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析泰國亂局六大走向 政治秩序陷十字路口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4日電 泰國示威者「封鎖曼谷」行動13日如期展開,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當前反對派訴諸混亂,甚至挑起流血衝突,是與曼谷民眾作對,是迷失方向、毫不必要之舉。

  反對派方案缺陷多 違背民主原則

  泰國近年頻頻更換領導人,大型示威活動此起彼伏,卻始終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過去幾個月中,泰國反對派的訴求令人眼花繚亂,由最初要求政府撤銷特赦法案,得寸進尺至推翻總理英拉。當英拉宣布解散國會後,反對派再進一步,促英拉及看守內閣集體辭職,並推遲大選。

  報導稱,集會口號變來變去,正是素貼維持民眾反政府情緒的策略,尋找讓各路反政府組織產生共鳴的集會訴求,以達到讓集會長期化的目的。

  泰國媒體發表社論指出,政治改革需要全民討論和參與,有相當透明度。素貼固然為民眾發出政治改革的呼聲,但他提出的改革方案卻缺陷多多。

  例如,建議讓各行業民眾組成「人民議會」,選出臨時政府及臨時總理,並承擔國會職能。這未經大選、不用對民眾負責的組織,違背民主原則。

  評論表示,目前最需要的是和平的談判氣氛,讓泰國向真正的改革邁進,而非一次又一次的「圍城」;堵塞街道、導致數千小商戶停業,只是與民眾作對,與推動改革的目標背道而馳。

  政治秩序陷十字路口

  「封鎖曼谷」令泰國政局危機升級,社會進一步撕裂,目前,泰國朝野就應否改革各執一詞,現行政治秩序陷入十字路口。政府應由選民授權,還是受王室及軍方操控,短期內難達廣泛共識。

  與他信家族有聯繫的政黨,得到農民廣泛支持,自2001年起未曾在大選中落敗。反對派主要獲中產及精英階層支持,人數不及鄉村地區。

  如今,英拉政府願意讓步舉行大選,反對派民主黨卻因自知無法取勝,索性抵制選舉,國會因而有可能無法組成,出現權力真空,泰國軍方的態度就備受關注。自1932年起,泰國軍方曾成功發動18次政變,其中在1973、1992、2010年更三度武力鎮壓示威。

  分析認為,政府下放權力、國營機構改革等重要問題,應全民參與討論,而非只有一方拋出議題。一旦雙方同意以共同議題為基礎,展開全國對話,得出解決方法的機會大增。

  學者:太早引入民主

  從泰國數十年發展歷程可見,每次政治衝突,民主是雙方爭鬥的原因,也是其目標。然而直到今天,泰國的法制仍無法保障民主的實施。

  泰國法政大學政治學者蓬猜認為,泰式民主的問題在於太早引入民主,之前沒經歷工業化、公民發展等階段,故社會未具備真正民主精神。

  縱觀亞洲,像泰國這類政治相對脆弱的民主國家,相繼陷入動蕩。在柬埔寨,首相洪森7月連任後,反對黨以選舉違規為由,發動連串示威。早前舉行大選的孟加拉國,由於反對黨杯葛,總理哈西納順利連任,但數周來暴力事件不斷,合共逾百人死亡。

  《紐約時報》稱,泰、柬、孟三國觸發動蕩的原因不一,但共通之處也顯然易見。它們的政府都缺乏足夠制衡,數十年來裙帶之風盛行,都削弱選舉的認受性,故即使有選舉,也未足穩定民主制度。

