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網紅酸奶品牌「簡愛」再次捲入產品質量風波。
據媒體報導,消費者俞女士在某電商平臺的簡愛食品旗艦店購買了12杯100ml的簡愛高蛋白酸奶後,發現其中一盒有黃色卵狀物,在常溫封存在塑膠袋中一天後,上述卵狀物居然「成活、生蛆蠕動」。
(圖源:網絡)
對此,簡愛酸奶方面回應稱:該批次產品出廠檢驗報告合格,上市後未接收到類似投訴,「基本排除該異物來自酸奶產品本身」。而對於「孵化出活蟲」,公司認為,由於該異物被消費者發現後被包裹在塑膠袋中放置,當地氣溫達到30℃左右,所以無法確定是異物本身生成蛆蟲,還是異物又接觸到其他汙染物後生蛆。
最後,在當地市場監督部門的建議下,簡愛的工作人員主動聯繫並建議俞女士去醫院做檢查治療,若證明確由簡愛產品導致其身體不適或其他不良後果,公司願意承擔一切相關費用。
眼看簡愛「活蟲」風波似乎就此不了了之,但對於俞女士乃至於千萬消費者來說,付出不菲的價格希望享受到相應好的產品和服務,最後卻疑似吃到蟲子,這種心理落差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近年類似於「簡愛」這樣的網紅酸奶備受熱捧,遵循less is more的理念,不僅外包裝十分簡單,其宣傳語也是:「生牛乳,糖,牛奶蛋白,乳酸菌,其他沒了」,十分簡潔明了。
但是價格卻不菲。以這次遭到投訴的高蛋白酸奶為例,21世紀經濟報導在京東平臺上看到,100ml/12杯就要賣到119元。銷量也不少,在京東自營平臺上,簡愛系列產品基本都有幾萬乃至於幾十萬以上的購買評價。
而在京東搜索「高端酸奶」,除了出現達能、明治等外資,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國產乳業巨頭以外,還能見到三元、君樂寶、燕塘、卡士等區域乳企的身影,此外也有諸如天潤、認養一頭牛、簡愛等近年迅速冒起的網紅品牌。部分單品甚至可以賣到20元以上一盒,堪稱天價。
然而,這些高端酸奶是否物有所值?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可以怎麼鑑別好壞?21世紀經濟報導多方採訪,總結出辨別酸奶的三大招。
1、 看原料——鮮牛乳VS復原乳
事實上,為了撐得起高端的定位,市面上的高端酸奶名號都很多,什麼原態酪乳、裸酸奶、高蛋白酸奶、優酪乳、風味酸牛奶、風味發酵乳……也有部分打著進口的名號。
這些表述有的是指產品類型,有的是宣傳語,真的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但其實在選購酸奶的時候,配料表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信息,消費者可以看配料表來判斷這款酸奶的情況,從而判斷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正規廠商會在配料表裡面註明酸奶的原料以及所有添加成分,其中原料就是一項很主要的判斷指標。有一些產品的原料是生牛乳,而另外一些則寫著全脂乳粉或者全脂奶粉。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簡單地說,用生牛乳加工而成的酸奶因為是直接用新鮮牛乳作為原料,牛奶本身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保存下來,口感更佳;而用全脂乳粉或者全脂奶粉加工而成的酸奶,是把牛奶先噴成粉,過程中的高溫高壓會破壞牛奶裡面的活性成分,然後再用這些奶粉重新做酸奶。這樣做一般是出於成本考慮,相關法規規定,用乳粉作為原料的酸奶要在這些產品外包裝上註明「復原乳」的字樣。
乳業專家宋亮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用鮮奶發酵的酸奶,通常菌種活性會更好,「質量越好的鮮奶發酵出來的酸奶更新鮮、口感更好。」他表示,高端酸奶一般都會用鮮奶作為原料,中低端的酸奶才會採用全脂奶粉。
