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這是既濟卦的象辭,意在說明人道。單坎卦在上,單離卦在下,為「水」在「火」上的象。「水」能滅「火」,如今卻在「火」上,而名又為既濟,可見其不是取「水」和「火」的屬性,而是側重「水」與「火」的功用,「水」的功用在於能潤下,「火」的功用在於能炎上,一下一上成交濟之象,這就是在取「水」與「火」的功用。
「功」就是有物以運成,通俗的講,「功」就是通過運用原來的舊事物,生成新的事物。如果以「水」加在「火」上,則「火」滅,而「水」也成流,將有何可用?之所以講在上者之「水」,是意在說明「水」能上於「火」之上,而不潰流。
正如火風鼎卦,火在木上而不燃。
正如水風井卦,水在木上而不洩。
都是各成其用,共致其功。以其功用來講,所以命名為「既濟」。好比人的心火與腎水,水升而火降,則精神健旺,血氣和調,這也是「水」與「火」的功用。反之則病,進而生理絕,成背馳不交之象,同天地否卦。
這裡「既濟」的稱謂,是以其能成一切,而著其功用而言的。既然以功用為側重,則在人道而言,則應當以籌策為先。因為任何事物,有其利則必有其害,有其福則必有其禍。想要達成其功用,必須要先去其害,而取其利;避其禍,而受其福;則必須要深思熟慮,考慮怎樣可以避免危害,而都是取利;怎樣可以避免災禍,而都是為福。
君子處於既濟卦境時,以思患而豫防之。患之既防,則禍害可以消除,而功用就可見,這也是作事謀始之旨。預防之道,重在能豫,豫則立,不豫則廢。雷地豫卦,已經詳細說明了其意義。
思者,從一開始時就要有籌策,而有計劃應對於內心。以既濟卦的內卦有離明之德,外卦為多坎險之危,則可以先考慮豫防其患,因為水火者,為利大,為害也不小;為福多,為禍也不少。假設聽之任之,不是遭滅頂之災,就是遭焚突之害。滅頂是因為「水」在上,焚突是因為「火」在下,不憂潰決之患,就有燎原之虞。所以用之者,惟有思其患而豫防之,則可以得其用而致其功,杜其禍而防其害。
這裡既濟卦的人道,如人乘舟濟川,必然要防其傾覆;如食取火熟之物,必然要防其焦灼。都是事先有以防之,就是要善於制度,精於器具,明其限量,權其重輕的思考。所以「水」上於「火」而不侵,「火」下於「水」而不滅,都是因為人道善於濟天之窮,而成物之利。利既可計,害也不加,禍也可免,福也益大。
利與貞並重,以致其亨者,貞者己之思,利者物之利。水火者,生化之原,善取於天時,運其物力,則生化之功,為人之德。君子以水火之患,而豫防之,既防患於未然,自成功於無量。
本文取義於《易經證釋》既濟卦之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