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隻雞聞名全國,配方已有幾百年歷史,每天做幾千隻不夠賣

2020-12-12 美食小吃趣聞錄

雞,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家禽,也是十二生肖之一。雞在餐桌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廣東人、廣西人有著無雞不成宴的說法,在兩廣人的年夜飯上,白切雞是必備的菜餚。其實不止廣東、廣西,在全國各地的年夜飯上最普遍的除了魚和餃子之外,最常見的就是雞了。因為雞寓意著大吉大利、新年大吉。「大吉大利,今晚吃雞」,不對,應該是「大吉大利,過年吃雞」。雞肉腥味很淡,味道好吃,深受大家的喜歡,每個地方對雞肉的做法都不一樣。廣東人喜歡白切雞、鹽焗雞;四川人喜歡口水雞、麻辣雞塊;還有一些地方喜歡吃燒雞。

一提到河南的美食,大家馬上就想到河南燴麵、胡辣湯、開封小籠包、河南饅頭等等,其實除此之外,河南燒雞也很有名,那就是河南道口燒雞。河南道口燒雞已經有著300多年的歷史了,受到全國人民的廣泛喜愛。關於燒雞,我國有十大燒雞的說法,其中以道口燒雞最為出名。

道口燒雞和其他燒雞一樣,都是用麥芽糖塗抹油炸,然後用滷水熬製而成。當然了,道口燒雞有自己的特色,雞的造型像元寶一樣。肉絲粉白,有韌勁、鹹淡適中、五香濃鬱、可口不膩。燒雞熟爛程度尤為驚人,像山東德州扒雞一樣,用手輕輕一抖,就能骨肉分離。可以涼著吃也可以蒸熱吃。

道口燒雞的口味堪稱一絕,因為它使用祖傳秘制調料配方和特殊的製作工藝,以前還是皇宮貢品。最地道的道口燒雞,要屬「義興張」,是當地人和外地人必去打卡平常的餐廳。以前的時候還是小作坊,隨著銷量的增加,現在道口燒雞已經發展成為了產業化生產。

但不變的是,做燒雞的那份初心。對每一隻雞的選材都很嚴格,從而保證燒雞的品質。把燒雞進行簡單油炸後,放入大鍋滷料熬製。這些老汤滷料才是道口燒雞的秘訣,已經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是祖傳配方,秘不示人,這才是道口燒雞好吃的關鍵。

道口燒雞遠近聞名,受到全國各地人們的喜歡。因此,每天都有幾千上萬隻道口燒雞銷往全國各地。要做出這麼多的正宗道口燒雞,光靠機器幫忙是不夠的,還需要人工作業。機器殺雞、機器拔毛,但是也需要人工檢查,確保每隻雞沒有雞毛殘留,另外把每隻雞都清洗乾淨。

道口燒雞裹上麥芽糖油炸,之後放進大鐵鍋的滷料老湯熬製4個小時以上,雞肉才能徹底入味,五香濃鬱,達到肉爛骨不爛的效果。燒雞出鍋的時候,熱氣騰騰,芳香怡人,讓人很有食慾,每天做幾千隻都不夠賣。對於中國吃貨們來說,幾千隻道口燒雞實在太少了。大家喜歡吃燒雞嗎?祝大家大吉大利,天天吃雞。