所以說,如果看到那些用乳粉作為原料,而且又賣不低價格的所謂「高端酸奶」,消費者可以留多個心,考慮一下值不值。
2、 看添加成分
牛乳、白砂糖、菌種是構成酸奶的三大元素,除此以外,部分酸奶也會添加乳清蛋白粉、奶油、食用香精、防腐劑、明膠、果膠之類的添加物,以增加產品的風味、口感,或者是延長保質期限。
隨著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近年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主打「無添加」、「無防腐劑」或者是「低糖」、「零蔗糖」的高端酸奶,化繁為簡,以滿足對健康有高要求的消費群。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0年酸奶市場規模將達到1906億元。數據顯示,疫情期間44%的消費者表示會增加酸奶產品的消費,居食品相關品類首位,居民健康消費意識不斷成熟,酸奶已經成為人們每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營養必需品。而「無添加酸奶」因其自然、健康的定位,天然、無添加的配方,正成為年輕、時尚消費群體的新寵。
目前,除了簡愛以外,卡士、光明、君樂寶、蒙牛、伊利、新希望、天潤、明治、燕塘、味全、得益等品牌都推出「無添加酸奶」產品,並將該領域視為擺脫競爭紅海的新出路。但什麼才是「無添加」呢?不同的廠商又有不同的定義。
比如說,這次身陷「蟲卵」風波的簡愛酸奶,此前就對外一直宣稱「好酸奶就應該是100%的好鮮奶+優質益生菌+極簡的配方」,而近期宣布升級的君樂寶純享酸奶則希望將「無添加酸奶」品類重新定義為:採用天然食材、無添加配方、全產業鏈認證。
作為全球領先的檢驗、鑑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獨立慧鑑全球產品認證官Mark Lohmann認為,要從天然原料、無添加增稠劑、人工香精等多個方面,對所有生產工廠和原輔料供應商全鏈條進行現場審核及產品檢測,才能判斷是否真正符合天然、無添加的規範要求。
21世紀經濟報導也在此羅列一些常見的酸奶添加成分供各位消費者參考:
●白砂糖——由於發酵後的酸奶酸度非常高,不適合直接飲用,所以廠商一般會添加糖來中和酸度。乳製品常見添加的糖一般來自甘蔗和甜菜(後者少一些),這些有機糖比較容易使人肥胖,所以市面上現在出現了一些自稱為「零蔗糖」的產品,用蜂蜜或者木糖醇來代替白砂糖。
●乳清蛋白粉——在酸奶的配料表中,經常會看到「乳清蛋白粉」,主要作用是讓酸奶質地更濃稠,口味更香醇,起調節口味的作用。乳清蛋白是從製作奶酪時析出的乳清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優質蛋白。市場上大部分酸奶為了改善口感或保證每個發酵批次質量均一性,會添加一些增稠劑,如明膠、果膠、黃原膠等。相比之下,用乳清蛋白粉來代替明膠、果膠之類的增稠劑,顯然成本要高很多。
●奶油、芝士——有一些廠商會在酸奶中添加奶油,利用奶油的香甜和絲滑感來提升酸奶的口感。而芝士含有豐富的乳酸菌和蛋白質,添加芝士可以增加酸奶的營養價值。
●食用香精、防腐劑——作用是增加風味、延長保質期,都是食品加工中允許添加的成分,正常人可以通過排洩全部排洩掉。但其實隨著酸奶加工技術和包裝技術的進步,使用防腐劑的比例越來越低。
宋亮表示,目前我國的酸奶生產主要使用德國和日本的技術,隨著包裝技術的改進,不僅可以提升菌種的活性,還能大大降低防腐劑的使用,也能實現產品保質期的延長。
3、 看指標
在酸奶的營養成分表中會標出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納的含量。根據規定,市售酸奶的蛋白質含量要在2.3%以上才算是達標。
其次,還有非脂乳固體、乳含量、益生菌含量等指標又是代表什麼?
