語義通達,故而讀誦的過程本身就是解經的過程。經常讀誦經典的人都有體會:在讀誦時,常有妙義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讓自己越讀越有滋味。
  • 《金剛經》:這4個四句偈,蘊含了如來的最高智慧!
    說明了受持《金剛經》的福德巨大,即使是受持四句偈福德亦是不可估量。不過,《金剛經》中雖然多次出現四句偈,但是沒有明確指出是哪個四句偈。其實深入考察《金剛經》,佛陀的本意沒有限定四句偈是哪句,而可以是多句。《金剛經》中確實有多個四句偈,且都是經典至極,可謂蘊含了佛陀如來的最高智慧。以下4個四句偈,在《金剛經》中甚為著名。
  • 佛陀三十二相
    除佛陀之外,轉輪聖王亦具三十二相,菩薩則相好光明,但皆不如佛陀之相好圓滿,因佛陀功德圓滿故,所以佛陀的相好也是最究竟圓滿的。佛菩薩示現如此莊嚴相好,除了由自性功德成就之外,更為了成就眾生,欲令眾生見此相好而慕道修福學習佛法。是故如來隨其意樂,為現種種相好之身,說法教化利益無量眾生,令發菩提心,入佛法中修行,證得成就。
  • 讀《金剛經》第四悟:什麼是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裡反覆強調,為什麼能夠覺悟呢?因為無相,什麼是無相呢?有些人從字面上去理解,以為無是沒有;相是形狀、特質、泛指現象。那麼無相就是沒有現象的存在。許多人確實是這樣理解佛教空無的概念。以為無是沒有,是虛無,是不存在的。因而佛教常常被認為是一種悲觀、消極的思想。而事實上,佛教裡的「無」並非沒有。
  •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且看《金剛經》中的微言大義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 清涼學堂丨不可不讀的佛經:《金剛經》
    讀經不僅可以成長自我,還能發揮教化、弘法的功能,是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據說,六祖慧能出家之前,就是聽到有人誦讀《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若有所悟而決定出家求道。
  • 三十二相
    在《增一阿含經》等原始佛教經典中已提及,佛身具備「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事實上,如來的相好是無量無邊的,三十二與八十的數量實際也是隨世間而說的),在大乘佛法中,對此更是有著廣泛宣說。  「三十二相」又稱為「三十二丈夫相」,過去生精勤修集無邊相好之業,此生方能得到如是相好。
  •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聖度文化總結了金剛經十句經典名句,分享給大家。當年六祖慧能,只是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卻有開悟之功,希望所有學佛者,都能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好處無限。
  • 讀《金剛經》|佛法是船筏,舍筏才能上岸
    讀《金剛經》也是這樣,由於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讀《金剛經》便有各自的起點。起點不同,沿途的領悟不同,但最後,都會進入金剛般若的境界。繼續讀第六品《金剛經·正信希有分》做了善事,便有善報,此善報為相上福德。淨信菩薩(一念生淨信者),知「如」知「來」,故得如是無量福德,此福德超越於相。
  • 《金剛經》中的4個四句偈,只要多讀,能得無量福德!
    由於覺得自己根性差,才讀不懂佛經。於是,有的人就說,你若與佛經擦肩而過,是因為與它無緣。但是到底是不是無緣,人們沒有那麼大的智慧,弄不懂這一點。人的心念,總是在瞬息萬變。一會他想讀佛經了,就說他有緣;一會他又不想讀了,就是無緣。所以到底與佛有緣還是無緣,誰也說不清楚。佛家講的緣分,其實是指眾生都與佛有緣。
  • 「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中2句經文洞明其義
    想必每一位了解或是不了解佛教的朋友,都聽說過「如來佛祖」 的名號,大家也許知道這是對釋迦牟尼佛的稱謂,但你知道「如來」的意思嗎?在佛教經典《金剛經》 中有一句「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如來,便是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所以被稱作如來。那麼按如此理解,如來即無來處也無去處,便是沒有了。難道如來代表的是虛無嗎?而在《金剛經》另一段經文中說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我們知道《金剛經》在我們國家是很流行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禪宗六祖慧能的原因吧。金剛經是講了空沒錯,但它並沒有說一切皆空,也沒有讓我們去執著於空。金剛經講的是般若。般若是什麼呢?是離相智慧心,這智慧心就是解脫心。就是說,要離一切五欲六塵的境界相,於一切法相上不起執著心。不執著就不起貪嗔痴,不起貪嗔痴就不造殺盜淫等諸業,就不造業。不造業就沒有煩惱痛苦的業報,這就是解脫,解脫一切煩惱痛苦。金剛經講的就是解脫眾生苦的智慧。
  • 《金剛經》中「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大乘正宗分中講:何以故。須菩提。若善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好多處都提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相」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現象,文字上是現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來說就是觀念。
  • 佛說:佛身三十二善相,凡夫身三十二惡相!
    一說佛與凡夫的區別,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尤其是三十二種殊勝大人相,古往今來,只有佛與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方可全部具足。其實,凡夫也有三十二相,佛言:「三十二相者,其義有二:一者在凡夫中,名為三十二種惡相;二者在賢聖中,名為三十二種善相。」今天七葉君就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先說三十二種善相,也就是廣為人知的「佛身三十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