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處在十字路口的東協大國

2020-12-25 環球網

東協舞臺上的「核心玩家」 經濟發展中的「疲軟小虎」

泰國,處在十字路口的東協大國

17日,泰國民眾在大皇宮前。

【環球時報駐泰國、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史越 紀雙城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王天迷 丁雨晴】「泰國有一位備受尊崇的國王。與此同時,這個國家是亞洲發展最興旺繁榮的經濟體之一。對於西方遊客來說,它具有巨大吸引力。泰國大部分的歷史是由和平書寫的。從很多方面看,這是非常成功的國家。」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曾用短短幾句話,對泰國進行了簡短概括。當然,真實情況不僅限於此。「微笑的國度」,泰國人的溫和友善常常被稱道;中立平衡,泰國的外交政策多年來被認為充滿智慧。然而,如今的泰國在外界看來正處於重要的歷史十字路口——13日,該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阿杜德去世。他的離開,讓泰國及國際社會為失去一位重要人物陷入悲痛,同時也讓國際輿論漸漸想起,看上去「平和」的泰國是當今世界政權交替最頻繁的國家之一,而蒲美蓬曾是政局穩定的重要力量。現在,國王的權力將交給繼任者。媒體不禁紛紛發問,泰國的走向會是什麼樣?

普通人眼裡的旅遊勝地

國際社會中的地區大國

在位70年的蒲美蓬國王去世,泰國陷入悲傷。這些天,人們身著黑衣在街頭來來往往,各個媒體網站換成黑白頁面,停播了廣告的地鐵站格外安靜。

「我們都很難過。」26歲的曼谷青年羅吉財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不過大家彼此扶持。在大皇宮附近,許多人向大家免費提供食物和水,也有摩託車無償接送人們前去哀悼國王。」

現在的泰國莊嚴、肅穆,或許與平時充滿歡樂氣氛的「微笑國度」有些不一樣,但人們的友善溫和、熱情好客不會改變。而泰國人的這個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著泰國的整體形象,也成為長期吸引大批遊客的重要原因。

泰國《曼谷郵報》援引相關統計說,去年,該國吸引了3000萬遊客。其中,中國人達到創紀錄的793萬,今年預計能達到1000萬左右。

不僅是中國人,西方遊客也十分青睞泰國。「陽光海灘、佛教、派對、美食」,這是德國人眼中的泰國。家住德國斯圖加特的工程師克勞斯和妻子斯維亞,每年都會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到泰國度假。他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泰國的度假區非常安全,物價不高,有遊客想要的一切。克勞斯特別提到,「泰國人總是帶著微笑,非常友好」。

記者的泰國朋友文麗在華欣府一家教育電視臺工作,她說,「這裡快樂、平安,人們很有安全感,也非常喜歡幫助別人。泰國人的性格很溫柔。」

廣西民族大學東協研究中心研究員葛紅亮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泰國人這樣的形象與其宗教有很大關係。該國9成國民篤信佛教,而且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強調渡己,希望通過追求向善實現自我。此外,泰國佛教徒很虔誠,對自己要求很高。葛紅亮還提到,泰國人對國王蒲美蓬非常崇敬,國王愛民親民的形象深入人心,這對泰國國民性的塑造也有很大作用。

《曼谷郵報》將泰國稱為僅次於印尼的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泰國不僅是普通人眼中的旅遊勝地,更是一個活躍在國際外交舞臺上的重要地區國家。

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西部與緬甸接壤,東北方向是寮國,東南部是柬埔寨,其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與此同時,泰國既靠著印度洋,也與太平洋相連。

泰國國家發展管理研究院學者李仁良博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泰國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從古至今,我們與周邊國家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中國的儒家思想、印度的佛教文化和西方的現代理念都對泰國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泰國形成開放、寬容和多元的特點,但同時,也保持本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

充滿外交智慧的「風中之竹」

「兼容並蓄,並且又很好地繼承發揚傳統,這種精神貫穿泰國發展的始終,自然也反映在外交上。」李仁良總結說,泰國雖然是個小國,但在外交方面很有技巧,在國際舞臺上樹立良好的形象。

「風中之竹」,這句俗語常被用來形容泰國的外交特點,意思是在大國博弈間靈活搖曳,卻又像竹子一樣紮根於土地,不放棄自身的核心利益。

「泰國與每個國家打交道都不抱敵對心態,一向走中間道路。」李仁良介紹說,這樣的中立政策從泰國拉瑪五世國王朱拉隆功(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期的泰國國王)開始發展成型。