  泰國局勢6大可能

  軍事政變:陸軍總司令巴育多次表明不願發動政變,但也並未完全排除這種可能。不少觀察員認為,政變會令親他信的紅衫軍發動新騷動。

  武力鎮壓:2010年,民主黨政府軍事鎮壓紅衫軍示威,造成90人死亡,1900人受傷,目前,英拉政府似乎在極力避免重蹈覆轍。

  司法政變:過去,泰國的法庭曾介入政治,如解散政黨或禁止政客參政,英拉政府有近220人在接受反貪腐委員調查,專家認為這是最有可能的結果。

  大型衝突:紅衫軍計劃舉行示威支持政府,兩派勢力或引發大規模衝突。

  如期大選:不少候選人被示威所阻,未能完成登記,即使大選如期舉行,也可能無法選出足夠議員。

  押後大選:雖然總理英拉表示,願與反對派等商討押後大選,但預料她不會同意將大選押後至幾個月後。

相關焦點

  • 泰國政治危機仍處於十字路口
    新華網曼谷5月6日電 (記者張秋來 史先振)泰國政府和反政府的「紅衫軍」6日繼續在阿披實總理提出的實現和解政治路線圖細節和解散國會下議院具體時間問題上「頂牛」,因「紅衫軍」舉行反政府集會示威而引發的泰國政治危機仍處於十字路口。
  • 銅梁東門菜市場十字路口處交通秩序亟待整治
    安全島。  據了解,安全島是為安全而設,不過日前筆者發現,在「老二小」門口,也就是緊鄰東門菜市場的路口,這裡的安全島儼然成了流動停車場,行人與機動車搶行、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混行等交通不文明行為屢見不鮮,亟待整治。  執勤交警告訴筆者,交警部門已經加大了對該路段的管理力度,對機動車亂停亂放、違章行駛等行為進行了整治,交通秩序有了明顯好轉。
  • 十字路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呢?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堅守在各個十字路口,守護著來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刺骨,他們都不曾離崗。他們,就是忻州十字路口最美的風景——交通警察。昨日(3月30日)下午,我臺記者在各個路口拍攝到了辛勤值崗的交警。他們站在冷風中管理車輛、駕駛員和行人,維護著路口的交通秩序,以保證交通運輸的暢通與安全。
  • 泰國,處在十字路口的東協大國
    東協舞臺上的「核心玩家」 經濟發展中的「疲軟小虎」泰國,處在十字路口的東協大國17日,泰國民眾在大皇宮前。「微笑的國度」,泰國人的溫和友善常常被稱道;中立平衡,泰國的外交政策多年來被認為充滿智慧。然而,如今的泰國在外界看來正處於重要的歷史十字路口——13日,該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阿杜德去世。他的離開,讓泰國及國際社會為失去一位重要人物陷入悲痛,同時也讓國際輿論漸漸想起,看上去「平和」的泰國是當今世界政權交替最頻繁的國家之一,而蒲美蓬曾是政局穩定的重要力量。現在,國王的權力將交給繼任者。
  • 泰國亂局——失去規則的遊戲
    在泰國,上至民選政府,下至民眾,法治意識不強,都沒有遵守民主的遊戲規則。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不適合泰國,我認為他們應該學習新加坡,建設有限度的民主,我稱之為權威主義民主。 ——張錫鎮 莊禮偉: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 各方遵守法律和遊戲規則十分重要。民主政治最起碼的一條遊戲規則是,分歧應該在體制內解決。
  • 「向特首擲杯」反對派議員黃毓民被拘 港媒稱警惕香港政治泰國化
    「議會鬧劇」在香港、烏克蘭等地區和國家頻頻上演,既損失政治形象,又令媒體擔憂,更有港媒呼籲「要警惕香港政治泰國化!」香港《星島日報》4日的社評質疑:「誰在踐踏議會尊嚴?」而更多的輿論擔心,整個香港淹沒在一片政治狂熱當中,將看不到方向、更看不到未來。
  • 泰國抗議示威集會愈演愈烈,亂局背後是哪些勢力?
    西方輿論認為,2014年泰國軍方發動政變、巴育政府上臺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集會浪潮已形成,泰國「極為罕見、前所未有」地出現對君主制度的批評和改革要求,年輕一代將成為「泰國民主的催化劑」。在許多學者看來,泰國當前的政治亂局,既有長期的結構性體制機制問題,也有外部勢力幹涉,但更重要的是亂局背後的各方角力。
  • 美國到了十字路口 巨大的貧富分化和階級鴻溝或將引發內戰?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到了十字路口。處理國內的亂局和矛盾,對美國人和全世界都有重要影響。十二年之後,美國處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那一批人,又一次出現在政治舞臺上。達裡奧將帝國周期分為七個階段,新世界秩序,繁榮期,債務泡沫,巨大的貧富分化,泡沫破裂,貨幣和信貸擴張,革命和戰爭,債務和政治重組。
  • 香港觀察:「塞爆機場」逼停航班 港人厭煩亂局
    他表示,激進極端示威者喪心病狂,屢用極其危險的手段攻擊警察,已構成嚴重暴力犯罪,並開始出現恐怖主義的苗頭,這是對香港法治和社會秩序的粗暴踐踏,是對香港市民生命的嚴重威脅。楊光強調,止暴制亂和恢復社會秩序是香港當前壓到一切最緊迫的任務。
  • 2020,重建秩序的十字路口丨紅磚美術館新展「2020+」