相關焦點

  • 大媽用祖傳配方做燒雞,每天800隻都不夠賣,客人心急跑到鍋裡搶
    雞肉是我國餐桌上極為常見的食材,很多地方都有比較獨特的做法與口味,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用雞製作的美食,大媽用祖傳配方做燒雞,每天800隻都不夠賣,客人心急跑到鍋裡搶,每天很多熟食店都會來這裡進貨,生意真的是好到不行。
  • 70後大媽用祖傳配方做燒雞,一天800隻不夠賣,有人心急跑鍋裡撈
    燒雞全國各地都有,但是這位大媽家裡做的燒雞能夠這麼受歡迎可見她的燒雞是相當有特色的,據大媽自己講她們家的燒雞配方是祖傳的,全城只有她們家能做出這個味道的燒雞,別人家做不出這麼好的燒雞,燒雞配方傳到他們兩口子這代後又做了一些調整,因為過去烹飪手法受限制條件太多,所以做餐飲也要與時俱進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規。
  • 6旬大媽街邊賣飄香雞,27一隻,一天要賣20隻,看著就想吃
    原創美食第491篇 圖文/小談食刻6旬大媽街邊賣飄香雞,27一隻,一天要賣20隻,看著就想吃每次看到電視劇中,演員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時候,今天剛好在街上,碰到一個6旬大媽街邊賣飄香雞,27一隻,看著還挺不錯,簡單交流了一下,大媽說它一天要賣20隻,看著她做的飄香雞確實是想吃。孩子最愛這樣吃雞,27一隻,越嚼越香,還沒上桌就被他吃了一半。我家孩子吃飄香雞也喜歡直接用手,估計也是嫌用筷子比較的麻煩。街邊27一隻的飄香雞,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買回來吃了以後得出了幾個原因。
  • 濟南這家老字號每天賣300隻雞!與匯泉樓、燕喜堂、聚豐德並稱
    20 世紀初,棄衙門而出的張誠便在濟南府城中心地帶縣東巷開了家餐館,專做口蘑脫骨扒雞。不想,沒過多久就因其香酥軟、熟爛脫骨而聲名遠揚。20 年代,張誠去世後,張玉孝子承父業,將店遷到魏家莊與緯一路交界口,取自己名字中的「玉」字,創「玉記」扒雞店字號,並不斷將扒雞製作方法加以改進。那時因受生產規模限制,每天僅售八九十隻。
  • 把整隻雞放進鍋裡,不用加水和油,還非常美味,出鍋一隻雞不夠吃
    把整隻雞放進鍋裡,不用加水和油,還非常美味,出鍋一隻雞不夠吃現在的年輕人都是不在乎吃什麼,只要能吃飽有的吃就行,幾乎很少有人說上了一天班回家還要自己做飯菜,因為實在太累,都是在外面隨便對付一點就當做晚飯了。
  • 做料感想
    我也不賣任何東西,鳥這東西,我看著不爽,或者這鳥沒價值,哪怕實驗價值都沒有,我就會把它放了,浪費飼料。感謝鳥友幫我測試畫眉料配方,畫眉料配方對我來說就是狗屎,一文不值,當然我公開過配方,配方也是基於網絡配方修改,感謝網絡上共享的人。所有料都是基於這些配方做適當調整。個人根據需要,自行增加材料。以前做料我一位追求上性,上膘。但是對於腸胃差的鳥,吃了就拉稀,受不了。
  • 杭州一百年老字號餐館,一隻雞要380元,來品嘗的食客絡繹不絕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古時稱臨安和錢塘,據記載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杭州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裡的風景也是十分的美麗,有著「人間天堂」的美譽,當然除此之外美食小吃也是杭州重要的組成部分。
  • KFC賣生日蛋糕了,原味雞做的
    KFC賣生日蛋糕了,原味雞做的 2020-05-05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開封大叔在西安賣桶子雞,每天300隻不夠賣,還是40年前的老味道
    相信大家燒雞醬油雞烤雞白切雞這些吃得比較多,對桶子雞就要陌生一些,這是河南開封的特色美食,還被收錄非遺名錄哦。桶子雞的主料是老母雞,以前是用來給身體虛弱的人補身子,如今物質條件好起來,桶子雞也成為人人愛吃的美食,可以補氣補血祛風,味道也不錯,迄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 女子學校門口賣這「小吃」,一隻10元,每天賣200隻算少的
    賣這小吃的攤主是位40來歲的女子,女子做這種炸鵪鶉可以說非常有心得。女子說自己賣的這種炸鵪鶉,其實一開始只是家裡的一種家常小吃。偶然一個機會拿出來賣,發現很多人愛吃,所以就開始做小吃生意了。炸的時候火候也非常重要,火候不夠的話,裡面不容易熟。火候太大,又容易把鵪鶉肉炸的太硬。女子說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秘訣,就是往鵪鶉肚子裡加入一些月桂葉,這種月桂葉可以說是畫龍點睛,可以給這種小吃帶來一種獨特的風味。
  • 漯河:丁灣這美食,已有數百年歷史!
    豆腐是中國傳統美食,相傳由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發明,已有2000多年歷史。誕生至今,豆腐以其豐富的營養和獨特的口感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我市有個村莊以悠久的豆腐製作聞名,它就是源匯區丁灣村。丁灣豆腐早已成為丁灣村的一張名片。