朱拉隆功在位時,泰國周邊地區均已淪為英法殖民地。當時,他主動出擊積極斡旋,成功讓泰國成為「緩衝國」。泰國因而成為東南亞地區唯一未被殖民的國家。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泰國的外交手段十分亮眼。一戰初期,泰國是中立國,後期觀望形勢加入協約陣營,在戰後獲得了豐厚回報。二戰時期,泰國與日本結盟,戰後的泰國利用靈活的外交手段解決了與同盟國的關係。1945年9月,泰國政府派出代表團與同盟國籤訂合約,結束相互間的戰爭狀況,次年年初,美英等許多國家承認了泰國政府並與其建立外交關係。戰後,泰國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盟國。

葛紅亮說,現在,泰國與美國、日本、中國等國的關係都不錯。

說到泰國目前的國際影響力,羅吉財對記者說:「我認為,在世界範圍內泰國的影響力不大,畢竟我們在貿易和勞動力方面沒有優勢。」但他強調:「在東協舞臺上,泰國是『核心玩家』,因為位置在本地區中心。」

泰國是東協最早的發起國之一。1961年,泰國和當時的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菲律賓成立了東南亞聯盟。1967年,泰國、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發表《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協會成立。兩次會議地點都在泰國首都曼谷。

「泰國位置地處東協中心,從這裡可以方便到達東南亞各個國家和地區。」李仁良表示,泰國的人均收入不如新加坡等國,但地理位置、人口、資源等方面有優勢。

根據「牛津商業組織」網站的報告稱,2015年,泰國人口6800萬,在東協國家中排在印尼、越南等國之後。其經濟發展在東協十國裡排名較靠前。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2014-2015年,東協國家裡,泰國的競爭力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後。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稱,泰國是「中等收入」國家。

李仁良認為,泰國在東協裡扮演「領頭羊」的角色。該國支持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計劃,在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過程中也主動發揮作用。放眼國際,擔任2016年77國集團主席國的泰國,其總理巴育參加了今年9月在杭州舉行的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面臨的挑戰,政治還是經濟?

然而,泰國的形象也不全是正面。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泰專家都提到,泰國經常發生軍事政變,給世界留下「政局不穩」的印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統計說,從1932年君主專制轉變為君主立憲制以來,泰國共發生19次政變,其中12次成功。最近一次在2014年,由現總理巴育領導的軍方推翻了當時的民選政府。

現在,作為國家團結和穩定象徵的蒲美蓬國王去世,西方媒體擔憂,政權頻繁更迭的泰國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尤其是在明年要舉行大選的情況下。

美國《福布斯》雜誌援引瑞信集團的研究簡報概括說,泰國國王的去世或將產生以下長期影響:資本市場趨冷,投資者避險意識將佔上風;消費意識走低;商家情緒不振,但與出口有關的企業或幾乎不受影響,去年泰國70%的GDP來自出口;王室與政府關係存在不確定性,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副教授司提南·龐蘇迪拉克認為,雙方或許應該找到合作的新途徑。不過該簡報認為,泰王去世不會改變泰國的日常運轉,從以往的騷亂經歷能看出,泰國的經濟政策和投資規定往往保持穩定,泰國央行等政府部門都保持獨立運轉。

「東南亞開始進入更危險的時代」,美國石英財經網的觀點更加聳動。文章認為,蒲美蓬的離開不僅影響泰國,還可能在整個地區「催生不穩定局勢,並侵蝕該地區與西方的長期同盟關係」。石英財經網稱,軍政府下的泰國正向中國靠攏,其他國家已傳遞出類似信號: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正公開挑戰美國,柬埔寨一直張開雙臂歡迎中國資金。

外媒還十分關心泰國君主制的未來。《華盛頓郵報》稱,如果繼任者表現不佳,可能會在泰國引發反君主制情緒,擁護泰前總理他信的紅衫軍裡,有人已開始持共和主義理念。

《華盛頓郵報》推斷說,如果繼任者選擇維持與軍方的同盟並拒絕與民選政府合作,那麼他的統治就將遭受挑戰並有可能難以為繼。如果他決定將王室機構嚴格置於憲法框架內,那麼王室成為一種切實可行機構的前景就將變得一片光明。

李仁良認為,「政治對民間的影響其實不太大」。他說,泰國民間是強有力的,企業理念超前,銀行等機構很多也都是私有的。

相應的,李仁良表示經濟是泰國今後面臨的主要挑戰,「國家正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當前,泰國的勞動成本、資源成本和土地成本都在上漲,但周邊國家的勞動成本較低,並採取了開放政策吸引外資。所以泰國目前有種危機感,依靠加工出口來刺激經濟增長不再可行,需要調整經濟結構,注重創新。」他擔心地表示,經濟改革並不容易,泰國的人力資源和人才培養比較薄弱。