    2020,重建秩序的十字路口新聞發布會現場(左起):藝術家洪浩、王功新、林天苗、策展人閆士傑 紅磚美術館供圖在閆世傑的理念裡,加號更像是一個特殊的十字路口在一次重大的公共事件之後,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此重建秩序。2020+,自此開始。遺忘與銘記字節跳動TikTok在美國的風波牽動萬千人心,作為長期關注中美兩國藝術領域的專業媒體,NeXTSCENE的成員們在此刻的心情尤為複雜。
  • 「向特首擲杯」反對派議員黃毓民被拘 港媒稱警惕香港政治泰國化
    「議會鬧劇」在香港、烏克蘭等地區和國家頻頻上演,既損失政治形象,又令媒體擔憂,更有港媒呼籲「要警惕香港政治泰國化!」香港《星島日報》4日的社評質疑:「誰在踐踏議會尊嚴?」而更多的輿論擔心,整個香港淹沒在一片政治狂熱當中,將看不到方向、更看不到未來。
  • 十字路口的美國:弗蘭西斯-福山與布希政治遺產
    十字路口的美國:弗蘭西斯·福山與布希政治遺產  福山在《十字路口的美國:民主、實力、新保守主義的遺產》一書中結尾處說,布希政府「修正第一個四年製造出來的問題的能力有限。」他說,「修復美國的聲譽不是一個採取更好公關的問題,這需要一個新的團隊和新的政策。
  • 全球六大智能十字路口 智能交通掀起新熱潮
    如今,為了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提高通信效率,智能十字路口正成為發展主流。一直以來,十字路口都是交通事故的高發地。根據美國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在因碰撞造成的傷害和死亡案例中,有超過50%發生在十字路口。近些年來,隨著人工智慧、車聯網等技術的應用,人們開始尋求提升十字路口的安全性以及通行效率。
  • 泰國亂局為何難解
    大選難改亂局鑑於現狀,泰國選舉委員會主張推遲將於2月2日舉行的大選。該委員會擔心示威活動升級、暴力事件增多,因而建議將大選推遲至5月4日舉行。當地分析人士認為,推遲大選僅是緩兵之計,無法化解當前泰國對立雙方的矛盾。素貼表示,推遲大選毫無意義,如果看守政府總理英拉不辭職,示威就會繼續。
  • 泰國抗議示威集會愈演愈烈,亂局背後是哪些勢力?
    西方輿論認為,2014年泰國軍方發動政變、巴育政府上臺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集會浪潮已形成,泰國「極為罕見、前所未有」地出現對君主制度的批評和改革要求,年輕一代將成為「泰國民主的催化劑」。在許多學者看來,泰國當前的政治亂局,既有長期的結構性體制機制問題,也有外部勢力幹涉,但更重要的是亂局背後的各方角力。
  • 柬埔寨政治亂局趨於緩和
    原標題:柬埔寨政治亂局趨於緩和  柬埔寨國家選舉委員會2月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二屆「首都、省、市、縣和區理事選舉」將於今年5月18日舉行。反對黨救國黨雖然仍拒不承認去年7月的議會大選結果,但因為參加理事選舉是尊重選民意願的表現,表示一定會參加。   近期的柬埔寨局勢,較1月的時候有較明顯的緩和跡象。
  • 東京澀谷:歡迎來到世界上最狂野的十字路口
    高峰時期,澀谷街頭交通信號燈的變化,仿佛一曲催眠的華爾茲,令人記憶深刻又意亂神迷。而這種「混亂」,正是所有高效率運轉的發達城市的標誌。 維持秩序的官方人員通過拉警戒線,將擁擠的人群維持在道路兩側。所以不論交通多麼繁忙,這裡都幾乎不會擁堵,應急車輛也可以輕鬆的通過。
  • 慶慶講地名 | 十字路口葉家河
    地名,是濃縮的歷史地名,是一種文化印記記住地名,可以回望來路讀懂地名,亦可憧憬未來本期【慶慶講地名】將為大家講述「十字路口葉家河葉家河村的村名來歷幾經變化,但無論是「冶家河」、「十字」,還是「葉家河」,說起來都很有來處,各具特色。據清《鳳臺縣誌·山川》中說,吳王山「松柏蔭翳,亦一勝地,下為冶家河」,這是說葉家河原來叫冶家河。在很早以前,該地是古澤州的冶煉中心,終日青煙繚繞、赤芒蔽日。這裡的人很勤快,又有翻砂鑄造的手藝,所以一直以冶煉為生,紅火時,幾乎家家會裝爐,小小的村莊一度建有大小翻砂爐幾十盤。
  • 原泉:白俄羅斯在「政治正確」和「正確政治」的十字路口徘徊
    而此次白俄羅斯如何「渡劫」,白俄羅斯人如何在自己國家命運的「十字路口」上做出選擇,就成為了影響白俄羅斯每一個人乃至整個國際局勢的問題。面對白俄羅斯的亂局,盧卡申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經濟上,為激進的私有化進程踩了減速板,迅速恢復了蘇聯留給白俄羅斯的工業遺產——比較有代表性的如МАЗ(明斯克汽車製造廠),БелАЗ(白俄羅斯汽車製造廠),МТЗ(明斯克拖拉機廠)——的生產活動,穩住了製造業的基本盤,遏制住了經濟崩潰的勢頭,同時加強白俄羅斯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起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
  • 大疆向右極飛向左,植保無人機十字路口的抉擇
    在此意識形態的分化下,無人機植保的走向迎來了發展的十字路口,但更多的團廠還未到達這個十字路口,由於自身沒有研發實力,只能依靠供應鏈,這就直接被供應鏈技術迭代升級限制,最終還在為做「好產品」這一層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