  • 「燒雞」是河南的特色美食之一,只有河南有,每天賣出幾千隻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道河南的特色美食,這種只有河南有, 每天賣出幾千隻。這個美食就是「燒雞」。你們吃過嗎?一聽到北方下了漫天大雪,對於從小在南方長大的孩子來說,就不能感受到這種了。不過朋友分享的一些照片,卻讓我口水直流。因為朋友這幾天剛好去河南出差,順便就找了一些當地的美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燒雞了。平常我們吃過燒鴨燒鵝,可是真正好吃的燒雞卻是很少吃到的。
  • 錦州「溝幫子燒雞」:歷史已有120年,為全國三大傳統名牌燒雞
    溝幫子燒雞、符離集燒雞、道口燒雞是全國三大傳統名牌食品。三大名牌誕生至今,都在百年以上,可以說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盛譽遠揚。在錦州生活了這麼多年,也算是吃遍了錦州各個商場、各個廠家的「溝幫子燒雞」,卻始終不知道,溝幫子燒雞的名氣如此之大,歷史如此悠久,還是全國三大傳統名牌燒雞。
  • 我國「做雞」聞名的3座城市,各個讓人垂涎欲滴,榜首竟不是德州
    如今的旅遊可以說是發展的十分迅速,很多小夥伴都會選一個合適的時間去自己喜歡的地方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我們的旅途之中,除了要欣賞美景之外,品嘗當地美食也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雞肉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了,但是在我國就有3處以做雞「聞名的城市,德州竟不是榜首,準備好紙巾了嗎?一起來看看吧!
  • 賣不動了?雞肉價格大幅大跌!一隻雞不到20元
    不過,新發地便民菜市場內已有批發商在售賣牛羊肉、雞肉等。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一隻雞不到20元」「三黃雞批發價7塊一斤,一隻2斤多的雞還不到20元,但客流量還是上不來。」北京新發地雞肉批發商戶王帆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
  • 給一隻雞全國巡演?這隻雞被砍頭沒死,18個月後卻被噎死
    難以想像,一隻雞,失去了自己的頭,竟然還能活夠18個月,並且在18個月中,無頭雞進行了無數次的全國演出,可謂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那麼,無頭雞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 河南小夥做麻辣雞爪,一天3000隻不夠賣,吃完都說香
    在河南郟縣縣城一條老街上,有一家賣麻辣雞爪的老店,店主人叫趙延輝,是個35歲的小夥子,雖然他歲數不大但做麻辣雞爪已經有十二年了。趙延輝做雞爪的手藝傳承於他的老嶽父,他嶽父做的麻辣雞爪在老家的小鎮上頗有名氣,曾經吸引很多外地的食客慕名前去品嘗。
  • 河南大叔做瓦罐煨雞,68塊錢一隻,一天只賣八隻
    陽春三月,在河南郟縣縣城一家飯店裡,今年47歲的店老闆張大雷正在醃製雞子,他做的這道菜叫瓦罐煨雞,是一道流行於南方的經典老菜。張師傅的店裡主要經營燉三寶,這道瓦罐煨雞是他幾年前親往南方拜名師學得,回來後又根據當地口味做了改良,現在也是店裡比較受歡迎的一道菜。
  • 印度的「日常消費」,吃一隻雞挺奢侈,當地人:工資不夠吃幾隻
    對於印度的整體消費水平,很多小夥伴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但是依舊並不清晰,大多停留在遊客人群對於這個地區消費水平之低地感慨上,而對於其具體的情況還是表示並不了解,事實上,在東南亞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在印度人感慨我國遊客人群的消費力度時,其他國家也因此對於我國遊客人群的歡迎更加熱情,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人對於其真實的消費水平便產生了好奇,對於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也來簡單地去真正的了解一下,印度的「日常消費」,吃一隻雞挺奢侈
  • 一隻雞背後的山東富豪:煙臺聊城多人養雞身家數十億,扒雞賣5億
    文|叢樹來源|魯商儒風一隻雞,不同的人,能吃出不同的味道。在有的人眼裡是美食,在有的人眼裡是會下蛋的「金雞」,能帶來巨大的財富。在一條雞的產業鏈上,有的人孵小雞,有的人養殖肉雞,有的人加工雞肉,有的把雞做成扒雞,總之,他們把雞做成了生意,靠「吃」雞,成為富豪。山東是雞肉生產大省,產量約佔全國的40%左右。在各類富豪榜上,也出現了不少「吃」雞的山東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