經濟曾高速增長的泰國如今十分疲軟。世界銀行報告顯示,1986年至1996年,其年均GDP增速達到7.5%,被稱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的六七年間降至5%;2014年和2015年只有不到2%。世界銀行預計,未來兩年裡,泰國的經濟增速約3%。緩慢復甦的泰國將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有所提升,然而,它仍將面臨出口產品需求疲軟、消費者債務水平持續升高等問題。▲

相關焦點

  • 日媒述評:日本處在民主十字路口
    原標題:日媒述評:日本處在民主十字路口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導日本共同社1月21日發表北海道大學教授遠藤乾的文章稱,在世界各地,民主正處於變化之中。與此同時,世界秩序正在崩潰。日本正處於十字路口。
  • 泰國政治危機仍處於十字路口
    新華網曼谷5月6日電 (記者張秋來 史先振)泰國政府和反政府的「紅衫軍」6日繼續在阿披實總理提出的實現和解政治路線圖細節和解散國會下議院具體時間問題上「頂牛」,因「紅衫軍」舉行反政府集會示威而引發的泰國政治危機仍處於十字路口。
  • 全球化「十字路口」,新型大國關係再思考
    同時,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疫情彰顯了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建構新型國際關係特別是新型大國關係的必要性。【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  國際格局  全球化  新型國際關係  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圖分類號】D81    【文獻標識碼】A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的「黑天鵝事件」。
  • 世界的十字路口——新加坡簡介
    世界的十字路口——新加坡簡介  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 , 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要衝 , 在東南亞 , 赤道之北側約137公裡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通訊、旅遊中心。  國花  胡姬花(卓錦·萬代蘭 )   旅遊城市及景點
  • 盧森堡:「十字路口」中的「彈丸之地」,是如何從荷蘭獨立的
    盧森堡獨立作者|羊洋洋責編|Thomas低地地區,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這裡是德國、英國、法國三個歐洲強國的交匯之地,也是幾大文化的交融之地。現代的低地主要包括荷蘭(尼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個國家,其中,歐盟總部就位於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便體現了其「十字路口」的戰略區位。位於比利時南側的盧森堡,面積僅僅2000平方千米,則像一支楔子,鑲入法德之間。
  • 泰國著力推動東協旅遊互聯互通
    泰國國家旅遊局供圖 人民網曼谷10月17日電 (記者 俞懿春)泰國國家旅遊局將於11月1日舉行「神奇泰國旅遊年2018」活動啟動儀式。在東協成立50周年之際,泰國著力開發以本國為中心的湄公河流域國家深度遊路線,尤其是連接多國二級城市的旅遊資源產品,為泰國和鄰國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 港媒析泰國亂局六大走向 政治秩序陷十字路口
    中新網1月14日電 泰國示威者「封鎖曼谷」行動13日如期展開,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當前反對派訴諸混亂,甚至挑起流血衝突,是與曼谷民眾作對,是迷失方向、毫不必要之舉。  反對派方案缺陷多 違背民主原則  泰國近年頻頻更換領導人,大型示威活動此起彼伏,卻始終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 盧森堡:「十字路口」中的「彈丸之地」,是如何從荷蘭獨立的?
    低地地區,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這裡是德國、英國、法國三個歐洲強國的交匯之地,也是幾大文化的交融之地。現代的低地主要包括荷蘭(尼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個國家,其中,歐盟總部就位於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便體現了其「十字路口」的戰略區位。位於比利時南側的盧森堡,面積僅僅2000平方千米,則像一支楔子,鑲入法德之間。
  • 博斯普魯斯海峽——「十字路口」上的「紅綠燈」
    如果說土耳其是亞歐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博斯普魯斯海峽則堪稱這條「十字路口」上的「紅綠燈」,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歷史上,多國對該交通要道有所覬覦,博斯普魯斯海峽也見證了無數刀兵相接。1809年,英國與奧斯曼帝國籤訂《達達尼爾條約》,條約規定所有國家的軍事船隻禁止進入海峽,英國此舉雖不能從根本上控制海峽,但可防止其他國家捷足先登,間接上保護了英國的利益。