據宋亮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酸奶主要分為兩派,追求口感以及功能訴求,大部分酸奶都是以口感為首要賣點。例如近年上升得很快的常溫酸奶,儘管裡面沒有活菌,但因為口感好,保質期長,備受消費者歡迎,也是各大乳企的重點投放品類。
一個個來談,乳含量很好理解,就是產品裡面的乳含量,自然是越高越好。而乳固體通常指的是酪蛋白,就是乳當中的主要蛋白形式。這裡就要跟配料表一起來看了。
宋亮表示,非乳固體在不同產品裡面代表不同的東西,低端酸奶裡面指的一般是如澱粉、明膠、果膠之類的增稠劑,高端酸奶裡用的則是乳清蛋白粉。
「如果說一款酸奶售價比較高的話,但是裡面看到有明膠、果膠之類的話,那肯定就是性價比不高的;要是看到裡邊的乳蛋白含量很高,或者乳清蛋白含量很高的話,那就說明這個產品用的料確實是好料。」宋亮說。
而功能訴求主要體現在菌種含量以及活性上面,達能碧悠最早開始主打功能概念,光明酸奶則以添加多個菌種為人熟悉。
不過目前我國針對酸奶的相關法律法規其實是相對廣泛和模糊的,例如在菌種活性這一項上就沒有強制要求一定要標識,也沒有給出一個很具體參照指標,所以有些企業會標,有些不標。
一般情況下,活菌數量越多顯示產品的功能性越好,但由於活菌對於外界溫度、儲存條件等都有一定要求,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標識了活菌數量的產品後面都會帶上括號,特指是出廠時的活菌含量。
所以要判斷一款酸奶的好壞,除了可見指標以外,其實還有冷鏈運輸、儲存條件等隱形因素的影響,考驗的是整個品牌的研發、運營和管控能力。
4、 代工一定不好嗎?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簡愛「蟲卵門」事件再次激起大眾對於代工模式的討論。因「無添加」而備受追捧的簡愛酸奶,卻被媒體挖出原來連自己的工廠都沒有。
工商資料顯示,簡愛品牌所隸屬的廣州樸誠乳業有限公司,在2014年11月成立,註冊資本6639.64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夏海通。夏海通之前在蒙牛工作了15年,歷任分公司總經理、大區總經理,離職前是蒙牛低溫事業部副總經理。
據媒體報導,簡愛酸奶一直採用代工模式,這次涉事產品的代工工廠為「安徽新希望白帝乳業有限公司」,該品牌最初找的還是廣州一家規模很小的民營乳企強強興乳品來代工。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雖然產品代工是現代經濟中產業鏈分工的一種重要形式,可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但對於食品行業而言,安全和品質是重中之重,完全依靠代工難免會對產品的品控和安全追溯帶來問題。
宋亮則認為,問題的根本在於工廠的生產安全,而不在於代工模式上。「我們國家現在的整個乳品生產都有相關監管部門嚴格監管,與代工這種分工模式並不存在衝突或矛盾。」宋亮表示,採取代工模式的品牌商一般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工廠、牧場進行選擇和考察,確定以後會把生產環節完全委託給工廠。
不過,宋亮同時也坦承,品牌商對於代工廠的監督,其實是一種被動的監督,其大概的流程是:生產企業會把每期的生產報告、檢測結果發給品牌方,同時會把樣本留存到一定時間;品牌方可能也會定期通過第三方的檢測機構,對於生產工廠和牧場生產環節、過程進行再次評估,合格後才繼續使用。
整個過程中如果有一個環節出差錯或者人為造假就比較容易出問題。而簡愛方面似乎也意識到代工模式的風險。
據報導,簡愛酸奶已於近日完成了A輪融資,由經緯中國領投,黑蟻資本、麥星投資、中信農業基金跟投,總融資額達4億元。該公司稱,這輪融資將用於打造「工廠+牧場」一體化模式的上遊供應鏈。
「中國的酸奶往高端化發展走到今天,其實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往後會呈現出一個更加集中的趨勢。」據宋亮估算,目前國內高端酸奶的市場容量大概有300多億,隨著越來越多品牌的涉足,接下來會進入洗牌期。
在此趨勢下,整個酸奶產能會不斷調整變化,一方面會有越來越多工廠願意做代工,另外一方面,工廠自身也會開始削減產能。
對於消費者來說,要辨別是不是代工其實也很簡單。如果不是自有工廠生產的酸奶產品,會在產品包裝上註明委託方和被委託方,仔細看一下便可發現。
說到最後,究竟什麼才是好的高端酸奶?有的人追求口感,有的人追求功能,有的人追求健康,希望此文能夠給大家提供參考,懂得分辨,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酸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