  • 天下會|《東協奇蹟》的啟迪:緩解亞太大國矛盾的「潤滑劑」
    然而,東協於1967年成立後,不僅成員國之間沒有發生戰爭,東協還能逐漸把所有大國融合到一起,「為大國互動提供一個不可或缺的外交平臺」(第10頁)。同樣重要的是,東協吸收了印度尼西亞「協商一致」的傳統,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一種「和平文化」與「和平生態」 (第10頁)。
  • 兩個《十字路口》,兩種情感體悟~
    兩首《十字路口》同題小詩,兩種不同的情感體悟~編輯發布:黎海濱(whlihaibin)-《十字路口》【這首小詩,系詩人吳秋華的新作。吳秋華,筆名東湖西畔、丘樺,新疆兵團第五師北疆開發報社副總編,高級經濟師。】
  • 專訪亞美尼亞總統:生存在十字路口,我們擅長和不同文明打交道
    【財新網】(記者 袁小珊 楊律)亞美尼亞位處亞洲與歐洲交界的外高加索地區,這裡也是幾大文明交匯十字路口。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亞美尼亞坎坷的歷史命運。它曾幾度淪為周邊大國地緣政治角力的犧牲品,如今又與鄰國亞塞拜然、土耳其之間分別因領土爭議和歷史問題分歧遭受邊界封鎖。
  • 十字路口是事故多發地帶,所以為了開車安全,最好謹記這幾條
    誠然,今天人們在車禍中喪生的情況是很嚴重的,特別是在一些視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行人或非機動車輛在十字路口被撞飛,或由於不遵守交通信號而發生交通事故的慘劇。談到這些,大家恍然大悟,確實看到那些交通事故都發生在十字路口,為什麼這裡的事故發生率這麼高?實際上仔細想想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是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開車的惡習分不開的。
  • 中國駐東協大使發文闡述「雅加達渠道」堅守多邊主義立場
    中新社雅加達6月17日電 (記者 林永傳)中國駐東協大使黃溪連17日在印尼最大英文報紙《雅加達郵報》發表署名文章,闡述了「雅加達渠道」堅守多邊主義的立場。  文章介紹說,2018年9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會見東協常駐代表委員會和東協秘書處訪華團時,首次正式提出了「雅加達渠道」的概念。
  • 一面是美國威脅,一面是對華貿易,越南被逼至十字路口
    奧布萊恩的相關話語主要是為了挑撥中越之間的關係,我們和越南之間的貿易往來十分密切,而且中越都處在貿易協定當中,未來的經貿合作會更加深入奧布萊恩在這個時候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就是逼迫越南在中美之間作出抉擇
  • 多元化的馬拉西亞,稱為「亞洲的十字路口」,遊客:來過你就懂了
    文/阿秋說起馬來西亞,可能了解它的人並不少少,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化的國家,奉行的是獨立自主,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是東協的創始國之一。馬來西亞也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著輝煌的歷史事跡。像這種情況,在整個亞洲國家都不算是罕見的,所以很多人把馬來西亞稱為是「亞洲的十字路口」。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多種文化的旅遊愛好者,應該會對馬來西亞很感興趣。因為在這裡你會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差異,以及整個亞洲所有的種族文化。當你在馬來西亞旅遊之後,就會明白為什麼很多人把馬來西亞稱作是「亞洲的十字路口了」,這樣的形容還是很貼切的。
  • 北京市首個全向十字路口上崗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周超)昨天(17日)下午,記者從市交管局獲悉,全市首個全向十字路口在石景山區魯谷西街和政達路十字路口試點。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兩條道路對角施劃了斑馬線,兩側新設立了紅綠燈。行人穿行對立側的馬路不再需要二次過紅綠燈。
  • 世界和平論壇丨不想綁上美國戰車,東協竭力重塑獨立新話語
    澎湃新聞記者 辛恩波 圖「東協國家希望中美能夠建設更積極、建設性的關係,希望中美能夠達到新的平衡。」泰國外交部德沃旺喬·瓦羅帕昆外交學院(DVIFA) 院長Arjaree Sriratanaban女士在出席第八屆世界和平論壇的討論會時說道。
  • 泰國警方將部署萬名警察保障東協峰會安全
    中新社曼谷6月16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警方16日在曼谷召開會議,部署東協峰會的安全保障工作,並呼籲公眾不要在活動期間舉行遊行示威活動。第34屆東協峰會和東協經濟部長級會議將於本月20日至23日在曼谷登場。
  • 敦煌,甘肅敦煌,東西方世界的十字路口
    你會發現古老的甘肅敦煌正處於東西方世界的十字路口。甘肅敦煌:中國沙漠裡的最美綠洲,古絲綢之路上的十字路口​敦煌,這座古老的城市是我國西部沙漠戈壁中最美的一片綠洲甘肅敦煌:中國沙漠裡的最美綠洲,古絲綢之路上的十字路口​打卡方式1:在月牙泉看日落。